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湿热病治疗体会

2021.09.24 1314阅读 评论数 1 17
湿热病以夏秋之交为多见,因斯时阴雨连绵,淫雨之后,日气煦照,暑热地湿,交相蒸并,湿浊弥漫空间,人生活于气交之中,感触吸受,每易致病。若平素阳虚,脾胃运化失灵之人,或恣食生冷、膏粱厚味、瓜果;或劳倦饥饿,脾胃受戕,湿浊内停,则更易感受邪气而致病。即薛生白谓:“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实则因“内不能运化水谷之湿,外复感时令之湿”。所以湿浊内停弥漫表里上下,阻滞气机,遏伤阳气为其特点。






湿为阴邪,属水之类,其性重浊黏腻,且湿与热合,湿热裹结,湿郁热炽,热蒸湿动,遂成弥漫表里,充斥于三焦。三焦为气机升降的道路,是人体阳气和水液运行的通道,饮食物的受纳、腐熟,其精微的运化、代谢都与三焦的气化功能有关。






正如《难经·六十六难》中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说明三焦运行原气,以达周身促进脏腑的功能。同时它又是水液运行的道路,主持人体水液的代谢。《素问·灵兰秘典论》中:“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难经·三十一难》也说:“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而《灵枢·营卫生会》指出:“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说明三焦又同时主持着人体的气化功能。






若湿热阻滞,则三焦不畅,气机不通,气化不行,水液代谢受到障碍,则诸病遂生。如《灵枢·五癃津液别》说:“三焦不泻,津液不化,水谷并行于肠胃之中,别于回肠,留于下焦不得渗膀胱,则下焦胀,水溢则为水肿”。《沈氏尊生·海藏》则进一步指出:“上如如雾,雾不散则为喘满……中焦如沤,沤不利则留饮不散,久为中满……下焦如渎,渎不利则为肿满”。都说明三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湿热病,湿郁热蒸,湿热弥漫于三焦之中,留连于卫气之分,且热处湿中,湿热裹结,如油入面,难解难分。而热以湿为依附,湿不去则热不清,湿去则热不能独存。因之如何有效地祛除湿邪,以使湿热分离,则是治疗湿热病的关键。






因湿与三焦气化功能关系密切,所以宣畅三焦,通阳化气去湿,则是治疗湿热病的重要方法。






湿属阴邪,得阳则化,气化则水行。所以柳宝诒说:“治湿热两感之病,必先通利气机,俾气水两畅,则湿从水化,庶几湿热无所凝结”。湿浊已化,清热则易。切忌湿未化而过早误投寒凉,因寒则涩而不流,湿因寒则凝涩,甚则冰伏,气机更闭塞不通。必须温则消而祛之。而湿热为病,湿中有热,若过用辛温,则伤阴助热,所以叶天士说:“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因之在治疗中必分清湿与热的多少,湿邪虽常可弥漫三焦,但究竟以上焦为主,还是中焦、下焦为主,也当分辨。另外,还须视热的轻重程度,用分消宣化之法,以宣展气机,使水道通畅,小便通利,则三焦弥漫之湿邪,可达膀胱从小便而去。弥漫之湿浊既去,则阳气得通,热可自透。根据热的多少,可加入清热之品,但湿热病应始终不忘祛湿。






一、辨证






我在临床实践中,根据湿热病中湿邪的多少,阻滞程度将其分为湿阻、凉遏、寒凝、冰伏4个阶段,常取得较好的疗效。






(一)湿阻






湿热之邪犯人,初起即阻滞气机,病在上焦。若太阴脾虚内湿之人,则邪多从湿化而归于太阴,以湿邪阻滞中焦为主。






湿郁于上,初起为湿热邪气困阻肌表,营卫失和,周身困重酸楚,湿热蔽阻清阳,清阳不升而头晕且沉。即《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湿,首如裹”之谓。其壅遏阳气,肺气不宣,升降失常而胸闷、咳嗽喘息。其舌苔白滑润腻,脉濡滑而缓。






治宜轻扬宣郁化湿。肺为华盖,其位最高,主宣发肃降,外合皮毛,湿热之邪上受,肺必先伤。肺受邪郁闭,其气化不利,湿邪留滞,治宜先化肺气。正如吴鞠通所说:“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宜大豆卷、炒山栀、前胡、杏仁、浙贝母、芦根等。或以三仁汤、藿朴夏苓汤、藿香正气散等方加减选用,轻扬宜肺化气以祛湿。肺宣湿开,热随湿去,所以湿热郁阻上焦,不用发汗,宜轻扬宜肺化湿,正是徐灵胎所谓:“治湿不用燥热之品,皆芳香淡渗之药,疏肺气而利膀胱,以为良法”。






若湿阻于中,脾胃受伤,气机升降之枢纽失灵,人体之气机升降,其权衡在于中气。章虚谷说:“三焦升降之气,由脾鼓动,中焦和则上下顺”。中焦和,即脾胃和,阳明为水谷海,太阴为湿土之脏,胃主纳谷,脾主运化,脾升则健,胃降是和。所以中焦和,脾胃升降皆得适度,则心肺在上,行营卫而光泽于外;肝肾在下,养筋骨而强伏于内;脾胃在中,传化精微以溉四旁,人体保持正常的气机升降运动,是为无病。






若脾运失健,则内湿停中,脾本主湿,以升为主。湿邪最易损伤脾阳,脾为湿困,脾气不升,则胃气不降,水湿内聚,气机不畅,可见胸脘痞闷,大便溏滞不爽。湿热阻中,热蒸湿浊,常可弥漫表里上下,兼见倦怠乏力,四肢沉重,面色光亮而淡,头晕且胀,舌苔白腻而滑润液多,脉沉濡而软,或沉缓而迟。






湿热阻滞于中焦,当运脾气,宜苦燥泄热法,药如半夏、陈皮、厚朴、杏仁、大腹皮、黄芩、黄连等,苦燥祛湿清热。脾气得升,胃气则降,湿开则热祛。正如章虚谷所说:“脾气弱则湿自内生。湿盛而脾不健运,浊壅不行,自觉闷极,虽有热邢,其内湿盛而舌苔不燥,当先开泄其湿,而后清热,不可投寒凉以闭其湿也”。






(二)凉遏






感受湿热之邪,恣食饮冷,或贪凉过度,或误服寒凉之剂,或感受湿热之邪而湿重热微者,因寒凉凝涩,遏阻中阳,脾胃升降之机为寒凉湿浊阻滞,则全身气机不畅。症见胸脘痞闷,憋气堵胀,叹息,全身酸楚,大便溏薄,小溲不畅,面色淡黄,舌质略红,苔白滑而腻,脉缓软,或沉缓且濡。治宜苦微温法开湿郁畅中阳以利三焦,湿邪凉遏一化,气机宣畅,热邪即随湿而去,药如半夏、陈皮、杏仁、白蔻仁、苍术、木香、草豆蔻等。






若凉遏偏于上焦,卫气不疏,阳气不通,唇红不渴,常欲叹息,憋闷者,可选用白芷、苏叶、藿梗、防风等,方如藿朴夏苓加草蔻之类。辛以开郁,湿郁开,再议清热。






(三)寒凝






素体中阳不足,复感湿热之邪,邪从湿化而归太阴,又因过分饮冷或过服寒凉滋腻,则湿盛阳微。湿属寒水之类,遇寒则凝泣,而使气机涩滞。症见胸脘痞闷,堵满异常,喘息腹痛,大便稀,小便清白,舌淡苔白腻而滑润,脉沉软且涩。






寒凝涩滞非温不能驱寒开凝通闭,药如桂枝尖、苏叶梗、草蔻、生姜等。用辛温之品治湿热,因暂寒凝于中,为权宜之计,待脉缓渐起,苔化而寒凝开(中病)即止,不可久服,防其增热。






(四)冰伏






冰伏较寒凝更甚,并非湿热病一进寒凉即冰伏。其多见于素体阳虚的湿热病人。暴进冷饮或过服寒凉重剂,寒冷入胃,中阳重伤,湿盛阳微,湿热之邪为寒凉所凝至冰冻之势而伏于内,气机为寒凉所遏滞,阴阳不相顺接,阳气不能达于四末。症见面色苍白,胸脘痞闷加重,四肢厥冷,少腹绞痛,舌质淡润多液,大便溏稀,小便清长,脉沉迟或沉伏。此非卑温燥烈之品,不能缓解冰伏,散寒开郁而通闭,急用四逆、理中法。常用药物如桂枝、肉桂、生姜、干姜、川椒、草蔻等。冰解寒散,舌苔渐化,面色红润即刻停服,不可过用,防其热势加重。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李鹏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宗营 资质认证

    湿热不好治疗

    2022-04-01 10:00 评论数 0 0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麻杏苡甘加术汤疗湿疹,效果显著 陈玉佳

    临床上湿疹比较烦人,多反复发作。我随即处方一张:麻黄9克,杏仁12,薏苡仁15,甘草10克,白术12克,苦参10克,丹皮10克,黄柏5克首乌藤15克,生地30克,黄芪15克。故麻杏苡甘汤加术,解表祛湿利水。生地,首乌藤,养血以制风。

  • 重温一下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张宝华

    三、适应症1.神经衰弱:对于长期失眠、多梦、易醒的患者,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精神状态。

  • 站似一棵松:由内而外治驼背 谢江强

    由于驼背影响了小江的脊柱曲度,她还有阴阳、气血失调引起的心慌胸闷症状,所以我将水煎药里的枸杞子换成了伸筋草以舒筋活络,将砂仁换成玉竹以养阴益气。

  • 附子妙用来消炎医案二则 孙亮

    附子妙用来消炎医案二则案例一:患者徐某某,主因"脐旁右侧隐痛不适10余天"收入院。既往有慢性咽炎病史4年。有慢性肠炎病史6年,大便后腹痛缓解。附子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来抗炎。医案二:患者张某某,女,26岁,主因"咽痛3天"由门诊收住院。

  • 管好身体的风门,告别久治不愈的落枕人体 谢江强

    管好身体的风门,告别久治不愈的落枕人体有五大风门,即风池、风府、风门、天宗、禀风等穴。35岁的白先生的病症就是开缝引风邪的典型。经过针膏并用的治疗,白先生因落枕而头枕部连及后脖颈疼的症状没了。

  • 反复口疮,泻心汤合升阳散火汤治愈 陈玉佳

    临床常会见到一些患者,反复口疮,伴有口气,反酸,打嗝。思考过后,认为是阳明湿热,葛根芩连汤应该可以应对。服药四剂后,反馈口疮已经下去,心中窃喜此病随手治愈。

  • 阳山畈的桃花 陈鹏

    阳山畈的桃花(投稿)文/陈鹏那一年天空蔚蓝孩子们在山涧嬉闹阳山畈的桃花如你的脸庞娇艳欲滴那一年的桃花被阳光和歌声点燃日子也充满了芬芳急匆匆三月桃花九月寒时光拉开距离让我们越来越陌生香枕无眠弹指一挥容颜散尽梦中人已入空门只剩下那寂寞的桃花盛开云睡了月睡了只有

  • 心悸小记 张宝华

    中医心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主要与气血不足、痰浊内蕴、寒热错杂等因素有关。诊断心悸需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并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 风寒湿痹症 于桂荣

    但风寒湿病邪为患,各有侧重,风邪甚者,病邪流窜,病变游走不定;寒邪甚者,肃杀阳气,疼痛剧烈;湿邪甚者,黏着凝固,病变沉着不移。

  • 郁症非为肝所属 缴秀珍

    综合以上四诊情况对该患者辨证为眩晕之脾肾气虚夹瘀证。方用我科协定处方升阳益智汤为主方,并结合患者病情进行了合理化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