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痹病
患者,女65岁,患者自述患有骨关节炎,骨质疏松多年。刻下全身关节疼痛不适,乏力,怕冷,觉身热,热后易汗出,以上半身明显,时哄然汗出,醒后亦有汗,不欲生冷食饮,眠不佳,入睡困难,易醒,醒后难入睡,噩梦频频,几一整夜。大便时糖时干。脉弦滑。舌如下:


此太阳太阴为病,全身关节疼痛不适,乏力,怕冷,觉身热,热后易汗出,以上半身明显,为太阳表虚证;气上冲,故而时哄然汗出;不欲生冷食饮,大便时干时稀,为太阴病,水饮内生;胃虚为其根本,水饮内停,气上冲,水气相携而逆,是故眠不佳,入睡困难,易醒,醒后难入睡,醒后亦有汗出,噩梦频频,几一整夜;舌淡苔白中后略腻,边齿痕,舌下脉络隐青黯,脉弦滑,乃胃虚停饮之象,随其脉证处:
桂枝15克 白芍15克 炙甘草10克
生姜15克 大枣10克 茯苓15克
苍术15克 制附子10克 生龙骨30克
生牡蛎30克
是方以姜、枣、草健胃;桂、附止痛;苓、术祛饮;龙、牡安神;桂、芍调和营卫;诸药合用适其脉证而处,一剂汗显止,痛缓,眠转佳,七剂后诸症几无,经方功效大体如此,若能通透脉证,处方用药,仲景绝不欺人矣。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了分析《太平圣惠方》中治疗小儿夜啼的方剂 崔国宁
以下对其中治疗小儿夜啼的方剂进行分析。总之,《太平圣惠方》中治疗小儿夜啼的方剂具有丰富的组成特点、明确的功效主治和一定的用药规律。 -
大黄牡丹汤合薏苡附子败酱散治右下腹痛案 张训景
2024.07.23三诊腹痛进一步好转,要求住院配合中医理疗系统治疗。大黄牡丹皮汤合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肠痈)不仅对急性阑尾炎有效,对于反复发作的慢性阑尾炎亦有不错的效果。 -
咒。 陈鹏
-
善持堂近期医案摘录(五十九)白涩症 钱开达
白涩症症状表现为眼睛干涩,外观正常,如中医眼科学中所说“眼部赤肿不显,只觉眼内干涩不舒”。某君男六十五岁患眼睛干涩一年多,视力没受影响,眼科检查正常。善持堂认为,百病皆因于堵。药服7剂,某君苔白腻大减,白涩症基本痊愈,之前说话时常出现的耳呜现象也没有了。 -
不宁腿综合征 李华歆
患者述其数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不适感,症状多于夜间发作,主要表现为自觉双膝关节或脚部胀痛感,偶有麻木感,曾行相关检查未见阳性指征,疑似诊断为“不宁腿综合征?” -
癃闭 谢江强
癃闭是由于肾和膀胱气化失司导致的以排尿困难,尿量明显减少,小便点滴而出,甚则闭塞不通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癃和闭均为排尿困难,轻重程度上不同,多合称为癃闭。癃闭的病位在膀胱,但和肾、脾、肺、三焦均有密切的关系。 -
消渴病 谢江强
消渴病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复因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原因所导致的以阴虚燥热为基本病机,以多尿、多饮、多食、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典型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消渴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本节之消渴病与西医学的糖尿病基本一致。 -
颈椎病 潘洪波
颈椎病中医是如何治疗的。在中医里面颈椎病主要有4大证型:痰湿阻滞型、外邪瘀滞型、肝肾不足型以及血瘀阻络型。去医院检查后确诊为颈椎增生,经治疗没有太大的好转。方中半夏能降逆止呕,泽泻能利水渗湿,茯苓能健脾利水,砂仁可以温脾化湿。所以方中又用淫羊藿温通阳气。 -
黄褐斑 谢江强
现代医学认为黄褐斑的发病多因内分泌失调,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增多,刺激局部黑素增加所致,此外还与精神因素、紫外线照射、化妆品等有关。黄褐斑的基本病理变化为本虚标实,以虚为本,以瘀为标。黄褐斑影响美观,常使患者出现情绪抑郁、失眠多梦等症。 -
想方设法,解除舌咽神经痛患者的苦恼(有更新) 于军
今天的这个患者,来自甘肃平凉,女,62岁,主诉是“右侧舌根疼痛3月”,曾在某顶级医院疼痛科某副教授确诊为“舌咽神经痛”,嘱口服卡马西平,并开具局部麻醉药,让患者家属涂抹患处。中药治疗、针刺治疗都对舌咽神经痛的早期疼痛发作,有确切的治疗效果。
最新文章
-
神经性耳鸣 潘洪波
神经性耳鸣的医案。我判断这是典型的“心肝火旺”引起的耳鸣。李女士连服三副药后,耳鸣症状明显减轻,大约十天后耳鸣基本消失。总之,现代人的神经性耳鸣,很多都是和压力过大,心里烦躁有关。大家如果遇到神经性耳鸣的情况,不妨试试。
-
冠心病的中药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冠心病相当于中医学“胸痹”“心痛”“真心痛”“心络痛”范畴。人到中年之后,身体素质下降,五脏渐衰,脏腑功能失调,是冠心病发病的基础。因其处方全面,服用方便,有利于长期坚持治疗,故最适用于稳定性冠心病的长期治疗。
-
薏苡附子散 李华歆
——列宁小编今天要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薏苡附子散!《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薏苡附子散”!薏苡附子散薏苡仁十五两大附子(炮)十枚上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
肺心病医案一则 孙亮
经住院给予强心、利尿、扩冠等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病程中患者体重无明显变化,精神欠佳,饮食一般,睡眠差。有"冠心病"病史10年,常感胸闷、心悸。
-
常人眼中的小柴胡汤 张宝华
2.疟疾:小柴胡汤能够调和阴阳,对于疟疾患者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
胸痹案例一则 罗沿印
胸痹是指胸部闷闷作痛,严重时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平卧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病案举隅余某,男,47岁。
-
现代乌梅丸的认知应用 张宝华
通过对乌梅丸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伤寒论》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为我们的临床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
大柴归汤加减治疗水肿 夏耀飞
大柴归汤加减治疗水肿赵某某,女,73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玉蝉镇雷家寨村,2023年8月24日初诊。主诉:水肿4天。如此以大柴归汤为主角,合用赤小豆当归散、乌贝散和润肠通便丸,经方配伍时方,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岂不妙哉!
-
中医视角下的癌症 张宝华
中医认为,癌症的发生与人体内阴阳失衡、气血亏虚、脏腑功能失调等因素有关。
-
土生万物(脾胃) 陈鹏
中医常说一句话,“火往上走,寒往下沉”中焦不通,就会出现上焦有火,下焦有寒,中焦有瘀。👉这类人大多舌尖发红,舌根发白或者厚腻,这是上火下寒的典型表现。调理——脾胃才是关键。
难得,交流分享
很好的医案。
从脾胃论治痹证!
痹有多种,莫衷一是,临证圆通于活法,皆在实是中求之,有是病证则用是方药,关乎脾胃则求之,关乎他脏他腑,则相应处之,佛本无法,所谓法者,入道之门也。
学习,受教,谢谢
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表虚风湿,桂枝汤加减,确实对证!
识得真机,病难遁形。
是治疗痹症的首方
要是太阳表虚最好不过!
病情复杂也能处方简单,用药合理不用贵药,这真的是大医了
美誉了,上医路漫漫呀!
芍药用赤芍估计是根据本草经来的,但我感觉还是要具体辩证吧
北宋初《开宝本草》:“此(芍药)有两种,赤者利小便下气,白者止痛散血”,方将芍药分开。
谢谢老师补充,看神农本草经“芍药性味”应该是赤芍。
大体除桂枝汤外,用赤芍比较好。
现在好多学者用经方时,芍药都用赤芍。
看具体情况,莫纠结其芍。
方证相合,效如柎鼓,好案
医圣方药大抵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