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

2022.09.24 438阅读 评论数 1 5

尿毒症

【病因】尿毒症是一个综合征,病因很多,中医属于“关格”“癃闭”“水肿”“虚劳”范畴。归纳起来,外因是由于风寒湿热,病毒侵袭;内因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劳倦内伤或营养不良,脾胃功能失调有密切联系。正气不能升降,小便不利不能升降,形成尿闭,呕吐实则三焦癃闭;小水不通癃闭危机证也,水道不通则上漫脾胃,脾胃虚损,肾失去分清泌浊的功能,湿热浊毒贮留体内,一旦有疲劳过度,外感风邪致使脾肾功能虚衰阳损及阴阳失衡,临床上一定要辨清,脾肾阳虚、脾肾阴虚、肝肾阴虚和邪实诸症。急性易治,慢性难疗。

【症状】

1.脾肾阳虚 气短懒言,饮食不振,夜尿清长,舌苔薄润,脉弦细。

2.脾肾阴虚气短乏力,面色少华,皮肤干燥,口干,饮水不易,手足心热,舌质淡舌尖红,舌边有齿痕,脉象沉细。

3.肾阴虚干,冷饮,五心烦热,头晕头痛,全身无力,大便干,尿色黄,舌质偏红,脉象沉细。

4. 邪实诸症

(1)痰湿:恶呕,饮食不振,口有臭味,舌苔细腻,舌质偏红,脉象滑数,或濡。

(2)血瘀:口唇发绀,闷喘,面色晦暗,皮肤有瘀斑,舌质暗红或紫,舌苔薄腻,脉象细涩。

(3)水气:面色无华,咳喘,心慌,肢体浮肿,体有胸腔积液、腹水等。舌质偏红,舌苔厚腻,有齿痕,脉象弦数或濡数。

【治疗】(以下仅供参考,请以专业医生诊断为准)

1. 脾肾阳虚

(1)方药治疗

健脾益肾汤(滋补肾水,健脾利湿):黄芪20 克,怀山药15克,生白术15克,淫羊藿9克,仙茅9克,补骨脂15克。

方解:炙黄芪、怀山药、白术、补气健脾;淫羊藿、仙茅、补骨脂益肾气。

(2)针刺治疗

主穴:气海、关元。

配穴:阳陵泉、足三里、昆仑。

2. 脾肾阴虚

(1)方药治疗

黄枸汤(益气养阴,畅肝健脾):炙黄芪 25 克,知母12 克,杭白芍 12 克,枸杞子15 克,怀山药15 克,生、熟地黄各9克,女贞子9克,水煎服。

方解:黄芪、怀山药、枸杞子益气养阴;杭白芍、知母、女贞子疏肝健脾,滋补肾阴。

(2)针刺治疗

主穴:章门、手三里。

配穴:内庭、三阴交、合谷、外关。

3.肝肾阴虚(1)方药治疗

滋阴汤(养血安神,以固冲任):丹参15克,杭白芍20克,生地黄、熟地黄各9克,生龟甲12克,女贞子9克,生龙骨9克,生牡蛎9克,水煎服。

方解:丹参、杭白芍、生地黄、熟地黄、龟甲滋养肝肾;女贞子、生龙骨、生牡蛎解热去烦。

(2)针刺治疗

主穴:太冲、丰隆、阴陵泉。

配穴:印堂、期门。

4. 邪实诸症

(1)方药治疗

半夏竹茹汤(清热镇咳):清半夏9克,陈皮 12 克,白术 15 克,茯苓9克,厚朴9克,竹茹 12 克,水煎服。

方解:诸药合煎,祛湿清热清浊镇咳。

(2)针刺治疗

主穴:足三里、三阴交、曲池。

配穴:丰隆、地机。

5.水气

(1)方药治疗:炙麻黄9克,射干9克,桑白皮12 克葶苈子9克,茯苓9克,丹参15克,杏仁6克,甘草9克水煎服。

方解:宣肺健脾利湿。

(2)针刺治疗

主穴:列缺、上脘、中脘、下脘、太冲。

配穴:四满、复溜、中膂俞。

(三)刮痧治疗

治疗严重肾衰的三个切入点:阴谷拨风、肝肾同治、下丘脑投影区。

1阴谷拨风

《伤寒》曰:“夫人秉五常,因风气而生長,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风为百病之长,李师临床发现少阴之合穴阴谷,此穴拨风,能拔出肾病致病之风,使病有逆转。

2肝肾同源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肾生骨髓,髓生肝”。

《医宗必读》:“肾应北方壬癸”,“肝应东方甲乙”,肾藏精,肝藏血,精聚为髓,精髓化生为血,肝肾同源于精血,故曰:乙癸同源;“东方之木,无虚不可补,补肾即所以补肝;北方之水,无实不可泻,泻肝即所以泻肾……” 故曰:肾肝同治。

3下丘脑

《阴阳应象大论》:肾生骨髓。

《灵枢.海论》:脑为髓之海。肾脑相通。

1.肝脾肾三脏重点

2.下丘脑投影区重点刮磨

3.阴谷拨风

4.背部手臂常规刮痧,颈部是关键重点刮

5.脊柱第八节以下重点

6.京门穴重点

7.膝下排毒,胫骨重点

8.锁骨,胸腺,两肋,腹股沟

9.磨脚上太溪复溜补肾气、申脉照海补一身之气、冲脉公孙穴补虚、太白穴补脾气。

(四)艾灸治疗

“凡水肿,重在上部,重在肺;重在下部,重在肾;周身水肿,重在脾。凡肌肤肿胀处,以手指按之,迅即复起,多为阳水,迟缓而复者,多为阴水。阳水责之肺脾;阴水责之肾脾。总之三脏相干,惟各有侧重而已。”


灸序

穴位名

参考温度(℃)

参考时间(分钟)

备注

第1天

肾俞

47-53

50-70

双穴


照海

42-48

40

双穴


关元

48-54

50-70

单穴


神阙

48-55

50-70

单穴

第2天

中脘

48-54

50-70

单穴


足三里

45-52

50-60

双穴


曲骨

42-48

50

单穴


神阙

48-55

50-70

单穴

第3天

志室

45-52

50

双穴


复溜

42-48

40-50

双穴


命门

45-53

50-70

单穴


神阙

48-55

50-70

单穴

第4天

期门

45-50

50

双穴


悬钟

45-48

40

双穴


中极

48-54

50-70

单穴


神阙

48-55

50-70

单穴

第5天

肺俞

47-52

50

双穴


膀胱俞

47-52

40-60

双穴


神阙

48-55

50-70

单穴

注:以上穴位循环灸。慢性患者一定要长期灸,在灸至2~3个月后,每日灸的时间及次数可酌情增加。减激素时要有过程,不宜骤停。注意休息及饮食,有人曾在病情好转后,因吃螃蟹使病情加重,故凡寒性、高蛋白食物均应谨慎食用。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潘洪波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四逆汤 李华歆

    关于“四逆汤”的条文非常之多!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重汗之后阳气大伤,复与烧针重伤其表,表里阳俱虚,可与四逆汤温之!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 痛经小记 张宝华

    若肝肾亏损,则疏泄与封藏失职,导致胞宫内的经血运行紊乱,从而引起痛经。

  • 小小医案 王永利

    黄某,女,25岁,月经结束后一周,崩漏2天,量多,色鲜红,腹部隐痛,出汗,咳嗽,焦虑,素畏寒。小便可,大便稍溏,舌淡暗,苔薄白稍腻,脉弦而细。脾统血,肝藏血,四象之内,各含土气,土郁则传于四脏,而作诸味。肝藏血亦统血,脾生血亦摄血,肺统气亦生精。

  • 脉案一则 曹雪盼

    服药期间大便次数增加排便后没有不适感腹部切诊也符合指征故也应对辨证无误病在少阳阳明。该患者其实属于上热下寒少阳阳明少阴合病为其本质故后期需侧重补肾益精健脾化湿益气为佳。

  • 痛经 张宝华

    在运动过程中,患者应注意避免过度运动和劳累,以免加重痛经症状。此外,充足的睡眠也有助于缓解痛经症状。这些食物会加重痛经症状,导致身体更加不适。

  • 柴胡桂枝汤加减治胃痞胁涨案 宗琪

    诊断:痞证处方:柴胡桂枝汤加减3剂方组:柴胡60g姜半夏20g党参20g生黄芩20g炙甘草20g桂枝20g白芍20g生姜20g(切)生牡蛎20g厚朴30g枳壳20g香附20g禁忌:水果,饮料、绿豆类,石膏类,辛辣、油腻等。

  • 便秘一案 刘娟

    首诊2023年06月26日王某,女,便秘2年余。患者2年来一直便秘,易腹胀,大便4-5日才解一次,大便干结,怕冷,胃纳差,寐差,舌质淡,脉细。二诊2023年07月30日患者便秘明显好转,怕冷较前减轻,胃口稍好转,夜寐较前佳,舌质淡,脉细。

  • 桂枝麻黄各半汤 李华歆

    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面热反有热色者,此为津虚表实,以桂枝麻黄各半汤治之!桂枝麻黄各半汤。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

  • 鼾症 谢江强

    打鼾会造成睡眠不足、诱发疾病、导致全身伤害。对于轻度打鼾病人,只要把仰卧姿势变成侧卧躺,再适当调节就可减轻症状。

  • 咳喘治疗体会 谢江强

    咳喘治疗体会张仲景治喘有小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汤、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等方,这些方子如果稍有辨证错误,就会带来不良反应,所以中医向有“内不治喘、外不治癣”的说法,意思就是说喘证很难治疗,咳嗽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