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集

2021.09.27 1066阅读 评论数 4 15


菖蒲味辛,归心、肝、脾经。具开窍豁痰,化湿和胃之功,医神昏,湿滞胃府等疾。然




石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干燥根茎。生长于海拔20-2600m的密林下湿地或溪涧旁石上,分部于黄河流域以南各地。味辛、苦,性微温,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开胃。用于神昏癫痫,健忘失眠,耳鸣耳聋,脘痞不饥,噤口下痢。而九节菖蒲
为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阿尔泰银莲花,生长于海拔1200-1800m的山地沟谷边或灌木丛中,分布于山西南部、陕西南部、河南西部、湖北西北部。味辛性温,开窍豁痰,祛风宣湿,健胃,解毒。治热病神昏谵语,癫痫痰厥,气闭耳聋,多梦健忘,胸痞呕恶,风湿痹痛,疮疥肿毒。其名有石菖蒲,九节菖蒲之分,其功同中有偏,石菖蒲辛开苦降偏于益智,九节菖蒲专辛偏于开窍,不可不知,故而临证适病而取,必和合方能胜治之。


石菖蒲各家论述
《神农本草经》:味辛,温。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声音。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惑,延年。


《名医别录》:无毒。主耳聋,痈疮,温肠胃,止小便利,四肢湿痹,不得屈伸,小儿温疟,身积热不解,可作浴汤。久服聪耳目,益心智,高志不老。


《药性论》:味苦、辛,无毒。治风湿𤸷(qun,光韻:痹也;字彙:手足麻痹也)痹,耳鸣,头风,泪下,鬼气,杀诸虫,治恶疮疥瘙。


《日华子本草》:除风下气,丈夫水脏、女人血海冷败,多忘长志,除烦闷,止心腹痛,霍乱转筋,治客风疮疥,涩小便,杀腹脏虫及蚤虱。


《纲目》:菖蒲气温,心气不足者用之,虚则补其母也。肝苦急,以辛补之是矣。


《本草汇言》:石菖蒲,利气通窍,如因痰火二邪为眚,致气不顺、窍不通者,服之宜然。若中气不足,精神内馁,气窍无阳气为之运动而不通者,屡见用十全大补汤,奏功极多,石菖蒲不必问也。


《本草新编》:石菖蒲,必须石上生者良,否则无功。然止可为佐使,而不可为君药。开心窍必须佐以人参;通气必须君以苍术;遗尿欲止,非加参、芪不能取效;胎动欲安,非多加白术不能成功;除烦闷,治善忘,非以人参为君,亦不能两有奇验也。


《本经逢原》:菖蒲,心气不足者宜之,《本经》言补五脏者,心为君主,五脏系焉。首言治风寒湿痹,是取其辛温开发脾气之力。治咳逆上气者,痰湿壅滞之喘咳,故宜搜涤,若肺胃虚燥之喘咳,非菖蒲可治也。其开心孔、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总取辛温利窍之力。又主肝虚,心腹痛,霍乱转筋,消伏梁癫痫,善通心脾痰湿可知。凡阳亢阴虚者禁用。以其性温,善鼓心包之火,与远志之助相火不殊,观《本经》之止小便利,其助阳之力可知。


《重庆堂随笔》:石菖蒲,舒心气、畅心神、怡心情、益心志,妙药也。清解药用之,赖以祛痰秽之浊而卫宫城,滋养药用之,借以宣心思之结而通神明。


《本草正义》:菖蒲味辛气温,故主风寒湿邪之痹着。治咳逆上气者,以寒饮湿痰之壅塞膈上,气窒不通者言之。辛能开泄,温胜湿寒,凡停痰积饮,湿浊蒙蔽,胸痹气滞,舌苔白腻垢秽或黄厚者,非此芬芳利窍,不能疏通,非肺胃燥咳及肾虚之咳逆上气可比。开心孔,补五脏者,亦以痰浊壅塞而言;荡涤邪秽,则九窍通灵,而脏气自得其补益,非温燥之物,能补五脏真阴也。而俗谓菖蒲能开心窍,及反以导引痰涎,直入心包,比之开门迎贼者,过矣。且清芬之气,能助人振刷精神,故使耳目聪明,九窍通利。凡寒饮闭塞,肺气不宣,则令人音喑,菖蒲能逐饮宣窍,而声自开,以视虚劳金破之不鸣,显然有别。主耳聋以下十二字,其义殊与上文不类,大观本不在白文之例,恐是后人羼入,姑存而不论。其止小便利一说,盖指清气下陷,收摄无权之症,辛温能升举下陷之气,或可治之。《别录》主四肢湿痹不得屈伸,则即《本经》之主风寒湿痹,复叠无别,殊是蛇足。温疟亦时行之戾气,而兼有湿痰蒙蔽,菖蒲涤痰辟秽,裨助正气,故能治之。然疟之虚实寒热,各各不同,偏举小儿,似嫌泛滥,且作浴汤外治,其效亦鲜。《别录》此条,皆非精要,大是可疑,或后人有所点窜欤?甄权治耳鸣,则湿痰蒙其清气,而甲木少阳之气,郁而不伸者,即开通九窍之功效也,若肝肾阴虚,浮阳上扰之耳鸣,则非辛温开窍之所宜矣。甄权又治头风泪下,亦惟寒风外束者为宜,若肝阳自扰之头风,又不可一例论治。甄氏又谓治鬼气,濒湖谓治中恶卒死,客杵,则皆阴霾不正之气,固芳香辟秽之正治也。《大明》谓除烦闷,止心腹痛、霍乱转筋,皆指寒湿交互,汩没真阳者,菖蒲秉芳冽之正气,自能胜邪而行气定痛。后人霍香正气等方,以及脑麝等疫证诸丸散,皆即此例。然菖蒲虽温,辟恶可言,而温中尚嫌不足,其直中三阴之大痛吐泻,转筋冷汗,脉伏色青等症,亦非此所能独当大任。


九节菖蒲论述;
《药材资料汇编》:辟秽,开窍,宣气,逐痰,治神经衰弱,消化不良,风寒湿痹。


《中药志》:开窍醒神,散湿浊,开胃;外用解毒杀虫。治热病神昏谵语,癫痫发狂,下痢;因湿浊阻于胃中而致呕吐不食等。外敷治痈疽疥癣。


《中药材手册》:开心通窍,祛风湿,除痰消积。治心气不足,健忘,惊痫,耳聋,咳逆,烦闷,心腹痛,霍乱,风湿痹。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张宝华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周小飞 资质认证

    学习啦

    2022-07-19 05:59 评论数 0 0
  • 郭凤霞 资质认证

    学习了

    2022-01-24 02:42 评论数 1 0
    1. 张宝华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郭凤霞

      相互学习

      2022-01-24 02:43 评论数 0 0
  • 张宝华 资质认证

    九节菖蒲在历代本草书籍中均指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根茎,所谓"九节",系描述根茎之环节紧密,如《别录》云:"一寸九节者良",与本品显着不同。参见"石菖蒲"条。

    2021-09-27 07:35 评论数 0 3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感冒医案分析 谢江强

    感冒医案1陈某,女,73岁。年老、体质素虚、大病后正气未复大都抵抗力薄弱,卫外不固,易患感冒。医案2刘某,女,66岁。本案病在冬季,患者感冒风寒,证属虚体感冒。

  • 服用膏方时出现状况的解决建议 谢江强

    服用膏方时出现状况的解决建议尽管服用膏方的对象不同,又有体质、病情的差别,但膏方的总体要求是以平和为准,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切合个体,一般不会出现不良反应。若继续服用膏方不仅令人难受,反而使感冒咳嗽之症经久难愈。因此只有当新病痊愈,才能继续服用膏方。

  • 小青龙加石膏汤 李华歆

    ——维纳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小青龙加石膏汤!《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 小柴胡汤合温胆汤加减治疗咳嗽 夏耀飞

    小柴胡汤合温胆汤加减治疗咳嗽杨某某,女,54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念庄村,2023年10月1日初诊。

  • 鼻塞五年医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11月08日殷某,女,80岁,初诊。主诉:(右)鼻塞5年。处方:蜜麻黄6g桂枝15g苦杏仁15g炙甘草10g大枣10g制附子6g肉桂3g酒萸肉10g生山药10g辛夷6g羌活10g生姜3片5剂。今复诊告知仍鼻塞。服药后鼻塞略有感觉。鼻塞又觉改善,余

  • 经方实验录 张宝华

    此乃厥阴病,气血不足,寒热错杂兼血淤,重用吴茱萸破阴寒,他药扶正祛邪襄助之。桂枝10克、茯苓1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牡丹皮10克、吴茱萸15克、人参10克、干姜10克、大枣10克、半夏15克、黄芩10克、炙甘草10克五剂,日一剂,水煎服。

  • 经方适应方证治疗支气管炎 张宝华

    支气管炎见咳而上气,咽堵胸满,发热甚轻者。可与加减半夏厚朴汤。半夏15克、厚朴12克、紫苏叶6克、紫苏子6克、杏仁9克、茯苓9克、桔梗9克、生姜9克、陈皮18克、瓜蒌15克、大枣10克水600毫升,水煎300毫升,150毫升,日两次温服。本方可以降气化痰。

  • 你也吃完午饭就想躺着休息吗? 王晨阳

    脾还主升清降浊,脾附着在胃上,为水谷精微和水液的转运枢纽。因为脾气虚了就在饭后特别想躺着或者靠着,因为刚吃完饭,全身的气血会大量集中在胃去消磨它,导致身体的其他地方就没劲儿。

  • 现代人认为的麻杏石甘汤 张宝华

    麻杏石甘汤一、组成麻黄、杏仁、石膏、甘草。

  • 从心肾相交说失眠 罗沿印

    失眠,中医称之为“不寐”,是人体不能正常夜寐的异常表现。人体正常夜寐,与心肾这对阴阳的相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临床中对于入睡困难的失眠患者,调理心肾相交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