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体会

2022.05.11 159阅读 评论数 3 7
    肝硬化腹水是指由于肝脏疾病导致肝脏反复炎症,纤维化及肝硬化形成后,由于多种病理因素,如门脉高压、低蛋白血症、水钠潴留等,引起腹腔内积液的临床症状;它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而是许多肝脏疾病终末期(失代偿期)的共同临床表现,中医学虽无“肝硬化腹水”病名,但依据其主要症状,可将其归于中医的“臌胀”范畴,历代医学将膨胀视为“风、疲、臌、膈”四大顽疾之一,治疗颇为棘手,在临床经验,兹整理如下:

一、明辨病机、虚实错杂:
    肝硬化腹水的发病多为酒食不节、情志所伤、气血郁结、横犯脾土,脾土受克,运化失常,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水谷之精微不能洒陈五脏六腑,水湿之浊阴不能转输排泄,清浊相混,壅塞而成本病。其虚,其本,在于肝脾所损;其实,其标,在于水湿停聚,故,究其病机则总属本虚标实、虚实错杂之病。
二,、病已传变,治当重脾:
    张仲景曾云:“见肝知病,知肝传脾”这一传变规律,肝硬化腹水的发生、发展过程正是这一传变规律的真实体现,该病始于肝脏损伤,疏泄失常,以致横犯脾土,中土不匀,升降失职,三焦不同,水湿不行,停积中焦,而成本病;中焦水湿,又反困脾阳,加重受损,形成恶性循环。腹水之产生乃在肝病传脾之后,累及脾的功能出现失常而产生的,此后又随脾虚的不断加重而发展、恶化,换而言之,腹水的出现就标志着此时肝病已经传脾,脾也已代替肝而成为病机之核心,一直贯穿了肝硬化腹水的产生、发展、恶化的全过程。治疗肝硬化腹水,应首重健运脾气,俾腹气一振,水湿自能运化,此正合朱震亨之“单腹胀乃脾虚之甚,正气虚而不能运行,浊气滞塞其中,今扶助正气使之自然健运,邪无所留而胀消矣”的观点。临床之时,常常治用大剂人参、白术佐以陈皮、云岺、苍术之类,以健脾运化、利水化湿

三、辅用利水,中病即止
    肝硬化腹水为本虚标实,虚实错杂之证,其本为脾土之虚,其标为水湿之实;因此,治疗之际既要健脾益气以治其本,还需利湿逐水以治其标,标本兼顾,双管齐下,方能获取佳效,临床分利水湿之法虽然对于该病治疗十分必要,但应用之时尤须注意分寸把握,在培补脾土的基础上,适当利水缓急,中病即止,方无伤正气之忧,又无留邪之虞;若妄用利水之药,强攻其水以图一块,则必伐正气,徒伤脾胃,而犯虚虚之戒,腹胀非但不去,又可变生祸患,病初起者,尚有挽救之机,日久病深,风雨飘摇者,则虽竭力亦回天乏力矣。
四、典型病例:
    病例1、刘××,女,53岁。
    初诊时间:2015年4月19日。
    现病史:患者自觉腹胀已有2个月,其症逐日加重,伴见形体渐消,疲乏无力,面目浮肿,食欲减退,泛恶不吐,两胁痞满,嗳气不舒,小便短少,大便秘结等。在某医院诊断为:肝硬化腹水,并予保肝、利水之法治疗,然效果不佳,故求珍。就诊时见:腹胀,形体消瘦,疲乏无力,面目浮肿,泛恶不吐,两胁痞满,嗳气不舒,小便短少,大便秘结,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迟细。
     查体:肝大可触及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肝功能异常,麝香草酚浊度试验7U,硫酸锌浊度试验14U、白蛋白2.8g%、球蛋白3g%,凡登白试验间接反应阳性。

    中医诊断:臌胀
    西医诊断:肝硬化腹水
    辩 证:脾虚、湿困
    治 法:补脾益气、运化水湿
    处 方:四君汤加减:党参20克、苍术10克、生白术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陈皮6克、桑白皮10克、炒神曲10克、大腹皮10克、草豆蔻3克、猪苓10克、广郁金10克、生苡仁10克、白芍10克,十五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早、中、晚各温服50毫升,饭后用)为一疗程。
    二诊:服上方数月后腹水消,腹胀除。其后以平胃散合四君子汤调理半年而痊愈。
病例2、邱××,男,45岁
    初诊时间:2016年7月16日。
    主 诉:腹胀3年加重伴腹胀满,目黄1个月。
    现病史:患者自2015年被确诊为慢性肝炎肝硬化以来,一直以中、西医保肝、护肝之法治疗。虽病情反复,时有加重,但总体而言病情尚稳定。1个月前,患者出现胸部胀闷,腹部膨隆、气促、食欲不振、失眠、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查体:腹部胀满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肝脏中等硬度,如触鼻头、压痛明显,脾未触及,谷丙转氨酶659U/L:锌浊18U,麝浊11U、黄疸指数8U。
    中医诊断:膨胀
    西医诊断:肝硬化腹水
    治 法:清热利湿退黄、行气健脾。

    处 方:茵陈10克、薏苡仁12克、柴胡15克、水蛭10克、炙甲片10克(打碎)、板蓝根15克、郁金10克、党参20克、怀山药10克、青陈皮各3克、生白术10克、白芍10克、炒黄岑10克,十剂,日一剂,浓煎60分钟(分早、晚餐后各温服60毫升)。
    二诊:2016年7月29日服上药后,黄疸、腹胀、肝区疼痛等症减退,食欲转佳,但仍有少量积水,守上方加利水之品,处方:茵陈10克、猪苓12克、茯苓12克、泽泻10克、薏苡仁12克、桂枝10克、郁金10克、生白术15克、生黄芪30克、冬瓜皮10克、大腹皮10克、车前草20克、生地15克、甘草3克、三棱10克、赤芍10克、莪术10克、玄参20克,30剂后腹水消,目黄退,食欲佳,面色红润,肝区疼痛消失,后又服用特制中药半年后告愈。
                  杨家强主稿任撰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杨家强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眩晕两年案一 王建飞

    2023年10月13日程某,男,77岁,初诊。主诉:眩晕2年余。今复诊告知眩晕好转,但仍梦多,大便干,夜尿数次。服药后除眩晕如之前缓解,余症改善均不明显。2023年11月02日服药后回访,仍旧眩晕稍改善,但其余症状改善不大。

  • 中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 谢江强

    中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中老年一般是指人类生命历程中青年之后的阶段,包括中年和老年。老年人五脏日虚、阴阳渐衰,其根本病理特点是“以虚为本”,或因虚致实,虚实夹杂。

  • 膏方制作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谢江强

    膏方制作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口尝有“砂粒感”制备中使用的器具,如浓缩设备、容器、搅拌用的棒子、竹片、筛网等这些器具清洗不干净,存在、带入或脱落灰屑。

  • 膏方常用的胶类、糖类 谢江强

    制备膏方常用的胶类中药有阿胶、龟甲胶、鹿角胶、鳖甲胶等。

  • 月经先期两年案一 王建飞

    2023年11月05日邓某,女,51岁,初诊。主诉:月经提前5天两年。月经先期病因分气虚与血热两大类。四诊合参,此为肾气不固,封藏失司,冲任不固,故而月经提前。现睡眠好转,本月月经先期3天,量变少。

  • 病人须知 陈鹏

    话说,先生才,病人福。明明是必须要吃中药的她偏要吃西药。医生再多说几句别人就要投诉了,心里面替这个小朋友感到悲哀。嗯嗯,人的固执傲慢和偏见。会影响人的寿命疾病和健康。。。人的命运,就是自己思维的结果。

  • 骨质增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张宝华

    X线检查是诊断骨质增生的常用方法,可显示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骨质增生的程度。六、预防与保健1.保持适当的体重:过重会增加关节负担,加速关节退行性变,进而诱发骨质增生。

  • 中医上所说的津液是什么? 王晨阳

    在体内,除血液之外,其他所有正常的水液均属于津液范畴。同时,津能载气,全身之气以津液为载体而运行全身并发挥其生理作用。津液又是化生血液的物质基础之一,与血液的生成和运行也有密切关系。所以,津液不但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 甘草泻心汤小记 张宝华

    组成炙甘草15克、黄芩9克、干姜9克、半夏9克、大枣4枚(擘)、黄连3克方中炙甘草起到和中缓急、补虚益气的作用;黄芩清肺热,干姜温中散寒,半夏降逆止呕,大枣则补脾和胃;黄连则清热燥湿。适用人群与禁忌甘草泻心汤适用于脾胃不和、心火旺盛、肠道湿热等症状的人群。

  • 酒。 陈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