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病例分析

2022.05.14 1060阅读 评论数 1 13
李某,男,38岁。
 初诊:
 患者平素易疲乏,动则汗出,怕热,口常干欲饮,便常溏泄,胃纳较差。苔白薄,舌偏红,脉细稍数。证属脾虚津亏,今拟益气健脾生津之剂调治。
 太子参300g 全当归150g 北黄芪200g 怀山药300g
 炒薏仁300g 莲肉150g 炒扁豆150g 杭白芍150g
 北沙参200g 制黄精150g 煅龙牡各300g 糯稻根300g
 红景天150g 煨葛根200g 灵芝150g 潞党参200g
 云茯苓100g 佛手干100g 玉竹150g 南沙参150g
 五倍子90g 淮小麦300g 炙甘草50g 津大枣50枚
 上药煎取浓汁,文火熬糊,纳西洋参100g(另煎取汁),特级石斛粉50g,鳖甲胶100g(黄酒烊化),龟板胶100g(黄酒烊化),麦芽糖500g,溶化收膏,每晨起、卧前各1匙。
 二诊:
 平素工作压力大,较易紧张,时欲叹息,动则汗出,易乏力。去年服膏方后便溏好转。苔白薄,舌暗红,脉细弦。今拟疏肝解郁、益气健脾之剂调治。
 软柴胡100g 赤白芍各150g 炒枳壳100g 制香附100g
 广郁金150g 紫丹参300g 川芎60g 生炒白术各150g
 炒山栀90g 粉丹皮150g 佛手干100g 玫瑰花100g
 潞党参200g 南北沙参各150g 怀山药150g 制黄精150g
 煅龙牡各300g 红景天150g 灵芝150g 绞股蓝300g
 生山楂150g 六神曲300g 莲肉150g 生薏仁300g
 清甘草50g
 上药煎取浓汁,文火熬糊,纳西洋参100g(另煎取汁),光节石斛50g(另煎取汁),龟板胶100g(黄酒烊化),白蜜450g,溶化收膏,每晨起、卧前各1匙。
 按语:本案"脾虚津亏证",类似《小儿药证直诀》所载白术散之证。原文曰:"治脾胃久虚,呕吐泄泻,频作不止,精液苦竭,烦渴躁,但欲饮水,乳食不进,羸瘦困劣,因而失治,变成惊痫,不论阴阳虚实,并宜服。"后世多认为此证乃脾虚溏泻日久而生,观舌脉则其舌体多干瘦,质淡,苔白而燥,脉多细弱下陷,右关尺濡大。此为脾气虚弱,阴液不足之象,成人亦颇常见,非小儿脾脏娇嫩所独有。
 在脾胃病治疗时,洪老常用"补脾醒脾"之法。"醒脾"之法最早源于《内经》:"治之以兰,除陈气也。"佩兰之类,具有芳香化湿、醒脾辟秽的作用。孙思邈最早提出治则术语"醒脾":"黑豆少食开胃醒脾,多食损脾。"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广泛论述芳香药物与醒脾治疗关系。脾者,喜燥恶湿,"脾燥则升",湿邪与脾关系密切,与脾虚互为因果。洪老认为"醒脾"实为补脾、健脾、运脾等多法相合的综合治法。药物常选四君、异功、参苓白术等补气健脾方剂,在此基础上与化湿、祛湿、利湿、行气等相配伍而得效。本案二诊中,脾虚津亏已改善,证转为肝郁气滞为主,但仍需辅以醒脾药物以助行气滞。此为洪老治脾胃病又一经验。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谢江强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煲汤常用中药解读枸杞子和红枣 谢江强

    枸杞子是一味功效显著的传统中药材。民间也习用枸杞子治疗慢性眼病,枸杞子蒸蛋就是简便有效的食疗方。枸杞子被列为“药食两用”品种,可以加工成各种食品、饮料、保健酒、保健品等。在煲汤或者煮粥的时候也经常加入枸杞子。食用宜忌红枣可煎汤服用,亦可直接食用。

  • 便干四十余天案一 王建飞

    2023年10月13日孙某,女,55岁,初诊。主诉:大便干结40余天现病史:胃纳尚可,眼睛干涩,有难以入睡及寐短,既往服用艾司唑仑。昨天行妇科检查后出现腹痛、尿频。大便已基本无碍,多吃蔬菜及粗粮后能维持每日有大便。现大便已好转,但有时候仍会偏干。睡眠仍需服

  • 追忆一下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汤 张宝华

    在现代医学中,血府逐瘀汤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神经性头痛、慢性胃炎等多种疾病的治疗,疗效显著。

  • 脾胃病用药经验 曹雪盼

    脾气虚患者黄芪15g炒白术15g党参10g山药15g气滞痞满炒莱菔子15g枳壳12g厚朴15g川楝子10g大腹皮12g砂仁3g川芎12g青皮9g莪术9g栝楼15g食积痞满:鸡内金15g神曲15g陈皮12g炒山楂15g不知饥饿:炒麦芽30g炒谷芽15g山楂1

  • 修行(陈鹏医生) 陈鹏

  • 大柴归汤加减治疗水肿 夏耀飞

    大柴归汤加减治疗水肿赵某某,女,73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玉蝉镇雷家寨村,2023年8月24日初诊。主诉:水肿4天。如此以大柴归汤为主角,合用赤小豆当归散、乌贝散和润肠通便丸,经方配伍时方,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岂不妙哉!

  • 生姜泻心汤小记 张宝华

    本方出自《伤寒杂病论》之《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下》第157条:“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鞭,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 防治糖尿病,这样给自己的血糖做减法 谢江强

    防治糖尿病,这样给自己的血糖做减法糖尿病患者多为40岁以上中年男女,但近年来糖尿病患病人群有年轻化的趋势。糖尿病后期还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足就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另外,糖尿病患者平素一定要注意控制饮食,坚持锻炼,使血糖值一直控制在正常范围中。

  • 忌口 陈鹏

  • 如何看医案 高群

    比如《临证指南医案》,经常几句话就给出了方子,没有鉴别点,没有后续结果,看着比较费劲。所以我个人发医案的时候,放的都是信息来源,也就是我当时获得的信息就这些,然后给出方子和结果。当然医案也不是完全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