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一百五十一条(二)
虽然说是望之无形,按之不痛,但病人感觉心下不得劲儿,他自身感觉不通畅,如胀满一般,有的人就说憋闷不适。心下痞满,这个痞与“否”有关系,否它是个卦名,即否卦:天地否。
否卦(䷋)是《周易》六十四卦中的第十二卦,与第十一卦“泰卦”(䷊)互为综卦(颠倒关系),象征“天地闭塞、阴阳不交”的状态,代表逆境、阻滞和小人当道的时期。其核心哲学在于揭示“泰极否来”的规律,并教导人如何在闭塞中守正待机,最终实现“否极泰来”。
否卦基本结构为上卦(外卦)为乾 ☰(天),阳气上升;下卦(内卦)为坤 ☷(地),阴气下沉。这样的组合是天地否(䷋)。 从这个卦象上来看,天本在上,地本在下,看似秩序井然,实则阴阳二气背道而驰,无法交合,万物生机闭塞。
“否”的古义为“闭塞不通”,与“泰”(通泰)相对。《周易·序卦传》曰:“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
这都是《易经》里的,咱们都听说过否极泰来吧,这个就《易经》贡献出来的,现在是个成语了。泰卦(通泰)之后即是否卦,揭示顺境终将转向逆境的规律。提醒人居安思危,避免骄纵。那么要是从否卦运行到泰卦就得运行一周,那是多么的漫长呀!从泰到否只是一步之遥,若是从否至泰则是远之极了。《易经》用这两个卦开示人们居安则思危,逆境守正,待机而动,破除闭塞,终至泰来。老子说“反者道之动”,这和“否极泰来”同源,所以说无论是否极泰来,还是泰极否来,都是揭示着物极必反的必然性,均强调物极必反的循环规律。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新药性赋 陈鹏
新药性赋文/陈鹏医生每一张处方,就是一个世界。每一味药,就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人参首乌犹处庙堂之高,香附百草位列江湖之远。用药如用兵,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也。窃以为天下万理皆为医理,天下万物皆可药用。无论医家病家,宜以病为师,把生病看做一场修行,不亦美哉。 -
一滴水 陈鹏
一滴水文/陈鹏医生一滴水正沿着输液管缓缓而下那里面蕴含着灵魂的力量医院的午夜也特别寂静门口的铜像有人在跪拜如同教堂此刻地球的另一端灰鸟与蜥蜴深情注视生死较量药棉是另一种莲花一滴血中冒出了佛偈不仅止血亦可开悟玻璃窗外,月光正在融化化作无数个晶莹的信使穿梭在病 -
肾病综合征 谢江强
患儿有肾病综合征病史,现病情稳定,两侧扁桃体已摘除,形体虚胖,时鼻塞打喷嚏,舌红苔净,二便尚调,此病久肾精不固,肺之气阴不足,当以滋养为主。 -
92.颈项到腰腿僵硬酸痛半年余,中药加针灸事半功倍疗效佳 杨涛
继续中药加针灸巩固治疗。针灸和中药都是建立在中医基本理论基础之上,在针药并用过程中,针灸与中药主要有同效相须、异效互补和反效制约三种关系。针药的同效相须关系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药物为主,针灸为辅。 -
伤寒论第一百零三条(五) 张宝华
所以我们在临床上用大、小柴胡汤也是这个样的。阳明病的病实,一攻就会好,这是一般情况下的阳明病。 -
伤寒论第五十七条(一) 张宝华
五十七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伤寒发汗已解”,很明显了,这条就接着上边一节,五十五条说“头痛者,必衄”,此时就得吃桂枝汤,这也是定法啦,前面已经说过了。这是表证了,先生提“伤寒”了,那就是没有汗的病,当然得先用麻黄汤。 -
伤寒论第五十一条 张宝华
五十一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这凭一个脉浮就说用麻黄汤?这绝不一定,这就是个简文,之前关于桂枝汤、麻黄汤反复地说很多了,前面都有。 -
手脚冰凉 罗志琴
对于手脚冰凉一症,有阳虚,有阳郁,有血虚寒厥,有阳明病,有厥阴病。个人专业看,还有气虚如疲劳乏力;经络不通如颈椎病、腰椎病等。 -
从"上工治未病"谈中医预防思维的现代演绎 刘颖
《难经》"上工治未病"四字,历经千年仍如黄钟大吕。此非神机妙算,实乃"未病"阶段的气血异常,早显于形神微变。现代体检数据正常者,常有舌脉之异、情志之变,此即"未病"战场。"此即治未病的行动纲领。 -
伤寒论第三十五条(三) 张宝华
关于麻黄汤,咱们这个院校的大学生,五年本科的也好;研究生也好;甚至是临床几年的大夫,也不敢用这个方药,实在令人费解。这个问题非常普遍了,有多少同道中人能驾驭好这个方药,还真不好说了,中医的现状从麻黄汤能否应用于临床,真正的用上,解决实际问题,就可见一斑了。
最新文章
-
伤寒论第六十四条(一) 张宝华
六十四条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这直言了“发汗过多”,就和六十二条和六十三条不一样了,这肯定是误治了,发汗过多嘛!
-
伤寒论第六十三条(一) 张宝华
第六十三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太阳中风,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桂枝汤主之。那么这个“喘”同是伤寒,这个治疗的方子也是不少,那么哪个是最佳的呢?
-
月经不调效案两则(杨文豪原创医案) 杨文豪
嘱患者经期继续服完7剂后,视下次月经情况,再行复诊。更有意思的是,部分患者,只有先解决其他伴随症状,才能解决月经不调问题。修改于2024年09月01日
-
小青龙汤治疗反复咳嗽医案 张训景
薛*,女,34岁,2023.09.21初诊主诉:反复发作咳嗽7年,再发半月。夜间平躺及晨起咳嗽明显。半月前受凉后再次出现咳嗽症状。2付咳嗽基本消失。2023.10.11复诊受凉后再次出现咳嗽。
-
不同季节坐月子的注意事项 谢江强
秋季坐月子秋季气候多变,有两个特点:风和燥,因此秋季坐月子的新妈妈要注意防风润燥。冬季坐月子冬季室内外气温均较低,新妈妈要特别注意的就是防风保暖了,但相比夏季,少了一份闷热感,会感觉更为舒适一些。
-
🌸大道至简,揉按穴位治愈长期反复流鼻血🌸 李晓华
张某珍,女,70岁,安阳市文峰区人。1例因妊娠引起者效果较差,治疗后当天又复鼻衄,因患者治疗前已反复鼻衄四天,可能与过服清热、凉血、止血中药有关。其它因邪热犯肺,肝火上炎等致鼻衄者,一般未见复发。
-
痰湿体质的孩子,家长应该如何调理 谢江强
痰湿体质的孩子,家长应该如何调理a.用温胆汤给孩子泡脚温胆汤是一个著名的中药方子,里面有茯苓、法半夏、陈皮和炙甘草四味药。d.给孩子吃五谷杂粮调理身体在给孩子用温胆汤和焦三仙,清理掉体内的痰湿和积食之后,家长就要通过饮食给他调理身体,帮助他恢复脾胃的健康。
-
返故里记 张宝华
时年甲辰,高堂企踵望孙久已,适逢假日,正是返乡归故佳期,达成欢于膝下,至孝于时下,人伦之乐老来之慰藉耳。适过乡邻门户,庭院深深,蓬蒿园尽,檐憩莫名草不知,井秀斑斑似凝泣,尔来不过旬年,斯面迎来如梦中,呜呼!及至旧戏当时路,鸡犬相闻声亲亲,抬眼葱葱郁郁,
-
医学笔记:胡希恕讲述“痹证”的经方思路 陈升王
类似感冒而急性发作的关节痛,初起用柴胡桂枝汤加生石膏,或合桂枝茯苓丸。身无力,有时低热,柴胡桂枝干姜汤与当归芍药散合方。但痹证若属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或严重者,的确不容易治愈。本笔记摘自《胡希怒医案医论精华》。
-
美。 陈鹏
美文/陈鹏医生雨儿掩盖了春暖的小城贮立在江中的桐君山如梦如幻突然想起你的侧脸就在梦里就如这里的风景一样秀美一片柳叶飘落在湖面一只蚂蚁横穿马路你是否也活在记忆里一滴雨珠停留在荷叶上看似交集实无交集佛说那是两个不同的世界身上已经淋湿脑海里还残存着日出心若有住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