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酸治酸法运用体会

2022.08.10 376阅读 评论数 0 0
《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两种方法。反治即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方法,又称从治,常见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法。

安徽中医学院徐经世主任医师提出以酸治酸是一种反治方法,胃脘疾病出现泛酸、呃逆等症,可用乌梅、五味子、诃子等药,但这种泛酸等症的胃脘疾病表现,实际上由于肝郁日久、肝阴亏虚、肝气横逆犯胃所致。此时运用酸性药滋肝阴、敛肝气,治其病本,可消除泛酸、呃逆等症。

典型医案:周某,女,57岁,2007年7月26日初诊。患者嗳气吞酸已有10多年,时轻时重,伴右胁隐痛、乏力。曾经胃镜检查提示胆汁返流性胃炎,视其形体瘦弱,有冠心病和脂肪肝病史,诊脉细弦而右大于左,舌暗淡苔薄黄,以脉症分析乃系肝郁日久、木乘土位、气机横逆之象,治用滋肝敛酸、降逆和胃、转顺气机为宜。

方药:姜竹茹10克、陈枳壳12克、茯神20克、石斛15克、北沙参20克、炒川连3克、姜半夏12克、炒诃子15克、炒白芍20克、代赭石15克、炒丹参15克、白檀香6克(10剂)。

药到病除,至今未再复发,堪为奇效。

按:吞酸一症,昔河间认为主热,东垣认为主寒。徐经世认为该病由肝郁日久、肝阴亏虚、肝气横逆犯胃所致,且合并胃失通降,胆随胃降的机能失权,遂出现胆汁返流。故《灵枢·四时气》有云“邪在胆,逆在胃……”和后世“肝随脾升、胆随胃降”之理均说明脾胃升降与肝胆有直接关系,所以治疗此例吞酸拟用滋肝敛酸,镇逆和胃,转顺气机之剂较为切体。方用一贯煎和温胆汤之意以滋肝敛酸、降逆和胃、转顺气机,并佐黄连以辛通苦降,抑制肝木,而代赭石与檀香同伍则可行气降逆,使胆胃和谐,则收全功。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卓思源 安徽省中医院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杏林小书童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小建中汤 李华歆

    ——约·罗斯金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小建中汤!小编觉得“小建中汤”其实是由“桂枝加芍药汤”化裁而来,为什么这么说呢?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 五苓散 李华歆

    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汗出后津液虚,内有水饮,可与五苓散!水湿内聚,表证未罢,饮后则吐,是为水逆,可与五苓散!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

  • 经方小案二则 朱浩宇

    案一表妹痛经,来例假腹痛,手脚凉,胸涨,予四逆散,四逆汤,当归四逆汤,七付,吃完药下一次例假明显不痛。案二其母头痛像针扎,体胖,喘,用力按心下,眉头一皱喊疼。予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药后轻松不少。方证相应,效如桴鼓。

  • 经方适应方证治疗支气管炎 张宝华

    支气管炎表已解,咳而身热,胸满或痛,大便干者,大柴胡汤与之。柴胡(半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洗)生姜(五两切)大枣枳实(四枚炙)芍药(三两)大黄(二两)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 乏力汗出伴走路不稳,中药5剂诸证大减 宗琪

    患者:刘某某性别:女年龄:51岁初诊日期:2023年12月7日主诉:乏力,食入口无味,行走不稳打哆嗦,心里索索害怕1周余。

  • “鬼上身”治验 王晨阳

    朋友继续说,“亲戚两个月前在北京实习,乘地铁过安检的时候看到了一个穿着奇形怪状衣服的人,有点受不了了,害怕,总之就很混乱。回来家后就说各种胡话,感觉说话声音都变了”。

  • 浅谈四圣心源之黄芽汤 王飞

    黄芽汤是由人参、干姜,甘草、茯苓组成。因此,黄芽汤虽没提及具体治疗什么疾病,但是它的治病大纲却已经很明确了,可以这样说,在四圣心源书中只要是黄师辨证属阳虚脾湿所致,都会从黄芽汤的基础方上裁化用药组方。

  • 温经汤 李华歆

    ——佚名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温经汤!当以温经汤主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温经汤”!)方中找到,此外,加入吴茱萸可以温经散寒,人参可以补中益气!

  • 甘草泻心汤小记 张宝华

    组成炙甘草15克、黄芩9克、干姜9克、半夏9克、大枣4枚(擘)、黄连3克方中炙甘草起到和中缓急、补虚益气的作用;黄芩清肺热,干姜温中散寒,半夏降逆止呕,大枣则补脾和胃;黄连则清热燥湿。适用人群与禁忌甘草泻心汤适用于脾胃不和、心火旺盛、肠道湿热等症状的人群。

  • 从黄煌教授经方方证谈芍药甘草汤之我见 叶艋玮

    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在黄煌教授经方方证中,此方适用于各种肌肉痉挛性疾病及以脚挛急、疼痛为特征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