精选 黄帝内针病案举隅

2021.08.03 1290阅读 评论数 6 32
黄帝内针病案举隅
西安高新医院中医科 马亮
陕西 西安 710000
黄帝内针是源于《黄帝内经》的针法,有可考的传承有十数位,至近年杨真海先生始公之于众。由杨真海先生传讲,刘力红教授整理的《黄帝内针——和平的使者》,一经问世,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近年北京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在全国多地举行的“黄帝内针公益行”,以黄帝内针为偏远地区百姓进行义诊,均取得了较好的反响,不仅为当地百姓解决了病痛,而且为当地培训了黄帝内针医师,方便大家后续接受治疗,为中医进万家,健康中国战略交出了自己的答卷与实践。 
 在现行的中医教育体系中,中医与针灸推拿专业是分开的,尽管中医专业也学习针灸课程,但在进入临床后,绝大部分中医师是以中药治疗为主,几乎不用针灸。究其原因,一是分科的问题,再就是中医教材中的穴位多,选穴多以功效为主,不便掌握,加之应用于临床,或效或不效,时间久了,中医师就基本放弃用针了。黄帝内针有两个特点,一是易用难忘,二是效果突出。黄帝内针的“易”体现在选穴少,仅在肘膝以下进针,不需记忆很多穴位名称和功效,甚至是具体定位也不需要记,只须在规则下选阿是穴。内针的疗效,有如《灵枢·九针十二源》所述,如拔刺、如雪污、如决闭、如解结。
黄帝内针是彻底的六经辨证,每一针都不离六经,不离阴阳,对中医思维的形成与锻炼有很好的作用,而且可指导用药。笔者在2017年学习了黄帝内针后应用于临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部分病案报道如下。
1.   黄帝内针治疗急性食物中毒4例
 2017年8月,笔者当时于西安长安昌健医院工作,一天值夜班,23:30有急诊。附近饭店有4名服务员因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就诊,询问得知晚餐进食放置过久凉皮后出现上述症状,因系一级医院,夜间无检验人员值班,无法化验,向其说明,可以针刺救急,有2位年龄45-50岁病人,立即表示接受,第一位已经呕吐多次,目前仅是恶心明显,选穴:右侧手三里、尺泽,针后立即恶心减轻。第二位除恶心外、尚有胸闷,右侧手三里、尺泽、内关、列缺,针后约3分钟症状基本消失。第三位38岁,恶心明显,欲吐但吐不出,右侧手三里、尺泽、合谷,针后患者马上呕吐,吐出大量胃内容物后症状均改善。第四位23岁,惧针,故一直在观望,看到其他人有效后方同意用针,当时恶心、胸闷、小腹痛,选右侧手三里、尺泽、内关、合谷、通里,留针45分钟。在留针过程中,给予4位“口服补液盐”口服,拔针时4位症状均改善,轻松步行回宿舍。叮嘱第二日化验血常规、电解质等。第二日回访均已无不适,正常上班了,故未至医院化验。用针思路:症状左右不易分,按男左女右选穴。恶心、呕吐,取中焦,且主要涉及阳明、太阴经,故取手三里、尺泽。胸闷,系上焦,主要涉及厥阴经、阴明经、任脉,故取内关、合谷、列缺。小腹痛,系下焦,主要涉及少阴经,故取通里。
2.黄帝内针治疗眼眶痛
患者杨某,女性,35岁,因工作原因往返于北京、西安两地。2018年3月因眼眶疼痛就诊西安长安昌健医院,询问病史3月余,已于北京多家三甲医院行头颅磁共振等检查,未发现异常,于眼科检查未发现异常,继而于某三甲医院行针刺治疗。于眼周局部选穴,针刺10余次,似有好转,针后常出现“熊猫眼”。来西安后欲继续治疗治疗,向其说明,不在眼周用针,仅在手部选穴,也许一次就可见效,患者半信半疑。右手选穴:合谷、中渚、后溪、大骨穴,针后让患者感觉变化,患者表示疼痛有所减轻,留针45分钟,患者已睡着,醒后眼周已不不适。用针思路:眼周有症状,系上焦,在手腕以上选穴,涉及经络有阳明、少阳、太阳,故选合谷、中渚、后溪,眼部对应穴为大骨穴,双眼周均有症状,故在右侧用针。
以此原则前后间断共针刺约10次,患者症状完全消失。患者觉得自己之前受那么多痛,多次于北京大型三甲医院就诊,检查共花费1万元余,未发现问题,针刺后改善也不明显,怎么这么简单的针法就能解决问题?向其推荐《黄帝内针》一书,患者用心学习后竟然入门,可以解决平常遇到的一些小问题,并且考入了三和书院第三届医道传承项目进行学习,已然成为中医的践行者与传播者。
3.黄帝内针治疗足跟疼痛
2020年7月8日,笔者开始在西安高新医院工作,适逢科室义诊,男性患者70余岁,主因右足跟痛1月余就诊,已于骨科行相关检查等,口服抗炎镇痛药物疗效不明显,故来我科。以黄帝内针治疗,于左手掌跟部位寻找压痛点,平刺1针,让患者感觉疼痛变化,患者当下表示不痛了,行走自如了,直呼神奇。用针思路:右足跟有症状,在左侧手掌根附近选穴,同气相求,阿是穴选对,有求必应。
4.黄帝内针治疗痛经
痛经临床极常见,在妇科常以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等。在西安高新医院门诊时,常有本院护理人员工作中因痛经来我科,小腹疼痛明显,正中部位居多,选右侧上肢通里、列缺穴或下肢太溪、照海、三阴交,针后立即让患者感受小腹变化,往往针下痛减,更有甚者,针下痛止,直呼不可思异。用针思路:小腹痛,属下焦,下焦以少阴经为主,正中痛,涉及任脉。症在正中,男左女右,故取右侧选右侧上肢通里、列缺穴,也可选下肢太溪、照海、三阴交。
5.黄帝内针治疗急性腰痛
患者黄某,男58岁,主因抬重物后出现腰右侧痛,行走困难就诊,并且说明之前也常出现,每次自行用膏药及按摩等治疗后1月余方能恢复。以内针治疗,选左侧小海、手三里、后溪,列缺,针后即让患者行走,感觉症状变化。数分钟后患者腰痛减轻,可直立行走,留针45分钟,取针后患者已无明显不适,针刺3次后患者症状完全消失。用针思路:症状在右,故于左侧选穴,腰痛主要为中下焦,故于肘、腕附近选穴,涉及太阳经,故选小海、后溪。腰痛在后,后病前取,故可选手三里、列缺。
6.黄帝内针治疗干眼症
患者王某,42岁,主因眼干涩、无泪就诊,之前于多家医院眼科就诊,诊断干眼症,给予人工泪液等多种滴眼液以改善症状,疗效欠佳。查看患者舌苔胖大厚腻,患者脾虚湿重,给予左侧手三里、尺泽、内关、合谷、中渚、后溪、列缺、大骨空用针,针后数分钟,患者及泪流满面,直呼眼泪得的痛快,好久都没能流眼泪了。留针45分钟,患者眼睛不适明显好转。随后间断用针,每次均是泪流通畅。用针思路:双眼干,按男左女右原则,左侧选穴,症在眼部,涉及阳明、厥阴、太阳、少阳、督脉,故选内关、合谷、中渚、后溪、列缺,肘部选手三里、尺泽以调中。
 大家往往对中医的认识是,中医靠是经验看病的,要随着年龄的增长,实践多了水平才会高,故而大都喜欢找老中医看诊。但黄帝内针绝不只是经验,它是道,是规律的应用。总则一:上病下治,下病上治;总则二、左病右治,右病左治;总结三:同气相求;总则四:阴阳倒换求。在这个原则里面,同气求的准,就可以针下症减,甚至针下症消。中医更重要的是明理,理明了,然后运用这种规律,就会有好的疗效,这与年龄是没有太大关系的。因为杨真海先生在为了广传黄帝内针时,早期有意无意收了年轻的弟子,这些人均在数周内就掌握黄帝内针的法则,应用于临床疗效也是显著的,疗效超过老中医的。
黄帝内针的核心是求同气,即同名经同气与三焦同气相结合,然后选取阿是穴。在肘膝以下选穴,安全方便,一般是斜刺进针,留针3刻钟,中途不行针,留针期间患者不得聊天或看手机等,须关注感知自身患处变化。针后让患者感受患处变化,往往针下症状消失或症状减轻。其心法来源《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夫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如果还要加上一句作补充,这句话还在这篇里,就是“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为何当下临床针灸不再遵循那些经典所述的原则了,可能与对经典认识不够,缺乏信任有关。
  现在临床中的针灸大都没有遵循经典的论述,大都是哪里痛,穴位选在哪里,针扎在哪里,头痛扎头、肩痛扎肩、腰痛扎腰……黄帝内针则是严格遵循了内经的法则,不在患处进针,不强调是否得气,但须患者及医生关注、感知症状的变化,以其求其同气。临床实践证明,黄帝内针选穴少,见效快,本已多年不用针的笔者,在学习了黄帝内针之后,就在临床中广泛应用起针来,真正做到了中医治疗的“一针二灸三用药”。
结合自己学习黄帝内针的经历和诸多古今名医教训,学习中医一定要重视经典,相信经典,应用经典,严格按照法则指导临床,大都可以取得不错疗效。对于基层大夫,以黄帝内针救急,意义重大,可以争取更多救治时间;对于其他疾病,则可快速改善症状,减轻病人痛苦,减轻医疗花费。对于以开方为主的医生,学习黄帝内针后可极大提高疗效,而且可以指导辨证用药思路,因为黄帝内针的每一针,都不离六经,不离阴阳。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马亮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张宝华 资质认证

    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治亦从此。

    2021-08-04 09:00 评论数 0 2
  • 王贺 资质认证

    写的非常详细,受教了,谢谢!👍🏻

    2021-08-04 07:41 评论数 0 2
  • 韩栋 资质认证

    学习了黄帝内针的著作,临床初试,有效果,尤其是对肢体疼痛患者。还是希望有机会可以跟师学习,能更加明了。

    2021-08-03 01:14 评论数 1 5
    1. 马亮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韩栋

      是的,可以多交流

      2021-08-04 04:38 评论数 1 0
    2. 陈华伟 资质认证 回复    马亮

      写的真好,我对马老师的敬仰有如滔滔江水😏😏

      2021-08-04 07:44 评论数 1 5
    3. 马亮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陈华伟

      您过奖了,共同学习

      2021-08-06 04:06 评论数 0 0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浅谈四圣心源之黄芽汤 王飞

    黄芽汤是由人参、干姜,甘草、茯苓组成。因此,黄芽汤虽没提及具体治疗什么疾病,但是它的治病大纲却已经很明确了,可以这样说,在四圣心源书中只要是黄师辨证属阳虚脾湿所致,都会从黄芽汤的基础方上裁化用药组方。

  • 站似一棵松:由内而外治驼背 谢江强

    由于驼背影响了小江的脊柱曲度,她还有阴阳、气血失调引起的心慌胸闷症状,所以我将水煎药里的枸杞子换成了伸筋草以舒筋活络,将砂仁换成玉竹以养阴益气。

  • 桂枝加葛根汤小记 张宝华

    此外,桂枝汤还可以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抵抗力。

  • 甘草泻心汤小记 张宝华

    组成炙甘草15克、黄芩9克、干姜9克、半夏9克、大枣4枚(擘)、黄连3克方中炙甘草起到和中缓急、补虚益气的作用;黄芩清肺热,干姜温中散寒,半夏降逆止呕,大枣则补脾和胃;黄连则清热燥湿。适用人群与禁忌甘草泻心汤适用于脾胃不和、心火旺盛、肠道湿热等症状的人群。

  • 十枣汤 李华歆

    ——佚名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十枣汤!十枣汤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以上三条核心病机均为水饮水作,可与十枣汤攻逐。

  • 补足气血百病消 谢江强

    所以,对女性而言养血是至关重要的,养血不光要补血,还要行血。因为只有血行才会推动气行,这样气血才会调和,阴阳才会平衡。叶女士吃了一个多月的膏药后,面色明显变得红润有光泽,而且面斑也少了。调味药:桂圆肉100克、荆花蜜100克、黄酒300毫升。

  • 血管性神经性水肿性荨麻疹康复案例思考 朱强伟

    去年同期,我以血管性水肿性神经性荨麻疹,全程用中医辩证治疗+埋线近四个月,西药全停,症状偶发,由于疫情,无法继续治疗,又口服激素但不能停。发作时“关节疼痛”;眼睛剧痛伴视力下降;呼吸困难,眼睑嘴唇浮肿等……

  • 岳美中谈延年半夏汤 许春杰

    岳美中谈延年半夏汤,《古今录验》方,载于《外台秘要》。除此以外,延年半夏汤所治范围尚广。急出延年半夏汤全方,2剂后霍然而愈。我国中医药数千年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只要我们勤于采掘,不忽略古之成方,所得又何止延年半夏汤一方而已。

  • 要懂得敬畏人体生物钟 谢江强

    要懂得敬畏人体生物钟:调理慢性肠胃炎小张是个只要工作压力大了,或是因为出差在外饮食、居处不习惯,就容易便秘的人。人身体里有一个生物钟,时间到了就要进食、休息、睡眠、工作等,一旦打破其中任意一个规律,就会影响到其他。

  • 黄连肉桂养心神 谢江强

    黄连肉桂养心神,安眠好觉到天明所谓的失眠,不只是睡不着觉,也包括睡眠质量的下降,诸如入睡困难、早醒、睡眠浅、做梦多等情况。不过,王女士的失眠,应算是心肾阳虚、心肾不交导致的神志不宁,加上肝郁气滞使得原有症候产生的症状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