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金匮“气分”探秘

2021.03.17 639阅读 评论数 2 21
  
提到“气分”一词,很多人可能马上想到的就是后世温病理论中的“气分”,温病理论的“气分”是指卫气营血辩证中的一个层次,而《金匮要略》里“气分”却又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中第30条提到:师曰 寸口脉迟而涩,迟则为寒,涩为血不足。趺阳脉微而迟,微则为气,迟则为寒。寒气不足,则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则荣卫不利;荣卫不利,则腹满肠鸣相逐。气转膀胱;荣卫俱劳。阳气不通即身冷,阴气不通即骨疼;阳前通则恶寒,阴前通则痹不仁。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实则失气,虚则遗尿,名曰气分。
 这条条文从篇幅上来说是很大的,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但是为了从根本上理解什么是“气分”,我们只有硬着头皮从开头一点点的去解释了。
 首先,“寸口脉迟而涩,迟则为寒,涩为血不足”。寸口是一身阳气所居,是心肺所在,心主“营血”,肺主“卫气”,寸口脉象可以反映出身体“荣卫”的基本情况。现在我们见寸口脉为迟而涩,迟为寒,涩为血滞(血不足),此时可能提示此时患者的胸中有寒进而造成了气血运行不顺,从荣卫关系角度考虑,就是在脉内的荣血因为受到“寒”的因素影响运行比较缓慢,而行于脉外的卫气此时也一定会因为荣血的异常运行而产生一定的变化,具体是什么改变,我们先暂且不论,接着研究下段!
 后面提到:趺阳脉微而迟,微则为气,迟则为寒。寒气不足,则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则荣卫不利;荣卫不利,则腹满肠鸣相逐。气转膀胱;荣卫俱劳。


 这段条文可以说是上段的延伸,只不过我们一定要发挥自己的相像能力才能很好的理解。首先“趺阳脉”的位置大概在足背的位置上,它的意义是检查身体内“胃气”的功能,在伤寒、金匮里都有相应的条文,这里就不再赘述。
 脉微是虚,迟是有寒,趺阳脉微迟说明胃中阳气衰微的同时也有了寒证的表现,下面紧跟着说“寒气不足,则手足逆冷”,这段联系上下文后发现于情于理都解释不通,我个人认为这个“寒”应该去掉,很可能是抄录过程中多出来的字,把“寒”字去掉后条文变成了“气不足,则手足逆冷”,这就通顺了,上文刚刚提到趺阳脉见微迟脉,提示的是里阳不足且有了寒证,胃属于土类,位于中焦,现在阳气不足,寒气四布,流于四肢后出现手足逆冷的表现似乎是说的通的,而下面的“手足逆冷,则荣卫不利”,这个就要跟最前面那段条文联系起来了,首先,我们要理清一个逻辑关系,那就是“手足逆冷”是个症状,它并不是引发“荣卫不利”的因素,而引发“手足逆冷”的中阳虚寒,寒气内生才是产生这个症状的罪魁祸首,那么这个“里阳”跟“荣卫”到底是怎么样的关系呢?
 我们就要回到内经的相关解释中去,首先,我们都知道人体的“血”(荣)是吃进去食物化生而来,而身体化谷为血这个过程最重要的就是“里阳”充足,上文描述的“里阳”的不足会导致脾胃将“食物”转化成“荣血”的能力下降,这也就是“荣血不足”。
 再说“卫气”,我们知道“卫气”为“水谷之悍气”,它是产生下焦,《内经》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已。“膀胱”沟通三焦、腠理、膜元,且蕴藏“津液”,被“气化”后的“津液”变转化为一种能行于周身且具有保护、温煦、司开阖毛孔等作用的“气“,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卫气”,而卫气的充沛和正常运行正好依赖“荣血”的制约,现在荣血不足,卫气运行也会出现大问题,这就是仲景告诉我们的“荣卫不利”,而“荣卫不利”产生的结果就是后面说的“腹满肠鸣相逐。那么“腹满肠鸣相逐”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接着让我们继续探索!
 我们看金匮里同样提到“气分”二字的另外一天,仲景把这两个条文安排在前后其实已经说明了一切。
 “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主之”。
  这条非常有趣,我反复琢磨了很多次都没搞懂,现在只能把自己所谓的设想跟大家分享,当我就是一种假设吧,研究学问,如果假设都不大胆,那么什么时候才大胆呢?
 “气分”二字我们先放过不解释,“心下”也就是胸之下,腹之上的部位,胸为阳,腹为阴,所以也可以说“心下”是阴阳交汇的部分出了问题,坚硬的好像个硬盘,而周边却又很是规整,后面仲景告诉了你想要的答案,那就是这一切的背后都是“水饮”引发的?


 这个时候我们离捅破最后一层窗户纸就差一点了,让我们继续研究,这到底怎么回事呢?“水饮所作”这四个大字的横空出世,似乎意味着结束,但又好像夏然而止,给人留以意犹未尽的感觉。我们这个时候不妨采取逆向思维的研究方式,“以方测证”去研究后面用到的“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这样或许会找到答案,
 首先,这个方子是“桂枝去芍药汤”(21条)和“麻黄细辛附子汤”(301条)的合体,《伤寒论》第21条: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患了太阳病的患者从治法上应该选用“表解”,使“邪气”得“正汗而出”,但是这个时候大夫并反而用了下法去攻,这就犯了原则性的错误,结果患者出现了“脉促胸满”,这个“促”脉是提示阳气正有向外、向上的一种趋势,而下法伤里阳之后会产生水饮,水饮上冲去会出现类似“胸满”的症状,这个时候表邪未罢所以仍然可以用桂枝汤解表,而因为芍药具有滋润的补性,可能会不利去水饮的消散,所以仲景特意去掉了它。
 我们再看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这条冠以少阴病就说明了本质问题,我们知道少阴的脉是微细,应该属于阳气不足的体现,于症状上应该出现诸如怕冷、畏寒等情况,而这个时候出现了“反发热”,“反”说明它有悖常理,而后面的脉确又是“沉”,沉脉一般主里主水,而这个时候出现的“发热”并不是因为有了表证,而是一种由于内在阳气散发不出来引发的“郁热”,我翻了《神农本草经》研究“麻黄”、“细辛”、“附子”这三个药的药性时,惊奇的发现这三个药都有类似“去积”的功能,所以因为体内阴性物质太多,我们体内阳气无法散布而产生郁热的时候,就可以考虑用这个“麻黄细辛附子汤”来治疗!
 我们再看把两个方子合起来看,它就成了“桂枝去芍药麻黄附子细辛汤”,从理论上来说因为“气分”的影响,人体的“卫气”不能正常循表反而退入体内,与荣气分离,“卫气”的离散引发的直接效果就是表邪入侵,好比前方正好打仗了,而原本部署在前线的士兵都望风而逃,敌人长驱直入,而“荣血”不能受到“卫气”的温煦作用保护,就因寒而成运行不畅继而产生郁滞,我们知道“血不利则为水”,正好是“水饮”出现的原因所在引发的,这也是出现“腹满肠鸣相逐”根本原因,从治疗方法上就是用“桂枝去芍药汤”去恢复“卫气”的护卫功能,而用“麻黄细辛附子汤”则是为了帮助阳气驱除水饮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至此我们终于真相大白,这个“气分”的意思是“卫气”和“荣血”的分离引发的一系列症状。
 前面说因为“水饮”的产生正好引发了“腹满肠鸣相逐”,接着让我们继续看下文,“气转膀胱;荣卫俱劳”说的就是“卫气”的异常输布产生的后果就是“荣卫分散”,事实上这段话也是对上文的一种总结。
 “阳气不通即身冷,阴气不通即骨疼;阳前通则恶寒,阴前通则痹不仁”。
  “卫气”不能正常输布周身继而发挥温煦作用后则出现身体发冷,“荣血”得不到“卫气”的保护也会郁滞作水继而产生骨节疼痛。
  男生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有时候小便完了之后会不自觉的觉得身体发冷抖一下,事实上这就是津液虚引发的短暂的卫气不通,而如果是血从下面出来则会因为血虚不能滋润出现麻木不仁的感觉。
 “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实则失气,虚则遗尿,名曰气分”。


 这段话也是对全文的一种总结,说阴阳相得,其气乃行,这个“气”是什么,我认为可以理解为“宗气”,因为只有“宗气”具有助心行血,司呼吸的作用,而这个又正好跟“荣卫”运行相关,只有“宗气”充足,“荣卫”才能各安其位,行使各自的功能,而如果“宗气”不足,这就会“荣卫”分离的表现,这个时候为什么偏偏提到“宗气”呢,其实“宗气”也是胃阳的一种格外体现,大家可以研究内经上的相关章节。“宗气”就不能行使正常功能,如果是腑实就会出现类似便秘、排气的症状,如果是脏虚就是精气亏少遗尿,这段话似乎也是错简,不过不妨碍理解,最后仲景总结了一下,这就是“气分”,所谓的气分其实就是“荣卫”分离!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有不到之处尽情批评指正!)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李华歆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杜德超 资质认证

    学习了

    2022-02-28 09:14 评论数 0 0
  • 谭海灯 资质认证

    嗯,每个时代不同医家对气分的理解都会有不同!

    2021-03-31 11:41 评论数 0 0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痰湿祖方 张宝华

    对于痰湿阻滞引起的咳嗽、痰多、胸闷等症状,二陈汤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总之,二陈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降逆止呕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湿痰咳嗽、胸膈痞闷、恶心呕吐、头晕目眩等病症。

  • 举不起来就放下吧——升陷汤 王晨阳

    在后知后觉中,我想起来我可能大气下陷了。本想买点升陷汤喝喝,但是封控时间内哪哪哪都买不到。只到前天才煮了升陷汤。有时候举不起来的哑铃就放下吧。

  • 腰疼腿疼方药也行 王晨阳

    上周治疗一个双腿疼的女性患者,73岁,发病有半个月了。在《雷公炮制药性解》中主怒气伤肝,胸腹中积聚,腰脐间瘀血。治腰膝酸痛,麻木),牛膝活血通络,引药下行。可治风湿疼痛,腹泻痢疾,肮腹疼痛,气虚浮肿,头昏食少,瘰疬,跌打损伤。后嘱壮腰健肾丸善后。

  • 麻杏苡甘加术汤疗湿疹,效果显著 陈玉佳

    临床上湿疹比较烦人,多反复发作。我随即处方一张:麻黄9克,杏仁12,薏苡仁15,甘草10克,白术12克,苦参10克,丹皮10克,黄柏5克首乌藤15克,生地30克,黄芪15克。故麻杏苡甘汤加术,解表祛湿利水。生地,首乌藤,养血以制风。

  • 大柴朴汤加减治疗胃胀 夏耀飞

    大柴朴汤加减治疗胃胀全某某,女,63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郝寨村,2023年8月28日初诊。

  • 中医靠传承,才能生生不息 朱强伟

    中医的传承,靠的是一辈一辈人的不断接力,才能绵延至今。在中医几千年的传承中,出现过很多的医家,虽然他们的名字不是很响亮,也许你也从未听过他。

  • 补足气血百病消 谢江强

    所以,对女性而言养血是至关重要的,养血不光要补血,还要行血。因为只有血行才会推动气行,这样气血才会调和,阴阳才会平衡。叶女士吃了一个多月的膏药后,面色明显变得红润有光泽,而且面斑也少了。调味药:桂圆肉100克、荆花蜜100克、黄酒300毫升。

  • 中风后遗症疗治有方 谢江强

    不再是疑难杂症:中风后遗症疗治有方中风后遗症属于中医“偏瘫”“偏枯”“偏痿”“偏废”的范畴,“偏”指的是偏瘫,瘫、枯、痿、废则是指后遗症。抽动、麻木的动作,其实就是中风后遗症的表现,因此我们只需从息风止痉的角度来开处方,就能对应上老李的病症。

  • 中药药物剂量没有小事 谢江强

    中药药物剂量没有小事药物剂量通常是根据药物的质地以及在方子里所起的作用来决定的。膏方的服用剂量本书基本没有硬性规定小儿与成人,以及青中年与中老年的服用量有所不同。

  • 小议《伤寒论》 郑向前

    《伤寒论》存在的价值就是把中医简单化,学起来更容易。但同时也把很多人限制到中等水平,再也无法提高。对中医来说,如果突破不了经方思维,就无法进入大医的境界。医者,意也,治疗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辨证施治,没有定法,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摘自《自律互助联盟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