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云医案:阳和汤治老年性腰腿痛

2021.09.14 2958阅读 评论数 7 36
   腰腿痛是老年患者中最为常见的症状,其特点有:(1)起病缓慢,病程长,反复发作;(2)症状结构复杂多样,腰腿痛多呈持续性或发作性加剧,卧床休息症状不能缓解;(3)病变位置呈多源性、多节段性;(4)病因上多为多因素复合型。多数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脊柱畸形、骨质疏松或不稳,部分有单节段或多节段的腰椎间盘突出。而临证诊治很是纠结,常被误入现代病名之中,难以自拔,方证难求。    
    复阅《黄帝内经》,经文说女子“七七”、男子“七八”“天癸竭”,也就是五十到六十岁的时候,就会出现“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的情况,肝肾不足是年龄增长过程的自然规律。现代医学认为老年人随着身体内分泌、免疫等方面功能老化,脊柱的正常组成结构发生变化,失去了正常的力学特征,从而导致腰腿痛的发病率升高。对此类老年腰腿痛者近期诊治颇多,现略举一二。
    案例一。陈某,女,58岁。因双下肢酸痛伴腰痛反复发作一年余,于2021年8月17日初诊。一年来在本地多家医院诊治,口服西药、中药丸、针灸、按摩等未见效果。CT示:腰椎退变,L4~5椎间盘膨出,L5~S1椎间盘突出。
患者瘦弱,精神差,面色淡黄无泽,诉下肢酸痛,局部发凉,恶风恶寒,得温则舒,累及后跟痛,腰部时时隐痛,头晕时时发作,平卧缓解,怕冷,食欲尚可,口稍干,大便时结,小便正常,舌质暗淡苔白厚腻,脉沉涩。
     
    首诊考虑寒湿引起的腰膝寒凉腰腿痛,责之脾虚不运,水湿、寒湿之邪,留着于肾引起的,应用肾着汤加味7剂。
     
    2021年8月27日复诊。诉服药后双下肢及腰痛无明显缓解,症状如初,无身重,也无腰痛如坐冷水中的感觉,腹部无重坠感,有疲惫乏力,仍怕冷,舌脉如初。再观患者发病近60岁,肾气已衰,肾主骨生髓,肾虚则腰膝疼痛,累及后跟,此为体衰阳虚,营血不足,寒凝湿滞所致。治疗改为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为主,选阳和汤加味。
处方:熟地30g、鹿角胶10g、白芥子8g、生甘草4g、肉桂5g、炮姜炭3g、麻黄3g、牛膝12g、独活12g、木瓜20g、桑寄生10g、烫狗脊15g。
     
    9月6日复诊,患者精神气爽,右下肢及后跟痛消失,左大腿外侧蹲下尚有牵拉痛,头晕解除,怕冷感觉缓解,大便不结,舌质红嫩,苔白,脉沉。效不更方,继用阳和汤加味,再进7剂,症状消除,嘱服肾气丸调养善后。

    纵观该疗程,患者为老年,体衰阴寒,督阳不足。首治肾着汤之方,可谓固本不足,祛寒力薄,配方欠佳,改用阳和汤方证对应,立杆起效。
    案例二。钟某,男,69岁,2021年8月23日初诊。患者右膝关节疼痛不适2年,加重发作并难以下蹲2月余。X线腰骶部片示:脊椎生理性弯曲改变,诸椎体普遍骨质疏松性改变,曾用布洛芬、芬必得、壮腰健肾丸、中药(方药不详)等治疗,仅能暂时缓解症状,效不持久,病痛反复。

    刻诊:患者枯瘦,驼背,皮肤松弛憔悴,右膝关节疼痛不适,下蹲功能受限,跛行。诉膝关节痛而酸胀重着,睡觉下肢摆放不安,痛处喜温,畏风恶寒,天阴益剧,入幕加重,转侧亦不利,行立易疲劳,喜出汗,口不渴,舌质淡暗苔白厚,脉缓。辨证为肾督阳虚,阴寒凝滞,方用阳和汤加味。

    处方:熟地30g、鹿角胶10g、白芥子8g、生甘草4g、肉桂4g、炮姜炭2g、麻黄2g、牛膝12g、独活10g、伸筋草20g。7剂。

    9月7日复诊。右下肢膝关节疼痛减轻,下蹲受限缓解,仍肌肉软弱无力,睡眠安稳,下肢安放自如,其余症状均缓解,原方加木瓜再进7剂,余症自消,服肾气丸调养善后。

    老年性腰腿痛的产生,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内在病因。人体步入老年后,肝肾功能开始衰退。“肝主筋”,古代“筋”的概念大概相当于现代医学肌腱、筋膜、韧带、关节囊等,是联络关节、肌肉,维持肢体正常运动的组织结构。中医认为,“肝藏血”肝血充沛,一身之筋才能得到滋养,因此滑利舒展,张弛有度;一旦肝血不足,筋脉缺乏濡润,要么僵硬挛急,要么松弛酸重,不但肢体活动不灵便,同时还会出现肢体疼痛的症状。“肾主骨”,“骨”就是指周身骨骼,肾气充盛,骨骼才会坚硬强健,胜任支撑全身重量的工作;一旦肾气不足,骨骼失去充养,则会出现痿弱不能任重,弯腰、站立、行走时腰脊酸懒、肢体困重,甚至松脆发生骨折,也都会伴有疼痛的症状。而肝肾同属人体“下焦”,“腰为肾之府,膝为筋之府”,因此肝肾不足则出现腰腿疼痛,这属于“虚证”,也属于中医所说“不荣则痛”的范畴。
    二是外在病因。风、寒、湿、热等邪气侵袭。《黄帝内经》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又说:“风雨寒暑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当老年人肝肾本已不足,又逢人体气血亏虚,腠理疏松,防御力量薄弱的情况下,自然界过于强烈的风、寒、湿、热等邪气就会趁虚而入,流转或停留于腰部及下肢的经络、血脉、肌肉,都能引起气血痹阻,血脉瘀滞,流通不畅,进而引起腰腿疼痛,这属于“实证”,也属于中医所说“不通则痛”的范畴。风、寒、湿、热不同邪气导致腰腿疼痛的症状有所不同,如果以风邪为主,疼痛时常游走不定,东疼西疼,为“行痹”;如果以寒邪为主,疼痛常常比较剧烈,受凉加重,保暖减轻,为“痛痹”;如果以湿邪为主,疼痛则伴有肢体沉重,酸楚或麻木,为“着痹”;如果以热邪为主,疼痛常常遇热加重,并伴有局部红肿,皮肤温热,为“热痹”。
    三是不内外因。如腰腿部长期劳损,或者腰腿跌扑闪挫,也会使局部肌肉受损,气血痹阻,出现疼痛症状,通常表现为“虚实夹杂”的证候。
    以上三方面的病因决定了老年性腰腿痛的出现和发作,为老年腰腿痛临床诊疗提供良好的思路。如现代医学所说的腰椎或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质疏松都与肝肾不足的“内因”密切相关;腰肌劳损、梨状肌综合征、腰椎压缩性骨折等,常与长期劳损、跌扑闪挫的“不内外因”有关;而风、寒、湿、热侵袭的“外因”,则每每成为老年慢性腰腿痛突然加重的诱因。以上举例老年人腰腿痛病案,在辨证基础上均选用阳和汤治疗显效,可予以借鉴。

    阳和汤出自清·王维德《外科证治全生集》,是治疗“鹤膝风、贴骨疽及一切阴疽”之经典名方。现代诸多医家将本方突破外科阴证疾患范畴,拓展治疗内、外、骨科等某些疑难病证,取得良好效果。对阳气衰微,营血虚弱,肾督阳虚之体质人,又受风寒湿邪所侵,至阴寒凝滞病证,均可应用此方加减。本方实为增强体质,蠲除寒湿宿疾治本之法。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于云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樊亚羽 资质认证

    用活了,学习了

    2021-09-21 04:07 评论数 0 3
  • 陈锦辉 资质认证

    很好的医案,方证对应,收效快捷,值得学习!对于上面的老年患者,我在临床常用独活寄生汤加减,也常收良效。遗憾的是:老年人的腰腿疼在用药治疗症状缓解,停药一段时间后,复发的几率很大。

    2021-09-17 08:19 评论数 1 0
    1. 于云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陈锦辉

      说的是。衰老无可当,此乃天!缓解症状是为医。

      2021-09-17 09:24 评论数 0 0
  • 孙成龙 资质认证

    继续努力吧

    2021-09-15 04:48 评论数 1 5
    1. 于云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孙成龙

      努力,努力,再努力!

      2021-09-17 09:22 评论数 0 0
  • 刘翼 资质认证

    中医大师,思维不局限,灵活运用之典范

    2021-09-15 03:54 评论数 1 2
    1. 于云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刘翼

      中医意也!何为意?思维也!谢谢你的指点!

      2021-09-17 09:21 评论数 0 0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小建中汤 李华歆

    ——约·罗斯金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小建中汤!小编觉得“小建中汤”其实是由“桂枝加芍药汤”化裁而来,为什么这么说呢?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 脉法新悟(九) 陈玉佳

    自秦以来,儒家和法家思想贯穿中国历史。儒家“舍生而取义”,法家“执法而弃情”。脉仍寸弦无力,尺弦。于是,这位著名的作家挥笔写道:“马克·吐温和他的箱子。”医案来自《李士懋平脉辩证医案》,经删减。

  • 小承气汤加减治疗脘腹发胀 夏耀飞

    小承气汤加减治疗脘腹发胀杨某,男,34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叶寨村,2023年8月25日初诊。方证辨证:此为“小承气汤证”,宜小承气汤加减治疗,其方如下:厚朴10枳实10当归15菊花10生麦芽30莱菔子10玉片10大腹皮10结果:2023年8月28日,

  • 贡丸粉丝青菜汤 陈鹏

    陈鹏(文)先在锅里倒入食用油,油热起泡了就可以把葱花和姜丝放进去炒个几秒味道出来赶紧放大白菜。。翻炒几下加入白开水,加入贡丸。。小火慢炖几分钟然后再放点麻油就出锅。出锅后可以再撒点香菜或者是葱花

  • 现代中医认识的桂枝甘草汤 张宝华

    桂枝甘草汤一、概述桂枝甘草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主要由桂枝和甘草组成。

  • 重温一下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张宝华

    三、适应症1.神经衰弱:对于长期失眠、多梦、易醒的患者,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精神状态。

  • 从“肾虚水结”论治肾结石 罗沿印

    中医学中并无“肾结石”之说,但“肾结石”之临床症状可归属于中医学“石淋、腰痛”等范畴。因此,肾虚水结是肾结石凝结之重要病机,故治以肾虚为本,化石为标,标本兼治,方能效显。

  • 月经量少中医教你怎么办? 白成振

    月经量少是指女性在月经周期中,经血量较正常情况明显减少的现象。针对不同原因导致的月经量少,中医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因此,在治疗月经量少时,除了考虑中医治疗方法外,还需要注意调整生活习惯、缓解精神压力、避免滥用药物等。

  • 高血压切忌过分依赖药 谢江强

    另外,高血压患者不宜过分地依赖血压药来控制血压的增高,否则容易引起心脑肝肾的损伤。65岁的单大爷十多年前就被确诊为患有高血压病了,但他一直以来都没有吃太多的西药降压。

  • 薯蓣丸 李华歆

    ——忒壬斯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薯蓣丸!小编觉得薯蓣丸的适应症是应该是得了“虚劳”的患者,所谓“虚劳”可以理解为久“虚”成“痨”,这是一种慢性病,病以致劳,就不好治疗!下面一起来看看“薯蓣丸”的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