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梅雨季节话骨病

2021.06.17 482阅读 评论数 6 19
            梅雨季节话骨病
     对南方人来说,每年进入黄梅季节和高温天气,从今年六月份起已经大大小小下了好几场雨,形成了闷热潮湿的环境。让整个人的精神也跟着焉了下去,总感觉身体沉重不想动,随着温度逐渐攀升,空调陆续开起来,人们无论是在家庭、单位或在开车一步也离不开空调了,这空调的冷风长时期吹向人体关节,颈肩背腰,就会引发“老寒腿”、“颈肩痛”、“腰椎间盘突出症”、“风湿病”的再次复发,患者在夏季变的十分难熬。

一、“受潮”的关节炎又犯病了江苏丹阳王女士因受潮湿影响,双膝关节又见酸痛,行走蹲立困难,关节伸屈受限,内翻畸肿,又次复诊经冬病夏治,外敷《风寒湿灵散》一疗程(10天)告愈,并可正常行走蹲立,疼痛完全消失。古话说:“千寒易去,一湿难除”湿邪分为内湿和外湿,外湿多因天气潮湿,淋雨步水所致,夏天湿气很重,易因湿邪致病;内湿多因先天禀赋不足,嗜食肥甘厚腻、过食生冷,造成脾失健运,湿自内生,而湿气的根源在脾,对于脾生湿,脾因内湿导致肌肉酸痛、关节僵硬、劲腰不适之症状。

二、“受湿”引发颈腰病徐州周先生因患颈、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年,常年头昏眩晕、颈腰酸痛、四肢麻木、多方治疗未愈,今年入夏受湿影响,全身关节酸胀难忍、双膝浮肿、颈椎僵硬,经脊柱关节冬病夏治外敷中药30次告愈。

《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所以我们一年有四季,每一个季节对人体的阴阳表里风寒湿邪均有一定的影响,如果你正气存内,体质良好就可以抗御风寒湿邪,对于老年体弱,气血不足、颈腰不适、骨质增生、老寒腿等人群易次复发,中医对风寒湿的病因病机的认识主要从因虚致痹,感受外邪及脏腑功能失调,痰瘀痹阻及湿邪入络五个方面因素,故在酷暑炎热的夏季,人体的皮肤、毛孔处于舒展的时候,便于《冬病夏治》最佳时期,以补充人的阳气去除关节、经络中的风、寒、湿邪,以扶正补阳、温中散寒、疏筋通络、活血散瘀、止疼镇痛之功效,每天以60度白酒与特制中药粉调成糊状隔温在45度外敷于脊柱、关节、经络处,再用塑料膜包扎卧床休息120分钟后洗净,10天为一个疗程,每天一次,每次120分钟即可。“冬病夏治”是祖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冬病”是指骨病顽症一般在秋冬季(寒冷季节)易发觉,如痹症、老年畏寒症、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腰椎病,以及属于中医脾胃虚寒的疾病。“夏治”是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利用夏季“三伏天”时令,在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利用温补阳气、活血通络等治疗方法,达到预防和治疗冬季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目的。中医传统贴敷疗法历史悠久,其临床应用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最早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记载有许多外敷方剂,用以治疗创伤骨病等疾患,晋代的《肘后备急方》记载用白醋、猪脂、酒、蜜、水等作为外敷药与调和剂外敷;明代《普济方》记载用生附子和葱涎为泥敷涌泉穴治疗鼻渊的疗法,说明贴敷疗法之大战,标志着此疗法的临床应用达到了相当完善的水准。中医理论讲的是阴阳五行,“天人一体”,中医认为:炎热的时候,初伏、中伏、末伏是冬病夏治良好契机,将患有多年的老寒腿、风湿病、外伤症、慢性腰腿痛、坐骨神经痛、强制性脊柱炎、五十肩、风湿性关节炎、半月板损伤、膝关节炎、骨质增生等顽固骨病,最好的治疗季节,古人云:“夏治三伏,秋冬无病”的指导理论,乘在每年六、七、八月份夏季高湿酷暑,采用冬病夏治方法,治愈骨科各种顽症,造福广大患者。

               南京龙蟠结石医院中医骨科
                         杨家强撰稿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杨家强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邱儒臻 资质认证

    理解非常独到

    2022-02-16 01:58 评论数 0 0
  • 李超鹏 资质认证

    厉害了啊

    2022-01-20 08:30 评论数 0 0
  • 赵景州 资质认证

    潮湿环境,骨病容易反复发作

    2021-06-18 04:45 评论数 0 0
  • 李超鹏 资质认证

    湿气重,有些骨病会出现明显疼痛,外用治疗也是一种好方法

    2021-06-18 09:54 评论数 0 0
  • 唐国庆 资质认证

    《内经》上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没错。不过还要注意“用热远热,用寒远寒啊”

    2021-06-17 08:46 评论数 0 2
  • 吴瑞鑫 资质认证

    最近江浙一带的气候闷热潮湿,关节骨病也高发

    2021-06-17 01:21 评论数 0 0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妇人腹痛一案 李格铬

    1周前因泌尿系感染口服左氧氟沙星治疗,现偶有尿痛,有乳腺结节病史,平素时觉双侧乳房胀痛。3剂后患者诉下腹憋涨感消失,无尿痛,双乳不适缓解。遂去公英、血藤、败酱,车前子等以逍遥散为主方加减服药5剂后双乳不适基本消失,未在复诊。

  •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6 谢江强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6医案50杨某,男,30岁。治以散寒化湿理气,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正气散芳香之品为多,芳香药物不宜久煎,故嘱其煎开后,再煎5分钟即可。医案51侍某,女,51岁。配7剂,每剂两煎,每煎取药液200mL,早晚各服200mL。

  • 经方实验录之便秘不寐案 张宝华

    张某某,男,69岁。慢病多年,气血已虚,今大便干难解月余,腑气不通而腹胀不适,素有失眠,时下腑气不通,臣扰君主,神明难安也。服一次后大便未得泻,腑气运转,得屎气,即觉舒适,眠略佳。药后便通,诸症迎之而缓,且未见不适,药证魂体合一耳。

  • 薏苡附子散 李华歆

    ——列宁小编今天要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薏苡附子散!《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薏苡附子散”!薏苡附子散薏苡仁十五两大附子(炮)十枚上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 纳呆病案一则 曹雪盼

    患者男18岁主诉饮食不佳一年余,患者平素饮食不佳无胃口,三餐不知饥挑食无精神大便干燥三四天一次费劲无口干口渴无腹胀呕吐眠差不易睡面黄舌淡白苔白腻脉缓辨证:脾胃虚弱辨病:纳呆给予方剂:生白术30g肉苁蓉15g当归12g桃仁10g炒麦芽30g炒谷芽15g焦三仙

  • 降压足疗方 曹雪盼

    邓铁涛教授认为高血压病治疗的关键在于从整体上调整人体气血阴阳,使上亢之虚阳,上逆之气血下行,疏通经络气血,恢复阴平阳秘、气血调畅的生理状态。双足部有诸多穴位,其中有不少穴位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同时足底部的心区、肝区、肾区等通过药物的药理作用,也有降压作用。

  • 小儿常见病的经验方及治疗 曹雪盼

    发病年龄以学龄期儿童居多,男孩多于女孩,发病率约5%。遗尿自除小儿哮喘哮喘是在气道高反应状态下,由于变应原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可逆性的气道阻塞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咳嗽和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

  • 葛根汤 张宝华

    此外,葛根汤还可以改善肠胃功能,缓解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

  • 月经量少中医教你怎么办? 白成振

    月经量少是指女性在月经周期中,经血量较正常情况明显减少的现象。针对不同原因导致的月经量少,中医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因此,在治疗月经量少时,除了考虑中医治疗方法外,还需要注意调整生活习惯、缓解精神压力、避免滥用药物等。

  • 柴桔汤2 李华歆

    ——斯宾塞小编今天为大家继续讲解柴桔汤治疗感冒咽痛的思考!自创柴桔汤柴胡枳实桔梗丹皮赤芍甘草薄荷连翘生姜竹叶僵蚕防风此方中含有经方“四逆散”(四逆散:甘草(炙)枳实(破,水渍,炙干)柴胡芍药四逆散上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