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32.阴虚火旺之舌病还是优选天王补心丹

2021.08.17 550阅读 评论数 2 5

天王补心丹加减治疗木舌一例

孙某某,男,71岁

2021-7-12 初诊

主诉:舌木纳差一个月

现病史:镜面舌多年,舌体偏胖、舌质光红无苔,近一个月自觉舌木不仁、味觉减退,但舌尖对辛辣刺激尤为敏感。无头晕头痛,无心烦心悸,无腰酸腰痛,无胃胀胃痛,夜寐及二便平。脉沉弦细数。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等病史。

诊断:木舌 肝胃阴虚

处方:一贯煎合生脉散加减。嘱清淡饮食,忌辛辣刺激干燥上火之品。



2021-7-21

症状同前。诉小便深黄、味臊。

守上方合导赤散加减7剂



2021-7-28

舌木及小便等症状稍减,夜寐欠佳。舌脉同前。药效不甚理想,考虑肝肾阴虚、心火上炎、兼湿热内蕴,遂改为天王补心丹合黄连阿胶汤加减



2021-8-4

纳差、舌木、味觉好转,小便深黄、味臊减轻。夜寐可,大便平。舌脉同前。



2021-8-13

纳差、舌木、味觉明显好转,小便深黄、味臊明显减轻。现稍舌木,味觉正常,有时燥热汗出,纳寐可,二便平。舌脉同前。嘱守上方加减再服7剂后,建议续服中成药天王补心丹巩固调理一个月(自行外购)。



因初诊时患者脉弦纳差,而无明显真阴亏损、心肾不交的表现,故暂未选用天王补心丹,而是考虑偏于肝胃阴虚,选用一贯煎合生脉散加减,但服药半个月效果不显,故还是考虑肝肾阴虚、心火上炎,遂改用天王补心丹加减,果然效果更佳。患者虽镜面舌,光红无苔,但舌体偏于胖大而略有肿胀之感,又诉小便深黄、味臊,考虑应有湿热内蕴,故重用萆薢以清下焦湿热(尿浊味臊找萆薢),加地龙通络利尿以助泻热(且舌木,恐有中风之虞,地龙可防治中风)。


地龙,即蚯蚓。味咸,性寒,归肝、脾、膀胱经《中国药典》。《纲目》:主伤寒疟疾大热狂烦,及大人小儿小便不通,急慢惊风,历节风痛,肾脏风注,头风,齿痛,风热赤眼,木舌,喉痹,鼻息,聤耳,秃疮,瘰疬,卵肿,脱肛,解蜘蛛毒,疗蚰蜒入耳。《圣惠方》:治木舌肿满:蚯蚓一条,以盐化水涂之,良久渐消


天王补心丹

处方人参(去芦)茯苓 玄参 丹参 桔梗 远志各15克 当归(酒浸)五味子 麦门冬(去心)柏子仁 酸枣仁(炒)各30克 生地黄120克

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用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滋阴养血,补心安神。治心肾不足,阴亏血少。失眠、心悸、梦遗、健忘。现临床亦用于神经衰弱、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眩晕不寐,心悸怔忡,舌红少苔,属阴亏血少者。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临卧时用竹叶汤服。

备注方中生地滋肾阴、养心血,为君药;玄参助生地壮水以制火,天冬、麦冬养肺阴以滋水之上源,丹参、当归补心血,人参、茯苓益心气,柏子仁、远志宁心安神,共为臣药;五味子、酸枣仁敛心气,安心神,为佐药;桔梗载药上行,朱砂为衣,取其入心以安神,共为使药。诸药合用,共成滋阴养血补心神之功。

摘录《校注妇人良方》卷六


黄连阿胶汤

处方黄连12克 黄芩6克 芍药6克 鸡子黄2枚 阿胶9克

功能主治养阴泻火,益肾宁心。治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

用法用量上五味,以水1.2升,先煎三物,取600毫升,去滓,入阿胶烊尽,稍冷,入鸡子黄,搅匀,每次温服200毫升,日三服。

备注方中黄连泻心火,阿胶益肾水,黄芩佐黄连,则清火力大;芍药佐阿胶,则益水力强。妙在鸡子黄,乃滋肾阴,养心血而安神,数药合用,则肾水可旺,心火可清,心肾交通,水火既济,诸证悉平。

摘录《伤寒论》


关注公众号,查看以往相关文章:

天王补心丹加减治疗舌裂一例


扩展阅读,摘选自《医学百科》:

(一)木舌

(1)概述

木舌为病证名[1]。又名舌黄鹅口、死舌[1]

《中医药学名词》(2004):木舌(rigid swollen tongue[2])是指多见于小儿,以舌体肿胀,木硬满口,不能转动,无疼痛为主要表现的舌体疾病[2]

《中医药学名词》(2010):木舌(rigid swollen tongue[3])是指舌体肿大塞满口中,或僵硬如木,不能转动的舌象[3]


(2)症状

舌体肿大,板硬如木[1]。元·朱震亨《平治会萃》:“木舌者,舌肿硬不和软也。”见于新生儿舌炎[1]

《赤水玄珠》卷三:“舌肿硬而不柔和,挺然胀满或出口者为木舌。”

《医学纲目》:“木舌者,舌肿粗大,渐渐肿硬满口,不急治,即塞杀人也。”

同时伴有转运不灵,妨碍吮乳,啼哭不安[1]


(3)病因病机

《婴童百问》:“舌者心之候,脾之脉络于舌也。脏腑壅滞,心脾积热,热气上冲,故令舌肿,渐渐胀大,塞满口中,是为木舌。”

《焦氏喉科枕秘》:“木舌皆由心火盛,舌如木硬紫多疼,壮热憎寒言謇涩。”


《幼幼集成·舌病证治》:木舌者,心脾积热之气上冲,故令舌肿,渐渐长大,塞满口中。若不急救,必致害人。



(4)辨证论治

治宜泻火解毒[1]。用凉膈散加减[1]。热毒深重[1]

舌肿硬痛,不能言语者,宜清心凉血解毒[1]。用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等加减[1]。并可于舌刺去恶血,冲服紫雪丹,外吹冰硼散,或用芒硝、百草霜、滑石,酒调敷舌上[1]

临床上常见新生儿脱水时,其舌亦强硬似木,并略向上卷,塞满口中,则为干缩性肿大,经哺乳后,往往不药而愈[1]。由其他原因导致者,应审证求因,辨证用药。《景岳全书》卷二十六:“忽肿木而硬者,谓之木舌,皆上焦热壅故也。惟宜砭针刺去其血为上策,及内服清胃降火之剂自愈。”


参考资料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09.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二)镜面舌

注解

舌光又称镜面舌,是指舌苔完全剥脱,舌面光洁如镜的舌象[1]。多因阴液耗伤所致,见于肝肾真阴亏损的病证[2]。《辨舌指南》:“更有病后,绛舌如镜,发亮而光。或舌底嗌干而不饮冷,此亦肾水亏极也。”


参考资料

  •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23.

  •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28.

  •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杨涛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张宝华 资质认证

      临床以来阴虚太少见了。

      2021-08-17 09:32 评论数 1 0
      1. 杨涛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张宝华

        单纯阴虚的,现在确实比较少见

        2021-08-18 11:04 评论数 0 0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养阴清肺汤与玄麦甘桔汤合方加减治疗咳嗽咽痛 夏耀飞

      养阴清肺汤与玄麦甘桔汤合方加减治疗咳嗽咽痛聂某某,女,71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庄元村,2022年8月16日初诊。正如方名所示,养阴清肺汤即可清肺之热,又可养肺之阴。

    • 江边散步 陈鹏

      江边散步文/陈医生20231128江南的冬天是寒冷的,比起北方的干冷,南方的冷是附骨之疽,如影相随的冷。我喜欢一个人在江边散步,江水静静流淌,波光粼粼,仿佛小孩子在眨眼睛。我在江边默默地愁思,等待抬头,等待那温暖的阳光照耀,照亮我一路前行的路。陈医生写于一

    • 中医辨证郁证医案一则及体会 姚维新

      中医郁证,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胸胁胀痛,或易怒喜哭,或咽中如有异物埂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郁证的发生,是由于情志所伤,肝气郁结,逐渐引起五脏气机不和所致。体型适中,月经规律、正常,白带偏黄。

    • 中医临床分科方案研究 焦一鸣

      此项目旨在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研究中医临床以证分科的方案,以期替代目前的中医内科临床用西医的病分科的现象。1.临床应用方案包括两个部分:一个可用于县级以上中医院内科的临床分科。

    • 秋之韵 陈鹏

      秋之韵文/陈鹏医生没有夏日的狂暴也没有冬日的苦寒秋天是一个十分静美的季节不冷不热有点允执阙中的意思很符合我们中国人的审美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而知天下秋那田野里弯腰的稻梁满山红彤彤的柿子金黄色的小菊花还有那小巧精致的秋海棠秋天像一个穿着麻衣的少妇褪去了小姑娘

    • 遗憾的中秋节 陈鹏

      文/陈鹏医生中秋的月,一个字:圆。苦难的日子,就像树上的树叶一样密密麻麻,数都数不过来,一年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有肉吃,在我的记忆里,童年是灰色的,童年是饥饿的,中秋节是没有月饼的。今夜的月饼也是苦涩的。

    • 鼻炎1 郑强

      2023年9月18初诊:王某某,男,36岁。来诊时诉,平素鼻塞流涕五年余,每遇季节交替,冷空气及灰尘花粉刺激时鼻塞喷嚏流涕等症状加重。黏液腺功能活跃,分泌物多,鼻甲肥大,黏膜肿胀,镜下呈黯红色,但黏膜下组织微见增生。

    • 桂枝甘草汤 李华歆

      仲景告诉我们此时可以用“桂枝甘草汤”治疗!再看看“桂枝甘草汤”!桂枝甘草汤桂枝(去皮)四两甘草(炙)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桂枝麻黄各半汤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

    • 鼾症 谢江强

      打鼾会造成睡眠不足、诱发疾病、导致全身伤害。对于轻度打鼾病人,只要把仰卧姿势变成侧卧躺,再适当调节就可减轻症状。

    • 经方加减治失眠多年案 宗琪

      诊断:不寐处方:柴胡桂枝汤加减5剂方组:柴胡60g姜半夏30g党参20g生黄芩20g炙甘草20g桂枝20g赤芍20g生姜20g制附片15g茯苓20g牡丹皮15g远志15g大枣6个丹参20g桃仁15g禁忌:水果,饮料、绿豆类,石膏类,辛辣、油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