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阳救逆法治新冠后遗症的临床经验

2023.05.06 882阅读 评论数 2 17

讨论新冠导致人体气虚导致大汗的案例

从中医上说,出汗,阴血得足,心阳得足,卫外阳气适当,过强,过弱,过憋,就收不住;只有恰当好,才有舒适的出汗。舒适的出汗,说明人体阴血足,心阳也足,疏通腠理,通过汗排泄热量;如阴血不足,阳气再固摄不住,人体就会产生虚汗。“阴盛则身寒汗出”阴邪太盛,则损耗真阳,阳虚则不能固摄,身寒,汗出,所谓阴阳平衡,是有足够的阳气化阴,而非两者相等,此乃“阴平阳秘”。而《丹溪心法》曰:“自汗属气虚、血虚……盗汗属血虚、阴虚”

病例分享:

患者XXX,男76岁,自诉大汗淋漓 睡眠障碍 手脚冰凉,胸闷气短前来就诊。

病史:新冠过后出现自汗多,夜间无盗汗,纳眠欠佳,气短,便

溏,脉沉细,舌苔白厚腻。

中医诊断:汗症--肺卫不固,脾肾阳虚。

    治法:补阳益气固表

  方药:玉屏风散合回阳救逆汤:党参 白术 黄芪 陈皮 北柴胡 桔梗 当归 炙甘草 肉桂 巴戟天 肉苁蓉 生姜 补骨脂 五味子 ; 7付 水煎服 日一剂 分二服 饭后

    《灵枢营卫生会篇》中说:“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汗要通过气化作用才能形成,腠理开泄,汗出过多,人体之气会随着汗而外泄,《素问.举痛论》言:“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矣。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而反过来,当一个人气虚,尤其是心气不足得时候,天气一旦炎热,就容易大汗淋漓,这是心气不能内守的缘故,此时的大汗就会进一步损伤心气。故该患者伴有阳气、心血两虚,所以患者面色苍白,手脚冰凉。治以补阳益气固表,不可单纯的收敛止汗,重在补阳,阳气盛则汗自收,手脚回暖

     一周后患者复诊,患者诉汗出减少,手脚逐渐回暖(摸上去较之前暖),尤其是睡眠改善较好,现睡眠正常。现在原方基础上加减:巴戟天 肉苁蓉 肉桂 黄芪 防风 白术 枳壳 五味子 炙甘草 陈皮 合欢皮 生姜 锁阳 ;巩固治疗。

     按语:玉屏风散合回阳救逆汤:黄芪、党参益气健脾;当归性温,味甘,辛,苦,补血活血,助润肠通便;五味子具有生津敛汗、益肺固表、滋阴清热、宁心安神之功;巴戟天、补骨脂补肾阳填精髓,补足阳气;白术、肉苁蓉健脾助运,通导大便;桔梗具有载药上行作用,益气上行;防风可走表祛风,且黄芪得防风攻愈大,相畏相激:防风得黄芪祛邪不伤正,黄芪得防风固表不留邪;生姜温阳救逆;以诸药合用,共奏益气补阳、固表止汗之效,补肺卫之气以扶既虚之本,益脾胃之气以开生津之源,补一身之阳以救将失之津,固守肌表以敛外泄之汗,气充津足卫表固,自汗必止。

       玉屏风散:《成方便读》:“大凡表虚不能卫外者,皆当先建立中气,故以白术之补脾建中者为君,以脾旺则四脏之气皆得受荫,表自固而邪不干;而复以黄芪固表益卫,得防风之善行善走者,相畏相使,其功益彰,则黄芪自不虑其固邪,防风亦不虑其散表,此散中寓补,补内兼疏,顾名思义之妙,实后学所不及耳。”

        回阳救逆汤:含有有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回阳救逆;六君子汤(参术苓草夏陈)益气补中,固守中州;独参汤(人参、红参);还有肉桂可以引火归元,把上焦之火引入下焦,益阳固表,补中益气等;回阳救逆汤出处《伤寒六书》卷3“治寒邪直中阴经真寒证,初病起无身热,无头疼,止恶寒,四肢厥冷,战栗腹疼,吐泻不渴,引衣自盖,蜷卧沉重,或手指甲唇青,或口吐涎沫,或至无脉,或脉来沉迟而无力者,宜用。”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蔡乃亮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柴胡葛根汤加减治愈高龄老人颈肩背痛案 宗琪

    诊断:痹症处方:柴胡葛根汤加减3剂方组:柴胡60g姜半夏20g党参20g生黄芩20g炙甘草20g桂枝20g白芍20g生姜20g葛根60g生麻黄5g制附片15g干姜15g大枣6个仙鹤草60g龙胆草15g用药及禁忌:中午时服药后啜热稀粥半碗,卧床盖被发微汗,忌

  • 经方加减治愈“感冒后咳嗽1周”案 宗琪

    患者:王某某性别:女年龄:9岁初诊日期:2023年11月15日主诉:感冒后咳嗽1周。

  • 用鸭梨、蜂蜜调味,慢性咽炎不用烦 谢江强

    用鸭梨、蜂蜜调味,慢性咽炎不用烦杜先生来我这儿看诊的时候,我真的对他感到有点头痛了,因为他太内向了,我问一句,他就答几个字,前前后后我不知问了多少个问题,才大致了解了他的情况。

  • 除烦去躁,先养心神 谢江强

    近两周,翟先生工作略有忙碌,心慌胸闷的感觉也越来越频繁,这让他越来越容易紧张、不知所措。

  • 【李绍武医案医话】中医再除顽疾 治愈4例瘿瘤病 李绍武

    余以中医辨证论治4例甲亢治愈后甲状腺腺体肿大病例,皆获得临床治愈。目前黄女士、梁女士、冯女士仍然接受后续诊疗。中医认为瘿瘤的病机多是因机体出现气滞、血瘀、痰凝等致病因素所致,病位主要涉及肝、脾两脏。

  • 养养血祛祛皱 谢江强

    养养血祛祛皱,鹤发依旧童颜在众多被我诊治过的女性面斑患者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位年纪稍微有些大但非常注重外表的歌唱家严女士。因此我初步判断,她的情况属于气虚血瘀证。

  • 失眠案一则 曹雪盼

    important;">辨证:肝胆之火渐灭阴血虚之象渐露治则以疏肝健脾滋阴宁心为主处方如下: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柴胡14g黄芩6g法半夏9g党参10g茯苓15g生龙骨15g(先煎)生牡蛎15g(先煎)天花粉12g麦冬15g白术15g炙甘草6g桂枝9g10

  • 五行、五脏与四季五时关系 谢江强

    五行、五脏与四季五时关系表中国的传统观念认为,世界上万物万事都由五行构成,正所谓木能生火,火能暖土,土的繁衍功能造就了金,金能生水,而水能植木,这就是五行相生的顺序。具体的五行、五脏与四季五时的关系,我就简要地列在下面的表格之中,以便读者朋友们对照。

  • 一位脑萎缩患者 张宝华

    郑某某,女80岁。既往有脑萎缩,脑梗等病史,遗尿病等病史。肾虚髓减则脑失所养,可至本病。本案即是其中之一。患者肾之精气不足,肾阳虚弱,不能生髓养脑;肾阳不足,津液不得正化,变生湿浊漫身;病久,阳虚,温煦推动血液减退,至其瘀滞,宜于此处求之。

  • 医案一则 李华歆

    ——佚名小编今天与大家分享一则针药并举治疗头痛验案一则。效:2023年10月14日复诊:患者自诉经针灸及服用中药一剂后自觉头痛症状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