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研究之第268条

2021.06.22 79阅读 评论数 3 3
 

 《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268条: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
  今天来找我们看病的是一个特别的病人,自述近来最近总觉得犯困,上下眼皮经常打架,奇怪的是一闭上眼睛就出汗,脉诊是在“上关上”的位置见“浮大脉”,这该如何是好?
  首先,我们先从“脉”入手,这个“上关上”的位置很特殊,《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上关上,积在心下!而“心下”这个位置上面是胸(营卫)所在,下面是腹(胃肠)之处,“营卫”主于太阳属表,而“胃肠”主于阳明属里,所以“心下”的位置事实上是“太阳”与“阳明”的交界处,我们都知道“少阳”为阳枢,属于“半表半里”,正好介于“太阳”与“阳明”之间,所以这个位于“胸”、“腹”之间的“心下”也属于“少阳”统管!



  那么“心下”这个位置脉见“浮大”又是代表什么呢?结合患者的症状,这里的“浮”的意义应该是主“表邪未尽”,而“大”的意义则应该是指“里热炽盛”,也就是说这个患者当前是处于太阳表邪未罢,而又同时有阳明里热的状态,介于二者之间的“少阳”此时也应该处于病态,可能会出现类似“口苦咽干”等症状(可参第221条),仲景把这三阳俱病的状态称为“三阳合病”,因为“里热盛大”,继而“热扰神昏”,所以此时的患者精神状态是不佳的,表现为总想睡觉,这个症状与西医的“嗜睡”很像,如果病情继续加重,那“嗜睡”的下一步就可能发生“谵语”!而“目合”时正是“卫气”由表入“营分”的时候,本来太阳表邪就没有解决掉,而主固卫作用的“卫气”此时还由表入里,所以邪气会长驱直入,外来的“邪”(风寒)与内在“热”化合出汗,这里是所谓的“目合则汗”(可参第201条: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出)!



  那这个患者怎么治疗呢?如果患者单纯表邪未罢,那就应该解表,如果单纯的就是里热,那就应该清里!现在的情况是“三阳合病”,根据第170条: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我们知道表邪未罢的时候似乎不能单纯的清里,而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呢?笔者认为此时应该“调枢”,把治疗的重点放在“少阳”上,营卫“少阳”作为枢纽,外联“太阳”,内通“阳明”,此时太阳表邪未罢,而阳明里热炽盛,此时正处于“矛盾”状态,所以我们索性就哪个都不治,就去调解“少阳”也许会有所转机,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两口子闹离婚,我们作为和事佬谁都不能偏向,那怎么办?就拿孩子说事,孩子毕竟是两个人的共同的,为人父母应该是没有哪个是不心疼孩子的,所以这个孩子就是调和两个人关系的关键因素!所以笔者个人觉得这个患者可以才用“小柴胡汤”加减,当然临床上我们还是要“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有不到之处尽请批评指正!诊病请到正规医疗机构,切不可身试药!)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李华歆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邓先勇 资质认证

    阳入于里则寐,阳出于外则寤,阳加于阴渭之汗,曾治本院一工人夜间盗汗,就是夜间闭目则汗,睁眼则止,最后就是从少阳痰热入手治好的

    2021-06-23 10:48 评论数 0 0
  • 赵景州 资质认证

    分析很到位,加深了对该条文的认识

    2021-06-22 05:25 评论数 1 0
    1. 李华歆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赵景州

      共同进步!

      2021-06-22 05:41 评论数 0 0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病人须知 陈鹏

    话说,先生才,病人福。明明是必须要吃中药的她偏要吃西药。医生再多说几句别人就要投诉了,心里面替这个小朋友感到悲哀。嗯嗯,人的固执傲慢和偏见。会影响人的寿命疾病和健康。。。人的命运,就是自己思维的结果。

  • 追忆一下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汤 张宝华

    在现代医学中,血府逐瘀汤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神经性头痛、慢性胃炎等多种疾病的治疗,疗效显著。

  • 骨质增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张宝华

    X线检查是诊断骨质增生的常用方法,可显示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骨质增生的程度。六、预防与保健1.保持适当的体重:过重会增加关节负担,加速关节退行性变,进而诱发骨质增生。

  • 大柴朴汤加减治疗胃胀 夏耀飞

    大柴朴汤加减治疗胃胀全某某,女,63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郝寨村,2023年8月28日初诊。

  • 甘草泻心汤小记 张宝华

    组成炙甘草15克、黄芩9克、干姜9克、半夏9克、大枣4枚(擘)、黄连3克方中炙甘草起到和中缓急、补虚益气的作用;黄芩清肺热,干姜温中散寒,半夏降逆止呕,大枣则补脾和胃;黄连则清热燥湿。适用人群与禁忌甘草泻心汤适用于脾胃不和、心火旺盛、肠道湿热等症状的人群。

  • 痛经小记 张宝华

    若肝肾亏损,则疏泄与封藏失职,导致胞宫内的经血运行紊乱,从而引起痛经。

  • 酒。 陈鹏

  • 木防己汤类 李华歆

    ——尼采小编今天要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木防己汤类!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木防己汤!木防己汤木防己三两石膏(鸡子大)十二枚桂枝二两人参四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 抑郁症的针灸治疗 崔乐

    治疗抑郁症常用的针灸穴位有人中、间使、太冲、合谷、大陵、劳宫、丰隆、涌泉、大椎、陶道、身柱、哑门。李某,女,22岁,患者诉情绪抑郁4年。初起头眩,注意力不集中,后则倦怠寡言,情绪抑郁不舒,发病时独语。精神卫生中心诊为抑郁症。

  • 中医临床分科方案研究 焦一鸣

    此项目旨在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研究中医临床以证分科的方案,以期替代目前的中医内科临床用西医的病分科的现象。1.临床应用方案包括两个部分:一个可用于县级以上中医院内科的临床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