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男童积食舌苔案

2021.06.17 482阅读 评论数 7 22

男,3岁8月,重28斤,高103cm

主诉:苔白厚伴有口臭半年

现病史:家长诉小孩近几年一直积食,消化不好,半年前因积食、腹胀前往张教授处就诊,经诊治后腹胀消失,可是舌苔一直苔白厚腻,前后3位中医大夫诊治,但舌苔一直未见好转,仍有口臭,张口可闻见酸臭味,故来就诊。

刻下症见:

无怕冷,无怕热,无颈部酸困不适,无鼻塞。咽喉无痰,不红。无口渴,饮水无明显寒热要求,无口干,无口苦,无口水粘。饮食可,大便两天一次,量少无腹部胀痛。睡眠可。晨起口唇干。舌红绛,苔白粘腻,口臭。脉不详。

既往史:既往过敏性鼻炎,现偶尔打喷嚏。

太阳阳明合病夹痰饮

处方:桂枝汤合三仁汤加减

桂枝 12g 生白芍 12g 生姜 5g 大枣 5g

甘草 5g 生石膏 20g 知母 12g 生薏苡仁 30g

炒苦杏仁 9g 豆蔻 15g  生白术 30g 厚朴 12g

茯苓 15g 焦山楂 12g

3剂,颗粒冲服,饭后服用,忌口辛辣、油腻、湿冷、水果、不易消化、麻辣烫。

回访:3剂后,口臭减轻。咽喉有少量痰,可咳出。查舌,患者舌由红绛转为淡红,白腻苔减少,看舌头,效果还是可以的。患者母亲为口腔科医生,对中医了解颇多,问题也颇多,顾虑也颇多,即使舌苔改善明显,依然说,除了口臭其他没有明显改善,可是她的主诉就是舌苔问题,口有酸臭味,没有其他症状啊,我只好用疗效征服她。

前医处方







6 阅读
 0




 李高勤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李高勤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杜德超 资质认证

    学习了

    2022-03-17 09:39 评论数 0 0
  • 刘艳兵 资质认证

    不错呀

    2022-03-14 09:25 评论数 0 0
  • 李华歆 资质认证

    好文!

    2022-01-08 08:10 评论数 0 0
  • 赵景州 资质认证

    辨证准确,经方治疗效果明显

    2021-06-18 04:43 评论数 0 0
  • 金丽 资质认证

    食积化热,化积散不知可否

    2021-06-18 02:51 评论数 0 0
  • 李超鹏 资质认证

    苔腻腹胀,这类孩子只要调理脾胃,考虑疏肝

    2021-06-18 09:51 评论数 0 3
  • 唐国庆 资质认证

    要是苔腻腹胀的话,白芍可以减量或不用

    2021-06-17 09:07 评论数 0 2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站似一棵松:由内而外治驼背 谢江强

    由于驼背影响了小江的脊柱曲度,她还有阴阳、气血失调引起的心慌胸闷症状,所以我将水煎药里的枸杞子换成了伸筋草以舒筋活络,将砂仁换成玉竹以养阴益气。

  • 桂枝加葛根汤小记 张宝华

    此外,桂枝汤还可以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抵抗力。

  • 情志在调不在治:心理障碍一扫光 谢江强

    情志在调不在治:心理障碍一扫光小张生性内向,话不多,参与团体活动也不积极。小张欣然接受,并承诺回家后就会熬药吃。成膏药:阿胶100克、鹿角胶60克、龟板胶60克。此为一个月左右的膏滋量。

  • 胃脘痛小记 张宝华

    胃脘痛一、症状胃脘痛通常以中上腹部的疼痛为主要表现,可伴有恶心、呕吐、胃酸过多、胃胀、嗳气等症状。

  • 黄连肉桂养心神 谢江强

    黄连肉桂养心神,安眠好觉到天明所谓的失眠,不只是睡不着觉,也包括睡眠质量的下降,诸如入睡困难、早醒、睡眠浅、做梦多等情况。不过,王女士的失眠,应算是心肾阳虚、心肾不交导致的神志不宁,加上肝郁气滞使得原有症候产生的症状更加突出。

  • 经方治疗咳嗽2例(丹栀逍遥散,白虎加参汤) 姚金虎

    麻黄加术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头痛1例,1剂即汗出热退。白虎加参汤治疗感冒咳嗽汗出1例,4剂后汗止咳消。麻黄加术汤跟丹栀逍遥散治疗外感病,一则从本脏论治,一则从五行相克理论治疗,不再赘述。

  • 浅谈千古利水第一方五苓散 王飞

    五苓散出自《伤寒论》,是张仲景的利水名方,具有温阳化气利水之功,用以治疗包括太阳蓄水证在内的多种病证,临床使用广泛,效果显著,堪称千古利水第一名方。五苓散由五味药组成,"令"水行,故名"五苓散"。

  • 厚朴麻黄汤 李华歆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厚朴麻黄汤厚朴五两麻黄四两石膏如鸡子大杏仁半升半夏半升干姜二两细辛二两小麦一升五味子半升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麦熟,去滓,内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 登桐君山感怀 陈鹏

    文/陈鹏医生古医医心不医人,宁使架上药生尘。今医医身不医心,药贵且滥效不神。我愿化做天地炉,扁鹊华佗齐附身。遍行君医与佐使,先从老弱冻馁均。

  • 人生也有涯,其学则无涯,悟道南山中 张宝华

    技可技,非恒技;医可医,非恒医。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阴阳曲尽处,医本道一歧,湛然明朗户,一米天下齐。何故华空性,镜水正端倪,不囿物理界,形上可端的,若执一处去,济世能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