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

2022.06.21 582阅读 评论数 0 2

痤疮俗称"青春痘",又名"粉刺"、"酒刺"、"暗疮"等,通常好发于面部、颈部、胸背部、肩膀和上臂。它是一种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以白头粉刺、黑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为主要表现。这种疾病青春期多见,但也不完全受年龄阶段的限制,从儿童到成人,几乎所有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发病。中医认为,痤疮主要是由于先天素体肾之阴阳平衡失调,肾阴不足,相火天癸过旺;加之后天饮食生活失理,肺胃火热上蒸头面,血热郁滞而成。临床中我应用六经理论治疗痤疮,只要根据六经准确辨证,根据病位病性合理用药,都会有非常好的疗效,现分享我一医案。


王某某,女性,22岁,2022年3月5日初诊。面部生痤疮多年,此起彼伏,反复发作。现见面部散发暗红色丘疹,及部分暗红色小结节。然查其体质,形体偏胖,肤色白,面色虚浮无华,平素疲劳甚,困倦乏力,怕冷,四逆,月经常推迟,经色暗,量偏少。舌体胖大,舌质淡暗,苔白根厚,脉沉细。


证属:太阴、少阴脾肾皆亏,湿浊困阻中焦。


治则:温补脾肾,化湿和中。


拟方:理中汤合四逆汤加茯苓、半夏、砂仁化裁。


处方:党参20g,白术15g,干姜30g,炙甘草30g,熟附子20g,先煎半小时,茯苓5g,法半夏25g,砂仁15g,7剂,水煎服,


3月12日二诊:药后好转很多,精神明显好转,疲倦乏力减轻,面部丘疹、结节基本平塌。苔根仍厚,前方加白蔻仁10g,以芳香化浊。继服7剂。


3月19日三诊:面部丘疹、结节基本消失,遗留色素沉着,略有新发红色小丘疹。精神转佳,怕冷消失,手足转暖,苔根白厚有根。前方去白蔻仁,加槐花30g,兼清上部之热,7剂。药后皮疹消失,未再反复,精神。


体会:患者虽面部生痤疮,起鲜红丘疹、结节。然查其体质,面色虚浮无华,困倦乏力,怕冷,四逆,月推迟,经色暗,量少,舌胖大、淡暗,苔白厚,脉沉细,皆一派里虚寒湿证,故治疗当求其本,以温脾补肾、化湿和中为主,予理中汤合四逆汤,即附子理中汤加味。服药后精神转佳,四逆转暖,白厚苔有退,面部痤疮亦见好转。笔者临床观察,现今年轻患者见太阴、少阴虚衰者,并不少见,概与不善调摄养生有很大关系。治本之法,当先行温补脾肾,扶助其阳气,稳住其根本。而不可仅仅见皮治皮,导致虚虚之变,治小恙而遗大患,是上工所不为也。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刘剑锋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栀子豉汤治疗胸灼热 张新东

    诊断:阳明病处方:栀子豉汤加白虎汤栀子15g淡豆豉15g生石膏45g知母12g炙甘草8g山药10g6剂水煎服早晚分服思路:患者胸部灼热、心烦,对应栀子豉汤,上腹部痛可理解为栀子汤的胸中痛,其它症状皆为白虎汤。

  • 远程开方,调理月经一个月后怀孕 李文选

    医案:贺某某,女,29岁,安溪人。

  • 闭经的中药膏方调理 谢江强

    凡年满18岁或第二性征已发育成熟2年以上仍未来月经者称原发性闭经;已有规则的月经周期,由于某些原因而停止行经达6个月以上者称继发性闭经。生理性闭经是指妊娠期、哺乳期、绝经过渡期及绝经后的闭经。病理性闭经是指因疾病原因引起的闭经,这是本节讨论的内容。

  • 为什么疼痛门诊的女病人多? 于军

    下午无事,我小结了近一个月的门诊情况,发现男性患者的就诊人次占总就诊人次的35.4%。也就是说,我的疼痛门诊患者中约三分之二为女性。女性患有慢性疼痛疾病的比例更高、风险更大,有调查发现,在女性人群中慢性疼痛的患病率为45%,而在男性人群中为31%。

  • 体质调理用膏方 谢江强

    体质调理用膏方1.气虚体质指元气不足,以神疲乏力、气短自汗、少气懒言等为主要表现。

  • 糖尿病的中药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糖尿病临床上可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及其他糖尿病。其中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其胰岛素分泌缺乏,必须外源性补充胰岛素治疗。中医药对2型糖尿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优势。

  •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3 谢江强

    医案28朱某,女,78岁。以归脾汤益气养心敛汗,药证合拍,服药两剂汗止,结代脉亦减。时隔1年,汗证又现,且心悸,大便干燥,再从归脾汤加减图之。医案29冉某,女,28岁。故以丹栀逍遥散疏肝清热,天麻钩藤饮滋水平肝,肝火降,心火减,汗可止。

  • 阳虚体质怎么调理? 谢江强

    可选用适合自己的补阳保健药方,肾阳虚者,可选用金匮肾气丸、全鹿丸等;脾阳虚弱、腹胀便溏者,可选用理中丸或附子理中丸;脾肾两虚者可选用济生肾气丸等。

  • 脾胃病用药经验 曹雪盼

    脾气虚患者黄芪15g炒白术15g党参10g山药15g气滞痞满炒莱菔子15g枳壳12g厚朴15g川楝子10g大腹皮12g砂仁3g川芎12g青皮9g莪术9g栝楼15g食积痞满:鸡内金15g神曲15g陈皮12g炒山楂15g不知饥饿:炒麦芽30g炒谷芽15g山楂1

  • 修行(陈鹏医生) 陈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