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陈汤加枳实竹茹胆南星治疗各种疑难重症

2021.04.19 300阅读 评论数 1 9
【组成用量】


半夏、竹茹各15g,胆南星、茯苓各12g,陈皮、枳实、人参各9g,菖蒲6g,甘草3g。


【服用方法】


水煎服。


【功效作用】


本方在除湿祛痰的二陈汤为基础上,加枳实、竹茹、胆南星以祛风、清热、涤痰,再配人参扶助正气,菖蒲芳香开窍,共呈开窍涤痰之功效。


本方具有镇静,抗惊厥,扩张血管,抑制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抗休克等作用。


 


【辨治病证】


中医临床运用以中风痰阻清窍(心),舌强不能言、苔厚腻为其汤证之要点。


本方适用于治疗脑血管意外、中暑、低血糖休克、癔病、癫痫、昏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狂犬病后遗症、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艾滋病、药物中毒性耳聋、鼻囊肿、鼻腔及类窦良性肿瘤、鼻及鼻窦恶性肿瘤、喉运动神经麻痹、喉痉挛、喉白斑病、喉癌、精神失常、一氧化碳中毒性精神病、喉痉挛、胃炎、慢性支气管炎、甲状腺功能亢进、上肢麻木等病证。而必须症见突然昏倒,舌强不能言,喉有痰声,舌苔厚腻,脉弦滑者之病人。


【现代运用与主治疾病】


1.昏迷(痰湿蒙蔽型)治宜涤痰开窍。


以本方为主治方。


若昏迷较重者,加服苏合香丸1粒,每日3次。热邪偏重者,则宜用菖蒲郁金汤。湿痰偏盛者,不可早用寒凉,以免引起冰伏之弊,治宜辛温芳香,化其痰浊,宜加佩兰、藿香各10g,生姜6g。


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痰蒙心窍型)治宜芳香开窍,涤痰熄风。


以本方为主治方。另服苏合香丸或至宝丹。


若肝风内动,四肢抽搐者,加钩藤10g,全蝎6g。皮肤粘膜出血,咯血,便血,且血色鲜红者,是为热伤血络,宜加生地15g,丹皮、紫草各12g,水牛角粉3g(冲服)。痰涎壅塞气道,痰鸡喘促不安者,加鲜竹沥水30~60毫升,每日数次。痰热内盛,神昏谱语,舌红苔黄者,加鲜竹沥水30~60毫升,天然黄、黄连各10g,成药改用安宫牛黄丸,每服1丸,每日2~3次。


3.急性脑血管病(痰湿蒙塞心神型)治宜温阳化痰,醒脑开窍。


以本方去人参,加远志10g为主治方。


若神昏不醒者,宜灌服苏合香丸。口噤不开者,可用乌梅肉擦牙启齿。4.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痰气郁结型)治宜涤痰开窍。


以本方加减化裁:大青叶15g,殊茯神、矾水炒郁金、胆南星、浙贝母、竹茹、半夏各10g,远志、菖蒲各6g,陈皮3g为主治方。


若躁乱不宁者,加磁石、青礞石、石决明(三味先煎)各20g。抽搐者,加钩藤15g,僵蚕8g,羚羊角粉2g(另吞)。痰火偏盛者,加龙胆草、黄芩、七叶一支花各9g。


5.流行性乙型脑炎(痰蒙清窍型)治宜豁痰开窍。


以本方竹茹换天竺黄,去人参,加全瓜蒌12g,远志9g为主治方。


若喉间痰多者,用礞石粉2份,月石粉1份,玄明粉1份,混匀,每服1~3g,1日3次,灌服。狂躁不宁,嚎叫哭闹,舌红苔黄者,去二陈汤,加龙胆草、山栀子,生地各12g,抽搐者,加僵蚕9g,全蝎4g、大便秘结如胶难下者,加生大黄8g(后下)。


6.艾滋病(完全期)(痰火内盛型)治宜镇肝熄风,化痰开窍。


以本方合镇肝熄风汤加减:生石决明(先煎)30g,龟板、代赭石(均先煎)各18g,天冬15g,胆南星、竹茹、玄参、钩藤各12g,半夏、橘红、菖蒲、生龙骨、生牡蛎(先煎)各10g,甘草6g为主治方。


若大便秘结如胶难下者,加芒硝10g(分冲),大黄6g。


7.药物中毒性耳聋(痰阻风动型)治宜涤痰祛风,蠲毒通窍。


以本方加天麻12g,全虫10g,白附子6g为主治方。


8.鼻囊肿(痰浊湿凝结型)治宜燥湿化痰,散结消瘤。


以本方去人参、葛蒲,加猪苓15g,白术、泽泻各12g,桂枝6g为主治方。若继发感染,红肿触痛者,加蒲公英15g,黄芩、黄连各12g。囊肿久不消愈者,加丝瓜络、路路通各15g,通草、地龙各12g。


9.鼻腔及鼻窦良性肿瘤(痰浊凝结型)治宜燥湿化痰,散结消瘤。


以本方加减:生牡蛎(先煎),陈皮各15g,枳实、制半夏、海蛤粉、昆布、海藻各12g为主治方。


若痰蕴化热,舌苔黄腻者,加车前子(包)15g,黄芩12g。


10.鼻及鼻窦恶性肿瘤(痰浊凝结型)治宜涤痰化浊,软坚散结。




以本方加减:僵蚕、海浮石、海藻、昆布、浙贝母、茯苓、陈皮各15g,制南星、枳实、制半夏、山慈菇、鸡内金、穿山甲各12g为主治方。


11.喉运动神经麻痹(风痰型)治宜祛风涤痰,通络开音。


以本方去人参、竹茹,加通草、全虫、僵蚕、防风各12g,蝉衣10g,甘草6g为主治方。


12.喉白斑病(痰湿聚结型)治宜燥湿化痰,散结祛浊。


以本方去人参为主治方。


若胸闷,痰多者,加全瓜蒌15g,浙贝母、郁金各12g。


13.喉癌(痰浊凝结型)治宜涤痰利湿,散结消癌。


以本方加生牡蛎、海蛤壳(均先煎)、海浮石各15g,山慈菇12g为主治方。若脾虚,倦怠乏力,舌淡胖者,加怀山药、白术各15g。胸脘满闷,饮食不香者,加麦芽15g,佩兰,神曲,砂仁等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林文强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邓先勇 资质认证

    这个方子就是涤痰汤嘛

    2021-04-20 06:46 评论数 0 0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小小医案 王永利

    黄某,女,25岁,月经结束后一周,崩漏2天,量多,色鲜红,腹部隐痛,出汗,咳嗽,焦虑,素畏寒。小便可,大便稍溏,舌淡暗,苔薄白稍腻,脉弦而细。脾统血,肝藏血,四象之内,各含土气,土郁则传于四脏,而作诸味。肝藏血亦统血,脾生血亦摄血,肺统气亦生精。

  • “水土不服”竟是您脱发的推手 谢江强

    “水土不服”竟是您脱发的推手梁先生刚从国外来到中国工作,他在国外工作时,那里的气候就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一年几乎就只有夏季,冬季不过才一两个月,所以当地既潮湿又闷热。

  • 胸痛气短伴双下肢水肿案,有效到治愈的思辩过程。 李高勤

    巩某,女,26岁。胸骨处牵扯样疼痛。下午双腿肿6年。下颌有少量暗色的痘痘。双下肢腿肿明显减轻,按压已无明显指头印。下肢稍肿,经前或久坐加重。上热,脾虚为小柴胡汤证。戴口罩仍有胸闷气短。月经前2天多,第3天减少。

  • 柴胡桂枝汤加减治胃痞胁涨案 宗琪

    诊断:痞证处方:柴胡桂枝汤加减3剂方组:柴胡60g姜半夏20g党参20g生黄芩20g炙甘草20g桂枝20g白芍20g生姜20g(切)生牡蛎20g厚朴30g枳壳20g香附20g禁忌:水果,饮料、绿豆类,石膏类,辛辣、油腻等。

  • 浅谈经方之黄芪桂枝五物汤 王飞

    一个治血痹的千古名方: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桂枝五物汤是由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组成。本方记载于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主治血痹、风痹。

  • 肘关节僵硬的治疗心得 崔乐

    随即根据患者情况给予针刺、红外线、消炎止痛软膏外敷等中医外治治疗,并让其口服活血止痛胶囊、三七伤药片、双氯芬酸钠等药物治疗,还结合康复科运动疗法、手功能训练、关节松动等治疗。

  • 高血压病 张宝华

    董某,女,39岁。高血压数年,断续服西药调控,而来十余年,其父亦罹患此病,是其根源耳。药后诸症皆无,食卧可,大小便如常,血压如常,停药监测血压,病情变化随证。

  • 理气活血法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尹传礼

    吾听闻其发病因果及主症,考虑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急让其做ct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症现代医学认为是日常劳作过程中,腰椎承重过重,又遇转侧用腰不当致使腰椎间盘突出一侧或两侧,压迫周围神经诱发的一系列症状。

  • 理气活血汤 吕华蕾

    平素胸闷气短,精神抑郁,心烦易怒,头晕,咽干。方中柴胡、香附、枳壳、降香疏肝解郁、宽胸理气;当归、川芎、赤芍、丹参、红花、延胡索活血化瘀、行血止痛;石菖蒲、甘草芳香开窍、益气和中。

  • 妇科(一) 张宝华

    张某某,女,40岁。此乃肝郁得以舒展,脾气始复,其水湿有所化使然。然其力仍不足也,且血中有热,乃湿郁久造就,当于首诊方增益之,故而加荆芥穗与之,冀其清散血分中郁热。病已去三分有二,仍与二诊方出入与之,并嘱规律生活,保持心情愉快等,以促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