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悬壶济世走江湖 医中百误莫糊涂
程国彭在《医学心悟》中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体会,并汲取历代各家精当之论,从医家误、病家误、旁人误、药中误、煎药误等方面说明医误之害,令人深思。程氏“先将医误从头数,指点分明见一斑”。详细列举了“21条医家之误”,以供同人参考。
1医家误。辨证难:“三因分证似三山,三山别出千条脉,病有根源仔细看”。后学者若能跨过审证求因这一难关,即为治病求本奠定了基础。脉不真:其引扁鹊之说:“持脉之道,如临深渊而望浮云,胸中了了,指下难明”,谓诊脉之难。初学者容易出现浮沉迟数分不清,进而又会发现多有脉证不符的情况,诸如:热极脉涩细,寒极反鼓指之类,正是“却到分清浑又变”。失时宜:他认为:“寒暑相推者,时之常;寒暑不齐者,时之变。务在静观而自得之,正非五运六气所能拘也”。不明经:若不明十二经脉,举手投足便错。其特举药不中:由于用药相反其祸最大,“攻补寒温不对证,实实虚虚误非轻”,因此处方必须严谨而慎重。伐无过:“药有专司切莫错,引经报使本殊途,投剂差讹事辄覆”。使用药味虽不相反,诸如芩连柏及姜桂附虽同属苦寒或辛热,但必用之各当,不能攻伐无病之处。药不称:药虽对证,病重药轻或病轻药重,此与病不相称亦能误人。药过剂:药虽与疾病相称,但用之过量,出现“疗寒未已热又至,疗热未已寒更生”的情况,仍属不称,处方者必须留意于此。失标本:“先病为本后为标,纤悉几微要中肯”。病证错乱,宜分标本,相其缓急而施治,方为稳妥。舍正路:谓“治病不识求其属”。其引王冰说:“热之不热,是无火也。寒之不寒,是无水也。无水者,壮水之主以镇阳光;无火者,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此谓求其属也。”指出医家临证,当辨明阴虚阳虚,再行壮水益火。
2病家误 患者在诊治疾病过程中,也存在诸多偏弊之处。程先生一一道来,以警世谕人。早失计:“初时抱恙不介意,人日虚兮病日增,纵有良工也费气”。有病不治,犹如养虎遗患。因此“病须早治”。不直说:“讳疾试医工与拙,所伤所作只君知,纵有名家猜不出”。患者当以治愈疾病为目的,因此应将病情详尽告予医生。切不可“以困医为事哉”。性躁急:“病有回机药须吃,药既相宜病自除,朝夕更医也不必”。即所谓效不更医。不相势:治之不效则应速下决断,以另求高明。当断不断,必生大乱。在服药:“服药之中有窍妙,或冷或热要分明,食后“六淫之邪,善治三阳,则无传阴之患”为例加以说明。
3,旁人误 程氏谓:“两者有误误未歇,又恐旁人误重叠。还须屈指与君陈,好把旁人观一切。”代惊惶:旁人不事岐黄、不知医理,却热心过度,对患者治疗自作主张,往往忙中添乱。引邪路:“妄把师巫当仙佛,有病之家易着魔,到底昏迷永不悟”。
4 药中误
程氏云:“更有大误药中寻,与君细说好留神。”药不真:“药材真致力方深,有名无实何能效,徒使医家枉用心”。杜绝假药,是保证疗效的关键。失炮制:“炮制不工非善剂”,药材的洗炙蒸煮炒、去心皮壳油尖,皆不可马虎。
当然,其中的一些失误与临床中遇到的病情及医生在临床中的处置,甚至目前在中药煎煮过程中的处置均有明显的关系,无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出现失误的情况,也就是说,这些问题除了医生,病人外,就目前的医疗环境与药房,甚至于药厂均有莫大的关系。当然,与煎药人员及煎药的工具也有很大关系。这就提醒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要想保证疗效,做药到病除,不给病人造成损失,需要我们在各个环节均需要谨慎行事,对目前的医疗环境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对照条文 李华歆
以上是关于“苓桂术甘汤”和“茯苓甘草汤”的相关条文!碍于篇幅所限,这里我们对这条不再展开去讲,只是记得类似“身瞤”、“身摇”的症状是跟“伏饮”有关的! -
善持堂近期医案摘录(六十一)高血压波动症 钱开达
善持堂将这种症状定义为高血压波动症。某君男年过半百,去年底来善持堂就诊,主诉眠不安五年近二年来加重,入睡虽快但有早醒,早则子时,晚则寅时,复难再睡。善持堂认为,某君血压升高无家族史多因长期不寐所致,应按高血压波动症来治疗。 -
关于矢气的浅论 曹雪盼
近来诊治了些患者都有些有趣的现象故稍微总结一下几个患者证型不同症状不同但在治疗的过程中都出现了矢气重的现象故分析讨论如下:第一个患者女性怕冷畏寒四肢小腹最重小便频数纳差不能食冷便秘辨证为脾肾阳虚给予大量温阳药附子补骨脂巴戟天等服药后有肠鸣矢气重后第二诊三诊 -
口苦 李华歆
医案面诊患者男年40余岁,现居广东深圳2024年07月24日初诊以“腹胀伴口苦数月”为主诉求诊!患者述其于数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伴口苦,时有嗳气,自觉晨起时口苦症状明显,患者曾自用不明药物效果一般,上述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为求治疗故来诊求治! -
经方实验录张宝华治抑郁症之生逢盛世衣食足,心意弗逆郁郁生。 张宝华
一张姓某,年三十,浑身不适两年余。既往抑郁两年,尿路感染一年余,否认过敏史。时代更迭,环境变换,人之体适境应运而变,抑郁一症与日俱增,常理中事。故而虽显效于一时,若不能心体和合,灵肉抱一,念念动乎意识,既扁鹊仓公之属,亦无计也。 -
3剂中药治愈“食物过敏”案 宗琪
诊断:食物过敏处方:麻黄桂枝各半汤加减1剂方组:桂枝12g赤芍12g生甘草10g生麻黄10g苦杏仁12g生石膏45g刺蒺藜10g荆芥10g防风10g当归10g牡丹皮10g生姜3片大枣3个煎服方法:冷水1800毫升左右泡透,水开煮到600ml,分三次饭后热服 -
经方实验录之胸痛,肺结节。 张宝华
否认过敏史,既往有肺结节病史。胸痛时作不愈,一度疑为心脏病,小小年纪岂不愁来日方长何以凭乎? -
产后睡眠质量差 谢江强
产后睡眠质量差及负面情绪产后妇女由于疼痛、哺乳乳房胀痛等生理原因,会产生很多负面情绪,导致心神不宁,夜眠质量差等表现。产后起居合理,入睡时间规律。 -
脾胃病或宫寒的忌口 陈鹏
1.不吃零食冷饮2.晚上少吃,或者是不吃3.每天七杯热水4.适当运动5.少熬夜6.不吃油炸食品/烧烤/夜宵7.保持心情愉快比吃药管用多了 -
中药的“升、降、沉、浮”作用 谢江强
降,即下达降逆,趋于向下,是指药物有下行、下降的作用。利用药物升降沉浮的特性,可以使药物作用于不同的人体部位,因势利导,从而调理脏腑气机的紊乱,使其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各种净选过的药材经过加工炮制,制成丝、片、块、段,都可以被称为是饮片。
最新文章
-
口腔异味一则 曹雪盼
患者男28岁主诉口腔异味三月余,患者自述平时睡醒后及饭后见口腔异味口黏痰多白色平时胃口可无口干口苦胸闷晨起恶心晚上躺时恶心加重睡眠可大便一般小便调。
-
白虎加人参汤与四逆散合方加减治疗胃中刺痛 夏耀飞
白虎加人参汤与四逆散合方加减治疗胃中刺痛陈某某,男,49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玉蝉镇丈北村,2023年11月6日初诊。“口舌干燥,口渴喜冷饮,饮水较多”,这是典型的“白虎加人参汤证”,宜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
茵陈五苓散 李华歆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黄疸病,茵陈五苓散主之。患者同样是得了“黄疸病”,此时应该“身目俱黄”,而从后面的用方可以推断,患者此时核心病机应该是“水湿夹热”,且湿偏重于热!一本云茵陈汤及五苓散并主之。
-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不寐 夏耀飞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不寐王某某,女,49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付家庄村,2022年3月15日初诊。
-
胃溃疡案一则 曹雪盼
患者男性40岁余主诉泛酸烧心两年余患者半年前胃镜检查胃部溃疡糜烂碳13检测阳性平素腹胀恶心剑突下疼痛纳差三餐不知饥不能吃凉的大便正常小便频夜尿多眠差卧位有酸水泛出。
-
高血压中药茶饮(陈鹏医生) 陈鹏
-
斑秃就是肾虚了吗? 王晨阳
斑秃,俗称“鬼剃头”,是一种常见的非瘢痕性脱发,目前多认为与自身免疫,遗传,情绪紧张和内分泌等因素有关。完全是一个气血阳都损伤的一个脉象。辨证选取真武汤治疗。所以用真武汤中的白术固护脾胃。又选取桂附地黄丸善后服用。。。。。。
-
高血压头晕头闷案。5剂效。 李高勤
冯某,女,60岁。2023年12月4日就诊。主诉:高血压头晕头疼10年,加重11天。分析:1.患者有高血压病史,肺炎住院后头晕头闷加重,口干口苦,上热,便秘,4-5天一次,是里结。
-
感冒后咳嗽胸闷4天,中药6剂愈 宗琪
患者:金某某性别:女年龄:56岁初诊日期:2023年11月27日主诉:咳嗽、咽堵4天余,加重2天。《伤寒论》397条: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
要懂得敬畏人体生物钟 谢江强
要懂得敬畏人体生物钟:调理慢性肠胃炎小张是个只要工作压力大了,或是因为出差在外饮食、居处不习惯,就容易便秘的人。人身体里有一个生物钟,时间到了就要进食、休息、睡眠、工作等,一旦打破其中任意一个规律,就会影响到其他。
学习了!
学习了
好的
👍👍👍
学习加分享
好好
学习了
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