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论天枢穴先后天穴义(三)

2021.02.21 240阅读 评论数 7 34
解密天枢穴的“前世今生”(三)
——论天枢穴先后天穴义


大家过年好:
今年是牛年的大年初三,继续给大家揭秘天枢穴的“前世今生”。我们主要论的就是天枢穴先后天穴义的关系。我们从上两次的揭秘当中论述了,天枢穴是在脐旁2寸双侧皆有此穴,是胃经的腧穴,并且与周围的腧穴组成了天枢穴的区域,既可以解决我们胃肠道的消化、便秘、腹泻等一切问题,又可与脾经及上面的滑肉门、太乙穴等组成调节情绪的腧穴组合,又是我们调节气血、润肠通便的重要穴位。今天我们要给大家说的是,天枢穴的在先天状态下,也就是在十月怀胎的胚胎期间,它的真实穴位的论述,以及在后天形成的穴义,及他们先后天的功能的论述。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全面的论述。
我们先从《素问》这段经文上论起:“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故曰: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此之谓也。”这句话我们在前两次的揭秘当中已经说过。我们中焦的气交之分是由天枢这个穴来统领的,是调节上下、内外、无有方面的重要的区域的腧穴。有的专家学者认为,现在胃经上所标明的肚脐旁开两寸的天枢穴,是否能真正起到这种调节上下、调节内外、气交之分、人气从之的作用呢?因此,很多学者主张,《内经》当中所论述的天枢穴就是我们的肚脐——神阙穴。我们来看一下神阙穴这个位置以及它的作用。神阙穴位于肚脐处,也叫命蒂,也叫神阙。神气所住的这个大的宫殿叫神阙,它是在人体母体当中生成后代的第一个窍穴,然后再生成命门的窍穴。人之神气之阴阳交合,人天之间交合的第一个窍穴就形成神阙。《类经》上这样描述:“人之初生,生由脐带,脐接丹田。”我们这个神阙穴——肚脐,就是胚胎在母体内依靠这个神阙命蒂,来吸收先天的精微物质,聚合而发育成形——人体。所以说我们的神阙命蒂是先后天物质转化的枢纽。我们在人体中吸收母体带来的气血,以及全身毫毛孔窍所吸收的,天地之精气所带来的无形的物质转换,都通过命蒂的调控,吸收到先天的胚胎发育中,所以说人的先天状态,是完全通过神阙穴来进行先天能量的输送。这个时候我们人体天枢穴所在的足阳明胃经,及足太阴脾经等等12条经络,尚处在一个潜化的状态。
这个问题涉及到天枢穴的先后天关系。在《黄帝内经·灵枢》中,把人体精气神形成和经络生成的先后顺序论述得比较完整。《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这句话表明,人刚刚出生的时候是先形成精的。《黄帝内经·本神》篇当中这样论述:“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这个“精”是父母的阴精、阳精形成的受精卵,精成之后才能有脑髓的生成,才形成骨骼,成为骨干。“脉为营”就跟我们的经络有关了,我们的血脉成为营血,它是在我们的精、神形成之后;“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这个谷气是什么时候入的胃呢?只有在出生之后,潜化了神阙穴从母体中吸收先天营养物质功能之后,脐带被剪掉,由先天转为后天的情况下,经过我们口鼻的呼吸,以及消化道的营养物质的吸收,就叫作 “谷气入于胃”。这个时候脉道才通,血气才能在脉道里行。足阳明胃经等12条经络,在神阙穴这个先天能量转化的功能被潜化、缺失之后,我们潜隐的12条经络的功能才得以显现,才开始发挥它的功能。这段话的论述给我们带来是这样几层意思:一、12条经络形成晚于神阙穴神气和精气形成的,神气和精气通过神阙接收先天营养物质而发育成先天功能,是人体怀胎十月的一个营养通道,那时人体的12条经络是潜隐的,是不发挥作用和功能的,只有在人出生之后掐断脐带,隐化神阙穴的先天营养功能,才使后天的五谷之气进入了胃经,脉道才通,血气才行,使我们的经络功能发挥了真正的作用。二、神阙穴和十二经络的关系初步表明,天枢穴在《黄帝内经》的论述当中,是调节上下、左右、先后天关系的重要的腧穴区域,及后天脾胃生化之源的功能。因此,笔者认为,从《黄帝内经》的穴义来讲,天枢穴的先天功能和穴义,就是神阙穴在怀胎十月当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承载先天营养物质的重要的途径和窍穴。这个有形的穴在道家养生古籍中有高度的概括:“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成,名为神气穴,内有坎离精”。它是由乾坤坎离集合天地神气之全息而成。它是在先天怀胎十月当中发挥功能,出生之后,它的功能被潜隐,神气藏于肚脐神阙,而后天的脾胃之经的功能、脾胃生化之源的功能、吸收谷气的功能、消化谷气,运输谷气的功能在脐带被掐断那一刻,被激发出来。所以说天枢穴的先天状态,就是神阙穴的先天状态;天枢穴的后天状态,就是现在我们所命名的胃经肚脐旁开两寸的功能,是气血的生化之源,是调节情绪的区域,是大肠的募穴功能,是“魄门为五脏使”的注入气血的功能,如此则天枢穴的先后天关系已完整论述清楚,通俗地讲,它的前世今生就说的明白了。
天枢穴先后天穴义关系的完整论述,从根本上解决了《黄帝内经》所论述的天枢穴枢机作用的本质。“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此之谓也”“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这是枢机作用。在道家养生中,常论述这样一句话,时时守神阙,后来必定是神仙。这是从先后天的能量的转化关系、身体内外的转化关系,从无形的能量转化成有形的能量。人居后天,从天地之间无形的精气神当中,来摄取先天能量的枢纽、窍穴或者区域,为大补神气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位置和方法。现代研究,意守神阙穴可以延长寿命,并且有很好的镇痛作用,在剖腹产手术麻醉中应用的非常多。
天枢穴的枢机作用,在《黄帝内经·气交变》论中有详细的论述。《气交变》从天枢区域入手,对应了五运更治、天运四时之气的运变,而产生的人事顺应变化的结果。天运五明(金木水火土)的应变,带来了天之四季(春夏秋冬)的运变、六气的变化,以及顺应地之四方、地之五行的相应变化。随之带来的也是人气的与天地相适应的变化,称为“气交”。在《黄帝内经·气交变》当中认为,人只有适应了天地的运变,才能健康长寿,才能与天地交合,人天同寿。人怎样以天枢区域运行,来适应天气和地气的变化呢?在《黄帝内经·气交变》中有这样的论述:“善言气者,必彰于物”,(唐)王冰注“气交迁变,流于无极”。“善言应者,同天地之化;善言化言变者,通神明之理”。就是说天枢所带来的调节天气、地气的变化,必然是在万事万物当中和我们人体的毫毛孔窍当中显现出来。
在我们论述的天枢气交法当中,有以下几种推荐:
一、天枢气交灸。天枢气交灸根据《气交变》论的原理,以及天枢穴先后天的关系。我们主张在神阙穴用2.5 ~3厘米的艾条进行20分钟的悬灸,再加上双侧的胃经的天枢穴,用2~2.5厘米的艾条悬灸,双侧同时进行,再加上双手心包经的劳宫穴,组成一个天枢气交灸的完整组合。其原理在于,《气交变》论曰:“善言气者,必彰于物”,(唐)王冰注“气交迁变,流于无极”。这句话是说气交的变化,一定会在万事万物对应的人体的毫毛孔窍中显现出来。天枢先后天的关系——神阙和天枢穴,这是主穴。心包经的劳宫穴是遵循《气交论》论述的“善言应者同天地之化;善言化言变者,通神明之理”,劳宫穴是心主神明的厥阴经腧穴。心主神明,是主宰气交迁变的根本之理,所以取劳宫穴就是顺应天地五行之化、而调节五脏六腑之气,并且顺应人气出入门户劳宫穴,调节天气百会穴、地气涌泉穴,整体调节全身的毫毛孔窍,顺应“气交迁变,流于无极”的内外调整、无有调整的机理而设置的灸法。
二、顺应天枢穴的先后天关系,推荐北京中药大学崔述生教授的点神阙、透天枢、行气海的方法。崔述生教授用此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笔者认为,这个方法可以起到枢机的一些作用,补充先天之本,调节后天脾胃生化之源的作用。这是从点穴、按压的角度来推荐,调理骨科疾病。
三、文献记载,胃经上的天枢穴还可以治疗除脾胃病之外的所有的腹泻、腹胀的问题。不管是手术后、癌症复发、肝硬化腹水,还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腹胀、腹泻和便秘,都是天枢穴调理的范围。还有其他方面的应用,例如“隔姜灸天枢穴治疗原发性痛经”;“隔药饼灸天枢穴治疗寻常性痤疮”;“电针天枢穴治疗肾绞痛”;“深刺天枢穴治疗腰痛”等等,这都是天枢穴后天穴义所包含的内涵及所调理的疾病范畴。
至此,我们就完整论述了天枢穴的“前世今生”,及它所代表的先后天穴义的关系。从《黄帝内经》理论的深度,以及生成的先后天的关系来论述天枢穴的穴义,以及天枢穴所起到的枢纽作用。在方式方法上,天枢穴的气交方法,以及它在妇科、骨科、消化系统或者情志病当中的一些应用,重点的是在于解决和梳理天枢穴的先后天关系,来彰显我们气交补法的机理和作用,从根本上以焕然一新的方法和机理来调节我们的内外之变、无有之变达到培补先后天神气的目的,谢谢大家!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王玉慧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黄磊 资质认证

    此穴临床效果显著

    2022-06-03 09:46 评论数 0 0
  • 王兴 资质认证

    人始生先成精,先天之精

    2021-02-28 05:01 评论数 0 0
  • 马亮 资质认证

    穴乃自身药

    2021-02-22 07:12 评论数 0 0
  • 张宇 资质认证

    人气与天地相适应的变化,渺小又伟大的人,生存及发展,皆离不开这个广袤的自然时空。

    2021-02-22 05:16 评论数 0 0
  • 张宝华 资质认证

    天枢,枢机先后天之精气。

    2021-02-21 09:57 评论数 0 0
  • 王玉慧 资质认证

    腧穴的含义

    2021-02-21 08:33 评论数 0 0
  • 李超鹏 资质认证

    第一次听说穴义这个名词,想弄清楚到底指的什么意思

    2021-02-21 07:44 评论数 0 0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从厥阴气化理论论治慢性肾脏病 罗沿印

    慢性肾脏病发病之根本源于肾精亏虚。

  • 桂枝加葛根汤小记 张宝华

    此外,桂枝汤还可以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抵抗力。

  • 甘草泻心汤小记 张宝华

    组成炙甘草15克、黄芩9克、干姜9克、半夏9克、大枣4枚(擘)、黄连3克方中炙甘草起到和中缓急、补虚益气的作用;黄芩清肺热,干姜温中散寒,半夏降逆止呕,大枣则补脾和胃;黄连则清热燥湿。适用人群与禁忌甘草泻心汤适用于脾胃不和、心火旺盛、肠道湿热等症状的人群。

  • 岳美中谈延年半夏汤 许春杰

    岳美中谈延年半夏汤,《古今录验》方,载于《外台秘要》。除此以外,延年半夏汤所治范围尚广。急出延年半夏汤全方,2剂后霍然而愈。我国中医药数千年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只要我们勤于采掘,不忽略古之成方,所得又何止延年半夏汤一方而已。

  • 要懂得敬畏人体生物钟 谢江强

    要懂得敬畏人体生物钟:调理慢性肠胃炎小张是个只要工作压力大了,或是因为出差在外饮食、居处不习惯,就容易便秘的人。人身体里有一个生物钟,时间到了就要进食、休息、睡眠、工作等,一旦打破其中任意一个规律,就会影响到其他。

  • 胃脘痛小记 张宝华

    胃脘痛一、症状胃脘痛通常以中上腹部的疼痛为主要表现,可伴有恶心、呕吐、胃酸过多、胃胀、嗳气等症状。

  • 经方治疗咳嗽2例(丹栀逍遥散,白虎加参汤) 姚金虎

    麻黄加术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头痛1例,1剂即汗出热退。白虎加参汤治疗感冒咳嗽汗出1例,4剂后汗止咳消。麻黄加术汤跟丹栀逍遥散治疗外感病,一则从本脏论治,一则从五行相克理论治疗,不再赘述。

  • 服用膏方,找准时间 谢江强

    服用膏方,找准时间才有效膏方的服用时间因季节而定,一般春夏秋冬四季是在第一周和第二周的早、晚饭后一个半小时左右各服1次,第三周到第四周,中饭后服用1次,之后隔一日的中饭后服用1次,连续服用4~6周。

  • 针刺起沉疴   艾灸愈顽疾  一一 中医针灸技术培训有感 刘革命

    北京国际针灸培训中心首先安排了临床经验丰富的中医专家进行了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及中风病的培训,使广大学员对其诊断、分型、针灸取穴、手法补泄有了更加系统的掌握,为临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培训中心随后安排了痛症的治疗的针灸培训。

  • 瓜蒌薤白白酒汤 李华歆

    ——韦伯斯特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瓜蒌薤白白酒汤!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瓜蒌薤白白酒汤”栝蒌薤白白酒汤栝蒌实(捣)一枚薤白半升白酒七升上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