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五法
1、辛温解表,宣肺止咳
风寒外袭,皮毛受邪,内合于肺,发为咳嗽,表邪闭塞,卫气不通,故恶寒头痛,周身酸楚,发热无汗,鼻塞涕多,咳嗽咽痒,舌苔薄白,脉象浮紧。治疗用辛温以解风寒,宣肺而止咳嗽。苏叶6克,前胡6克,杏仁10克,羌独活各3克,秦艽6克
若风寒较重,恶寒体痛较甚,而舌淡白,咽无红肿疼痛时,可加重苏叶之量。
如素体血压不高,可用麻黄1~2克、桂枝2~3克。
服汤药后,可饮稀热粥以助药力。
若其人素体阳虚,又挟风寒外袭,根据体质情况,可用桂枝汤或葱豉汤。
2、辛凉清化,苦甘泄热
外感风热时邪,热郁于内,发热口干,微恶风邪,头胀,时有微汗或汗出不彻,咳嗽气呛,咽干而痛,溲黄便秘,甚则衄血,舌红苔薄黄,脉象浮数。薄荷3克(后下),前胡6克,大青叶12克,板蓝根12克,银花15克,连翘15克,鲜茅芦根各30克,山栀6克,黄芩10克
加减法:
若头痛甚者,可加桑叶10克、菊花10克、川芎3克。
若咳嗽较重者,加杏仁10克、桔梗6克。
若见高热,头痛,口渴,心烦,舌红苔黄之重证者,可加黄芩10克、生石膏15克、知母10克、花粉10克使热退津回。
若兼见衄血者,再加生地10克、丹皮10克。
3、芳香祛暑以定其呕,苦以泄热兼止其汗
夏季外感,多属暑邪,暑伤元气,暑多挟湿,故头晕身热,有汗不解,甚则汗出较多,心烦口渴,胸闷乏力,漾漾欲恶,小便短赤,舌苔薄白,脉多濡数。用芳香以祛暑,苦甘以折热。鲜藿香6克(后下),鲜佩兰10克(后下),马尾连10克,竹茹10克,鲜芦根30克,灶心土30克(布包),川厚朴6克,前胡6克
加减法:
若口干欲饮较重者,加生石膏20~40克(先煎)。
若呕吐较重者,加玉枢丹1~1.5克研细末,以佛手10克、生姜6克煎汤送下。
若汗出过多,心烦气短者,加生黄芪15克以益气止汗。
若汗多伤阴者,必须急用甘寒增液之品,以复其阴而兼折虚热。
4、芳香疏化以定其呕,苦温淡渗而祛湿邪
感冒挟湿,头目沉重,身热不扬,恶寒,周身酸软,口淡无味,胸闷如痞,时或恶心呕吐,腹胀便溏,舌苔滑腻,脉来沉濡。可用芳香宣阳定呕,苦温淡渗祛湿。鲜佩兰6克(后下),鲜藿香6克(后下),大豆卷10克,苏叶6克,草豆蔻3克,马尾连10克,冬瓜皮30克,厚朴6克,姜半夏10克
若呕吐较重者,加生姜汁2~3滴冲于药内。
5、辛凉清解以宣肺卫,苦寒泄热而利其咽
外感时疫,发热咽痛,甚则咽喉溃烂,或生白膜,兼有头痛微恶风寒者,可用此法。桑叶6克,薄荷3克(后下),川贝母10克,桔梗6克,生草6克,银花10克,锦灯笼10克
外吹锡类散,1日4次。
若头痛重而微恶风寒者,可加牛蒡子6克、蝉衣6克以疏风透表。
若发热咽痛重者,可加蒲公英10克、大青叶10克、板蓝根10克。
来源:《赵绍琴临证400法》,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微键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孩子的形气未充,吃东西不能过量 谢江强
孩子的形气未充,吃东西不能过量《庄子·天地》里有一句话:“物成生理谓之形。”所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因为其“脏腑娇弱,形气未充”的特点,家长们要特别注意,什么都不能过量,比如,给孩子吃东西不能过多,给孩子用药不要太猛烈等,以免影响了孩子的生长发育。 -
秋来感怀 张宝华
秋哥金曲杯中满,一轮明月将东山。逝去舞榭夏日红,别来情景上心田。往春芳樽频频浅,津口桥头老朱颜。尔来人世已五八,堂前飞燕今何年?张宝华于奉天。时年甲辰,月在壬申,是日丙午。 -
胃病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及恶变患者的诊治 蔡乃亮
王某男61岁西医诊断胃病、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及恶变2024年01月07日首诊续方中医证型:反复上腹部胀满、嗳气反酸,纳差,口干舌燥,便秘,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药方:麸炒苍术12克麸炒白术12克茯苓15克生木香6克阳春砂6克陈皮6克柴胡7克蒲公英15克太子 -
御医 李华歆
所以还是少说话为妙,古代御医遇到有诊疗需要的“皇亲国戚”时也是非常头疼,有的人干脆会直接花钱贿赂患者身边的丫鬟太监啥的,毕竟他们天天接触患者,对他们的症状是非常了解,所以只能花钱消灾,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
再谈“阑尾炎”的中医治疗 张训景
疗效:患者治疗3天后腹痛症状基本消失。但临床症状变化多端,防止阑尾炎破溃后形成腹膜炎或者导致痔疮的发生,加用当归赤小豆散。西医可以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我们中医为何不可以在辨证、辨病准确的情况下,合方治疗,尽快治愈,防止疾病传变。 -
大汗淋漓的宝贝 谢江强
大汗淋漓的宝贝小翠是外省来的打工妹,十多岁就离开了父母自己孤身一人在城市里闯荡。后来经人介绍,和同一家工厂里打工的小伙子结了婚,婚后不久就有了宝贝儿子琪琪。像琪琪这种无论睡觉还是清醒时都会无故出汗的,称为自汗。 -
我眼中的旋覆代赭汤方 张宝华
且因方中代赭石、半夏有降逆作用,不利于胎气的稳固,故妊娠呕吐者慎用之。 -
经方实验录之感冒 张宝华
天某,女36岁初诊:自觉身体不适,似感冒后五天,未服药。时下之人多逸少动,多为亚健康之态,其抗病能力皆不足,更况乎病毒之众难以胜数,摄生稍有不慎即感邪作病。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名医别录》无毒。 -
胆囊息肉 潘洪波
胆囊息肉这个问题,它就是身体内堆积了一些没清干净的垃圾,正常情况下,并不会作很大的乱,所以一般也都是做B超体检的时候才发现的。总的来说,胆囊息肉不是什么凶神恶煞,只要找对方向、养好身体环境,我们都能将其驱散。 -
经方实验录之焦虑症 张宝华
近来触事烦心,情绪波动而上述诸症加重而来就诊。观其脉症乃肝郁脾虚,痰湿瘀滞之症,处柴胡剂加减观之。《经》曰,湿胜则泻。往来寒热,在表里之中,故用此有各半之意,本以治伤寒之寒热,所以名半夏。
最新文章
-
乏力汗出伴走路不稳,中药5剂诸证大减 宗琪
患者:刘某某性别:女年龄:51岁初诊日期:2023年12月7日主诉:乏力,食入口无味,行走不稳打哆嗦,心里索索害怕1周余。
-
废医验药,死路一条!!! 姚金虎
耐药支原体,甲流变异株,还有即将到来的新冠变异株。。。无论如何变异,感染病原菌表现出来的症状都是有规律的,有迹可循,中医药治疗外感热病有着天然的优势,但前提一定是辨证论治,否则就是走上废医验药的旧路,注定死路一条。
-
经方实验录 张宝华
张某某,男67岁。既往有肺结节,反应性关节炎,颈椎病,脑梗等病史。观其面暗,舌暗,舌下瘀滞,苔白厚中黑,正是痰饮于内久矣,当下复有风寒叩表,不可不兼顾之,且有血淤之象,依仲景方法,外解风寒,内化水饮,兼及血淤。
-
“鬼上身”治验 王晨阳
朋友继续说,“亲戚两个月前在北京实习,乘地铁过安检的时候看到了一个穿着奇形怪状衣服的人,有点受不了了,害怕,总之就很混乱。回来家后就说各种胡话,感觉说话声音都变了”。
-
从“小青龙汤”谈“哮喘”的中医治疗 张训景
5付后反馈哮喘未再发作。《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将本病称为“上气”,“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
中药消炎 韦毓安
其临床以发热、咳嗽,或伴气急、胸痛等为主症,是肺部的急性炎症性疾病。
-
甘草泻心汤小记 张宝华
组成炙甘草15克、黄芩9克、干姜9克、半夏9克、大枣4枚(擘)、黄连3克方中炙甘草起到和中缓急、补虚益气的作用;黄芩清肺热,干姜温中散寒,半夏降逆止呕,大枣则补脾和胃;黄连则清热燥湿。适用人群与禁忌甘草泻心汤适用于脾胃不和、心火旺盛、肠道湿热等症状的人群。
-
有小秘方:胃肠神经官能 谢江强
我抓住她的病症与辨证,诊断她患有胃肠神经官能症,于是给她开了滋阴提神膏。这些不仅对胃肠神经官能症的康复有所帮助,而且对于预防各类疾病也有一定的作用。
-
巧用柴胡疏肝散治疗腰腿痛 崔乐
本方中柴胡、陈皮、香附、枳壳疏肝理气,川芎、当归、丹参、延胡索活血行气,芍药、炙甘草柔肝养血,缓急止痛。诸药配伍,其奏疏肝行气,和血止痛之效。用药一周后,查看舌苔薄白,脉弦,问诊中发现患者腰腿痛症状较前明显减轻,特别是夜里疼痛几乎显示,打嗝次数也明显减少。
-
柴胡桂枝汤与桂枝茯苓丸合方加减治疗少阳太阳颈肩疼痛 夏耀飞
柴胡桂枝汤与桂枝茯苓丸合方加减治疗少阳太阳颈肩疼痛聂某某,女,63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叶寨村,2023年8月22日初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