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右归丸合青娥丸加减治疗腰痛

2021.07.25 290阅读 评论数 0 5

右归丸合青娥丸加减治疗腰痛

付某某,男,25岁,2020年3月9日初诊。

现证见:腰痛,性交后尤甚,畏寒怕冷,便溏,口渴,早泄,舌不红,小便不黄,纳差,下肢无水肿。

诊断:此为“右归丸合青娥丸合证”

治以右归丸合青娥丸加减,其方如下:

杜仲10 鹿角霜10 菟丝子10枸杞子10

熟地15 山药12 山茱萸12仙茅10

仙灵脾10巴戟天10 破骨脂10桑寄生10

陈皮10

结果:2020年3月12日电话随访,服用上方3付后诸症已!

按语:中医治病主要在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人体阴阳的盛衰,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从而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实现“中”的愿望,这就是中医之所以叫中医的原因,与儒家追求的中庸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而且暗含着三分法认识世界的哲学观,是仲景六经辨证的雏形,是天人合一思想在医学中的具体体现。实际上中医的治病方法很自然、很科学,如人饿了就想吃东西填充,这是“虚者补之”;如人尿憋着就想撒小便,这是实者泻之;夏天就想吃凉的东西,这是热者寒之;冬天就想吃热的东西,这是寒者热之;故中医治病的过程就是辨寒热虚实的过程,或者是辨阴阳的过程,因为寒、虚属阴,热、实属阳。治病辨出了阴阳,按照张仲景的话来说就“思过半矣”。

本案从“腰痛,性交后尤甚”,可知此腰痛必属虚证无疑,病位在肾,下面要考虑到底阳虚还是阴虚;从“畏寒怕冷,便溏,舌不红,小便不黄”可知此为阳虚,即使有“口渴”,也为阳虚,因为舌不红,这种口渴必喜热饮;若阴虚,舌会红,不会“不红”;故本案当为肾阳虚,而且没有水液代谢障碍,这是“右归丸与青娥丸合证”,宜用右归丸与青娥丸合方加减;原方有当归,其润肠通便不利于便溏,故去之,代之以破骨脂,有青娥丸之义,而且可以温脾止泻,有利于便溏;原方有肉桂,可用巴戟天代替;原方有附子,可用仙茅、仙灵脾代替,这样便于煎药;因药房没有鹿角胶,故用鹿角霜代替;加桑寄生,有腰四味之义,这是腰痛的经验方,组成有杜仲、桑寄生、川断和川牛膝四味;加陈皮,是为了达到“补而不滞”的效果,防止熟地滋腻碍胃,使纳差加重;如此辨证,丝丝入扣,果然三剂而愈!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夏耀飞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膏方常用的胶类、糖类 谢江强

    制备膏方常用的胶类中药有阿胶、龟甲胶、鹿角胶、鳖甲胶等。

  • 追忆一下王清任的身痛逐瘀汤 张宝华

    四、总结身痛逐瘀汤是一种具有活血祛瘀、通络止痛功效的中药方剂。

  • 从“黄芪桂枝五物汤”谈“半身麻木”治疗 张训景

    安*,男,52岁,2023.08.18主诉:手足麻木、脸麻5个月。半身麻木(血痹)概述麻木仅见于半侧肢体者为半身麻木。在古代医籍中,半身麻木与四肢麻木均属“痹”、“中风”等病证范畴,金代以后始麻木症名。半身麻木一症较四肢麻木为重。其中肝风内动所致者尤易发生

  • 腰疼腿疼方药也行 王晨阳

    上周治疗一个双腿疼的女性患者,73岁,发病有半个月了。在《雷公炮制药性解》中主怒气伤肝,胸腹中积聚,腰脐间瘀血。治腰膝酸痛,麻木),牛膝活血通络,引药下行。可治风湿疼痛,腹泻痢疾,肮腹疼痛,气虚浮肿,头昏食少,瘰疬,跌打损伤。后嘱壮腰健肾丸善后。

  • 甘草泻心汤小记 张宝华

    组成炙甘草15克、黄芩9克、干姜9克、半夏9克、大枣4枚(擘)、黄连3克方中炙甘草起到和中缓急、补虚益气的作用;黄芩清肺热,干姜温中散寒,半夏降逆止呕,大枣则补脾和胃;黄连则清热燥湿。适用人群与禁忌甘草泻心汤适用于脾胃不和、心火旺盛、肠道湿热等症状的人群。

  • 郁症非为肝所属 缴秀珍

    综合以上四诊情况对该患者辨证为眩晕之脾肾气虚夹瘀证。方用我科协定处方升阳益智汤为主方,并结合患者病情进行了合理化裁。

  • 五行、五脏与四季五时关系 谢江强

    五行、五脏与四季五时关系表中国的传统观念认为,世界上万物万事都由五行构成,正所谓木能生火,火能暖土,土的繁衍功能造就了金,金能生水,而水能植木,这就是五行相生的顺序。具体的五行、五脏与四季五时的关系,我就简要地列在下面的表格之中,以便读者朋友们对照。

  • 抑郁症的针灸治疗 崔乐

    治疗抑郁症常用的针灸穴位有人中、间使、太冲、合谷、大陵、劳宫、丰隆、涌泉、大椎、陶道、身柱、哑门。李某,女,22岁,患者诉情绪抑郁4年。初起头眩,注意力不集中,后则倦怠寡言,情绪抑郁不舒,发病时独语。精神卫生中心诊为抑郁症。

  • 浅谈中医止咳第一方止嗽散 王飞

    浅谈中医止咳第一方止嗽散止嗽散出自清代医家程国彭之手,本方是由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陈皮、甘草七味药物组成,载于《医学心悟》。

  • 黄芪建中汤 李华歆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厚朴麻黄汤厚朴五两麻黄四两石膏如鸡子大杏仁半升半夏半升干姜二两细辛二两小麦一升五味子半升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麦熟,去滓,内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