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一医案

2022.05.23 468阅读 评论数 0 0

经方来源于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总结前人与个人实践经验编撰而成。经方组方严谨,药专力宏,疗效可靠,堪称"众法之宗,群方之祖",深受历代医家推崇。经方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分享我一医案:

张某某,男,48岁,2021年4月12日初诊。患者有糖尿病史9年余,3年前常服西药,血糖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可近3年虽服降糖类西药,可血糖仍高于正常值。刻诊:形体消瘦,多食易饥,渴欲饮水,小便多,大便干结,肌肉麻木酸困,有时针刺样疼痛,身热,心烦,多汗,舌黯红边夹瘀点,少苔,脉沉涩。

证属:瘀热证。

治则:泻火祛瘀,益气生津。

拟方:桃核承气汤合白虎加人参汤加减。

处方:桃仁10g,大黄6g,桂枝10g,芒硝6g,石膏45g,知母18g,粳米15g,人参9g,生地18g,黄连15g,乌梅15g,甘草6g。7剂,每日一剂,每剂分3次服。

二诊:身热心烦均有好转,大便通畅。再以前方继服7到。

三诊:诸症基本控制,继方7剂。

四诊:诸症己基本消除,血糖正常,效不更方,以前方加减7剂,以资巩固。

体会:糖尿病只是一个西医病名,中医并无此病名。有学者从古书中找到类似疾病记载,比如消渴等等,但消渴与糖尿病并非完全等同。经方大家认为:有是证,用是方,用是药。桃核承气汤是用于治邪热与瘀血互结的方剂,方中大黄味苦,气香,性凉,开气,破血,攻下,桃仁引大黄之力专入血分以破血,桂枝亦能破血,引诸芍入血分,乃活血祛瘀之良药。白虎加人参汤在《伤寒论》中用于治疗"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病机是阳明热盛,津气两伤。亦能主治肺胃热盛之消渴证。两方合力,疗效显著。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刘剑锋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阴阳和者,必以建中” 宁加银

    患者,女性,50岁,主诉:反复胃痞不适8+年。

  • 甘草泻心汤加减治疗扁桃体化脓 夏耀飞

    甘草泻心汤加减治疗扁桃体化脓马某某,女,46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郝寨村,2023年11月14日初诊。综合以上二点,故本案当属“甘草泻心汤证”无疑,故宜甘草泻心汤加减。

  • 感冒后遗症,中药3剂愈 宗琪

    诊断:感冒后遗症处方:小柴胡汤合苍耳子散加减3剂方组:柴胡60g清半夏20g生黄芩20g炙甘草20g党参15g生姜20g大枣6个生石膏60g白芷20g葛根30g苍耳子15g细辛6g薄荷15g(后下)仙鹤草30g煎服方法:冷水1800毫升左右泡透,水开煮到6

  •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大都脾胃虚弱(二) 李娟

    咱们分享了一期,关于孩子脾胃虚弱的问题,浏览量及反馈都很高涨。或者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中药介入调理体质。此时,就怕孩子病后初愈的喂养错了。

  • 五苓散 李华歆

    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汗出后津液虚,内有水饮,可与五苓散!水湿内聚,表证未罢,饮后则吐,是为水逆,可与五苓散!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

  • 斑秃就是肾虚了吗? 王晨阳

    斑秃,俗称“鬼剃头”,是一种常见的非瘢痕性脱发,目前多认为与自身免疫,遗传,情绪紧张和内分泌等因素有关。完全是一个气血阳都损伤的一个脉象。辨证选取真武汤治疗。所以用真武汤中的白术固护脾胃。又选取桂附地黄丸善后服用。。。。。。

  • 六味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 夏耀飞

    六味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杜某某,女,57岁,家住蒋村镇王坊村,2023年3月9日初诊。主要针对的是寒饮咳嗽,可见这个六味小柴胡汤主要治疗的是少阳与太阴合病的咳嗽。

  • 杨宇飞教授中西并重治疗肺恶性肿瘤举偶 张训景

    众所周知,肺癌是目前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肿瘤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配合中医扶正祛邪综合治疗抗肿瘤转移复发。未见疾病进展及复发转移,生活治疗良好。中医学认为,机体失调,正气不足,外邪客体,是诱发结直肠癌的重要原因。

  • 调准自己的生理时钟 谢江强

    调准自己的生理时钟从源头上摆脱经期紊乱女孩子在进入青春期的时候,以及女性步入更年期的那段日子里,月经失调的情况特别常见,如果能让这个生理转换期顺利度过,不仅仅可以使女性免除不必要的疾病痛苦,还可以为女性拥有更好的下一个阶段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 芍药甘草汤 李华歆

    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芍药甘草汤芍药四两甘草(炙)四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