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扶正祛邪"谈慢性病的标本兼治之道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从反复口疮看中医"伏邪"致病特点与调治思路 刘颖
各位同仁,今天与大家探讨一例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案例。患者陈先生,38岁,程序员,主诉口腔溃疡反复发作5年,近半年每月必发。结合患者舌脉及病史特点,当属"伏热内蕴"之证。用药两周后溃疡面缩小,发作频率减半。"现代临床中,伏邪致病现象愈发普遍。 -
熏蒸技术操作规程 谢江强
熏蒸技术操作规程1.制作熏蒸药物将根据辨证配伍的药物按照所使用的操作法进行制作。熏蒸技术可每天进行,通常每天1次,部分急性病症可每天2~3次,慢性病症可以10~15天为一个疗程,每一疗程之间休息3~5天,然后进行下一个疗程的治疗。 -
脐疗技术的优势 谢江强
脐疗技术施于局部,可在体表观察到脐疗后的皮肤表现,如有发红、发痒、水疱等现象出现可迅速去除药物并清理局部,避免药物对机体产生进一步的损害,是一种安全少毒的疗法。 -
中医治疗淋巴结核的临床应用体会 崔国宁
因发现右侧颈部淋巴结肿大2个月就诊。继续治疗2个月,淋巴结完全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总之,中医治疗淋巴结核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常用药物的选择 谢江强
应用含有此类药物的贴敷制剂时需密切观察使用者的皮肤情况,根据使用者的实际情况决定去除药物的时间。现代透皮剂透皮剂是近年来在外用制剂特别是外用膏剂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成分,可起到增加皮肤通透性,促进药物透皮吸收,增强贴敷药物的作用。 -
经方合方辨治月经杂病一则 魏勇涛
经随访,患者连续4个月月经正常来临,诸症好转,目前仍在坚持服药中。中医在调经方面优势很大,辨证处方,坚持服药,一般能达到理想的疗效。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验案 宗琪
条文学习:《伤寒论》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
伤寒论第二条(三) 张宝华
比起伤寒来,中风这个病邪就是比较深,它不在皮肤这一层,而在肌肉那一层。《皇帝内经》上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嘛。 -
金匮肾气丸应用一则 黄阁
金匮肾气丸多用于肾阳不足,但是看其组方,言金匮肾气丸补肾助阳,化生肾气。又结合《金匮要略》原文,肾气丸的功效应该是,补肾化饮。而肾气丸散水饮,水饮可在脾胃,可因肝胆,可困与肺。《金匮》谓气短有微饮,宜从小便出之,桂苓甘术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
伤寒论第七十五条(三) 张宝华
我们治病得分表里,这都是最基本的。像风湿这类的病,它是在表,应该由里吃药,使它由外解。你要往里头捂,越捂越坏,这是违背治疗的原则。所以“以水灌之”这种法子也是不对头,所以他也喘,热不得越于外而壅于里,他一定要喘的。
最新文章
-
端午安康话消渴 张宝华
今日佳节端午,粽子配白糖或者蜂蜜是其绝也。传统中医学称本病为“消渴症”。
-
桂枝膏 谢江强
桂枝膏药物组成:桂枝(去皮)、芍药、甘草(炙)、生姜(切)各90g,大枣20枚。
-
治疗妊娠恶阻一例 蔡根深
2024年02月13日23时11分生化检验报告:尿淀粉酶506U/L。2024年02月13日23时12分临检检验报告:凝血酶时间13.80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21.30s。入院后予以护胃、止呕、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支持治疗。
-
病毒性心肌炎 陈鹏
♟小儿豉翘+蒲地蓝(抗病毒)♟苏仁膏,早三勺晚三勺,免疫力♟稳心颗粒
-
线上指导针刺缓解急性腰扭伤 王健
-
小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张宝华
二、中医认识中医认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要因气不摄血、热迫血行、阴虚火旺、瘀血内阻等原因所致。
-
过敏性鼻炎治疗浅谈 孙成力
过敏性鼻炎是临床常见又很棘手的毛病,反复炎症刺激又和腺样体肥大密切相关,无论男女老少都有人饱受困扰。近来又有同事家的儿子过敏性鼻炎导致腺样体肥大,打鼾,服用中药也不再发作了。
-
盗汗怎么处理 谢江强
汗证多属虚证,自汗以气虚、阳虚为主;盗汗以阴虚、血虚为主。自汗、盗汗以腠理不固、津液外泄为共同病变,治疗当以固护卫外功能为主,补虚是其基本治疗原则。
-
腰背痛医案整理 谢江强
医案125王某,女,32岁。2018年11月7日三诊:目前,背脊有空虚感,按之小痛,夜眠不实,纳可,二便调,月经后期,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沉细。肾亏督脉空虚,因虚致瘀,故背脊有空虚感,按之小痛。连续服药20余天,脊背酸胀渐渐缓解,月经亦趋正常。
-
龙生膏配伍原理(陈医生) 陈鹏
龙生膏配伍解读:君:扁豆,山药(健脾养胃,除湿。脾健则气血充盈,后天足)臣:枸杞,龙眼(一个补肾阴,一个补肾阳,中医之肾乃西医讲的免疫/生殖/内分泌/泌尿四大系统合一。肾主骨生髓,主发育)佐:①花生,干姜,大枣②陈皮③银耳使:蜂蜜(补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