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气温变化大易引起腰腿痛

2022.09.01 373阅读 评论数 0 2

“一场秋雨一场寒”。近来,天气渐凉,全国许多地区开始进入真正意义上的秋天。许多颈腰椎病患者旧病复发,出现了扎堆就医的现象。这是因为秋季寒暑交替,气温下降,风寒邪侵袭人体,容易造成颈腰椎发病,引起颈腰腿疼痛。尤其是老年人,本来就存在骨关节的退行性变,加上气血不足、缺钙等因素,一到秋凉时节,就可能会发生颈腰部疼痛、四肢麻木等病症。因此要加强防护,做到未雨绸缪。
秋季预防颈腰椎病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注意防寒保暖,由于早晨与晚上温度较低,因此,早晚要及时增添衣服,夜间加盖被子,中午天热时也尽量不要对着电扇和空调直吹。
    二是避免过度劳累,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尤其是农民朋友比较忙碌,要特别注意不能太劳累,尽量不搬抬扛重物,以免伤着颈腰椎。     三是出现颈腰椎疼痛要及时诊治,不能拖、靠、等。

   有两种运动保健法,有利于防治腰椎疾病、缓解颈腰腿痛,大家不妨一试。可选择每天早餐或晚饭后半小时,身体直立,腰部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50次,再按逆时针方向旋转50次;亦可选择在平地上倒走30~50米,每天坚持倒走,有平衡腰椎、松弛腰肌的作用。在以上锻炼过程中,需防止运动损伤,千万勿运动过度,更不能因跌倒而造成意外伤害。
1、感受外邪
   《灵枢·百病始生篇》曰:“虚邪之中人,传舍四肢则肢节通,腰脊乃强。”所谓虚邪,为正气虚而感受的六淫之邪。老年人正气自虚,卫阳不足,外邪人内,经气不通,故容易产生腰腿痛。
2、闪挫坠堕
    用力不当,屏气闪挫,强力举重,暴力扭转,或坠堕跌扑均可损伤经脉,导致气血阻滞,气滞血淤而产生腰腿痛。
3、劳伤肾气
    年老体虚,或久病气虚,或先天禀赋不足,或房事不节,劳役伤气,以致肾气亏耗,无以濡养筋脉而产生腰腿痛。

一、症状表现
    以腰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疼痛在腰脊正中部,为督脉病症;疼痛部位在腰脊两侧,为足太阳经病症。(腰椎X光片及CT、妇科相关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1、寒湿腰痛
    腰部有受寒史,天气变化或阴雨风冷时加重,腰部冷痛重着、酸麻,或拘挛不可俯仰,或疼痛连及下肢。
2、瘀血腰痛
    腰部有劳损或陈伤史,晨起、劳累、久坐时加重,腰部两侧肌肉触之有僵硬感,痛处固定不移。
3、肾虚腰痛
    起病缓慢,腰部隐隐作痛(以酸痛为主),乏力易倦,脉细。

二、治疗方法
基本治疗原则
    治则:寒湿腰痛温经散寒;瘀血腰痛活血化瘀,均针灸并用,泻法;肾虚腰痛益肾壮腰,针灸并用,补法。
    处方:以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为主。如:委中、肾俞、大肠俞、腰阳关、阿是穴
    方义:委中是腰背足太阳经两分支在腘窝的汇合点,“腰背委中求”,可疏调腰背部经脉之气血;腰为肾之府,肾俞可壮腰益肾:大肠俞、腰阳关、阿是穴可疏通局部经脉、络脉及经筋之气血,通经止痛。
    加减:寒湿腰痛加灸大椎温阳散寒;瘀血腰痛加膈俞活血化瘀;肾虚腰痛加灸命门益肾壮腰。操作:诸穴均常规操作;肾虚腰痛者,命门穴以隔附子灸法为佳。
浅刺针主要治法
    1、主穴:阿是穴诊断要点:腰痛重着,痛连臀国,转侧不利,遇阴雨天加重;苔白腻,脉沉迟缓。选穴:命门、大肠俞、阴陵泉、委中
    2、湿热腰痛诊断要点:腰痛,痛处灼热感,热天或雨天加重,活动后可减轻,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选穴:阴陵泉、三阴交、委中

3、瘀血腰痛
    诊断要点:有腰部外伤史,腰痛如刺,痛处固定拒按,日轻夜重,转侧不利;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沉涩。
    选穴:命门、委中、膈俞、血海
4、肾虚腰痛
    诊断要点:腰痛酸软,喜揉喜按,反复发作,遇劳则甚,双膝无力,阳虚则手足不温,腰背少腹冷痛,少气乏力,舌淡脉沉细;阴虚则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失眠健忘耳鸣,舌嫩红脉弦细数。
    选穴:肾俞、太溪、腰阳关、委中肾阳虚:关元、气海肾阴虚:绝骨、照海
古人经验
    1、《素问·刺腰痛》: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其郄中。太阳正经出血,……少阳令人腰痛,如以针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顾,刺少阳成骨之端出血,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独起者……足少阴令人腰痛,痛引脊内廉,刺少阴于内棵上痏。       2、《摘英集》:寒湿腰痛,灸腰俞;闪着腰痛及本脏气虚,针气海。
    3、《丹溪心法》:腰痛,血滞于下,委中刺出血,仍灸肾俞、昆仑。
    4、《席弘赋》:气滞腰痛不能立,横骨、大都宜救急。
    5、《针灸大全》:肾虚腰痛,举动艰难,取足临泣、肾俞、脊中、委中。
                    杨家强主任供稿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杨家强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慢性胃炎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慢性胃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和隐痛、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等。胃镜普查证实,我国人群中慢性胃炎的发病率高达60%以上,萎缩性胃炎约占其中的20%。

  • 膏方制作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谢江强

    膏方制作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口尝有“砂粒感”制备中使用的器具,如浓缩设备、容器、搅拌用的棒子、竹片、筛网等这些器具清洗不干净,存在、带入或脱落灰屑。

  • 手脚冰凉十年案一 王建飞

    2023年10月12日张某,女,66岁,初诊。阴寒凝结于下,阻遏阳气伸展,则手脚冰凉。今复诊告知口苦消失,余症均未减。2023年10月31日服药后回访,上述症仍未见明显变化,已无信心再服中药。嘱其适当运动,饮食均衡,少盐少糖,生活作息规律,避风保暖。

  • 病人须知 陈鹏

    话说,先生才,病人福。明明是必须要吃中药的她偏要吃西药。医生再多说几句别人就要投诉了,心里面替这个小朋友感到悲哀。嗯嗯,人的固执傲慢和偏见。会影响人的寿命疾病和健康。。。人的命运,就是自己思维的结果。

  • 追忆一下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汤 张宝华

    在现代医学中,血府逐瘀汤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神经性头痛、慢性胃炎等多种疾病的治疗,疗效显著。

  • 从“黄芪桂枝五物汤”谈“半身麻木”治疗 张训景

    安*,男,52岁,2023.08.18主诉:手足麻木、脸麻5个月。半身麻木(血痹)概述麻木仅见于半侧肢体者为半身麻木。在古代医籍中,半身麻木与四肢麻木均属“痹”、“中风”等病证范畴,金代以后始麻木症名。半身麻木一症较四肢麻木为重。其中肝风内动所致者尤易发生

  • 中医上所说的津液是什么? 王晨阳

    在体内,除血液之外,其他所有正常的水液均属于津液范畴。同时,津能载气,全身之气以津液为载体而运行全身并发挥其生理作用。津液又是化生血液的物质基础之一,与血液的生成和运行也有密切关系。所以,津液不但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 流感治验分享及临床感悟 尹传礼

    案例一:王适金,男,57岁,2023.12.06就诊,患者于2023.12.04晚发病,自感咽部不适,伴轻度乏力,测体温38℃,当晚给予感冒清热颗粒,双黄连等药,服药后汗出热退,次日仍感乏力,但体温正常。其子为其在当地中医拿中药口服一日,白天体温正常。嘱药

  • 生理性梦遗只是精力 谢江强

    生理性梦遗只是精力无法用在正处小韦是一名大学生,最近早起偶尔会发现自己梦遗,同寝室的哥们都笑他是不是梦到了不该梦的,可是他确实是无原因的梦遗,因此十分困扰。

  • 痛经小记 张宝华

    若肝肾亏损,则疏泄与封藏失职,导致胞宫内的经血运行紊乱,从而引起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