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饮九法

2021.12.16 515阅读 评论数 0 0
痰为稠粘之饮,饮为清稀之痰,二者皆因脾胃运化失职,水饮内停而致病。痰与饮同出一源,本同标异。前人认为:痰属阳多热,饮属阴多湿。今分痰与饮两方面讨论如下:

1、疏风解表,宣肃化痰

痰湿内蕴,风邪外袭,胸胁满闷,时或烦躁,咳痰清稀,多是泡沫,时时恶风汗出,面部发青,舌苔白腻,脉象弦滑。用疏风解表,宣肃化痰方法。

 前胡6克,浙贝母12克,紫菀6克,

  杏仁10克,陈皮10克,半夏10克,

  南星10克,钩藤10克


加减法:
若表邪未解,尚有寒热,甚则头项强痛,必须重用疏表,方中加苏叶6克,或麻黄3克、葛根6克。
若痰多苔厚,可加化痰之品,佐以消导,并须注意饮食。

2、苦泄其热,肃降化痰

痰热蕴肺,心烦口干思凉,面赤唇焦,阵阵汗出,咳嗽痰稠成块,甚则痰黄,大便干,小溲黄少,舌红苔黄根厚,脉洪滑数。用苦泄其热,肃降化痰法。

 黄芩12克,栀子10克,前胡6克,

  生石膏25克(先煎),杏仁10克,

  莱菔子12克,冬瓜子30克,瓜蒌30克,

  大黄6克,芦根30克


加减法:
若属痰热较重,或兼肝热伤阴之时,可加黛蛤散3克(布包),或青黛3克(冲服)。
若属痰实火热,当加苏子10克、莱菔子10克、白芥子6克,或再加葶苈子3~6克以泄肺热。

3、甘寒育阴以滋其燥,苦甘泄热兼祛痰火

阴虚热盛而成燥痰,痰火郁热为日已久,肺阴受伤,气粗喘促,痰白成块,或胶粘如米粒,舌廋质红尖绛,脉象细弦小数。用清燥救肺法。

 沙参15克,麦冬12克,生桑皮12克,

  地骨皮12克,玉竹10克,生海石12克,

  黛蛤散12克(布包),

  旋覆花10克(布包),风化硝1.5克(冲),

  瓜蒌霜(布包)


加减法:
若肺热较重,可加黄芩10克、苏子10克、冬瓜子30克、甜杏仁10克。
若属肺阴不足,阴虚热灼,干咳痰稠而少,甚则痰中带血,加阿胶10(烊化)、远志10克、天冬10克、南百合10克、白芍15克。。

4、宣肺气以化痰湿,和其胃清肃止咳

体肥面白,湿邪素盛,痰湿不化,肢体沉重,嗜卧乏力,脘腹胀满,咳嗽朝暮为甚,舌苔白腻,脉象滑濡。用宣肺和胃,化痰肃降法。

 苏梗10克,半夏10克,橘皮10克,

  枳壳10克,白术6克,远志12克,

  茯苓12克,炙草3克


5、温阳散寒,以祛寒饮

寒饮乃中阳不足,命火式微,火不生土,水湿不化而致。症见面色黧黑,四末欠温,心虚且悸,痰多清稀味咸,舌胖润滑,脉象沉迟。用温阳化饮方法,苓桂术甘汤加桂、附、吴萸。

 茯苓30克,桂枝10克,白术12克,

  甘草10克,肉桂3克,淡附片6克(先煎),

  淡吴萸10克


加减法:
若药后中阳渐复,寒饮渐化,可改用桂附八味丸以缓温之。
若湿邪较重时,用补中益气丸加二陈丸,长期服用。都气丸亦可试服。

“四饮”治法
  
水饮停留,积而不化,停于胁下为悬饮;淫溢四肢为溢饮;上阻胸膈为支饮;下流肠间为痰饮。

6、宣肺降气,攻饮逐痰

悬饮者,水在胸膈之内,如物悬挂,呼吸咳唾都能引起胁下疼痛,脉弦沉。患者体质比较强实者,可用攻饮方法,如十枣汤。

 旋覆花10克(包),苏子10克,

  莱菔子10克,白芥子3克,芫花炭3克,

  当归须4克,乳香2克


7、逐饮除湿,通阳退肿

溢饮者,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痛重。此属水饮泛溢,寒邪外来,闭其孔窍,故当用汗法。
若内外俱寒者,用小青龙汤加减。

 麻黄3克,桂枝6克,杏仁10克,炙草3克,

  干姜3克,白芍10克,细辛3克,半夏10克,

   五味子3克


若外寒里热者,用大青龙汤化裁。

 桂枝10克,麻黄3克,杏仁10克,炙草3克,

  生石膏30克(先煎),生姜3克,大枣3克


8、温散水饮,兼以泄肺

支饮者,是水饮停积心下,支撑于肺。可用温散水饮兼以泄肺方法。

 苏叶子各5克,杏仁10克,前胡6克,

  半夏10克,细辛3克,五味子3克,甜葶苈3克


加减法:
若肺气不宣,胸闷喘满,可加麻黄3克以宣肺开郁。

9、温阳化饮,兼定眩晕

痰饮者,阳气不足,水停不化,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胸胁支满,目眩气短,苔白滑润,脉见沉弦或沉缓而滑。可用温阳化饮方法,苓桂术甘汤加减。

 茯苓30克,桂枝10克,白术12克,

  炙草10克,半夏10克,陈皮10克。

  



|作者简介:赵绍琴
来源:《赵绍琴临证400法》,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杏林小书童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阴阳和者,必以建中” 宁加银

    患者,女性,50岁,主诉:反复胃痞不适8+年。

  • 2024第一场雪 陈鹏

    2024第一场雪文/陈鹏天地大寒雪落人间世间变得柔软起来仿佛我们的童年一下进入一个童话的世界无论贫富天地都笼罩在在一个浪漫的世界里屋顶上的雪是一样的厚度人生如雪可以掩盖很多的不快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扑面的清风和寒意净化着我们的灵魂一切都在过滤一切都在升华初

  • 甘草泻心汤加减治疗扁桃体化脓 夏耀飞

    甘草泻心汤加减治疗扁桃体化脓马某某,女,46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郝寨村,2023年11月14日初诊。综合以上二点,故本案当属“甘草泻心汤证”无疑,故宜甘草泻心汤加减。

  • 这个不起眼的蔬菜一定多吃 李娟

    首先,把三分之一白萝卜切片,不宜过厚,然后大火烧开转小火,煮15分钟,将水控出,晾温,加一小勺蜂蜜,饮用。今天也顺带普及一下蜂蜜的功效及性味归经。所以,白萝卜蜂蜜水,是平日里少不了的饮品呐。

  • 五苓散 李华歆

    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汗出后津液虚,内有水饮,可与五苓散!水湿内聚,表证未罢,饮后则吐,是为水逆,可与五苓散!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

  • 脉法新悟(八) 陈玉佳

    案30:农民潘左,耕作弯腰,致腰椎间盘突出,右侧腰臀及下肢酸痛,服独活寄生汤,寡效。后经整脊推拿,症状加重,右下肢刺痛麻木,为火烧样刺痛,已不能屈膝行走,小便短黄。医案来自《六指擒龙脉法》,经删减。

  • 斑秃就是肾虚了吗? 王晨阳

    斑秃,俗称“鬼剃头”,是一种常见的非瘢痕性脱发,目前多认为与自身免疫,遗传,情绪紧张和内分泌等因素有关。完全是一个气血阳都损伤的一个脉象。辨证选取真武汤治疗。所以用真武汤中的白术固护脾胃。又选取桂附地黄丸善后服用。。。。。。

  • 晓小半夏汤两味,姜夏一遇饮自消 张宝华

    概述小半夏汤出自《金匮要略》,主要用于治疗痰饮呕吐和胃寒呕吐等病症。功效与主治小半夏汤具有化痰止呕、散寒降逆的功效。注意事项与禁忌注意事项:1.小半夏汤的剂量和使用方法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禁忌:1.对半夏或生姜过敏者禁用。

  • 杨宇飞教授中西并重治疗肺恶性肿瘤举偶 张训景

    众所周知,肺癌是目前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肿瘤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配合中医扶正祛邪综合治疗抗肿瘤转移复发。未见疾病进展及复发转移,生活治疗良好。中医学认为,机体失调,正气不足,外邪客体,是诱发结直肠癌的重要原因。

  • 温经汤 李华歆

    ——佚名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温经汤!当以温经汤主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温经汤”!)方中找到,此外,加入吴茱萸可以温经散寒,人参可以补中益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