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泌尿系结石经验 新站人民医院 潘洪波

2021.07.07 338阅读 评论数 1 7
朱良春老师治疗泌尿系结石首辨虚实,燮理阴阳,其特色乃汲取古方之严谨,经验方之灵活,民间单验方之特效,把古方、经验方、单方、草药熔为一炉。且注重“临时制宜,随症加减”,如自拟“通淋化石汤”治尿石实症,“增水益气排石汤”治尿石气阴两虚症,“济生肾气三金汤”治疗尿石肾阳虚衰症,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肾结石,历年来治疗各种泌尿系结石,疗效卓著,经验独到,今选析如下:
清利温阳治新病,通淋化石新方订
朱良春指出:“泌尿系结石的治疗方法较多,但总不能离开整体治疗原则,因此既要抓住石淋为下焦湿热蕴结,气滞血瘀,又要注重湿热久留,每致耗伤肾阴或肾阳。故新病应清利湿热,通淋化石,久病则需侧重补肾或攻补兼施,抓住肾虚,气化无力,水液代谢失常,杂质日渐沉积形成结石之病机。”
朱良春自拟“通淋化石汤”(基本方由鸡内金、金钱草、海金砂、石见穿、石韦、冬葵子、芒硝、六一散、桂枝、茯苓组成)。
方以清利为主,佐以温阳。
方中鸡内金、金钱草为对,一以化石,一以排石。金钱草清热利尿、消肿排石、破积止血,朱良春大剂量使用,对泌尿系结石的排除尤有殊效。
海金砂、石见穿为对,海金砂甘、淡、寒,淡能利窍,甘能补脾,寒能清热,故治尿路结石有殊效,石见穿苦、辛、平,健脾胃,消积滞,能助鸡内金攻坚化石,亦助金钱草通淋排石。
石韦、冬葵子为对,一为利水通淋止血、泄水而消瘀,一为甘寒滑利,通淋而排石,乃取《古今录验》“石韦散”之意。
又伍以芒硝、六一散为对,芒硝辛苦咸寒,有泄热、润燥、软坚、化石之功,六一散利六腑之涩结,亦有通淋利水排石之著效,尿路结石用芒硝,有通后者通前之妙,病在前,而病之机窍在后,当取反治,乃有局方“八正散”用大黄之意,医者昧于此,往往难免束手无策。
朱良春又妙伍桂枝、茯苓为对,取仲景“五苓散”之意,通阳化气行水,桂枝通阳于外,茯苓通阳于下,化机鼓荡,气化水,水化气,使全方活泼泼一片化机,盖清利之中辅以温阳,颇能提高利水排石的疗效,亦可顾扶肾气,使命火旺盛,气化蒸腾有力,水液代谢复常。乃是抓住了化石排石治法之根本,亦是燮理阴阳寒热之举,更能免除久服清利苦寒药伤脾败胃之弊。
增液益气治久病,津盈气足排石灵
朱良春指出:“气阴两虚型泌尿系结石多为久病或久服清利药伤阴所致,临床多见腰痛、血尿、手心热、尿短频、头眩、颧红、口干、盗汗、失眠、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治宜调补扶正。盖扶正者,治肾也,治肾者增液补气也。感染急发时祛邪为主,祛邪者治膀胱清湿热也。又因气化原由阴以育,故调气排石当育阴以化气,增液为主益气为辅,尤其是那些久治不愈,久服清利中药伤及阴津者,必须增液益气排石并用。夫欲通之,必先充之,气足则推动结石之力强,津液盈满则水深舟自浮。实践证明增液药能清、能润、能通,又能缓解绞痛,控制感染,使尿路炎症速得减轻以至消失。
朱良春自拟“增液益气排石汤”(基本方由生地、生黄芪、元参、麦冬、升麻、怀牛膝、桂枝、生白芍、鸡内金、金钱草、石韦、冬葵子组成)。
历年验证临床,屡收殊效。
方中生地、生黄芪为对,一以增液生津,滋肾,润沃枯涸,涤荡乾着,一以补中益气,实脾升陷,益胃生津,此乃甘寒补气之法。
伍以元参、麦冬为对,意清金补水,养阴增液,实践证明元参有软坚散瘀、溶石化石作用。
升麻、牛膝为对,一升一降,取其升降相因,调正气机以助气化。
桂枝、生白芍为对,取其滋阴和阳、调和气血,且桂枝和而不烈,刚而不燥,有温煦暖营、兴奋机枢之妙。可发汗,可止汗,可祛邪,可扶正,可降逆,可升陷,可通利小便,可固摄小便。
再辅以大剂量鸡内金、金钱草为对,以化石排石。
石韦、冬葵子为对,通淋止血,泄水消瘀,通利排石,
有血尿者加琥珀、小蓟或白茅根、墨旱莲。朱良春以此方治愈病例较多,疗效确切,久服无耗气伤阴之弊。
尿石阳衰古方寻,济生肾气加三金
朱良春治疗泌尿系结石久治不愈,症见怯冷、腰腿酸软、便溏溲长、自汗、脉沉迟、舌胖而润,显属肾阳虚衰者,自拟“济生肾气三金汤”,每获显效。药用“济生肾气丸”加鸡内金、金钱草、海金砂,并发肾积水者,合用“五苓散”(基本方由生地、怀山药、萸肉、丹皮、茯苓、泽泻、制附子、桂枝、鸡内金、金钱草、海金砂组成)。
方中生地、山药为对,生地凉润多液,能养血填精、益髓补肾,山药滑而兼涩,淡而微咸,咸则归肾,涩则固肾。
萸肉、丹皮为对,一以滋肝,一以清心,以上壮水润沃之品以补肾之体。
附子、肉桂为对,以化气宣阳,乃益肾之用。合为滋而不腻,温而不烈。膀胱之津,由气化而出,气者,阳也。阳旺则气化,温补即所以化气,乃塞因塞用之妙矣。
泽泻、茯苓为对,一以下引下泄,使有形之水质去,斯无形之真阴生,一以导桂附归根,不使飞扬上燔,且苓能起阴气,泽能运津液,阴升则阳降,水升则火降。
车前子、牛膝为对,车前泄而能补,牛膝降而滑利,
加鸡内金、金钱草、海金砂化石排石。乃集温阳、补肾、滋填、引导、化石、排石于一炉,面面俱到。此方治阳气虚衰、气化无力、结石久滞,关键在于附桂的鼓荡作用,盖附桂增进体温,鼓荡细胞,兴奋神经,唤起全身一切机能,气不外达者,用之可以发散;气不内敛者,用之可以统摄;气不融和者,用之可以通下。
护土助运排肾石,参苓白术散汤施
肾结石患者因误治等因致正气虚损,脾胃升降逆乱,土虚失运,临床常见服化石、排石、通淋、利水等中药百余剂未排石者,似此久治不愈、气阴两虚、寒热夹杂之症,当选甘淡平之剂,或甘缓和中之剂以调脾助运、燮理阴阳,使脾胃升降有序,气化功能复常。盖护土助运以调气机,大能促助肝胆疏泄之功能,故结石能不攻而下,此乃重视整体病机,扶正驱邪之法。朱良春常选“参苓白术散”加减,药用党参、白术、莲子、扁豆各10克,茯苓、冬葵子、鸡内金、苡米、怀山药各15克,甘草、炒小茴各6克,砂仁、桔梗各3克,大枣5枚。日一剂,水煎服。有血尿者加大剂白茅根代水,尿路感染者加滑石、连翘。
泌尿系结石的治疗,新病当清利湿热、通淋化石,久病宜攻补兼施,侧重补肾护脾。此病原因肾虚、气化无力、水液代谢失常,杂质日渐沉积形成结石。然对脾虚肝郁,同样导致气化功能失常,必须深究。张景岳对肺脾肾三脏在水液代谢中的精辟论述为后世所称颂,而被广泛应用,但对肝在水液代谢中的重要作用,却未详述。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说“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明代孙一奎提出“肝主小便”之观点。张志聪云:“肝主疏泄水液……而小便频数不利者,厥阴之气不化也。”朱良春治疗泌尿系结石喜用冬葵子,而不论新病、久病,实证、虚证或虚实夹杂,均用冬葵子通肝经之滞,使疏泄不失其职。笔者历年验证临床,对久病气阴两虚者,或脾肾虚损者尤为合拍,对久用大剂量金钱草之属伤阴者更加适合。周学海《续医随笔》云:“肝者、贵阴阳,统气血……握升降之枢也。凡脏腑十二经之气化,皆必籍肝胆之气以鼓舞之,始能调畅而不病。”肝对小便有调节之作用,肝可“泄水以助土”,肝舒则阳明气畅,小便通利,肝肾气化复常。故肝在三焦水液代谢中的作用,亦给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用药思路颇多启发。近年来,笔者用护土助运之法,用参苓白术散加味治肾结石,用香砂六君汤加味治胆结石均取著效,足证护土助运之法能培土生金,金水相生,使阴气行,阳自化。护土助运能调整气机,大能促助肝之疏泄,恢复脾肾气化功能,使结石不攻而下。
朱良春治疗泌尿系结石经验
缘起
“尿石病相似于中医的石淋”,这几乎是一种共识,我也长期附和此说。
上世纪80年代末,著名中医何绍奇先生(已故)主编《现代中医内科学》一书,一反惯例,全部采用西医病名,并命我写“泌尿系结石”一节。
我遍查古今文献,结合自己治尿石病之得失,方确知西医的尿石病不能与中医的石淋画等号。
有人说:读书是走别人的思想路线,写作是走自己的思想路线。又有人说:要弄懂一个问题,就得写一篇文章。
信哉!
近年来,运用补肾法治愈尿石病的临床报道,虽非“屡见不鲜”,亦非“凤毛麟角”。
这无疑是在通淋排石和活血化瘀的基础上,鉴古察今且另辟蹊径,因而具有独特的临床实用价值。
然迄未获得足够的理解和重视,堪称一桩憾事。
逝者如斯,何须“对号入座”
近代中医治疗尿石病,首先继承和借鉴的,自然是古代医家治疗石(砂)淋的临床经验。这本来是顺理成章而无可厚非的。
但若唯事鉴古而疏于察今,则难免于“对号入座”或对不上号也欣然入座之嫌。补肾法之长期“马放南山”,可能导源于此。
唐代以前的医家便已观察到,石淋作为淋证之一,除了具备淋证的一般性症状——小便频数,淋沥涩痛,痛引少腹及脐中之外,尚具有一种特异性症状——尿出砂石。
如汉·张仲景便观察到“小便如粟状”;《中藏经》的作者则不仅观察到“小便中下如砂石”,并将其发病归结为“虚伤真气,邪热渐深,积聚而成砂”,且形象地譬喻为“如水煮盐,火大水少,盐渐成石”。
至于形成结的“虚”与“热”,隋·巢元方认定为“肾虚而膀胱热”。至此,石淋之主要病位与基本病机便已“一锤定音”。千载以来,并无异议。
既然如此,石淋的基本治法就应当是补肾之虚,清膀胱之热。
然而首载于唐代《千金要方》与《外台秘要》中的治疗石淋的方药,却约皆为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之品。
如此遂开石淋之病机同治法及方药互相脱节的先河。后世宗之者众,亦不太顾念肾虚,而将清热利湿、通淋排石奉为治疗石淋的基本法则。
当然,“江山代有才人出”,其间变化因心,超凡脱俗者亦不乏其人。
如宋·陈无择尝用黄芪、人参、萝卜组方治疗“五淋砂石,疼痛不可忍受者”。
清·尤在泾主张“开郁行气,破血滋阴”。
近贤张锡纯则冶软坚散结与补气滋阴药物于一炉等。
虽则补偏救弊,启人心智,然而始终未从整体上将石淋病机同治法及方药的脱节之处紧密地勾连起来。其千载之缺憾也如此。
然而细细思量,又觉得逝者如斯,难以苛求古人。盖因古代所称之石淋,从其主要临床表现观之,大约相似于近代所称之膀胱及尿道结石,而以膀胱湿热蕴蓄之证居多。
换言之,石淋虽以肾虚为本,但其“本”证多潜而不显。中医学注重辨证论治,即“观其脉证,以法治之”,当然主要针对膀胱湿热蕴蓄之显证立法制方。
而对于肾虚之潜证,可以兼而顾之,亦可暂时不予兼顾。再看今人治膀胱及尿道结石,亦以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为基本治法,恒有效验。
故而宜在继承、借鉴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完善而发扬光大之。
然而近代所称之尿石病,不特指膀胱及尿道结石,还包括肾及输尿管结石。
而肾及输尿管结石,其急性期(结石显著移动)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肾绞痛伴血尿,慢性期(结石隐匿或相对静止)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腰痛或肾区叩击痛;虽亦可能尿出砂石,毕竟是或然与伴见之症,而非主症。
此与石淋的主要临床表现大相径庭,焉能“对号入座”?焉能移花接木,率尔沿用治疗石淋的基本法则?
更何况肾及输尿管结石慢性期之腰痛,多为隐痛或酸痛,显属肾气亏虚,补肾犹恐不逮,更不得沿用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之治法。
如果换一个角度说,古代医家论治肾虚腰痛,观往知来,穷理尽性,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竟未能洞悉结石这一病根,千虑之失,致令今人望石兴叹,徘徊歧路,那也要归因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和中西医理论体系的差异,而不能苛求于古人。
逝者如斯,今人治疗尿石病,何须“对号入座”,或本来对不上号也要欣然入座,而置补肾法于无用武之地呢?
来者可追,为有源头活水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今人运用补肾法治疗尿石病,固然是对以往的经验教训进行反思的结果,但一开始并非自愿自觉,倒是颇有点“逼上梁山”的滋味的。
所幸一旦义无反顾地上了梁山,便立即置身于源头活水,别有洞天的景观之中。
回首50年代,中医治疗尿石病,大多恪守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之法则,难越雷池一步,治愈率颇低。
迷迷茫茫至60年代,才参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法,显著地提高了疗效。
但体虚患者,尤其是肾及输尿管结石引起积水而导致肾功能下降者,因其不耐攻伐,往往结石尚未排出,而肾气日削,愈治愈殆。
山重水复,进退维谷至70年代,不得不毅然改弦易辙,另辟蹊径,终于“峰回路转,有亭翼然”。
如上海第一医学院华山医院治疗尿石嵌顿引起的肾盂积水,分别采用补肾法(药用续断、桑寄生、女贞子、旱莲草、生地、补骨脂、仙灵脾、巴戟肉、苁蓉、胡桃肉等)与分利法,各治12例,其年龄、结石部位及大小均相仿,结果补肾组之肾排泄功能和尿石排出率均较分利组为优。
陆氏从1例尿石患者用“总攻”法、排石汤一月余而出现肾功能衰竭的沉痛教训中,领悟到攻泻法对正气的严重损耗。故其治尿石病之属脾肾阳虚,特别是肾阳虚患者,重用鹿角霜温肾壮阳,辅以排石、活血化瘀通络之品,疗效满意。
尔后有人沿用治疗尿石病12例,证明完全经得起重复。王氏自拟具有排石和溶石功效的“鹿金饮”(方中重用鹿角霜)治疗尿石病46例,总有效率达82.6%。
因古今并无鹿角霜排石和溶石作用的记载,故将方中之鹿角霜减去进行观察,结果患者竟无结石排出。如此等等,恕不一一枚举。
归纳、概括近年来的临床报道,补肾法治疗尿石病之属肾虚者,疗效显著,其不属于肾虚,或无肾虚之显证者,于当用方中重加一二味补肾药物,亦能提高疗效。
何以如斯,据初步研究,补肾药物,无论温肾益气或滋肾填精,均能鼓舞肾气,促进肾功能好转,增强肾盂及输尿管的蠕动,从而改善积水,推动结石下移而排出体外。而个别补肾药物(如胡桃肉)尚具有溶石作用。
据笔者临床观察,尿石病之属肾虚者,其临床表现以腰腹部隐痛或酸痛为主,伴腿膝乏力,神疲易倦;亦可伴小便淋涩,血尿或尿浊,尺脉重按无力。
此因肾之精气不足,或久服通淋排石药物耗伤肾气。唯温肾益气合滋肾填精固其根本,方为正治。但结石久滞,络脉不通,亦宜辅以化瘀通窍,以有利于消除结石。
笔者常用煨肾丸化裁:杜仲、肉苁蓉、巴戟肉、熟地、胡桃肉、淮牛膝、黄芪、当归、穿山甲、王不留行、金钱草、海金沙。
偏肾阴虚者,兼心烦夜热,舌嫩红无苔,脉细数无力,去黄芪、当归、胡桃肉,加生地、二至丸。
偏肾阳虚者,兼畏寒溲频,舌淡胖大,边有齿痕,脉沉迟无力,加鹿角霜、补骨脂(畏寒甚,再加肉桂、附子,减轻则去之)。
血尿加琥珀末、三七粉(吞服)。尿浊加萆薢、石菖蒲。少腹痛合芍药甘草汤。
倘服药期间,腰腹痛加重,且向少腹放射者,提示结石活动而下移,可重加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并酌加大黄因势利导,促使结石排出。
若此填精益气为主,化瘀通窍为辅,治疗肾虚尿石之常证,恒有效验。然亦有因个体差异而用不得化瘀通窍药物者。
如1986年9月曾治雷某,女,45岁,右腰腹隐痛一年余,偶尔小便淋沥,纳差,气短乏力,头眩耳鸣,舌淡,脉沉弱。
镜检红细胞( ),尿蛋白( ),B超显示右输尿管上端有结石一粒(约0.2cm×0.5cm)。
曾用西药乏效,改服中药。便数次更医,皆因服药后产生副作用而辍服,商治于笔者。
笔者认为显系肾虚尿石,投以上方6剂。讵料服头煎后约半小时,患者便耳鸣如潮,头眩欲仆,腰痛加重,同时感觉有一股气流从腰腹部冲向少腹,顿时迷离恍惚,不能自持,约20分钟方止。
遂不敢服二煎,而将所剩5剂药悉数带来质诸笔者。笔者讶异之余,已有会悟。
乃将化瘀通窍药物全部检出,唯留下杜仲、肉苁蓉、巴戟肉、熟地、胡桃肉、黄芪、当归7味,嘱其放心服用。
服完5剂,腰腹痛减轻,无副作用;效不更方,续服30剂,腰腹痛消失,饮食正常,精神振作,若无病之象。
虽未见结石排出,但经B超复查,未发现结石,镜检红细胞及尿蛋白(—)。迄今三年,身体一直健康。
看来纵然认证无差,药与证合,亦难免意外之失,何况对号入座或按图索骥者乎!
笔者在临证中还体会到,尿石病之属肾虚者,颇难凿分阳虚与阴虚,故制方遣药不可各造其偏,庶免温燥伤阴或滋阴损阳之弊。
唯宜在填精益气、平补阴阳的基础上,细察其症征,酌加温阳或滋阴之品,冀其渐臻阴平阳秘,恢复机体的自稳调节功能,方有裨于彻底消除结石,且有效地防止其复发。
夫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而放眼临床,中医治疗尿石病之特色与优势,乃是现代手术取石或体外震波碎石所无法取而代之的。
故而吾侪既不应故步自封,更不该妄自菲薄。倘若立定足跟,勤于探索,推陈出新,是完全能够面对挑战,扩大临床阵地的!
泌尿系结石是指一些晶体物(如钙、草酸、尿酸、胱氨酸等)和有机质(如基质A、酸性黏多糖等)在泌尿系的异常聚积。结石大多位于肾盏或肾盂,随着结石下移,可停留在输尿管和膀胱。
中医学没有泌尿系结石的名称,其类属于中医的“淋证”“腰痛”等范畴。中医文献对石淋症状描述的非常清楚,明确指出石淋形成之因是由肾虚,膀胱气化不利,膀胱湿热而致泌尿机能失常。王老根据其发病机理,以清热利湿、行气化瘀、通淋排石立法,自拟“肾石方”治疗肾结石,屡获良效。
二、验方:肾石方
1.药物组成
冬葵子,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怀牛膝,王不留行,赤芍,川芎,郁金,桃仁,沉香,萹蓄,滑石,车前子,枳实,甘草。
2.方解
方中冬葵子、金钱草、海金沙通淋排石;萹蓄、滑石、车前子清热利湿;王不留行、赤芍、川芎、郁金、怀牛膝、桃仁、沉香活血通络,化瘀止痛;鸡内金、枳实化坚消积滞而运脾,与利水通淋的金钱草伍用,有消石排石、运脾利水之功效;甘草和中。全方共奏清热利湿、行气化瘀、通淋排石之功。
3.加减
根据下焦湿热、气血瘀滞情况适当加减,若腰痛甚,加三七、元胡加强活血止痛之力;合并肾积水,加瞿麦、泽泻、三棱、莪术加强化瘀利湿之功;合并感染,加芙蓉花、蒲公英、黄柏清热解毒利湿;血尿酸高,加夏枯草、生牡蛎、地龙软坚散结,通利血脉,降低血尿酸。
三、验案
1.右肾结石(湿热蕴结)案
陈某,女,36岁。
患者诉3小时前突然出现右侧腰腹疼痛,辗转不安,伴呕吐,大便未解,小便短赤,故来就诊。尿常规检查:蛋白(-)、红细胞( )、白细胞少许;B超检查提示右肾结石0.5×0.6cm,诊断为石淋(右肾结石)。证属湿热蕴结下焦。拟清热利湿,通淋排石法治疗。
处方:车前草15g,泽泻15g,茅根15g,石韦30g,金钱草30g,海金沙20g,萹蓄12g,鸡内金20g,枳实12g,乌药12g,赤芍30g,王不留行30g,怀牛膝12g。
二诊:服上方10剂,小溲通利,右侧腰腹时而隐胀。守上方继服。
三诊:12月21日,诸症悉平,排出结石一枚,B超检查未见结石影。
按语:此例辨证为湿热蕴结下焦,煎熬尿液,结为砂石,阻滞尿路,不通则痛,故腰腹疼痛,辗转不安,甚则呕吐;湿热蕴结下焦,故小便短赤。治疗以肾石方加减清热利湿,通淋排石。方中金钱草、海金沙、石韦清热通淋排石,为排石之要药;车前草、泽泻、茅根、萹蓄清热利湿、凉血止血;鸡内金、枳实、乌药、赤芍、王不留行、怀牛膝行气化瘀散结,促使结石排出。
2.肾结石并积水(气滞血瘀)案
高某,男,33岁。
诉右侧腰胀,未诉排尿异常,大便四日未解,纳食一般,素嗜辛辣之品。舌质暗、苔厚腻,脉细数。肾B超:右肾积水伴输尿管上段扩张,左肾下极结石(0.35cm)。诊断为肾结石并积水。证属气滞血瘀。拟行气化瘀,通淋排石法治疗。
处方:金钱草30g,海金沙30g,内金15g,郁金15g,冬葵子20g,车前子20g,杜仲15g,川牛膝15g,王不留行30g,元胡12g,三棱10g,莪术10g,熟大黄5g,枳实10g,瞿麦20g,泽泻20g。
水煎内服,日1剂。
二诊:服药后患者觉腰胀减轻,大便已通、质软,日一行。中药守上方去熟大黄、枳实,14剂,水煎内服,日1剂。
三诊:腰胀缓解。中药守上方去杜仲、川牛膝,14剂,水煎内服,日1剂。
四诊:上方加减治疗2个月,复查肾B超提示肾结石和肾积水均消失。
按语:患者素嗜辛辣之品,饮水较少,湿热之邪蕴结下焦,煎熬尿液,结为砂石,阻滞尿路,不通则痛,故腰胀痛;肠道积热,传导失司,故大便四日未解。舌质暗为血瘀之象,苔厚腻乃湿热所致,脉细数为肾虚兼有热象。治当益肾化瘀,通淋排石。王老以肾石方化裁,方中金钱草、鸡内金、海金沙清热利湿排石;车前子、冬葵子、萹蓄、瞿麦、王不留行利水通淋;三棱、莪术、牛膝、郁金行气活血化瘀;元胡止痛;大黄、枳实通腑泄热;杜仲补肾壮腰。诸药配合,服用两剂大便已通,腰胀得减。上方加减治疗2个月,复查肾B 超提示肾结石和肾积水均消失。纵观脉证,治法当以“通”为主,以活血化瘀、清利通淋之品为主,配伍益肾之品,增强通利排石作用,有相得益彰之效。
朱良春治疗泌尿系结石经验
中药治疗泌尿系结石名医方
石 淋(泌尿系结石)
一、[通治方]
张锡纯:砂淋丸,治砂淋。
黄色生鸡内金(去净砂石)30克 生黄芪24克 知母24克 生杭芍18克 硼砂18克 朴硝15克 硝石15克
共轧细,炼蜜为丸,桐子大。食前开水送服9克,日2次。
《衷中参西》上册
二、[辨证方]
1、寒 证
张璐:加味葵子茯苓散,专治石淋之圣药。
葵子90克 茯苓 滑石各30克 芒硝15克 甘草(生)肉桂各7.5克
上为散。饮服9克,日3服,小便利则愈。
《张氏医通》卷十四
张子珍:腰部疼痛,掣引腹部疼痛,甚则恶心呕吐,尿少不畅,尿痛或尿血。治以排石汤。
川萆薢10克 乌药10克 炒川楝10克 石韦15克 鱼枕骨15克 金钱草30克 车前草12克 冬葵子30克 瞿麦12克 芒硝10克
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确有一定疗效,由于结石的大小和所在部位的不同,排出须有一定条件。一般输尿管下段的结石,大小在0.5厘米以下者较易排出,输尿管中上段或肾盂的结石,服药排石须有一段时间。患者服药排出结石后,若无明显见证,可用排石汤一剂,研末配成蜜丸药,每丸6克重。每服l丸,日服2次,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北京市老中医经验选编》
2、热 证
姚正平:患者尿路通畅,结石直径小于l厘米,结石位置在肾盂、输尿管,服排石汤,绝大多数结石可整块排出。
川萆薢30克 鱼枕骨15克 石韦30克 海金沙15克 金钱草30克 滑石12克 芒硝12克 扁蓄30克 炒知母10克 炒黄柏10克
水煎两次,早晚分服,每周5剂,服4~6周后停l~2周。肾绞痛选加延胡索、炒川楝、木香、乳没。《北京市老中医经验选编》
3、虚 证
陈士铎:人有小便之中溺砂石者,其色不同,而坚实如石,投之热汤之中顷刻不能即化,其欲溺之时,必疼痛欲死,用尽气力始得溺出而后快,方用化石汤。
熟地60克 茯苓50克 苡仁15克 山茱萸30克 泽泻15克 麦冬15克 玄参30克
水煎服。《辨证奇闻》卷五
4、实 证
龚廷贤:海金沙散,治五淋如神。
当归(酒洗) 大黄(酒浸) 川牛膝(酒洗) 木香 雄黄 海金沙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4.5克,临卧好酒调服。
《万病回春》卷四
方贤:神效琥珀散,治石淋水道涩痛,频下沙石。
琥珀 桂心 滑石 川大黄(微炒) 葵子 腻粉 木通 木香 磁石(烧红,酒淬7次,细研,水飞过)各15克
上为细末。每服6克,食前灯心葱白汤调服。《奇效良方》卷三十五
贝叔英:应用降石汤方,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数十例,获得满意疗效。
降香3克 石韦10克 滑石10克 鱼脑石10克 金钱草30克 海金沙10克(包) 鸡内金10克 冬葵子10克 川牛膝10克 甘草梢3克
水煎服,每日l剂。《千家妙方》上册
费振平:笔者曾以金威汤加减治疗泌尿系结石42例,服药后排出结石者37例。
金钱草60克 威灵仙30克 炮山甲24克 滑石24克 川牛膝24克 鸡内金9克 制乳香9克 甘草梢4.5克;水煎服。《上海老中医经验选编》
三、[食疗方]
危亦林:瞑眩膏,治诸淋疼痛不可忍及砂石淋。
大萝卜1个,切作一指厚四五片,用好蜜淹少时,安铁铲上,慢火炙干;又蘸又炙,取尽30~60克蜜,反复炙令香熟,不可焦,候冷细嚼,以盐汤送下。《世医得效方》卷八
泌尿系统结石按中医辩证属“石淋”、“血淋”、“腰痛”范畴,近年运用中医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现将258例中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观察对象:
选择2009年1月——2012年6月,经各级医院B型超声波、X线腹部平片、肾盂造影等检查已诊断为泌尿系统结石的患者,并且结石<12mm者。年龄段为38-73岁;男性171人,女性86人;其中单侧肾结石136例(有67例为两个以上结石),双侧肾结石(有43例为两个以上结石)68例,输尿管结石19例、膀胱结石17例、尿道结石18例;结石<10mm者169例,结石10-12mm者89例。   
1.2治疗方法:
根据临床症状进行中医辩证施治。
1.2.1气滞血瘀型:
症见腰部作胀、疼痛,少腹刺痛,尿中夹血块或尿色暗红,排尿不畅,舌质紫暗或有斑点,脉细涩。治则:化瘀通络,通淋排石。用药:少腹逐瘀汤加减。药物组成:小茴香10g,干姜5g,延胡索10g,没药6g,川芎10g,当归6g,官桂6g,赤芍6g,蒲黄9g,五灵脂(炒)6g,金钱草15g,海金沙12g、川牛膝12g。血瘀明显者加桃仁(连皮带尖生用)10g、三棱15g、莪术15g、穿山甲9g;气滞明显者加青皮9g;热重排尿不畅者加车前子10g;气逆者加厚朴10g。   
1.2.2阴虚湿热型:
证见头晕,耳鸣,心烦,咽燥,腰酸膝软,尿短黄而不畅,舌红苔少,脉细数。治则:滋阴、补肾、降火、通淋排石。用药:左归丸加减。药物组成:熟地15g、山药10g、山茱萸10g、枸杞10g、菟丝子10g、鹿角胶10g,龟板胶10g,川牛膝10g,金钱草15g,海金沙12g,鸡内金10g,甘草10g。   
1.2.3下焦湿热:
证见腰腹疼痛,小便涩痛,尿中带血,或排尿中断,排尿时刺痛难忍,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或数。治则:清热利湿排石。用药:石韦散加减。药物组成:石韦12g,瞿麦10g,木通6g,车前子12g,滑石10g,灯心12g,甘草4g,生大黄10g,栀子10g,金钱草12g,海金沙12g,鸡内金10g。大便不通者加大黄10g,血尿明显者加茅根20g、鲜生地20g。   
1.2.4肾气亏虚:
证见腰腹隐痛,排尿无力,少腹坠胀,神倦乏力,甚或颜面虚浮,畏寒肢冷,舌体淡胖,脉沉细无力。治则:补益肾气、通淋排石。用药:肾气丸加减。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各10g,附子5g,肉桂6g,薏仁15g,牛膝10g,金钱草、海金沙各12g、路路通15g、鸡内金10g。阳虚者加黄芪15g。   
1.3药物用法:
每剂药加水至400ml,文火煎30min,取汁200ml,二煎加水300ml,煎30min,取汁200ml。两次所取汁药混合,分为两份,每份200ml,早晚各一次,10d为1疗程。  
1.4治疗注意事项:
一是大量饮水,每天饮水量3000ml以上,在夜间、睡前或睡眠中起床排尿后都要饮水,使尿量保持在每日2000ml以上。二是根据结石成分或血、尿有关成分的分析,调整摄入,饮食总原则倾为低动物蛋白、高维生素的素食。如对结石合并痛风者忌食动物内脏。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以不超过90g为宜。少食菠菜、香菇、菜花等含草酸多的食物,多进食水果。碱化尿液,使尿液PH值保持在6.2-6.5的范围内。高钙尿性结石用低钙食物作为预防和治疗方法。三是发生肾绞痛时,肌肉注射止痛药,并及时行肾区局部热敷。四是输尿管结石服药后多作跳跃活动。五是膀胱结石患者鼓励其憋尿后再用力排尿。六是肾结石患者常可做肾区拍打动作。   
1.5疗效观察:
每疗程结束后进行一次B超检查,痊愈者不再用药,未愈者进入下个疗程。治疗期间嘱病人注意收集尿液观察是否有肉眼可见的结石排出。
2结果  
服药一个疗程内排石病例为149例,其中结石<10mm者137例,结石10-12mm者12例,经B超诊断为痊愈者89例,全部为结石<10mm者。有效率为57.8%,治愈率为34.5%。  
服药两个疗程内排石或结石缩小病例为221例,其中结石<10mm者168例,结石10-12mm者53例。经B超诊断为痊愈者169例,其中结石<10mm者137例,结石10-12mm者32例。有效率为85.7%,治愈率为53.9%。   
服药三个疗程内排石或结石缩小病例为242例,其中结石<10mm者169例,结石10-12mm者73例。经B超诊断为痊愈者177例,其中结石<10mm者159例,结石10-12mm者18例。有效率为93.8%,治愈率为68.6%。   
258例泌尿系统结石病例,经三个疗程治愈人数为177例,总治愈率为68.6%。其中单侧肾结石106例,治愈率77.9%;双侧肾结石23例,治愈率33.8%;输尿管结石16例,治愈率84.2%;膀胱结石15例,治愈率88.2%;尿道结石17例,治愈率94.4%。有效242例,有效率为93.8%。无效16例,无效6.2%。  
3讨论   
3.1泌尿系统结石在中医学中属“砂淋”“石淋”“血淋“及腰痛的范畴。其病因病机《丹溪心法》曰:“诸淋所发,皆肾虚而膀胱生热也。”《中藏经》云:“虚伤真气,邪热渐深,又如水煮盐,火大水少,盐渐成石”。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医学文献对泌尿系统结石在病因、病机方面已有详细描述,结石的主要病机是湿热之邪蕴结下焦,煎熬尿浊杂质,结为砂石,停阻于肾系。根据中医“异病同治”将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归为“砂淋”“石淋”“血淋“及“腰痛”,根据中医“同病异治”理论,总的治疗原则是清热利湿排石,在此基础上按中医辩证分别健脾益气,补益气血,活血化瘀,温肾壮阳,滋补肾阴等。  
3.2药物应用上:金钱草、海金砂、石苇、瞿麦清热利水通淋,善泻湿热,并尤善化坚排石,鸡内金溶石排石为治疗结石的要药。车前子、车前草、滑石、木通、萹蓄等也有清热利水通淋之功常为辅药。根据病症分别用桃仁、三棱、莪术、穿山甲活血化瘀,用牛膝引导下行,用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菟丝子、鹿角胶、龟板胶补益肾气,用茅根、鲜生地凉血止血,辅以清热利湿,用附子、肉桂、黄芪、温补肾阳。   
3.3本次治疗结果表明:结石<10mm的患者,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有89例得到了治愈者;经过二个疗程的治疗,有137例治愈;经过三个疗程的治疗有159例得到了治愈,总治愈率高达94.1%。结石大小在10-12mm的89例患者经过三个疗程的治疗只有18例治愈,治愈率仅为20.2%。经卡方检验两种大小不同的结石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异(P<0.01)。结石<10mm的治疗效果。   
在各种结石中,尿道结石治愈率94.4%最高,膀胱结石治愈率88.2%次之,输尿管结石位于第三位,治愈率为84.2%;肾结石治愈相对较差,治愈为率63.2%(129/204)(卡方检验P<0.05有显著差异)。   
3.4泌尿系统结石是常见病、多发病,西医治疗方法是结石<5mm者采用多饮水等待排石方法治疗;结石<5mm者采用体外碎石、内腔镜下取石术等手术治疗。小结石多饮水等待排石治疗方法常常是收效甚微,并由此进一步发展为大结石。而对超过5mm的结石西医无论哪种方法,对人体都产生一定的损害,相比之下,采取中医中药方法治疗是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对小结石的治疗,用中医中药方法治疗最安全最有效。   
4结论   
中医药对治疗结石<1.0cm的泌尿系统结石有突出的疗效,并且治疗时间短安全,可做为治疗泌尿系统小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潘洪波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洞中人 陈鹏

    文/陈医生玻璃的后面是你诱人的身体可是你我之间隔了半步每天打水,煮饭,按时吃药偶尔抬头想起远方的你光阴飞梭月亮圆了,又圆我学不会肝肠寸断只有喝酒梦中我在一个洞中打坐那里泉水叮咚灵气充足寸寸皆是你

  • 牡蛎汤 李华歆

    “牡蛎汤”出自《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第四》。幸运的是同篇就有关于“牡疟”的记载:牡蛎汤“疟多寒者,名曰牡疟”。牡蛎汤牡蛎(熬)四两麻黄(去节)四两甘草二两蜀漆三两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蜀漆、麻黄,去上沫,得六升内诸药,煮取二升,温眼一升,若吐,则勿更服。

  • 膏方好入口 谢江强

    膏方好入口,功效不输中成药为什么过去有钱人家生病了多煎制膏方,很少喝草药?可见膏方已经演变成能调整人体生理机能的药物,不再是单纯的滋补药先通后补,健康长寿的正途“慢补”是我在本书中想要提出的重要观点。

  • 孩子慢性腹泻,要从肝脾入手 谢江强

    孩子慢性腹泻,要从肝脾入手治疗9岁的患儿杨小朋友,因为间歇性肚子隐痛而来看病。我判断孩子的情况应该是肝脾不和引起的腹泻,可能是因为着凉,或是吃了不对的食物所导致的,因此我给他开了能够疏肝缓急止痛、健脾升清止泻的升清止泻膏。

  • 我心中的黄耆 张宝华

    黄耆,常用的中草药,再寻常不过了。别说医者,就是寻常百姓都晓得它的大名,明它的功用。黄耆,味甘,性微温。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等病症。

  • 腰扭伤后腰痛 张宝华

    孙某某,男,72岁。二诊:“药后当天即觉腰部舒适,疼痛缓解”。

  • 桂枝加芍药汤 李华歆

    ——高尔基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桂枝加芍药汤及其变方!《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279条: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 汗症治疗体会 谢江强

    汗症治疗体会多汗者皮肤表面常湿润,且有阵发性的出汗。临床上以自汗、盗汗多见,治疗也以此为主。自汗、盗汗以腠理不固、津液外泄为共同病变,治疗当以固护卫外功能为主,补虚是其基本治疗原则。

  • 柴胡桂枝汤加减治咳嗽咽痒案 宗琪

    按语:患者脉浮有力,病在三阳,先解表为主,汗出纳差考虑柴胡桂枝汤,咽痒苔腻考虑痰湿气结于咽喉,合以半夏厚朴汤,加杏仁合桂枝加厚朴杏仁汤宣肺平喘。

  • 皮肤疮疡康复案例分享 朱强伟

    皮肤疮疡康复案例分享|各类疾病导致的皮肤疮疡,是皮肤科的一大诊疗范围,更是朱氏中医皮肤的一大特色治疗病种,二十多年来,朱氏生肌散和朱氏生肌膏,也从未改变配方,就按最传统最古老的,流传几千年的中医配方(处方出处:大家好好研读《外科正宗》)来调配,就哪么一味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