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颈椎病与脑梗塞

在中医传统医学中并无“颈椎病”的病名,但其症状近似于中医的“痹症”、“痿症”、“头痛”、“眩晕”、“项强”等。中医书籍也所谓“骨错缝,筋出槽”等描述,早在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素问》中,对痹症就做过如下描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还根据症状和部位,将痹症分为筋痹、骨痹、脉痹、肌痹和皮痹,这样看来颈椎病多见于外感风寒湿邪伤及经络,或长期伏案劳损、肝肾亏虚、骨骼萎软或痰瘀交阻、气滞血瘀等原因引起,《杂病源流犀烛》中:“凡颈项强痛,肝肾膀胱病也,三经受风寒湿邪也。”
一、中医学的分型与治疗:
(1)太阳经气不利:
风寒湿邪或署湿之邪客于太阳经脉,或津失血耗,气滞血瘀,致使经气不利,太阳经络循行部位气血不通,不通则痛,头项、颈背、肢体疼痛、活动不利、拘紧麻木、屈伸不便等症状,治则:解表祛风、除湿止痛。方药:羌活胜湿汤加减。
(2)经络痹阻:
风寒湿邪客阻经络,长期劳损血行不畅等可致肢体气血运行失调,经气不和,脉络痹阻,气血瘀滞不通则全身疼痛。因其主要伤及太阳经气故而以上肢为著,气血运行不畅,机体失养故而出现麻木、萎缩、僵硬等症。虚、寒之邪痹阻经络,阳气受损、清阳不升则头重,眩晕耳鸣。治则:祛风散寒、通经除痹,方药:蠲痹汤加减。
(3)气滞血瘀:
外邪侵袭,停滞经络,或肝肾不足,气血运行无力,或劳损外伤,气血郁滞,或病久邪客经络等均可致机体气血运行不畅,而气滞血瘀,血淤于经络则不通,不通则痛且固定不依、拒按。气滞血瘀日久,累及肝肾,肝血肾精亏虚、不能荣养清窍则头昏、眼花、脱发、白发、视物模糊、心神失养则失眠多梦、健忘、惊剔。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细涩乃气滞血瘀之症。治则: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

(4)痰瘀交阻:
风寒湿邪停滞经络,凝聚为痰,或经络痹阻,血淤则疼痛,痰阻则头重、眩晕、恶心、咽喉不利。痰属阴邪与湿同类,阻滞经络气机,故肢体沉重、厥冷、麻木、肿胀。痰瘀交阻,碍于气机则全身倦怠困弱,瘀蒙清窍可见神昏、猝倒。治则:祛湿化痰、散瘀通络。方药:导痰丸加减。
(5)肝肾不足:
因经络、气血长期痹阻不通,日久伤及肝肾,或长期过劳,肝肾亏虚、肝肾不足、精血亏虚,清窍失养则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阴血不足,阳气偏亢,虚阳上越则腰膝酸软、抬举无力、震颤、行动艰难。脉弦细乃肝肾不足之象。治则:滋木涵水,调和气血,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
二、内病外治疗法:
在临床对颈椎病的分型基础上,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采取皮肤给药方式,内病外治,以穴位贴敷《镇江膏药》+《四号杨氏疗法》具有芳香开窍、醒目通神、宁心化痰、活血散瘀、舒筋通络、清脑养脑之功效,其中茯神木、硇砂、磁石、朱砂、石菖蒲、樟脑、梅冰具有修复脑细胞,改善颈与冠状动脉的血液循环,促进损伤颈脑组织代谢功效,养心安神、宁心定智、化痰通窍、营养神经等疗法,以《镇江膏药》与基石溶融贯通,古方今用,是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良方妙药。颈椎病穴贴以大椎、肩井、曲池、内关为主要穴位,具备内病外治、外症内调,内外兼治,以求治本的无损伤性纯中医药疗法。

三、典型病例:
(1)邵××,男,现年39岁,某设计院工程师,因常年伏案工作,经感头昏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曾用针灸、推拿治疗暂见缓解,后来因加班加点伏案绘图和开会等繁忙工作,导致脱发白发、记忆力下降、少眠失眠、胸闷气短、耳鸣目涩等症状,颈椎经MRI检查:C3/4、C4/5椎间盘突出症,项韧带钙化。患者总怀疑自己脑子里是否长了肿瘤,而焦虑不安,彻夜难眠,食欲不香,体质明显下降,后又做了脑部CT检查为轻度脑梗,经穴贴《镇江膏药》+《四号杨氏疗法》两个疗程,内服清脑养神汤60剂,症状消失,身体恢复正常。
(2)汪××,女,72岁,初诊于2021年3月,因年轻时劳累过度,偶有头昏、颈项不舒,未引起重视,现经人介绍,家属陪同来我院就诊,主诉:头昏眼花、四肢乏力、恶心呕吐、失眠多梦、眩晕等症状,经我院CT检查:C4/5、C5/6椎管狭窄,生理弧度消失。故内服《身痛逐瘀汤》30剂,穴贴《镇江膏药》+《二号杨氏疗法》1-2疗程,症状明显缓解,身体逐渐恢复正常。
四、体会:
由于椎动脉受到了颈椎的增生、压迫,使椎动脉供血不足,长期的缺血会引起脑梗,中老年人是多发群体,近年来已经年轻化了,其诱因是日常生活习惯不良,长时间伏案工作、开车等,通过穴贴《镇江膏药》+《杨氏系列疗法》具有芳香开窍、透入骨髓、活血化瘀、疏筋通络,通过药物对经络及神经的刺激,促进血液循环、扩张血管,缓解血液缺氧,修复骨细胞代谢,消除疾患,阴阳平衡,气血畅通,最终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颈部保暖,避免颈部长时间受力活动。
杨家强主任撰稿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从“子午流注”谈养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5—辰时(胃经当令) 张训景
辰时:胃经当令辰时是指早晨7点到9点,这个时候是胃经当令。针灸厉兑穴把脾胃的寒湿引出去,心脏病好转。综上所述,根据子午流注胃经当令时间进行胃病养生,诊断及治疗,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闲词其一 张宝华
危楼昨夜又西风,落叶知多少。春蝉丝网好过冬,人已四十上老下有小。浊酒清月相顾,悠悠秋千索支影。身客梦里谁为主?山水程程惟天地容平。甲辰年壬申月乙丑日张宝华于客居。 -
若被镜转,即是凡夫,若能转境,即同如来。 张宝华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楞严经若被镜转,即是凡夫,若能转境,即同如来。如来生灵之所愿,然则能转镜者几人?而如来藏识不远不近,清浊共海,焉有涯际欤! -
温故而知新——温经汤再笔 张宝华
遂曰“当以温经汤主之。”历千年,温经汤一直为临床调理月经有效之方剂,实广大妇女之福祉耳。日汉方者,若大塚敬节、史数道明者,曾以温经汤疗女性手掌皲裂甚效,故而美其名“美手汤”。其认为温经汤能调经,可美容,为中药之“雌激素”。 -
也曾悟我 张宝华
华驹嬉我,不惑四十,潘鬓希希,升东山之赤子,行将天命之躯,秋水殷殷兮,孟春冰融。圣梦无凤兮,慨时命难违,糅淬水火兮,不怨天,不由人。圣贤寂寞,饮者留名,春花畔,秋月旁,歌舞楼榭,燕雁飞去复还,今夜酒醒何处,五蕴和合非我。 -
中医临床治疗胆结石用药经验 崔国宁
**六、注意事项**1.中药治疗胆结石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用药。综上所述,中医在治疗胆结石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辨证论治,合理选用中药和方剂,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加减,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 -
经方实验录之寒热错杂证 张宝华
此患寒热错杂,然中虚有寒为著,故而甘温、苦温、辛温为主,主在温太阴,降阳明,化水饮。至若苦寒之芩连,治在阳明,去其热也,此方温为八分,寒为二分,乃量体而裁,临证经实而成,非套方而就病名耳。 -
不能多吃 李华歆
小编注意到小朋友手中的棒棒糖,故作神秘的说到:也可能,不过我觉得也有可能是吃多了……临床上有很多患者在病愈后胃口稍微好了些就开始“暴饮暴食”,这是十分不正确的,且看两千多年前名医张仲景怎么说?最后仲景更是不耐其烦的告诉我们治疗方法:损谷则愈! -
低血压 谢江强
低血压,是指血压低于90/60mmHg。低血压患者没有症状,不需治疗。老年性低血压不仅可引起心脑灌注不足,严重者还可能引起心绞痛、脑中风。脾肾阳虚型低血压。胡献国黄成汉如何辨证足浴治疗老年性低血压中医杂志2006年10期还可以配合足部按摩。 -
经方实验录之胆囊切除术后诸症 张宝华
一老年女性住院患者。既往有慢性胆囊炎,胆结石,胃炎等病史多年,因其结石较大,经手术后取出结石数枚。术后腹痛,腹泻,日十于次,不欲饮水,面舌脉等可征其为太阴病兼血淤。
最新文章
-
中医哮喘病程管理 李新明
本文将就中医哮喘病程管理进行详细介绍。
-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3 谢江强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3医案44王某,女,63岁。故以香砂六君子汤健胃理气,虚实并治。医案45蔡某,男,55岁。
-
佐金平木治疗咳嗽一案 曹雪盼
患者女四十岁余主诉咳嗽伴咳痰三月余自述三月前生闷气后夜间着凉感冒感冒好后一直咳嗽不止夜间加重声响沉闷后出现咳痰由白变黄伴有胸闷饮食不佳纳呆大便费力眠差白天乏力小便可舌暗红尖红有齿痕苔黄脉象双关弦滑右寸浮大无力辨证肝克脾土反侮肺金给予方药:柴胡18g白芍15
-
膏方适用于哪些人群 谢江强
膏方适用于哪些人群一、膏方的适用对象1.患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胃炎、肾病、风湿病、心脑血管病,病久而致全身虚弱的人。
-
孩子的小便也不容忽视 谢江强
孩子的小便也不容忽视小便清长的根源在于肾气虚一天,一位母亲带着女儿来看门诊。她妈妈说孩子的食欲也不是太好,问我能不能再加点什么开胃的药。此为三周左右的膏滋量。
-
柴芩温胆汤治疗焦虑重症之痰火扰心 缴秀珍
而温胆汤具有理气化痰、和胃利胆的功效柴芩温胆汤主要用于治疗素有胆怯易惊、头眩心悸、心烦不眠、呕吐酸水、不思饮食等症状,以及慢性胆囊炎、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等属胆郁痰扰证者。中药名方菖蒲郁金汤在治疗很多疾病方面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
茯苓饮 李华歆
——赫尔岑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外台茯苓饮!外台茯苓饮茯苓三两人参三两白术三两枳实二两橘皮二两半生姜四两上六味,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温三服,如人行八九里进之。而外台茯苓饮的方证就可以理解为针对那种里虚痰饮内盛,并伴气滞的患者!
-
调胃承气汤 李华歆
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此处阳明燥热,素有宿食,恐成内实,遂发谵语,先与调胃承气汤清之!不恶寒但热,是为阳明,可先与调胃承气汤清之!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主之。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
四逆散1 李华歆
因为仲景给出的信息实在太少,所以让我们先看四逆散的组成!由此我们发现一共7味药的小柴胡汤竟然有5个药可以减去,而剩下的只有“柴胡、甘草”,今天研究的四逆散恰好有此药对。所以我们可以推断四逆散的方证应该是基于少阳枢机不通。
-
秋游 陈鹏
秋游文/陈我站在时间的长河里那里没有日起日落我在五岳之巅举起酒杯想把河神灌醉我在记忆中扬起飞帆梦想已远去我想和你依偎在一起静静地看花开我想和你一起穿越云海点燃璀璨的银河其实我最想和你一起静坐在色有和虚空中修行秋游文/陈我站在时间的长河里那里没有日起日落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