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贫血补脾是关键

2022.06.29 512阅读 评论数 1 2
贫血一例患者,女,56岁,面色苍白,倦怠乏力,少气懒言,食欲不佳,毛发干枯,指甲脆裂,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皮肤黏膜苍白,记忆力减退,舌淡胖,脉儒细。hb90g/l,有贫血病史,未做系统治疗。诊断为缺铁性贫血,心脾两虚症。益气补血,养心安神。处方如下:人参9克,茯苓12了克,白术15克,当归12克,黄芪15克,远志12克,龙眼肉15克,枣仁15克。木香9克,甘草12克,鸡内金12克,陈皮12克,七剂水煎服,日一例,早晚分服。
二诊,面色微红,乏力症状好转,食欲增加,失眠未减轻,苔薄,脉细。加龙虎30克,牡蛎30克,首乌藤20克,莲子心10克,黄连3克。七剂水煎服,日一例早晚分服。
三诊,睡眠质量明显改善,面色红润,继续调整处方,以补气血,健脾胃为主。人参10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当归15克,黄芪15克,熟地15克,白芍15克,川芎12克,甘草15克。七剂水煎服,日一例早晚分服。
中医内科学认为:缺铁性贫血病位在脾。与肝肾密切相关,脾胃虚弱,运化失常,导致气血不足,治疗根本补脾,脾生血,气血充足全身才能得到儒养。健脾生血,加铁剂治疗。口服铁剂,是治疗的首选。琥珀酸亚铁每次0.1每天三次,可以同维生素C,鱼,肉类同时服用。口服铁剂后先是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升高,两周后血红蛋白浓度升高,两月恢复正常。铁剂应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持续四到六个月,待血红蛋白恢复后可以停药。对于口服铁剂不能耐受的可以注射铁剂,用右旋糖酐铁,每周二到三次。如果贫血严重者可以输血或者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60g每升以下。加用维生素E,用于铁剂治疗不明显的。饮食调理,适当补充好蛋白或含铁丰富的食物。
治疗还需中西医结合。提升更快,效果更显著。体内储存铁缺乏,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特点是骨髓,肝,脾,器官组织缺乏可染色性铁,血清铁浓度。血清铁蛋白降低。常见病因有损失过多,慢性失血是主要原因。摄入不足,吸收不良。补脾是关键!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刘艳兵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不寐病案一则 曹雪盼

    治病应以求本如遇疑难杂症还需以脉凭证患者之前多遇之医多以症对症以补为主故中焦气机阻滞更甚病情更甚故治病之法需小心谨慎。

  • 脉法新悟(九) 陈玉佳

    自秦以来,儒家和法家思想贯穿中国历史。儒家“舍生而取义”,法家“执法而弃情”。脉仍寸弦无力,尺弦。于是,这位著名的作家挥笔写道:“马克·吐温和他的箱子。”医案来自《李士懋平脉辩证医案》,经删减。

  • 小承气汤加减治疗脘腹发胀 夏耀飞

    小承气汤加减治疗脘腹发胀杨某,男,34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叶寨村,2023年8月25日初诊。方证辨证:此为“小承气汤证”,宜小承气汤加减治疗,其方如下:厚朴10枳实10当归15菊花10生麦芽30莱菔子10玉片10大腹皮10结果:2023年8月28日,

  • 贡丸粉丝青菜汤 陈鹏

    陈鹏(文)先在锅里倒入食用油,油热起泡了就可以把葱花和姜丝放进去炒个几秒味道出来赶紧放大白菜。。翻炒几下加入白开水,加入贡丸。。小火慢炖几分钟然后再放点麻油就出锅。出锅后可以再撒点香菜或者是葱花

  • 经方适应方证治疗支气管炎 张宝华

    支气管炎表已解,咳而身热,胸满或痛,大便干者,大柴胡汤与之。柴胡(半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洗)生姜(五两切)大枣枳实(四枚炙)芍药(三两)大黄(二两)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 现代中医认识的桂枝甘草汤 张宝华

    桂枝甘草汤一、概述桂枝甘草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主要由桂枝和甘草组成。

  • 桔草相遇可宣肺,止咳利咽已千岁 张宝华

    3.用药期间注意饮食:患者在服用桔梗甘草汤期间需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 从“肾虚水结”论治肾结石 罗沿印

    中医学中并无“肾结石”之说,但“肾结石”之临床症状可归属于中医学“石淋、腰痛”等范畴。因此,肾虚水结是肾结石凝结之重要病机,故治以肾虚为本,化石为标,标本兼治,方能效显。

  • 乌梅丸 李华歆

    ——高尔基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乌梅丸!蛔厥者,乌梅丸主之。仲景告诉我们治疗“蛔厥”可以“乌梅丸”,当然它的作用不仅仅是局限在治疗“蛔厥”,也可以治疗长期的腹泻!

  • 月经量少中医教你怎么办? 白成振

    月经量少是指女性在月经周期中,经血量较正常情况明显减少的现象。针对不同原因导致的月经量少,中医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因此,在治疗月经量少时,除了考虑中医治疗方法外,还需要注意调整生活习惯、缓解精神压力、避免滥用药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