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结

2025.08.03 533阅读 评论数 4 12

  热爱中医的朋友请点击下方页面关注小编公众号,获取更多中医知识!


每日格言

  “人生的意志和劳动将创造奇迹般的奇迹。 ”

               ——涅克拉索夫


1

【128】问曰:病有结胸,有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

【129】何谓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

【130】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一云寒而不热),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





1


 我们今天就开始讲关于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篇的内容了!

 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整部《伤寒论》一共才398条文,为什么关于“太阳病”的条文就有178条呢,整个“太阳病”的条文占整本书的44.7%,这还没算上后面很多虽然没放在“太阳病”里到时其实就是讲关于“太阳病”的条文!这到底是为啥啊?

​​​


 小编认为关于“太阳病”的篇幅多恰恰提现了仲景诊疗思维,仲景认为其实很多疾病都是从外而来,大家不要马上反对,我们研究经方一定不要用现代人的思维去想古人,就好比古代没有手机,那时候传递信息只能飞鸽传书啥的,你要想如果没有手机怎么办呢?其实古人在长期观察发现很多疾病是有“从外而内”的这么个规律,所以我们生病了就要想着怎么把这个“邪气”给请出去……

 当病情处于“太阳病”阶段,我们我们就主张“表解”,想方设法的研究怎么“表解”得“正汗”,继而达到“表里和”的状态!

 

 比如我们刚受了点风寒,有点怕冷流鼻涕,这个时候我们马上喝点热水,泡泡脚,洗个热水澡,喝点姜汤,再好好休息一下,第二天可能就没啥事了,反之如果病邪一路长驱直入,由表入里,可能早晚会变成大病!


 小编遇到过很多人以咳嗽为主诉就诊,吃了很多止咳类的药效果不理想,最后问诊之后发现,其实患者家里养了小猫小狗或者环境比较潮湿,本身就属于过敏体质,再加上整天接触这些过敏原,免疫力差一点,就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有的患者总是觉得怕风怕冷,身痒,经常性的打喷嚏,流鼻涕等等,这都属于“太阳病”阶段,时间久了就可能会导致病邪深入,引发更严重的问题!

​​​

 前段时间小编一连遇到了几个癌症的患者,他们都很年轻,最大的才四十出头,他们平时都没有什么不舒服的的症状,就是体检过程中意外发现的,小编感慨万千,为什么现在癌症患者这么多,而且这么年轻化?主要原因是现在技术先进了,能够做到早发现,另一方面也说明现在的年轻人真的是很“脆弱”,本身就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长期熬夜,吸烟饮酒,懒于运动,承受各种压力等等,这些都可能成为引发癌症的潜在因素!所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这是我们中医诊疗核心理念!

 第128条中提到了“结胸”和“脏结”这两个病,从后面的条文我们可以知道“结胸”是属于“太阳病”误下引发的,也就是说本来是个处于“太阳病”阶段的患者,医生在其表证未罢的情况下错误的用了“下法”,这就相当于“开门揖盗”,敌人还没打进来的时候,自己就把城门打开了,这个时候邪气就顺理成章的从外面进来了,这就是所谓的“热入因作结胸”!

​​​

 所以小编一直认为那些平时不怎么“感冒”的人不一定就真的没有问题,为啥呢?因为“太阳”主表,“太阳”就相当于小区大门口的保安,有什么情况他第一时间通知你说明他负责任,而当他整天呼呼大睡,啥事都不管的时候,什么人都可能混进来,这就有潜在的风险,人体也是一样,表面看着风平浪静,其实可能是暗流涌动!

 小编有个大胆的想法,很多疾病都可能是从“表”入“里”,比如说肿瘤、结石啥的,表面上你看它是从内长出来的,但是从中医角度来说,它可能就是之前在“表”的“风邪”、“湿邪”、“寒邪”等等深入体内导致的,现在也有很多中医大咖认为肿瘤是“风邪”引发等论点!

 再说“结胸”的症状,仲景说“按之痛”说明它属于“实证”,在脉象上是“寸脉浮,关脉沉”,“寸脉”属于“阳”,“阳”部见“浮”脉说明此时尚有表证,而“关”部见“沉”,“沉”主里主水,说明里阳虚弱继而生了痰饮,所以“结胸”属于误下引发的“表邪”深入与里阳虚弱生成“痰饮”共同作用下的“实证”!

 第129条说的是“脏结”,这里仲景特意把“结胸”和“脏结”放一块儿讲也是有深意的,说明二者从症状上很像,相同点是二者都会引发“疼痛”,“结胸”是因为“太阳病”误下引发的邪气深入,里阳亏虚生成痰饮,二者结合下引发的实证,因为里阳不振,所以患者在饮食上就是没什么胃口,小编临床上确实发现不少患者在感冒过后出现食欲下降,而“脏结”属于“纯阴证”,在后面第167条中: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傍,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脏结,死。我们得知这个“脏结”跟现在的肿瘤其实特别像,它是固定部位的疼痛,患者在得了“脏结”后也会跟“结胸”一样出现疼痛,也会时不时的拉肚子,而且患者在“阳”部的脉也是“浮”的,这个“浮”跟“结胸”中“浮”脉是不一样的意义,它是虚的表现,而在“关脉”表现为“小细沉紧”,“关部”对应的中焦,是人的气血生成的关键所在!这个地方的脉出现“小细沉紧”,“小细”说明气血虚弱,而“沉紧”说明有“实寒”,所以“脏结”属于纯阴证,它好比就是个冰块儿,硬邦邦的在那里,最后仲景再次提醒我们如果“脏结”病患者在舌象上见舌上“白苔滑”的情况时就比较棘手,“白苔滑”说明湿重,说明里阳亏虚到了一定程度!

 第130条说的是“脏结”是没有阳证的,因为它属于纯阴证,但是这个“阳证”也不是绝对的,很多疾病到了后期都是寒热错杂,表面上都会有点“假象”,这个就得仔细辨别了!

​​


 这里特意说“不往来寒热”也是有深意的,我们知道一般“往来寒热”属于“少阳”的典型症状,特意放在这儿说这个,说明“少阳病”跟“脏结”在临床上可能存在相同之处,小编认为这个“相同之处”就像在“舌苔”表现上,我们说“少阳”的核心问题就是“三焦水道”上面的问题,那么水道有了问题就会出现“湿”,而“脏结”虽然属于“纯阴”,但是也会出现类似“湿”的表现,只不过“少阳”或多或少的会有热化的趋势,也就是转为“湿热”,而“脏结”的患者并不会,“舌上苔滑”说明水湿过重,此时不可以妄用攻下,因为加剧里阳的损伤!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有不到之处尽请批评指正,看病需要医生具体诊断,切不可以身试药,已开启赞赏模式,支持小编原创文章!欢迎大家点赞、在看、转发及邀请热爱中医朋友加入公众号,感谢大家大力支持!)

      关注经方苑

​​​​​

专心

专注

专业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李华歆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伤寒论第十二条(十三) 张宝华

    大家要知道《伤寒论》当年治的都是大病,东汉末年呀!兵燹不断,疫情此起彼伏,传染病厉害的很,咱们先生家族,“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所谓的“伤寒”,其实就是现在的传染病。

  • 伤寒论秘密 李华歆

    今天讲的是第三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而开头就说了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太阳病初见时发热不发热其实无所谓,但是“恶寒”则是“必须的”!

  • 89.辨咳嗽有痰无痰,要重视舌诊 杨涛

    姓名:伍某,性别:男,年龄:49岁就诊时间:2024-11-16主诉:咽痒咳嗽4个月。

  • 伤寒论第九十八条(六) 张宝华

    “小便难”,在太阴病,你看那个一百八十七条也是,如果小便利,湿热能够外越,他就不发黄。那么湿热之证若治以小柴胡汤,湿热这种情况下再撤其热,再加以疏泄,湿热下注一定要得痢疾,“后必下重”。

  • 伤寒论第九十六条(七) 张宝华

    祖宗在天之灵都不得安稳,岂不无颜以面。

  • 伤寒论第七十六条(四) 张宝华

    我这给人吃栀子豉汤是没发现有吐的,我们看看这一段文章,先生说发汗、吐、下后,他老人家还会给吃吐药,哪有的事嘛!栀子豉汤加二两甘草就是栀子甘草豉汤,它也不会吐的。

  • 伤寒论第七十二条 张宝华

    七十二条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那么这个凡是小便不利,里有停水,有表证,发汗表没法不解,得用五苓散。刚才咱们说了,这条是个重申,但他绝对不是废话,要是没有上面这一段,单凭“脉浮数烦渴者”这个脉证,你就给五苓散,那你岂不孟浪了,对吧!

  • 伤寒论第一百四十八条之我见(四) 张宝华

    你看这个阳明病是法多汗的,第一百四十七条的“胸胁满微结”、“但头汗出”,不就是阳热微结的嘛!它自然就会成阳明热结,那么就得通大便,泻下这个大便硬,热结就去除了,身体才能恢复健康。

  • 门诊医案小结 胡松岩

    患者吕某,女,66岁。1周症状较前加重,伴腰膝酸软,时有头晕、耳鸣等不适。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避风寒,畅情志,不适随诊患者王某某,男,46岁。

  • 傅青主治疗现代阳痿早泄的经验总结分析 崔国宁

    深入研究傅青主治疗阳痿早泄的经验,对于提高现代临床治疗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阳痿早泄的发生与肾虚密切相关。(四)随症加减,灵活用药傅青主在治疗阳痿早泄时,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随症加减,灵活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