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春节话中医
春节话中医
春节名称的改变与中医有着相似命运
春节,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自虞舜时代兴起至今已有 4000 多年的历史。但农历正月初一被正式命名为“春节”,却是辛亥革命以后才开始的。在此之前,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先秦时期,叫“岁首”“上日”“元日”等;到了两汉时代,被称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阶段,叫做“元辰”“元首”“岁朝”等;唐宋元明时期,则是“元旦”“岁日”“新正”“新元”等;而从清代开始,一直被称为“元旦”或“元日”。
1911 年 12 月 31 日,孙中山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公历,所以便统计”的目的,建议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历(也称阳历)纪元,并以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的名义发布了《内务部关于中华民国改用阳历的通谕》:“中华民国采用阳历,期于一新耳目,与世界各强国共进文明,即以十一月十三日改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日。”1912年1月1日,正式开始使用阳历纪年,称阳历1月1日为“新年”。从此,农历的正月初一,便不再称为“新年”。由于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同时也为区别世界公历的新年,所以民间就开始出现了把农历新年称为“春节”的说法。1949 年 9 月 27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规定,将公历 1 月 1 日称为“元旦”,而农历正月初一被正式改称“春节”。
中医,古称“医”“医学”,属于“方技”“方术”的范畴。西学东渐后,中国学术界把中国固有的学术称为“中学”,而把从西方传入的学术称为“西学”,于是乎就用“西国医士”“西洋医士”“洋医”等来称谓伴随西学而传入的西方医学,并逐渐以“西医”一语作为规范化的概念而流行起来。
与此相应,“中医生”“中国医人”“中国医学”等则成为中国本土医学的称号,并逐渐形成了以“中医”一词作为区别于“西医”的约定俗成的对应概念。后来,西医凭借“科学”的威力日益深入人心,并占据了中国医学的主导地位,西医学界称自己为“新医”,而将中医蔑称为“旧医”;中医学界则改称自己为“国医”,并于 1931 年成立了中央国医馆。1933 年,国民政府立法院讨论通过《国医条例》时,决定改“国医”为“中医”。1936 年,国民政府正式颁布《中医条例》。至此,“中医”这一名称才在法律层面得以确立。
春节的起因与中医有着相通原理
汉代的《尚书大传》说:“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亦曰三始。”隋代杜台卿《玉烛宝典》也说:“正月一日为元日,亦云三元: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意思都是说:春节是新年的开端、新季节的开端、新月份的开端。
我们的祖先之所以将早春时节一个原本普普通通的、看不见月亮的日子确定为一年的开端——春节,体现了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追求阴阳调和的思想观念。在春节的确定上,既考虑太阳的运行规律,也考虑月亮的运行规律,追求的是阴阳调和、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关系,认为无论是个体的人,还是自然与社会,只有阴阳和谐,才能生生不息。
宋徽宗赵佶在《圣济经》开篇即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简单而直接地说: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理,说到底就是把握和运用天地自然的各种规律,并将天地自然万物作为调治患者“阴阳不和”的手段和工具。“阴阳自合者,必自愈”,是中医学的一种最高境界,并成为一种基本的医学理念贯穿在整个理论体系之中。
春节面临的挑战与中医有着相同境遇
数千年来,蕴含着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博大智慧,凝聚着趋吉避凶、追求幸福和谐的情感寄托,充满了激情与快乐的春节,在所有中国人的心目中已经成为难以解开的民族情结。但近些年来,渐渐失去了原有的韵味,即使春节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进一步强化为国家法定假日的地位,也未能阻止和减缓其嬗变。能够与春节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搭上边的,似乎只剩下一顿与平时没有差异的年夜饭和形式上的走亲访友。
由于年岁的久远和时代的隔膜,一些春节文化符号的意义,或被淡忘,或被误读。如古人认为除夕夜是一年中阳气最衰、阴气最重的一夕,所以是绝对不会特地赶到阴气较重的寺庙去“除夕撞钟”的。
近代以来,整个社会都以“科学”为指归,衡量和评判中医是否“科学”的标准是西医,而中医与西医相比较,几乎每个方面都存在着诸多“不科学”的说法,因而以西医为参照物,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中医学术体系进行整理和研究就成为时代之潮流。时至今日,中医学界不得不采用西医的概念、术语、标准、规范,应用西医的病名、病因、病理、药理来解释中医的有关理论,并且整个社会都以为唯有如此,才算是对中医的创新和发展,由此而导致了中医概念的混淆、理论的易辙。
春节与中医之所以有如此相同的境遇,乃是因为五四运动以来,在西方现代文化基础上创立新文化成为一种常见的文化现代化策略的缘故。但无论如何,蕴涵着博大精深的民族精神和丰厚文化内涵的春节,总会与中华民族一直相伴相随的。中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好文共享-转)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医案总结 胡松岩
患儿,男,3岁。神经系统查体阴性。查体:T38.6℃,R28次/分,P106次/分,神清,精神可,咽部充血,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 -
中医治疗肺结节的病案分析 崔国宁
因体检发现肺结节前来就诊。通过辨证论治,采用中药方剂、心理疏导、饮食调理等综合治疗手段,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稳定病情。但对于肺结节的治疗,需要定期复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结合西医的检查和治疗方法。 -
舌根部位的舌苔厚,是不是积食严重 谢江强
舌根部位的舌苔厚,是不是积食严重经常有朋友问我:“我舌根部位的舌苔厚,是不是我积食严重?”如果舌根部位的舌苔脱落,就意味着这个人很可能肾气不足。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的舌根苔脱落,都应该引起重视。对于肾气不足的孩子而言,多食用黑豆是有好处的。 -
善持堂近期医案摘录(六十七)目瞤 钱开达
现代医学把目瞤称为阵发性眼睑痉挛症。轻症无治,重症会注射肉毒素以阻断神经冲动。某君男二十六岁,十天前因目瞤一个月来善持堂求治。善持堂以此为圭臬,熔三甲复脉汤,牵正散,钩籐散为一方施治某君。服药次日反馈,症状已减;一周后随访,目瞤已痊愈。 -
孩子大便干燥、脾气大要怎么调理? 谢江强
孩子大便干燥、脾气大的舌象有两个特点看舌象是观察孩子的身体是否出现问题的一个非常直观的方法。说明孩子体内的痰湿重,这是由于气机郁结、气血不通畅导致的。通常,这样的孩子还会出现大便干燥、脾气大的症状。此时,家长可以给孩子服用补脾镇肝汤来调理。 -
千万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态,会导致孩子肝气不舒 谢江强
“千万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态,会导致孩子肝气不舒除了前面提到的引起孩子肝气不舒的原因,家长对孩子的过度期盼也是孩子成长发育过程中的负担。这样下来,孩子的压力得不到任何疏解。这种压力会导致孩子肝气不舒。孩子服用五服药后,打嗝的问题就解决了。 -
多囊卵巢综合征 谢江强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一种复杂的内分泌及代谢异常所致的疾病,以慢性无排卵及高雄激素血症为特点。临床常见多囊卵巢所致不孕症中,中医证候以肾虚证为主,包括肾气虚证、肾阳虚证及肾精不足证,并且常常以复合证型出现,兼见脾虚、痰湿、肝郁、血瘀等。 -
黄山的松 陈鹏
黄山的松文/陈鹏医生2024.6.4那挺拔的身姿扎根于摇曳的云在满满的笑意中不知疲倦地迎客/送客舒展虬枝迎四季峭谷云深景亦奇与生俱来的名节在天地间逗留岁岁芳化终成为商业化的利器把风磨旧把雨磨细可惜了可惜了平生无须逐鹿志沦为小巷接客人少了一个人少了许多魂黄山 -
癃闭 谢江强
癃闭是由于肾和膀胱气化失司导致的以排尿困难,尿量明显减少,小便点滴而出,甚则闭塞不通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癃和闭均为排尿困难,轻重程度上不同,多合称为癃闭。癃闭的病位在膀胱,但和肾、脾、肺、三焦均有密切的关系。 -
改良阳和汤疗脂肪瘤 张宝华
改良阳和汤正堪与之。肝肾虚,则为腰脊痛,咸温入肾补肝,故主腰脊病。
最新文章
-
四肢疼的医案整理 谢江强
医案128沈某,女,38岁。现病史:从事缝纫工作,长期伏案少动,手麻1个月,舌质淡,舌有齿痕,舌苔薄白,脉缓。医案129刘某,女,72岁。现病史:年逾古稀,形体肥胖,小腿酸僵,活动不利,已有3个月,前医以中药、中成药、西药,均罔效。
-
尿失禁 潘洪波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王女士的尿失禁症状明显好转,频次减少,整个人也精神了不少。经过连续治疗一段时间后,王女士的尿失禁症状基本得到控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通过参蛸遗尿汤这种中医草药方剂的治疗,王女士重获健康,尿失禁不再成为她生活的困扰。
-
苏仁养和膏配伍分析(陈医生) 陈鹏
[适用范围]1,反复容易感冒咳嗽/咽喉炎/鼻炎/哮喘/慢阻肺等呼吸系统方面2,胃口不好,倦怠乏力,面黄肌瘦,免疫力差等脾胃系统方面3,小孩子长不高,挑食厌食4,成年女性宫寒,月经少,气色不好,5,产妇的子宫修复,帮着排瘀阻6,三高人群7,腰膝酸软,夜尿频繁
-
龙生膏配伍原理(陈医生) 陈鹏
龙生膏配伍解读:君:扁豆,山药(健脾养胃,除湿。脾健则气血充盈,后天足)臣:枸杞,龙眼(一个补肾阴,一个补肾阳,中医之肾乃西医讲的免疫/生殖/内分泌/泌尿四大系统合一。肾主骨生髓,主发育)佐:①花生,干姜,大枣②陈皮③银耳使:蜂蜜(补虚)
-
泡菜做法2024 陈鹏
四斤水100克盐,30克酱酒泡盐,白酒给坛子消毒,四斤水50克白糖,所有东西都倒坛子里。切菜刀不能沾油,切紫甘蓝调色,切萝卜,甜椒掰成小块,芥兰削皮切滚刀,梨削皮去核切块,木瓜削皮去籽切块。最后花椒半把,河南新一代干辣椒半把,封口。2天后开吃。
-
经方实验录之呼吸道感染、呼吸衰竭 张宝华
一老年男性住院患者。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考虑真菌感染。住院医师考虑其肺纤维化,肺部感染,呼吸衰竭,高年体弱,预后不良,舌光镜,舌中隐黑,中医看来亦是认为正虚邪实,病情在进展中,预后堪忧。
-
性欲减退的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性欲减退的膏方调理1.温阳补育膏:男性《极简膏方治百病》。对于继发性性欲减退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对因治疗。多吃一些含优质蛋白、多种维生素和锌的食物,可维持性功能的正常水平。保持良好的情绪,维系好夫妻之间的关系,同时对性生活要有比较客观的认识和理解。
-
性胆囊炎的调理心得 谢江强
慢性胆囊炎是胆囊的慢性病变,绝大多数病人都伴有胆囊结石,或由亚急性或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引起。极少数慢性胆囊炎是由细菌或寄生虫引起的。非结石性胆囊炎是由细菌、病毒感染或胆盐与胰酶引起的慢性胆囊炎。
-
中医理解的失眠 谢江强
严重的失眠还会导致人体糖耐量异常,抗病和康复的能力低下,是多种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可能会加重或诱发其他的疾病,如高血压病、糖尿病、肥胖等,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3 谢江强
医案28朱某,女,78岁。以归脾汤益气养心敛汗,药证合拍,服药两剂汗止,结代脉亦减。时隔1年,汗证又现,且心悸,大便干燥,再从归脾汤加减图之。医案29冉某,女,28岁。故以丹栀逍遥散疏肝清热,天麻钩藤饮滋水平肝,肝火降,心火减,汗可止。
好的
厉害
了解
作为一位年轻的中医人,信仰不可缺。
缘见中医,作为中医人当有自信,学习了!
春节竟然和中医缘由这么多,牛。
文化不自信,谈何?
需要追本溯源,源清流洁啊!
这个文章的科普非常好,追根溯源的东西再明白不过了
嗯呐,同感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