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皮大丸

2024.03.05 523阅读 评论数 0 0
 热爱中医的朋友请点击下方页面关注小编公众号,获取更多中医知识!(本文已开启赞赏模式,如果您觉得文章对您有用,文末赞赏小编一下吧!感谢您的大力支持)

 每日格言
 “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佚名

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竹皮大丸!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
【21.10】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安中益气,竹皮大丸主之。

 条文说的是一个刚刚生产后的妇人,选择了母乳喂养宝宝,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奶量不够,那个时候也没有什么婴儿奶粉,所以只能找你看病,与此同时,患者还会经常性的觉得自己心烦意乱,严重时还会出现恶心、嗳气等上逆的症状,此时仲景告诉你治疗原则要“安中益气”!于是你使用了——竹皮大丸!

           竹皮大丸
 生竹茹 二分 石膏 二分 桂枝 一分 甘草 七分 白薇 一分
【用法】上五味,末之,枣肉和丸弹子大,以饮服一丸,日三夜二服。
有热者,倍白薇,烦喘者加柏实一分。
【注】《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无“烦喘者加柏实一分”。
 
 “竹皮大丸”中“竹茹”与“石膏”的搭配主要是清解阳明,降逆止呕,而“桂枝”与“甘草”的组合则可以温阳益气,如果热重可以酌情加入“白薇”,“烦喘”则可以加入“柏实”以安神降逆!然后我们在反观产后妇人的状态,她可能是本身就有肝气不舒,继而有了郁热,而木郁土壅,阳明不降,气逆冲上,此时应以热证为主,所以治疗原则在于“清解阳明降逆为主”!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有不到之处尽请批评指正,看病需要医生具体诊断,切不可以身试药,已开启赞赏模式,支持小编原创文章!欢迎大家点赞、在看、转发及邀请热爱中医朋友加入公众号,感谢大家大力支持!目前公众号粉丝4567人!)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李华歆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中医辨证郁证医案一则及体会 姚维新

    中医郁证,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胸胁胀痛,或易怒喜哭,或咽中如有异物埂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郁证的发生,是由于情志所伤,肝气郁结,逐渐引起五脏气机不和所致。体型适中,月经规律、正常,白带偏黄。

  • 中医视角下的支原体性咳嗽 张宝华

    根据中医理论,治疗支原体咳嗽应以宣肺止咳、解表散邪为原则,以达到疏风散寒、清热化痰、利湿排痰的目的。

  • 洞中人 陈鹏

    文/陈医生玻璃的后面是你诱人的身体可是你我之间隔了半步每天打水,煮饭,按时吃药偶尔抬头想起远方的你光阴飞梭月亮圆了,又圆我学不会肝肠寸断只有喝酒梦中我在一个洞中打坐那里泉水叮咚灵气充足寸寸皆是你

  • 肝郁兼痰浊阻滞证治疗一例 蔡根深

    腰部不适,眠可,纳少,大便尚可。方药:黄芪15g茯苓12g白芍15g法半夏20g厚朴12g陈皮12g射干10g淡豆豉15g杏仁10g枳实10g苏子10g焦山栀12g桑叶20g神曲12g竹茹15g炙甘草6g,7剂。

  • 水边的枯叶 陈鹏

    水边的枯叶文/陈鹏医生南飞的雁群哀鸣阵阵我独自在寒夜中静坐凝望星空两岸的芦苇轻舞河里有一叶孤舟钓鱼的人伸了伸懒腰天上的残月如钩镜中人一夜间的白发如秋后的菊花开遍山坡如同我杂乱的心绪被风吹过的中年脚下又踏上寒霜那凋零的葡萄藤在空中沉默我不能回头身后的万家灯火

  • 麻黄附子甘草汤 李华歆

    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最后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麻黄附子甘草汤”的组成!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去节)二两甘草(炙)二两附子一枚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 牡蛎汤 李华歆

    “牡蛎汤”出自《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第四》。幸运的是同篇就有关于“牡疟”的记载:牡蛎汤“疟多寒者,名曰牡疟”。牡蛎汤牡蛎(熬)四两麻黄(去节)四两甘草二两蜀漆三两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蜀漆、麻黄,去上沫,得六升内诸药,煮取二升,温眼一升,若吐,则勿更服。

  • 你在吃饭的时候,饭也在吃你 陈鹏

  • 厚朴麻黄汤 李华歆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厚朴麻黄汤厚朴五两麻黄四两石膏如鸡子大杏仁半升半夏半升干姜二两细辛二两小麦一升五味子半升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麦熟,去滓,内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 我心中的黄耆 张宝华

    黄耆,常用的中草药,再寻常不过了。别说医者,就是寻常百姓都晓得它的大名,明它的功用。黄耆,味甘,性微温。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