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肝性脑病辨证论治
肝性脑病,是由于肝衰竭或肝硬化等严重肝病发生的一系列代谢紊乱,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出现以精神、神经症状为主的一种综合征,治疗棘手,预后差。
一、病机要点
疾病初起,无明显临床症状,需精细的智力测验或电生理检查发现异常,称为亚临床肝性脑病,疾病发展,可出现性格和行为方面的改变,较重则出现精神错乱、语无伦次,或出现幻觉、狂躁不安,病情进展可呈昏睡状况,进一步恶化,就会转入深度昏迷,人事不省,对外界各种刺激均失去反应,故称为“肝昏迷”。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可归属于祖国医学的“瘟黄”、“神昏”、“厥”、“谵妄”、“郁冒”等范畴。中医辨证主要分虚实,实证多属风、火、痰内闭神窍,神明无主;虚证则属气血阴阳衰败,精神竭绝,神明不用。疾病初发以标实为主,但肝脾受损、气血阴阳早已内伤;久病正虚为本,但湿热之邪留于营血分,痰浊血瘀胶着难解。本病病位在肝、脑,病性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二、辨证论治
1、痰浊闭阻证:神智淡漠,默默自语,或嗜睡昏迷,喉间痰鸣,面色苍白,四肢不温,腹大胀满,舌质淡,苔白腻,脉沉滑。
治法:化痰开窍。
方药:菖蒲郁金汤送服苏合香丸:石菖蒲10g,郁金10g,法半夏10g,茯苓10g,陈皮6g,天麻10g,钩藤10g,苍术10g,远志6g。
加减:痰浊重者,加制南星15g,贝母10g;大便秘结者,加全瓜蒌10g,莱菔子10g,大黄6g;痰浊化热,干扰清窍,加胆南星15g,黄芩10g,竹沥15g;腹胀肢肿者,加泽泻15g,车前子(包)15g。
2、痰热蒙窍证:身热烦躁,面红目赤,喉中痰鸣,妄乱错语,进而神昏,腹大如鼓,大便秘结,小便色黄,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平肝,涤痰开窍。
方药:羚角钩藤汤合涤痰汤加减:羚羊角(冲服)1g,钩藤10g,胆南星9g,竹茹9g,竹沥半夏10g,茵陈15g,黄芩12g,山栀9g,石菖蒲12g,枳实9g,生大黄9g,茯苓15g。
加减:昏迷重者加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抽搐震颤者,加地龙9g,全虫9g;大便秘结,腹胀满者,加瓜蒌10g,芒硝(冲入)9g;肝火旺盛,面红目赤,脉弦劲有力者,加龙胆草10g,黄连9g,夏枯草15g;身目黄染者,加金钱草30g,虎杖15g。
3、肝风内动证:神思恍惚,头晕目眩,手足徐动,进而神昏抽搐,鼻衄、齿衄或皮下瘀斑,舌红绛,苔薄少,脉弦细。
治法:滋阴熄风。
方药:羚羊角汤加减:羚羊角粉(冲入)1g,石决明(先煎)30g,龟板(先煎)9g,生地黄15g,丹皮15g,龙骨(先煎)10g,牡蛎(先煎)30g,白芍10g,菊花10g,川牛膝10g,玄参15g,麦冬15g。
加减:烦躁不安,彻夜不眠,舌红少津,加酸枣仁10g,夜交藤10g;神思恍惚者,加阿胶10g,龙眼肉10g;衄血者加水牛角粉(冲入)10g,茜草10g;抽搐明显者加地龙9g,全蝎9g;头痛严重者,加钩藤10g,珍珠母10g;痰热重者,加胆南星10g,竹沥15g;痰热伤津,舌质干红者,加沙参10g,石斛10g。
4、心脾两虚证:神思恍惚,心悸胆怯,少寐甚或昼夜颠倒,头晕神疲,面色不华,肢体困乏,饮食减少,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治法:养心益脾。
方药:养心汤合归脾汤加减:党参10g,黄芪10g,白术10g,茯苓10g,茯神15g,酸枣仁30g,当归10g,川芎10g,远志6g,生姜2片,大枣5枚,炙甘草6g。
加减:夜寐不安者,加五味子15g,柏子仁10g;悲伤欲哭,精神恍惚者,加淮小麦15g,龙眼肉10g;心悸怔忡者,加龙骨10g,珍珠母30g,牡蛎30g;脾虚泄泻者,去当归,加炒扁豆10g,炒薏苡仁30g;食少纳差者,加炒枳壳10g,炒谷麦芽各15g;面色晄白,神疲乏力明显者,党参改为人参10g,加仙鹤草15g。
5、阴阳俱脱证:神昏不醒,目张口开,手撒肢冷,汗多,气息低微,二便自遗,脉细弱或脉微欲绝。
治法:益气养阴,回阳救逆。
方药:生脉散合参附汤:人参15g,黄芪12g,麦冬15g,五味子9g,山萸肉15g,制附子12g,桂枝10g,生地10g。
加减:若汗出不止,加黄芪30g,生龙骨(先煎)30g;阴精耗伤,舌干,脉微者,加麦冬10g,生地10g,炙甘草10g。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中元节 陈鹏
晚上出门带个小香囊里面装点盐糯米硬币桃枝之类 -
炙甘草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治心慌、胸闷案 张训景
疗效:患者服用中药2付症状减轻,5付后心慌、胸闷明显减轻。继续服药巩固治疗2周。3月后患者陪同其老伴来就诊,心慌,胸闷未再发作。《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 -
痞满 谢江强
痞满张某,男,31岁。加之1个月前,因情志不畅,而导致肝气郁滞,失于疏泄,克犯脾土,脾胃升降失常,发为痞满。患者来诊自述脘腹痞满不舒,胁肋胀满,心烦易怒等症,提示证属肝胃不和,痰湿中阻。 -
黄山的松 陈鹏
黄山的松文/陈鹏医生2024.6.4那挺拔的身姿扎根于摇曳的云在满满的笑意中不知疲倦地迎客/送客舒展虬枝迎四季峭谷云深景亦奇与生俱来的名节在天地间逗留岁岁芳化终成为商业化的利器把风磨旧把雨磨细可惜了可惜了平生无须逐鹿志沦为小巷接客人少了一个人少了许多魂黄山 -
中医“通因通用”之大柴胡汤 郭文龙
杨某,女,45岁。“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体现了中医“通因通用”治法的妙用。遂用大柴胡汤以通里泻实,平胃散以化痰消痞。《伤寒论》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
眼镜模糊视力下降 潘洪波
眼睛模糊不清不够明亮,教你一个中成药帮你健脾益肾、补肝明目。随着年龄越来越大,眼睛就会模糊不清,近视越来越不明亮了。如果你有眼睛疲劳、近视加重、视物模糊,就可以参考一下这个中成药了,滋补肾脾肝,帮你的眼睛明亮起来。 -
痛风 潘洪波
痛风在过去被称之为富贵病,古代的帝王将相、达官显贵,终日山珍海味,痛风的发生率很高,而普通百姓的发病率很低。痛风严重的叫白虎厉节,像被老虎咬住一样,可见这种疼痛是很可怕的。我给他写了个方子,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创立的,这个方子叫上中下通用痛风方。 -
失眠 潘洪波
当然,可能也是因为酸枣仁在失眠这个问题上用的广、原材获取也不容易,近些年的价格一直是飞涨,很多患者用起来负担也是挺大的。 -
黄褐斑 谢江强
现代医学认为黄褐斑的发病多因内分泌失调,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增多,刺激局部黑素增加所致,此外还与精神因素、紫外线照射、化妆品等有关。黄褐斑的基本病理变化为本虚标实,以虚为本,以瘀为标。黄褐斑影响美观,常使患者出现情绪抑郁、失眠多梦等症。 -
柴苓汤加减治“感冒后小便不利20天”案 宗琪
患者:冯某某性别:女年龄:85岁初诊日期:2024年4月1日主诉:感冒后小便不利20余天。4月7日回访:家属代述小便已无大碍,纳増无不适。
最新文章
-
中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 谢江强
中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中老年一般是指人类生命历程中青年之后的阶段,包括中年和老年。老年人五脏日虚、阴阳渐衰,其根本病理特点是“以虚为本”,或因虚致实,虚实夹杂。
-
不生烦恼,即得自在 陈鹏
-
类风湿关节炎的膏方治疗心得 谢江强
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变特点为滑膜炎,以及由此造成的关节软骨和骨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多数为缓慢隐匿起病,少数急性起病,发作与缓解交替出现。类风湿关节炎受累关节的症状表现为对称性、持续性关节肿胀和疼痛,常伴有晨僵。
-
慢性胃炎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慢性胃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和隐痛、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等。胃镜普查证实,我国人群中慢性胃炎的发病率高达60%以上,萎缩性胃炎约占其中的20%。
-
膏方制作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谢江强
膏方制作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口尝有“砂粒感”制备中使用的器具,如浓缩设备、容器、搅拌用的棒子、竹片、筛网等这些器具清洗不干净,存在、带入或脱落灰屑。
-
膏方常用的胶类、糖类 谢江强
制备膏方常用的胶类中药有阿胶、龟甲胶、鹿角胶、鳖甲胶等。
-
硝石矾石散 李华歆
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硝石矾石散!腹满者难治,硝石矾石散主之。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硝石矾石散!硝石矾石散硝石矾石(烧)上二味,各等分,为散,以大麦粥汁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
追忆一下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汤 张宝华
在现代医学中,血府逐瘀汤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神经性头痛、慢性胃炎等多种疾病的治疗,疗效显著。
-
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腹泻 夏耀飞
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腹泻郭某某,女,82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叶寨村,2023年9月22日初诊。主诉:腹泻3天。现症见:便溏,一日2次,大便急迫,痛泻,神疲乏力较甚,纳可,肝郁舌,呃逆。
-
从“黄芪桂枝五物汤”谈“半身麻木”治疗 张训景
安*,男,52岁,2023.08.18主诉:手足麻木、脸麻5个月。半身麻木(血痹)概述麻木仅见于半侧肢体者为半身麻木。在古代医籍中,半身麻木与四肢麻木均属“痹”、“中风”等病证范畴,金代以后始麻木症名。半身麻木一症较四肢麻木为重。其中肝风内动所致者尤易发生
学习了
现代医学也很重要
肝性脑病是临床上的急危重症及难点,在痰浊闭阻、痰热蒙窍、肝风内动证阶段需要通腑泄热比较关键,除了口服给药,还需要鼻饲给药,或者灌肠治疗,此阶段患者营养科的参与也能提高救治成功率!!!
师兄所言极是,肝病的营养支持,大家越来越重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