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煎煮太耗时,哪些药物可以替代?

2021.06.30 72阅读 评论数 1 5
最近我在想关于附子的替代问题,特别是上班族对于附子久煎费时的抱怨较大。可是附子有毒,一般用到10克以上,我都要嘱咐先煎一个小时左右,以确保安全无事。那么,有没有毒性小且作用相当的药能替代附子呢?


 


附子是中药四大主药(人参、石膏、大黄、附子)之一,其性刚雄,大辛大热,通行十二经,温五脏之阳,具有回阳救逆、温肾化气、温里助阳、逐寒止痛等功效。主治亡阳欲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久痢,阴寒水肿,阳虚外感,风寒湿搏,阴疽疮疡等。






韩飞霞在《医通》中说:“附子回阳,霸功赫奕。”而且附子通行十二经,表里上下,身体所有阳气不到的地方,附子皆可到达,所以附子是火神派的常用之品,温阳一般都离不开附子,火神派始祖郑钦安先生对于阴证,无论吐血、便血、尿血、喉蛾、失眠、牙痛、口臭、便秘,概投以附子、干姜之类,效如桴鼓。


 


附子的替代之品亦必须有良好的温阳作用才行,而且总体功效要和附子类似,我想到了经方中常用的三味平和的温阳药——干姜、炙甘草、肉桂。


 


干姜归脾、胃、肾、心、肺经,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的功效。常用于心腹冷痛,吐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风寒湿痹及阳虚吐、衄、下血等。






《药性论》赞其曰:“治腰肾中疼冷,冷气;破血,去风,通四肢关节,开五脏六腑,去风毒冷痹、夜多小便;治嗽,主温中、霍乱不止、腹痛,消胀满冷痢;治血闭;病人虚而冷,宜加用之。”






干姜可“开五脏六腑”,可见其钻透之性并不弱。都说干姜守而不走,但其实干姜归脾、胃、肾、心、肺经,不但入守中焦脾胃,还上可达心肺,下可达肾脏,能温补三焦之阳气。如果辅以炙甘草,更可温通行于十二经。






《证治要诀》云:“附子无干姜不热,得甘草则性缓,得桂则补命门。”由此可见,干姜之热亦不可小觑。临床上要回阳救逆,如附子需久煎来不及之时,可用干姜、炙甘草代替之。


 


甘草,《本草分经》曰:“味甘,通行十二经,解百药毒,生用气平,补脾胃、泻心火而生肺金;炙用气温,补三焦元气而散表寒;入和剂则补益,入汗剂则解肌,入凉剂则泻热,入峻剂则缓急,入润剂则养血,能协和诸药,使之不争。头涌吐,消上部肿毒;梢达茎中。”






甘草和附子一样,都具有通行十二经的作用,二者很有“夫唱妇随”的意味。附子具有引导之性,是其主导;而甘草则是从属之性,具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属性。


 


肉桂归肾、脾、心、肝经,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原、散寒止痛、温经通脉的功效。《日华子本草》曰:“治一切风气,补五劳七伤,通九窍,利关节,益精,明目,暖腰膝,破痃癖癥瘕,消瘀血,治风痹骨节挛缩,续筋骨,生肌肉。”






更关键的是肉桂可助心火、补心阳,亦可助膀胱气化。《医学读书记》曰:“心、肺、脾、胆、胃、肝、肾之能变化出入者,皆禀心之君火以为主。”心的气化正常,则十二脏皆安。


 


干姜、炙甘草、肉桂三味药性温和,无毒,亦不用久煎,可以作为附子的理想代替之品。如要取其温阳效捷,炙甘草亦可不用。这个代替是从整体来考虑的。此外,还可依据五脏来选择替代品。


 


何绍奇先生在《朱良春用药经验集》“附子温五脏之阳,要善用,不可滥用”一文中提到“附子之功,在于温五脏之阳”,并指出附子可“强心,温心阳,温肾阳,温脾阳,温肺阳及肝阳”。强心,温心阳可以用桂枝、红参、木香来代替;温肾阳可以用补骨脂、仙茅、沉香来代替;温脾阳可以用红参、干姜、砂仁来代替;温肺阳可以用干姜、炙甘草、麻黄来代替;温肝阳可以用当归、肉桂、香附来代替。


 


因为附子又能通行十二经,所以亦可以从十二经来考虑其替代品。






手少阴心经:独活、石菖蒲、龙眼肉等代替;






手厥阴心包经:川芎、乌药、肉桂等代替;






手太阳小肠经:羌活、茴香、炙甘草等代替;






足厥阴肝经:青皮、肉桂、当归等代替;






足少阳胆经:川芎、陈皮、当归等代替;






足太阴脾经:麻黄、丁香、红参等代替;






足阳明胃经:白芷、半夏、白术等代替;






手太阴肺经:葱白、藿香、紫菀等代替;






手阳明大肠经:白芷、吴茱萸、肉豆蔻等代替;






足少阴肾经:肉桂、沉香、淫羊藿代替;






足太阳膀胱经:羌活、砂仁、益智仁等代替;






手少阳三焦经:川芎、厚朴、红参等代替。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李鹏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唐国庆 资质认证

    一般炮制好的附子10g以内不需要煎煮太长时间

    2021-06-30 09:26 评论数 0 0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咳、哮、喘医案整理6 谢江强

    咳、哮、喘医案整理6医案18徐某,男,81岁。医案19朱某,女,7岁。配5剂,每剂两煎,每煎取药液100mL,以冰糖化服,每6小时服50mL。儿童感冒咳嗽,常少量配用,效果显著。医案20张某,女,74岁。故以百合固金汤加味,滋养肺肾,润金止咳。

  • 咳、哮、喘医案整理2 谢江强

    咳、哮、喘医案整理2医案7卞某,男,75岁。方中紫苏叶、干姜、柴胡、麻黄疏散风寒,杏仁、桔梗、甘草宣肺化痰止咳,陈皮、枳壳、半夏、白茯苓理气燥湿化痰,太子参扶助正气。医案9张某,女,57岁。咳为肺病症状,然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 口腔异味一则 曹雪盼

    患者男28岁主诉口腔异味三月余,患者自述平时睡醒后及饭后见口腔异味口黏痰多白色平时胃口可无口干口苦胸闷晨起恶心晚上躺时恶心加重睡眠可大便一般小便调。

  • 白虎加人参汤加减治疗牙痛 夏耀飞

    白虎加人参汤加减治疗牙痛鲁某某,女,70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玉蝉镇雷家寨村,2023年11月23日初诊。方证辨证:此为“白虎加人参汤证”,宜白虎加人参汤加减,其方如下:石膏30知母10山药30生甘草6党参10忍冬藤30细辛3结果:2023年11月26日电话

  • 小青龙汤 李华歆

    ——李奥贝纳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方中出现几个仲景常用药对,让我们一一去分析。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

  • 轻松应对百病之源 谢江强

    轻松应对百病之源免疫力低下的调养方法患儿元元(化名)自从上幼儿园之后,只要园里一有孩子感冒,他就肯定会被传染。随访3个月,孩子都没有再因幼儿园中其他孩子的传染而患上感冒。此为一个月左右的膏滋量。

  • 猪苓汤加减治疗急性泌尿系感染效佳 夏耀飞

    猪苓汤加减治疗急性泌尿系感染效佳叶某某,女,48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红卫村,2023年8月18日初诊。之所以加蒲公英,源于一病家自诉,其妻患有急性泌尿系感染,常用蒲公英煎汤送服三金片,屡试屡验,故笔者记之并用于临床,确有效验。

  • 脉法新悟(三) 陈玉佳

    案9:退休职员女,胆管癌术后1月,时有腹胀,食后加剧,服黄连温胆汤调养一月,效可。突发高热10天,服药汗出热退,旋即复热,考虑“肿瘤发热”予“新癀片”,仍不缓解。脉诊之学习,以求寸功,不奢望速成。

  • 晓小半夏汤两味,姜夏一遇饮自消 张宝华

    概述小半夏汤出自《金匮要略》,主要用于治疗痰饮呕吐和胃寒呕吐等病症。功效与主治小半夏汤具有化痰止呕、散寒降逆的功效。注意事项与禁忌注意事项:1.小半夏汤的剂量和使用方法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禁忌:1.对半夏或生姜过敏者禁用。

  • 苏仁膏 陈鹏

    苏仁膏文/陈鹏医生[何为养生膏]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用药食同源的食品,在精简复方汤剂的基础上,确立不同处方,经浓煎后掺入某些辅料而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它属于食品,几乎适合所有人群,尤其针对亚健康人群,起到养生保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