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中药的12个禁忌

2021.11.20 97阅读 评论数 0 0
你在服用中药吗?

中药疗效虽然慢,但不像西药治标不治本,更多的人愿意通过中药调理自己的身体,服用中药有非常多的讲究与禁忌,如果你正在服用中药,赶紧来看看不同人群与疾病服用中药的一些禁忌吧!

为了保障中药的疗效使其更好的发挥其治疗作用,服用中药时是需要对一些食物忌口的,通常应该注意的有以下6点:

1.不能吃辣椒

服用中药的12个禁忌
服中药时不能吃辣椒,特别是热性病症,服清热凉血或滋阴降炎药时更不宜吃辣椒,辣椒能使药效降低,使治疗无效或疗效减弱。

2.宜忌生、冷、油腻

服中药煎剂及丸药时,宜忌生、冷、油腻。因为生、冷类食物刺激胃肠,影响胃肠对药物的吸收,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和吸收,而且油腻食物与药物混合更能阻碍胃肠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从而降低效。

3.不同病情禁忌不同

皮肤病者忌食咸水鱼、虾、蟹及羊肉、牛肉等食物;

水肿病忌食食盐;

肝炎病人忌食辛、辣、油腻;服荆芥时忌服鱼、虾、蟹;

服天冬时忌服鲤鱼;

服白术时忌服大蒜等。

4.不能喝浓茶

服用中药的12个禁忌
服中药时不要喝浓茶,因为茶叶里含有鞣酸,浓茶里含的鞣酸更多,与中药同服时会影响人体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吸收,减低疗效。

5.不能吃萝卜

服用中药的12个禁忌
服用滋补中药时不宜吃萝卜(服理气化痰药除外),因萝卜有消食、破气等功效,特别是服用人参等滋补类中药时,吃萝卜会降低补药的效果使其失去补益的作用而达不到治疗目的。

6. 禁服大蒜

服用中药的12个禁忌
患有消化道疾病,如肝炎、慢性胃肠炎患者服用健脾、温胃和胃药时,禁服大蒜,大蒜中含有蒜素能刺激胃肠粘膜,使粘膜充血,所服的中药就不能有效的发挥其治疗作用。

特别禁忌:服食西药或茶与服食中药须间隔2小时。

在服用中药时,有哪些东西不能与中药一起食用,那么你一定要严格听从医嘱。将讲解以下6类食物对中药功效、身体的不良影响:

1. 辛辣类食物

此类食物多辛热,有通阳健胃之功效,若过多食用则易生痰动火,散气耗血,故该类饮食仅适合于寒证疾病者,而不适于阴虚阳亢之体及血证、温病、痔瘘、痈疖患者等。

此类食物包括葱、蒜、韭菜、生姜、酒、辣椒等。如辣椒属热性,若有发热、便秘、尿短赤、口干渴、唇燥、咽喉肿痛、鼻衄、舌质红等热象者食用,必然会加重“上火”症状,从而抵消清热凉血及滋阴药物的功效,故热证病人就诊中医不可同食辣椒。

2. 鱼腥类

服用中药的12个禁忌
此类食物多为寒性,且含有大量蛋白,容易与中药产生过敏反应,经常食用容易诱发肠胃性疾病,因此肠胃不好的人少食。此类食物包含一些淡水鱼及海鱼等。

3. 发物类

此类食物均为动风生痰助火之品,由于疾病对食物选择程度的大小不同,其“发”亦有异。此类食物有蘑菇、香蕈、笋、芥菜、南瓜、公鸡肉、猪头肉、母猪肉等。

如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患者当禁吃公鸡肉、猪头肉;疔、疖、疮、痈等皮肤疾患者,当禁吃香蕈、蘑菇、笋、公鸡肉、猪头肉、母猪肉,否则会加速红肿、生脓;有肠胃病者禁吃南瓜,因南瓜含有糖分,多吃会产生较多的酸,对胃肠有刺激。鉴此,“发”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有促进疾病恶化之意。

4. 生冷类

此类食物性多寒凉,主要作用为清热解渴,故适合热证疾病。但却易影响胃肠功能,因此虚寒体质者及胃肠病患者,当禁忌。如白萝卜性寒,具有消食、化痰、理气之功效,若体质虚寒及胃肠病患者食之,岂不寒上加寒,胃肠功能更差。

另外,在同时服用人参和其它滋补药时,由于药性相恶,可降低或消除补药之效力,故萝卜与人参不宜同服。

5. 油腻类

服用中药的12个禁忌
此类食物包括动物的油脂及油煎、油炸的硬固食物。油腻有损脾胃健运,故凡外感疾病、黄疸、泄泻者当禁忌。油煎、油炸之食物质硬、燥热,不易消化,胃肠有病及“上火”者忌食。

6. 酸涩类

常食酸涩类食物,容易引起胃酸过多,引发肠胃疾病。含涩的食物,如:茶叶。浓茶与中药同服时,会与中药中的蛋白质等物质产生淀粉,影响药效。因此在服用中药的同时不宜饮茶。

中药忌口的一个总原则

服用温热或寒凉的中药时就尽量食用中性平和的食物,因为中药与食物的性味相反,就会使药力抵消减弱,达不到应有的疗效;在一些情况下,药与食物的性味相同,也会使药对人体的力度增加,超过人体能承受的范围,而适得其反。

拓展知识

各类病症的食物禁忌

肺 病:忌茄子、酒、烟。

心脏病:忌油腻、动物性脂肪。

高血压:忌烟酒、油腻重盐食物、情绪激动、沐浴高温。

肝 病:忌芹菜、动物内脏、油腻食物、酒。

肾 病:忌鸡、鸭脚、过硷食品、酒。

失 眠:忌过食肉品、动物内脏、过燥食品。

中 风:忌虾、高胆固醇食物。

皮肤病:忌酒、牛乳、鸭蛋、竹笋、香菇、花生、芒果、海产类、过燥食品。

风湿病:豆类、动物内脏、蛋、肥肉、油炸类、香蕉、木瓜。

骨折治愈後乃筋骨酸痛:忌香蕉。

胃 病:忌香蕉、槟榔、油炸物。

面、青春痘:忌猪脚、猪耳、过燥食品、油炸物。

减 肥:忌米、面粉、糖份含量高的食品、蛋糕、白色蔬菜、含糖份高的水果及料。

滋补药:忌萝卜。

服药温凉

中药汤剂的服法分为凉服和温服。

一般汤剂宜温服,可减少药液对胃的刺激性。但解表药要偏热服,尤其辛温解表药如干姜、桂枝等宜趁热温服,且服药后应注意保暖,盖被以助发汗,可增强疗效。

辛凉解表药如金银花、连翘等可冷服,但若肠胃不适或不欲冷服者仍以温服为宜。

另外,治疗寒证药物宜热服,治疗热证宜冷服。但若出现真热假寒当寒药热服,真寒假热者则当热药冷服,所谓“治热以寒,温以行之;治寒以热,凉以行之”。

服药时间

服药时间与药物疗效也密切相关。

《神农本草经》载:“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食而在夜”。

因此,服药时间一般可分为空腹服、饭前服、饭后服和睡前服。

空腹


因清晨空腹时,胃及十二指肠均无食物,有利于药物迅速进入肠中,充分发挥药效,故峻下逐水药如甘遂、芫花,攻下积滞药如大黄、芒硝,驱虫药如槟榔、使君子等均宜空腹服用。

饭前


饭前胃腑空虚,有利于药物进入小肠吸收,所以补益类中药,如人参、鹿茸等宜饭前服用。而一些制酸止痛类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中药也宜饭前服用,可中和胃酸,增强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

饭后


因饭后胃中食物较多,可减少食物对胃的刺激性,所以消食健胃药及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宜饭后服用,如保济丸、藿香正气丸等。

睡前


安神药宜在睡前30分钟至1小时服用;润肠药如郁李仁、蜂蜜等应睡前服用,有利于消除胃肠积滞;涩精止遗药如桑螵蛸、金樱子等宜睡前服用,以便治疗梦遗、滑精等证。

服用中药的12个禁忌
此外,为了使药物充分发挥作用,有的药物还应在特定时间服用,如:治疗疟疾药应在疟疾发作前2小时服用,如青蒿素;妇女调经药如乌鸡白凤丸、逍遥丸等应在行经前5日左右服用。而呕吐、惊厥、咽喉痛等须煎汤代茶饮者,则可不定时服用。

同时,急性病因病情紧急,也应不拘时服,以便力挽狂澜。需注意的是,慢性病宜定时服药。

服药食忌

即服药时的饮食禁忌,指服用中药期间对某些食物的禁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忌口。古今中外医生皆重视药物和食物之间的服用禁忌,其目的是避免药效降低及不良反应的发生。一般而言,服用中药均须忌食生冷、辛热、油腻、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而根据病情不同,饮食禁忌也有所区别,如:

1

热性病忌食辛辣、油腻、煎炸类食物;

2

寒性病应忌食生冷;

3

胸痹患者应忌食肥肉、脂肪、动物内脏及烟酒等;

4

脾胃虚弱者应忌食油炸黏腻、寒凉固硬、不易消化的食物;

5

肾病水肿应忌食盐、碱过多的和酸辣太过的刺激食品;

6

疮疡、皮肤病患者应忌食鱼、虾、蟹等腥膻发物以及辛辣刺激性食品。

服用中药的12个禁忌
综上,中药的服用不但与药物的性质和疾病的特征相关,在服用期间还要注意饮食禁忌,才能更好的发挥药物的疗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中药的用药禁忌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配伍禁忌。第二,病症用药禁忌。第三,妊娠用药禁忌。第四,服用药物时的饮食禁忌。

服用中药的12个禁忌
配伍禁忌

药物避免合用,称之为配伍禁忌。金元以后,药物的配伍禁忌被总结概括为“十八反”和“十九畏”。有两句歌诀,我给大家看一下。

中药十八反歌诀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芜遂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中药十九畏歌诀

硫磺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佗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蓬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
特别注意:“十八反”和“十九畏”虽然出自配伍中的七情的概念,但是“十九畏”中的畏并不是指相畏的意思。“十八反”涉及的药物不止18种,配伍相反的药更不仅仅只有十八种。现代我们说“十八反”更相近于说药物相反的意思。并且“十八反”和“十九畏”和七情的配伍原则一样,属于特定条件下的相对禁忌配伍,并不是绝对的。配伍关系随着针对性辩证,炮制,用量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服用中药的12个禁忌
病症用药禁忌

中医用药讲究辨证论治(而不是辩病论治),药不对症,不但无效,反而有可能导致病情加重。所以中医用药需要在中医师的辩证下使用。特别是近些年,中西医结合,中医病症开始用现代病症的名称命名,导致了大量误读和误解。小编自己身边的例子,一朋友鼻炎,小编给他推荐了一位老中医,当时辩证的结果是湿热,需要利胆清湿热,调脾胃。半个月的时间,小编的朋友鼻炎就好转了,他很开心,在他看来,这就是治鼻炎的药。他就把方子给了另外一位鼻炎的朋友,结果另外一位朋友吃了没任何作用,还得出了中医治病靠运气这样的结论。

妊娠用药禁忌

妇女在妊娠期间,禁止使用的药物,称之为妊娠用药禁忌。凡是对,母体不利,对胎儿不利,对产程不利,对产后儿童发育不利的药,都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妊娠用药禁忌分禁用药和慎用药。

饮食禁忌

服药禁忌的一般原则:一,忌食可能妨碍脾胃消化吸收功能的食物,比如生冷,多腻,腥臭或刺激性食物。二,禁食对某病症不利食物,比如生冷对脾胃寒证不利,辛热对热证不利。三,禁食和药物存在相反或相恶的食物,比如茶。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潘洪波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腹泻4天伴乏力胃口差,中药2剂痊愈 宗琪

    消痰气,令能食,故二方合用,患者用后诸证好转,但遗留胃中凄凉不适,考虑脾胃虚寒较甚,故以附子理中丸以温补脾阳,培补中气。

  • 初步认识痔疮 张宝华

    二、中医对痔疮的认识中医认为痔疮的病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饮食不节,过食辛辣,引起痔疮;二是肝脾失调,湿热内生,下注肛门;三是久病在床,气滞血瘀。

  • 猪苓汤治脑梗后失眠伴小便不利案 宗琪

    条文学习:伤寒论223条: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伤寒论224条: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伤寒论319条: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 紫石寒石散 李华歆

    ——培根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一个颇具争议的方子——紫石寒食散!紫石寒食散紫石英十分白石英十分赤石脂十分钟乳(碓炼)十分栝蒌根十分防风十分桔梗十分文蛤十分鬼臼十分太乙余禹粮(烧)十分干姜四分附子四分桂枝(去皮)四分上十三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

  • 分享弱精症一案例 王井清

    黑顺片6g先煎生桂枝10g克肉桂10g后下生山茱萸6g熟地黄10g山药15g茯苓15g生牡丹皮10g生泽泻10g淫羊藿15g盐杜仲10g制黄精10g干姜10g共7付,水煎服,日一付,分三次服用。

  • 糖尿病的中药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糖尿病临床上可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及其他糖尿病。其中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其胰岛素分泌缺乏,必须外源性补充胰岛素治疗。中医药对2型糖尿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优势。

  • 风湿性关节炎的膏方治疗心得 谢江强

    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多有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或不典型的风湿热病史。正气亏虚、热毒、瘀血在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果是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或是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则非膏方所宜,而应以汤药治之,待急性症状解除后再服用膏方。

  • “温阳益气活血”法治腰痛一则 宁加银

    实以气滞血瘀为主,患者有明显的外伤病史,加之病程较久,久病入络可知。患者脾肾阳虚为本,夹虚夹瘀,大多数医生都能抓住当前瘀血的主要矛盾,行活血化瘀之法,但是抓不住患者本虚的特性。此病法当益气养血,但单治瘀不治虚,非其治也。

  • 感冒医案分析 谢江强

    医案3周某,女,54岁。自服头孢及感冒止咳药,继则不欲食,恶心,便溏,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濡。补气升清扶正,肺气足则肺气宣,则打喷嚏、流涕、咳嗽症状除。医案4姜某,女,69岁。本患者为阴暑证。

  • 小陷胸汤 李华歆

    ——佚名话说如果一个人得了“小结胸病”会怎么样?《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38条: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