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临诊碎玉 四逆散少阴病方还是少阳病方

2022.04.30 949阅读 评论数 6 16

318.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四逆散方

甘草(炙) 枳实(破,水渍,炙干) 柴胡 芍药

上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为四逆汤改散(甘草二两(炙) 附子大者一枚 干姜一两半 人参二两),加减法同。

另有柴胡枳实芍药甘草汤条文:

若流于腑,则口苦,呕逆,腹胀,善太息,柴胡枳实芍药甘草汤主之。

少阳病,气上逆,今胁下痛,甚则呕逆,此为胆气不降也,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主之。

   上学的时候,老师教到四逆散是在方剂学先教的,认为属于阴阳气不相顺接,造成手足厥冷,属于少阳枢机不利,但是等到读伤寒的时候我们又发现四逆散是在少阴篇,而且其他篇里没有论及。那到底属于哪种病。这对于我们可能是疑惑了。

  如果说四逆汤是用于治疗少阴病本证或者少阴寒化证,没有人会反对。但是如果说四逆散是用于治疗少阴病,会有很多人反对,但是在伤寒论里,四逆散就是放在少阴病里,而且明确的在条文里写了,少阴病。但是在条文中没有说是怎么来的,单纯说少阴病,四逆。那样的话怎么判断是少阴病呢,是否有脉微细,但欲寐呢?

    我觉得是有的,教材上认为是四逆散是少阴阳郁证,我也并不是很认可,有的书上认为是少阳枢机不利,那就应该归属于少阳病了,和条文不符。虽然我们从方药上看确实可以治疗少阳枢机不利,但是在它最初的设定,是治疗少阴气机不畅的。病在少阴,属于里证,所以后面的所有或然证都是里证,气机不利所以四逆会比较明显,四逆散就是调畅气机的,没有涉及到少阴病相关的虚证,但是它还是克制的,行气不伤正,枳实和甘草,柴胡和芍药,都是等分,相互制约。是治疗少阴证从少阳机枢而出,后面的或然证中,咳嗽,用五味子和干姜,温化寒痰,酸涩敛肺,心悸用桂枝温通心阳,小便不利用茯苓健脾利湿,腹痛用附子,下利用薤白,都是温阳为主,所以这个病的基础还是阳虚,只不过气机不畅时,仲景还是以疏解气机为先,一旦有其他阳郁引起的合病症出现,就会毫不犹豫的用温热药来治疗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秦立志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秦璟灏 资质认证

    感谢分享

    2022-06-25 10:11 评论数 0 0
  • 张丙超 资质认证

    学习了

    2022-06-05 02:14 评论数 0 3
  • 王伟 资质认证

    学习

    2022-05-01 09:57 评论数 0 2
  • 夏耀飞 资质认证

    四逆散是阳郁不是阳虚,以药测证,应是气郁化热伤阴,若不是气郁化热何以用柴枳苦寒之品上下理气?若不是郁热伤阴何以用芍药甘草酸甘化阴?

    2022-04-30 09:05 评论数 2 3
    1. 秦立志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夏耀飞

      😀👍

      2022-05-01 06:46 评论数 0 3
    2. 秦立志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夏耀飞

      修改了,是字打错了,感谢感谢

      2022-05-04 07:03 评论数 0 3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咳、哮、喘医案整理6 谢江强

    咳、哮、喘医案整理6医案18徐某,男,81岁。医案19朱某,女,7岁。配5剂,每剂两煎,每煎取药液100mL,以冰糖化服,每6小时服50mL。儿童感冒咳嗽,常少量配用,效果显著。医案20张某,女,74岁。故以百合固金汤加味,滋养肺肾,润金止咳。

  • 口腔异味一则 曹雪盼

    患者男28岁主诉口腔异味三月余,患者自述平时睡醒后及饭后见口腔异味口黏痰多白色平时胃口可无口干口苦胸闷晨起恶心晚上躺时恶心加重睡眠可大便一般小便调。

  • 白虎加人参汤与四逆散合方加减治疗胃中刺痛 夏耀飞

    白虎加人参汤与四逆散合方加减治疗胃中刺痛陈某某,男,49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玉蝉镇丈北村,2023年11月6日初诊。“口舌干燥,口渴喜冷饮,饮水较多”,这是典型的“白虎加人参汤证”,宜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 茵陈五苓散 李华歆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黄疸病,茵陈五苓散主之。患者同样是得了“黄疸病”,此时应该“身目俱黄”,而从后面的用方可以推断,患者此时核心病机应该是“水湿夹热”,且湿偏重于热!一本云茵陈汤及五苓散并主之。

  • 胃溃疡案一则 曹雪盼

    患者男性40岁余主诉泛酸烧心两年余患者半年前胃镜检查胃部溃疡糜烂碳13检测阳性平素腹胀恶心剑突下疼痛纳差三餐不知饥不能吃凉的大便正常小便频夜尿多眠差卧位有酸水泛出。

  • 脉法新悟(五) 陈玉佳

    我们可以决定治疗方案,但无法决定治疗结果。刻诊,大便1天4至5次,脐下腹痛即腹泻,大便带黏液,不成形,泻后腹痛止。近期医案来自《六指擒龙脉法》,经删减。

  • 反复口疮,泻心汤合升阳散火汤治愈 陈玉佳

    临床常会见到一些患者,反复口疮,伴有口气,反酸,打嗝。思考过后,认为是阳明湿热,葛根芩连汤应该可以应对。服药四剂后,反馈口疮已经下去,心中窃喜此病随手治愈。

  • 做好产后休整,慢性盆腔炎完全可以避免 谢江强

    做好产后休整,慢性盆腔炎完全可以避免郎女士刚坐完月子后的三个月之内,腰部酸痛一直反复出现,白带量特别多,质地清稀,也没有臭味,西医大夫诊断为慢性盆腔炎。将这些药煎出药液200毫升,趁热坐下,待水温下降后,用药汤清洗外阴。每2日清洗一次即可。

  • 四逆散1 李华歆

    因为仲景给出的信息实在太少,所以让我们先看四逆散的组成!由此我们发现一共7味药的小柴胡汤竟然有5个药可以减去,而剩下的只有“柴胡、甘草”,今天研究的四逆散恰好有此药对。所以我们可以推断四逆散的方证应该是基于少阳枢机不通。

  • 经方加减治失眠伴月经1月2次案 宗琪

    条文学习:《伤寒论》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