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毒攻毒汤
患者某女,,65岁。4年前开始腰以下出现痒丘疹,夹水疱疹,自购肤轻松类软膏外涂,似觉好转,而后更甚,且迅速延及双下肢。
斑疹从绿豆大到蚕豆大不等,呈环形红肿,高出皮肤,有的多个丘疹融合成片,常因瘙痒抓破溢血。
头皮亦因长期瘙痒,反复抓破溢血而出现一层厚厚的皮屑覆盖。
3年多来虽因家庭经济困难未系统治疗,但仍断续求治于中西医,均未见寸效,十分痛苦。
来诊时患者头及腰以下皮肤瘙痒难耐,头昏,口苦,小便少而欠畅,头发十分稀疏,可清楚看到如帽状之白色厚厚屑状物覆盖头皮。
腰臀及双下肢泛发红色斑丘疹,伴抓破后留下的累累红斑。面少华,表情痛苦。脉缓,舌苔黄厚。
本患病程4年,清热解毒、利湿追风、养营和血等常法必早被前医遍用。
而其所以成为顽证,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治未得法。
这里首先需要精析病机:斑丘疹泛发、色红赤、肿胀,乃邪热燔灼、火毒炽盛之象;
抓破溢血,乃血热之征;瘙痒甚重,乃风燥之候;
而病程缠绵,病情渐进,病势日烈,乃热甚成毒,毒蕴血脉,复助热势而鼓风耗血之故。
其大片抓破之斑丘疹并无黄水滋溢,说明尚不伴一般顽固性皮肤病所常伴有的湿邪;
斑丘疹红赤而不晦暗,说明血凝瘀滞尚非作祟主因。
综上所述,本证可辨为:血热风燥、蕴久成毒之顽固性体癣。
处以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味。
服完6剂,诸症如故,考虑到病延日久,数剂药难以撼动,于是原方再给药6剂。不料服完后前来第三诊时仍无任何效果,患者抓搔不止,心急神烦,彻夜不眠。我细究对病机的辨析,应该是准确的,而在审方时,发现治法有误。
因为病之势在热,而病之根却在毒。
毒邪蕴结于肌肤之内,久羁于血脉之中,不用攻毒之法是绝难撼动和荡除的。
前两治不效的原因,在于倒置了本末。
遂改用自拟经验方五毒攻毒汤合黄连解毒汤:
斑蝥1枚(去头、足、翅),红娘子1枚(去头、足、翅),蜈蚣2条,全蝎10g,蕲蛇10g,黄连10g,黄芩10g,栀子10g,黄柏15g,生地黄30g,金银花20g,滑石30g,土茯苓30g,甘草10g,赤小豆30g,紫草30g。6剂,水煎,日1剂。
服完后斑丘疹红肿之势大退,瘙痒随之大减。原方再服12剂后,斑丘疹腰部显著消退,双下肢接近消失,头部皮屑大减,但仍瘙痒。加用蛇床子30g、蛇蜕10g,药后斑丘疹基本消散。
本例收效的原因,在于将初诊时的清热解毒法,改为了攻毒清热法,这其间有两个重大差异:
一是清热的地位从第一位降到了第二位;
二是将解毒变成了攻毒。
患者焮红肿胀之斑丘疹泛发达4年,说明非仅有毒,而是毒邪盘踞,毒势强烈。
初诊时所用的清热解毒,虽含有两层用意,即通过清热而达解毒目的和清热法与解毒法同用,然而它们的治疗靶点皆未直接攻击其"毒",而攻毒清热法正是从失败中认识到了此点后所做的选择。
五毒攻毒汤所用之药,含剧毒者达5种,而其中毒之尤剧者当属斑蝥、红娘子二味。
斑蝥含剧毒,但有良好的攻毒蚀疮作用,是治疗恶疮死肌、顽疾瘙痒的良药。
红娘子也含斑蝥素,用途与斑蝥近似。
二药均极易引起泌尿道与消化道之刺激症状。
为做预防,在用大剂量金银花、土茯苓以减其毒的同时,配以滑石、赤小豆利尿,以直接减轻其对泌尿道的刺激。
这是受王洪绪《外科证治全生集》治痈理论启发而设计的。
他以"一容一纵,毒即逗留;一解一逐,毒即消散"为指导思想治痈,我则以"一攻一泄,毒即荡除;一防一治,药不害正"设立了上方以拔毒。
本方集5味剧毒药于一体,能对毒邪久羁、病情顽固之各种见证起到无可取代的根治作用。
但正因为此,一是定要认清系毒羁之顽证,非用不可时才用;二是除严密观察药后反应外,每服3剂,可做一次尿检,若发现尿中出现红细胞,立即停药。
对于原本肝肾功能不全,或有消化道出血,或对虫类药过敏,或胎孕初产者,一律不能使用,而身体虚弱者也需慎用。
五毒攻毒汤的设计和上两例病案的辨治都充分地运用了现代思维学中的平面扩散思维法。
平面扩散思维是思维对象突破实物时空范围,进入概念时空范围,与思维参照系进行横向比较的一种思维方法。
中医的毒,不似西医能在实验室里找到有形之体的病毒,而是对致病力强,症状严重,病程绵长,常以重证、顽证为表现的一类疾病病因病机的泛指。
因为"毒"含毒辣、猛烈之意,很符合上述疾病的基本特征,故用以为名。
这显然是对证象突破时空范围后所确立的概念。
而一遇此类疾病时,更是思维立即突破病名、证象等界限,直从毒力、毒势、毒之兼杂之邪和毒之蕴结深度等方面进行考量,并以毒之既深、踞经损络、非攻毒不能拔除为指导思想,创立了五毒攻毒汤。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善持堂近期医案摘录(六十五)婴儿食物过敏 钱开达
西医认为过敏病症系饮食药物疾病和环境引起的非正常免疫反应,其结果是人体组织细胞损伤,造成各种过敏病症。善持堂十月底接诊过一个患过敏症的婴儿。善持堂根据传统中医理论以自拟的健脾消食新过敏煎施治。半月后随访,患儿饮食正常,食物过敏已不存在。 -
假寐 陈鹏
假寐文/陈鹏医生2024.8.7我在红尘中假寐又在午夜中独醒江边的紫苏干了又枯在蝈蝈的哀鸣声中独步互相倾诉这世间的不平不爱的人可破情局无情的人可破全局可惜我做不到我企图抱着太阳的双脚却被群星嫌弃斗酒千觞未曾醉人生若梦愁断肠月满桐枝我还是满怀心事曾经的纸灰早 -
孩子受惊吓,特别是受家庭暴力的惊吓,带来的后果非常严重。 谢江强
孩子受惊吓,特别是受家庭暴力的惊吓,带来的后果非常严重我经常看到这样的病例,孩子的病看了很多医生,吃了很多药也治不好。通常,孩子受惊吓分为三种情况。一般前两种惊吓对孩子的影响是比较轻的,第三种给孩子带来的惊吓是非常严重的。 -
中医治疗前列腺癌病案分析 崔国宁
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确诊为前列腺癌。患者因年龄较大,拒绝手术及放化疗,遂求治于中医。 -
炙甘草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治心慌、胸闷案 张训景
疗效:患者服用中药2付症状减轻,5付后心慌、胸闷明显减轻。继续服药巩固治疗2周。3月后患者陪同其老伴来就诊,心慌,胸闷未再发作。《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 -
痞满 谢江强
痞满张某,男,31岁。加之1个月前,因情志不畅,而导致肝气郁滞,失于疏泄,克犯脾土,脾胃升降失常,发为痞满。患者来诊自述脘腹痞满不舒,胁肋胀满,心烦易怒等症,提示证属肝胃不和,痰湿中阻。 -
糖尿病 潘洪波
治愈糖尿病患者甚多。不仅对早期糖尿病有效,而对于伴有并发症者疗效更加明显。发现糖尿病5年,长期服用降糖药物,血糖一直不稳定,并逐渐出现身疲乏力、手足麻木、视力明显下降等症状,用中西医治疗,疗效都不明显。又治一母女同患糖尿病者。 -
诗意中的中医 张宝华
梅子黄时日日雨,这当是南国的夏季,而我在北国,近来也在感受这多情的天露。诗人总是那么的多愁善感,撕了心,裂了肺,捧着纯净的灵魂,燃烧着千年的惆怅,也湿我的眼睛。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
柴苓汤加减治“感冒后小便不利20天”案 宗琪
患者:冯某某性别:女年龄:85岁初诊日期:2024年4月1日主诉:感冒后小便不利20余天。4月7日回访:家属代述小便已无大碍,纳増无不适。 -
桃花吟 陈鹏
桃花吟文/陈鹏2027.2.28我在月光下亲手埋葬了你你在日光中微笑阵雨过后的露珠停留在花瓣每一滴露珠心里都有一个太阳你懂我的苦楚么桃花默默山亦默默唯有流水时疾时缓在灵魂中流过我的心穿过天罗地网穿过娑婆世界的凄风苦雨穿过内心最幽暗最隐秘的伤口偏偏寻不到你的
最新文章
-
甘草泻心汤小记 张宝华
组成炙甘草15克、黄芩9克、干姜9克、半夏9克、大枣4枚(擘)、黄连3克方中炙甘草起到和中缓急、补虚益气的作用;黄芩清肺热,干姜温中散寒,半夏降逆止呕,大枣则补脾和胃;黄连则清热燥湿。适用人群与禁忌甘草泻心汤适用于脾胃不和、心火旺盛、肠道湿热等症状的人群。
-
肾气丸 李华歆
患者因虚致劳,且见腰痛,少腹拘紧,小便不畅,为精虚阳亏,可与肾气丸补之。《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
-
咳嗽一月,喝中药五天愈 李娟
女,35岁,咽痛,咳嗽一月来诊。予以麻黄汤合半夏厚朴汤加减,五副,嘱忌生冷油腻辛辣及甜食水果,适当多饮温开水,勿劳累熬夜。2023.11.14复诊,告知,服药第二天即不咳嗽,眼稍红,上方稍作加减,继服五天,可停药。
-
痛经小记 张宝华
若肝肾亏损,则疏泄与封藏失职,导致胞宫内的经血运行紊乱,从而引起痛经。
-
九痛丸 李华歆
——契诃夫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一个小方——九痛丸!《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九痛丸。条文中所谓“九痛”是指虫痛、注痛、风痛、悸痛、食痛、饮痛、冷痛、热痛、去来痛。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九痛丸”的组成!
-
冷库杀手---寒湿痹证 崔乐
穴位选择上,选择内关、大陵、三阴交、然谷、涌泉、照海、关元、气海、百会,以通任脉、滋阴清热、益气温阳为主。中药上运用六味地黄汤进行加减,并根据舌苔、脉象情况逐步进行药物调整。
-
桂枝甘草汤 李华歆
仲景告诉我们此时可以用“桂枝甘草汤”治疗!再看看“桂枝甘草汤”!桂枝甘草汤桂枝(去皮)四两甘草(炙)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桂枝麻黄各半汤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
-
扶阳理路之桂枝法圆通应用 王永利
故此今日讲一下扶阳理路之桂枝法圆通应用。综上所述,应用桂枝法圆通应用,表寒可解太阳可升,中宫亦通,三焦可调,气机可转。
-
前世今生的温胆汤 张宝华
可见陈无择是在前人温胆汤的基础上延伸了其功效,故而仍明为温胆汤。公认温胆汤为治疗胆郁痰扰所致不眠、惊悸、呕吐以及眩晕、癫痫证的常用方。时至今日温胆汤仍因其功用而活跃于临床,经久不衰也。
-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辨证分型及膏方调治 谢江强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辨证分型及膏方调治寒湿痹阻型主症:关节冷痛,触之不温,皮色不红,疼痛遇寒加重,得热痛减,关节拘急,屈伸不利,肢冷,口淡不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