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王氏妙用僵蚕治疗不同类型疾病

2022.10.08 502阅读 评论数 12 52

1. 配僵蚕息风通络、活血化瘀治心脑血管病

王氏内科认为,血虚为心脑血管性疾病病变之本,血瘀为病变之标,因虚致瘀,瘀可致虚,互为因果,而肝主藏血,血虚血瘀积之日久致肝血失养、内风扰动、络脉阻塞不通乃发而为病,病程日久风痰瘀阻越重,往往迁延难愈。王氏内科见微知著,治疗时除从虚、瘀两个方面辨析病机、立法遣方外,在选用药物时重视虫类药物的应用,常配以僵蚕、蜈蚣等虫类药,取其搜风通络、活血化瘀之功。

医案

袁某,男,44岁。2009年5月16日初诊。

原有高血压病史,去年9月出现多发性脑梗死,随后入住弋矶山医院治疗。症见血压偏高,头目眩晕,颈项及脑后作僵,转动欠爽,两目干涩,视物模糊,左膝酸软,脉来微弦,舌淡红苔薄白。以滋阴补血涵木、活血搜风通络入治。

拟方:炙僵蚕、白蒺藜、冬桑叶、钩藤(后入)、南沙参、北沙参、制豨莶草各15g,夏枯草、苦丁茶、炒川芎、密蒙花、谷精草各10g,葛根、珍珠母(先煎)各30g,干地黄、炒怀牛膝、杜红花各12g,蜈蚣2条。

按:患者属阴血不足、水木亏乏之质,阴不潜阳,致肝阳上亢而暴张,症见猝然昏仆,西医诊断为多发性脑梗死,急救之后暴张之阳得收,但肝阳上亢之头目眩晕犹存,累及颈项及脑后亦作僵欠爽。肝开窍于目,阴液亏乏则两目不得濡养而干涩,肝和则目能辨五色,不和则视物不清。故肝血不足、肝肾亏虚、水不涵木乃病之本,内风扰动、络脉瘀阻、滞而不通乃病之标,当滋水涵木治其本、搜风活血通络治其标。

方中僵蚕息风止痉、开通风络,配合蜈蚣、川芎、红花活血以通络;生地黄滋水以涵木;夏枯草、苦丁茶、白蒺藜、钩藤、珍珠母、豨莶草等潜纳上亢之阳以降压;密蒙花、夏枯草、珍珠母清肝养肝以明目;怀牛膝滋补肝肾,强壮筋骨,应对左膝酸软之症状。对于颈项及脑后作僵、转动欠爽症状,王氏内科喜选用葛根,且此药亦有一定降压作用,诸药相合共奏滋水涵木、活血通络之效。方中僵蚕的应用不仅能息风止痉,而且可助阳气升腾,使清阳上下互通,浊阴降有去处,清窍得阳气充养,阳亢自除。

2. 取僵蚕疏散风痰、健脾化湿治痰湿内阻病证

痰湿体质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体质类型,此种体质人群易患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肝主气机疏泄,肝失疏泄则机体气机不畅,气血津液代谢失常,也是痰湿体质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此种类型患者,王氏内科多选僵蚕取其疏肝化痰之功,健脾化湿,效果满意。

医案

王某,男,49岁。2011年4月初诊。

症见嗜睡时作,难以自控,鼾声明显,痰涎偏多,夜寐欠安,后脑作胀,脉来弦滑,舌质偏红,苔薄白微滑。脾主运化水湿,又为生痰之源,脾失健运则痰湿内聚,脉来弦滑乃肝脾不和、风痰作祟之征,治当健脾化痰为主,配合疏散风痰为法。

拟方:僵蚕15g,苍术、白术各20g,茯苓60g,法半夏、广郁金、泽泻、川芎、决明子各12g,陈皮、石菖蒲、陈胆星各10g。

按:本方选择苍术、白术合用以健脾利湿;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效;法半夏、陈皮燥湿化痰;广郁金行气解郁;石菖蒲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泽泻利水渗湿;陈胆星清热化痰、息风定惊;川芎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方中所用僵蚕有其独到之处。《本草思辨录》云:“僵蚕劫痰湿而散肝风。”即指出本品的功效特点是“散风”和“祛痰”。僵蚕辛咸,归肝肺二经,有息风止痉、化痰散结之效,且本品气薄、轻浮而升,功可调肝理肺,是治疗痰湿的良药。因其味咸能软坚散结又兼可化痰,故可用其治痰核、瘰疬,可单用为末,临床每与浙贝母、夏枯草、连翘等化痰散结药同用。综观全方,从涤痰汤化裁,诸药相合共奏化痰息风、通络宁神之效,风阳得潜、痰浊得化则清窍清、心神宁。

3. 合僵蚕祛风、息风止痒治疗风疹瘙痒

瘙痒是皮肤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究其病因有风、热、虫、湿、毒、虚,大多以风立论,即无风不作痒,治以祛风止痒或息风止痒。通过研读相关医籍,总结王氏内科的临床经验,根据临床观察笔者发现,僵蚕有较强的祛风、息风止痒之功。

医案

张某,女,50岁。2013年5月25日初诊。

患者1个月前使用染发剂之后全身过敏,皮肤红疹、瘙痒明显、局部泛红,破损后有血水渗出。近则伴有头目眩晕,左耳胀痛,屡经施治症情略有缓解。脉微细弦,舌淡红,苔薄白微腻。姑予化湿解毒、祛风止痒。

拟方:炙僵蚕、白蒺藜、苦参各15g,赤茯苓、赤小豆各30g,土茯苓20g,生甘草、炒牡丹皮各10g,地肤子、泽泻、白鲜皮各12g。

按:方中炙僵蚕祛风通络、息风止痒;赤茯苓利湿热,苦参清热燥湿、祛风杀虫;赤小豆性平,味甘、酸,能利湿消肿、清热退黄、解毒排脓;白蒺藜祛风止痒;土茯苓味甘、淡,性平,解毒利湿;地肤子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炒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行瘀;泽泻利小便、清湿热;白鲜皮可祛风燥湿、清热解毒,治风热疮毒、疥癣、皮肤痒疹、风湿痹痛、黄疸。风盛则痒,僵蚕入走肝经,味辛能散,故能疏散肝风、风木能散则痒自止矣。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僵蚕主要含蛋白质和脂肪,尚含多种氨基酸以及铁、锌、铜、锰、铬等微量元素;白僵蚕体表的白粉中含草酸铵。僵蚕具有抑菌、抗凝、抗血栓、促纤溶、抗惊厥、抗癌、催眠以及降糖、降脂作用,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肝、肾和血液病变等。王氏内科正是结合中医学与现代研究对僵蚕的认识,以辨证论治思想为指导,恰当配伍,从瘀、热、风、痰等不同的致病因素入手,分别取僵蚕祛风、止痉、息风、化痰、散瘀等作用巧妙应用于临床,获得良效。

作者:胡建鹏

来源:经方派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杏林小书童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唾液分泌增多1年,加重伴自觉脐周发热1周 范琼文

    第五天11月7日村里其他人介绍来我这边就诊,主诉唾液分泌增多1年,加重伴自觉脐周灼热一周。今听同村一老年患者告知,遂我处就诊,欲需求中医治疗。脉象仍濡软,补诉偶有心慌症状,随机发作,不分白昼夜晚,只有入睡后不会感觉到发作。

  • 中药煎法 陈鹏

  • 痛经 张宝华

    在运动过程中,患者应注意避免过度运动和劳累,以免加重痛经症状。此外,充足的睡眠也有助于缓解痛经症状。这些食物会加重痛经症状,导致身体更加不适。

  • 胸痛气短伴双下肢水肿案,有效到治愈的思辩过程。 李高勤

    巩某,女,26岁。胸骨处牵扯样疼痛。下午双腿肿6年。下颌有少量暗色的痘痘。双下肢腿肿明显减轻,按压已无明显指头印。下肢稍肿,经前或久坐加重。上热,脾虚为小柴胡汤证。戴口罩仍有胸闷气短。月经前2天多,第3天减少。

  • 柴胡桂枝汤加减治胃痞胁涨案 宗琪

    诊断:痞证处方:柴胡桂枝汤加减3剂方组:柴胡60g姜半夏20g党参20g生黄芩20g炙甘草20g桂枝20g白芍20g生姜20g(切)生牡蛎20g厚朴30g枳壳20g香附20g禁忌:水果,饮料、绿豆类,石膏类,辛辣、油腻等。

  • 浅谈经方之黄芪桂枝五物汤 王飞

    一个治血痹的千古名方: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桂枝五物汤是由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组成。本方记载于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主治血痹、风痹。

  • 浅谈千古利水第一方五苓散 王飞

    五苓散出自《伤寒论》,是张仲景的利水名方,具有温阳化气利水之功,用以治疗包括太阳蓄水证在内的多种病证,临床使用广泛,效果显著,堪称千古利水第一名方。五苓散由五味药组成,"令"水行,故名"五苓散"。

  • 便秘一案 刘娟

    首诊2023年06月26日王某,女,便秘2年余。患者2年来一直便秘,易腹胀,大便4-5日才解一次,大便干结,怕冷,胃纳差,寐差,舌质淡,脉细。二诊2023年07月30日患者便秘明显好转,怕冷较前减轻,胃口稍好转,夜寐较前佳,舌质淡,脉细。

  • 郁证 张宝华

    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郁证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腘窝囊肿的中医治疗 崔乐

    在中医的日常诊疗中,腘窝囊肿的患者也非常常见,常见于顽固滑膜炎的患者中,这些患者大多身材矮胖,膝关节有不同程度的变形甚至畸形,严重影响膝关节功能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