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病之中风先兆

2022.01.21 416阅读 评论数 0 2
   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因发病急骤,症见多端,病情变化迅速,与风之善行数变特点相似,故名中风、卒中。中风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且并发症多,是威胁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疾患之一。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脑卒中”,脑卒中可分为两大类,即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血管痉挛等。人群发病率方面主要是50岁以上的人群,由于脑中风具有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在经过抢救后恢复治疗期间会进入后遗症期,进一步引发一系列后遗症,给患者的身心带来极大的影响。
   那么中风病之前有哪些先兆表现尼?
   中风的先兆呢,我们常见的有一过性的一些症状,包括一些头晕。常见的老年病,尤其是老年人,有高血压 、糖尿病,高脂血症这样的患者出现的一些头晕,然后另外有一些,像这个面瘫,然后肢体的活动障碍,语言的问题,像现在我们在讲的,那个FAST这样一个理念,就是F是指的这种Face 面瘫,然后A是指的肢体Arm,肢体的无力,S Speech 是语言的障碍,然后T是Time 及时,所以有一些症状出现。有的病人会出现一个持续几分钟的症状,又突然的一个缓解,自行的缓解,然后我们把这种情况呢,可能考虑是一个短暂性的脑缺血发作,这是中风的一个先兆的情况,出现这些情况,一定不要觉着,我的症状完全缓解了,我可能是不是就是劳累了一下啊或者怎样,而不在意,一定要及时就医,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的就医,它的意义是很重要的,比梗了以后再就医,是更值得,更值得一个积极的治疗就有可能避免这一次中风事件的发生。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谢凯放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桂枝汤类方十八 韦秋凤

    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要想去掉这些风邪的话,那么就要用桂枝汤治疗。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用小承气汤还是大承气汤,视病情轻得而定。这与津液外出,肠道津液缺乏有关。

  • 桂枝汤类方十七 韦秋凤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卫行脉外,营血出了这个动脉之外的状态就是卫,也就是津液了。用桂枝汤把这个风发出去了,卫和病就会愈!

  • 桂枝汤类方十五 韦秋凤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 白术的解读 韦秋凤

    白术这一味药,一定要按照方子的量去用,不能多用。白术可以去在身面的大风,风邪导致的头晕头痛,流眼泪。腰脐间有风寒湿痹阻滞伤害,气血不利,白术能去这些风寒湿痹而利气血。黄煌认为,白术体质舌多淡胖齿痕水滑。

  • 桂枝汤类方十四 韦秋凤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桂枝去芍药汤,温中去虚寒,解决太阳中风的问题,白术化太阴水饮。

  • 桂枝汤类方十三 韦秋凤

    阳明里热结实而坚硬,热伤里津液使里肌肉组织不得津液濡养而紧急疼痛。热久伤津液虚劳而无乳,热清则津液复而乳水生。

  • 桂枝汤类方十二 韦秋凤

    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越婢汤一分。"服桂枝汤后,形似疟"的桂枝二麻黄一汤和身必痒的桂麻各半汤,是没有脉是微弱的。宜桂枝二越婢一汤。从用方来看,桂枝汤是去风的,越婢汤是去风水的。因为越婢汤的量比较大,取八分之一药力也比桂枝汤强。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逍遥散方解 韦秋凤

    逍遥散方解肝气因情志抑郁或邪气侵犯而郁结于胸胁半表里,失疏泄、正邪交争化火伤阴,因此君药为柴胡,首重疏泄肝的气机并清郁火,肝的气机恢复正常,才能清洁气血。逍遥散可以全方位地针对因肝气郁结失疏泄而出现的连带问题。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逍遥散条文解读 韦秋凤

    逍遥散用胡为君药治肝失疏泄之虚劳与其不谋而合,故而能成为千古名方。逍遥散既能针对肝失疏泄导致的阴虚血弱,又能针对其它原因导致的阴虚血弱而出现的荣冲不和,痰嗽潮热,肌体羸瘦,渐成骨蒸,等妇科病或其他杂病。逍遥散的总病机是肝失疏泄,阴虚血弱。

  • 用物理学的溶液理论解读中医的阴阳生理病理,不再抽象 韦秋凤

    用物理学的溶液理论解读中医的阴阳生理病理,不再抽象阳虚易手脚冰凉,反之阴虚易手脚烦热阳虚能量不足,末梢循环能量减少。阴虚,在一定的范围内,溶质不虚,但溶剂少了,溶液的浓度增高。阴虚溶剂的不足,西医检查不出贫血。对于人体阴阳的失调,如何治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