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的分析治疗
凡在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均可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痛经病位在胞宫,变化在气血,多因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中医学认为,痛经主要病机为邪气内伏,胞宫的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或精血亏虚,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余临证观察发现,寒客冲任,胞脉气血运行不畅,导致“不通则痛”之痛经非常常见。《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故治疗宜温经散寒,养血通脉,祛瘀止痛,方选当归四逆汤。
辨证要点

当归四逆汤出自《伤寒论》,书中曰:“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余在临床总结当归四逆汤治疗痛经的辨证要点如下:
01腹痛喜温喜按方中桂枝配芍药在外和营卫,在内调脾胃,是治疗中焦虚寒腹痛之小建中汤的主药,且桂枝温通腹部阳气,芍药缓解腹部痉挛疼痛,甚合痛经之治。
02手足冰凉当归四逆汤方证之手足厥冷乃手冷不过腕,足冷不过踝,与外寒引起四肢末梢循环不畅有关,与痛经患者常由遇寒触冷而发之机理相合。当归配桂枝“辛甘化阳”,佐细辛启发肾气,鼓动诸阳之本,使阳气得充,血脉温通,而手足自温。
03脉多弦紧当归四逆汤方证中脉细欲绝,医生临证不可机械照搬。余临证发现,痛经患者其脉未必纤细欲绝,而脉弦紧更为常见,尤其痛甚患者其脉更弦。
04常合并阳虚或血虚平素常有中医同道咨询于我,为何其使用当归四逆汤治疗痛经效果不理想。余告知,痛经患者遇寒触冷而发的根本原因在于素体阳虚或血虚,故临证用当归四逆汤治疗痛经常需合温阳、养血方一起使用,方可获良效。
验案赏析

梁某,女,25岁,未婚,护士,2017年3月6日初诊。
现病史:患者自述痛经多年,每次月经推后7~10天,经期下腹闷痛连及腰痛,经色暗红有瘀块,4日后疼痛逐渐减轻,月经通常8天左右干净,每次出血量少。此次就诊值月经刚结束1周,刻下症:患者平素脚冷,冬天尤甚,虽在南方生活数年(患者原为北方人),然每年冬天也会生冻疮,腹部喜温,睡觉经常搂抱枕睡觉,月经、白带清稀,纳眠正常,小便清,大便偏烂。舌淡,苔白腻,脉沉缓。
辨证:太阳、太阴、少阴合病。
治则:温阳化饮,养血通经。
方药:当归四逆汤加味。
当归20g,细辛10g,肉桂10g,白芍20g,红枣20g,党参20g,干姜10g,苍术20g,茯苓30g,川芎20g,泽泻30g,通草10g,甘草10g。
7剂,水煎当茶饮。
二诊:患者诉白带已正常,大便成形,晚上睡觉可以不用搂抱枕了。处方调整如下:
当归20g,细辛5g,肉桂10g,白芍20g,红枣20g,党参20g,干姜5g,苍术15g,茯苓20g,川芎20g,通草10g,甘草10g。
15剂,水煎当茶饮。嘱如果月经至则可以暂停服用。
三诊:患者月经结束第2天,诉上次服药14剂即来月经,并无痛经发生,经量增多,血块明显减少,经色较前变淡。脉中取可得,并无迟缓。遂嘱其每个月来月经前服上方1个周,连续3个月以巩固疗效。
个人心得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附方(二):《千金》内补当归建中汤,治妇人产后虚羸不足,腹中刺痛不止,吸吸少气,或苦少腹中急摩痛,引腰背,不能饮食,产后一月,日得服四五剂为善。令人强壮,宜。此条文中,腹痛乃血虚甚所致,痛引腰背,予当归养血活血止痛。因此,临床虚寒痛经引腰背者用之效佳。
02虚寒痛经常夹湿余临证发现,血虚寒客痛经患者常夹湿患,故常合当归芍药散一起用治痛经,效果更好;若合病太阴虚寒,当合方理中汤。
03肉桂、党参可增心率余临床观察发现,患者服用肉桂、党参后,多数缓脉可恢复正常。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经方之黄连汤 郭文龙
张某,女,60岁。遂用黄连汤以清上温下,和胃降逆;甘麦大枣汤以养心安神兼除烦。《伤寒杂病论》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
秋来感怀 张宝华
秋哥金曲杯中满,一轮明月将东山。逝去舞榭夏日红,别来情景上心田。往春芳樽频频浅,津口桥头老朱颜。尔来人世已五八,堂前飞燕今何年?张宝华于奉天。时年甲辰,月在壬申,是日丙午。 -
针灸治疗手抖 潘洪波
总的来说,针灸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手抖的目的。当然,针灸疗法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
眼镜模糊视力下降 潘洪波
眼睛模糊不清不够明亮,教你一个中成药帮你健脾益肾、补肝明目。随着年龄越来越大,眼睛就会模糊不清,近视越来越不明亮了。如果你有眼睛疲劳、近视加重、视物模糊,就可以参考一下这个中成药了,滋补肾脾肝,帮你的眼睛明亮起来。 -
焦虑抑郁患者的疼痛问题不容易解决,患者家属能起关键作用 于军
女,71岁,4月12日首诊的主诉是:“右侧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疼痛6周”。患者疼痛剧烈,口服止痛药效果不好,因既往就有焦虑、失眠,得带状疱疹后就更严重了。三诊时患者说疼痛范围小点了,颞侧不太疼了。所以,在治疗焦虑抑郁患者的疼痛问题时,患者家属能起关键作用。 -
血热 血瘀 血寒 血虚 潘洪波
血热的人,舌象整体以颜色红,舌面上有红色的小芒刺为主,这种人平时容易出现上火,脸上起疙瘩粉刺,容易出现口干口渴,身心烦躁,情绪急躁易怒,眼睛、牙龈容易红肿等情况,另外晚上睡觉还容易失眠,出现一些头痛等情况,这时调理就需要清热为主,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以及舌象 -
黄连阿胶汤治疗失眠中服用量的关系。 张新东
初诊,女,29岁。虽然患者诉阿胶上火,但方中不可缺少,有黄连清热解之。复诊:黄连片15g黄芩10g白芍10g阿胶3g首乌藤15g龙骨30g牡蛎30g黄连加量,阿胶减量,随访可正常入睡,身体舒服,只是新出现胃痛,后患者自行一副药2天服用,胃痛消失。嘱患者减量 -
线上指导针刺缓解急性腰扭伤 王健
-
扩心病验案一则 宁松云
王某,男,53岁。扩张型心肌病3年,高血压3级极高危多年,常反复发病,每每一出现胸闷、喘促、心慌、乏力,就需要即刻住院治疗,经过利尿、降压等对症治疗后可缓解,但近1年发作次数增多,症状比以前发病要重,5天前再次发病,检查心脏彩超全心扩大、左室射血分数16% -
泄泻调理调理总结 谢江强
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清稀如水样,或伴见不消化食物,或有黏液为特征的常见小儿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节尤为常见。此病大多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年龄愈小,发病率愈高。
最新文章
-
经方实验录 张宝华
处方:柴胡30克、半夏25克、黄芩15克、人参15克、生姜15克、大枣15克、炙甘草15克、生石膏45克三剂,日一剂,水煎服。一剂热退,食欲增,三剂后诸症几无出院。
-
夜间出汗案 朱浩宇
某女,五十左右,夜间出汗,舌淡苔薄白,自服六味丸不效,予八味丸去三泻改汤,重用,一剂汗止。
-
贡丸粉丝青菜汤 陈鹏
陈鹏(文)先在锅里倒入食用油,油热起泡了就可以把葱花和姜丝放进去炒个几秒味道出来赶紧放大白菜。。翻炒几下加入白开水,加入贡丸。。小火慢炖几分钟然后再放点麻油就出锅。出锅后可以再撒点香菜或者是葱花
-
桔草相遇可宣肺,止咳利咽已千岁 张宝华
3.用药期间注意饮食:患者在服用桔梗甘草汤期间需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
麻杏苡甘加术汤疗湿疹,效果显著 陈玉佳
临床上湿疹比较烦人,多反复发作。我随即处方一张:麻黄9克,杏仁12,薏苡仁15,甘草10克,白术12克,苦参10克,丹皮10克,黄柏5克首乌藤15克,生地30克,黄芪15克。故麻杏苡甘汤加术,解表祛湿利水。生地,首乌藤,养血以制风。
-
流感治验及临床感悟 尹传礼
马某,女,12岁,以“发热恶寒,伴眩晕2天”于2023.12.2就诊,现病史患者2天前突然出现发热恶寒,伴眩晕等症,遂在校卫生所以“流感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症状未见好转。今来求治中医。来诊见,精神疲惫,面色萎黄,言语低微,偶有咳嗽,咳声重浊,饮食纳差,自诉
-
从黄煌教授经方方证谈芍药甘草汤之我见 叶艋玮
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在黄煌教授经方方证中,此方适用于各种肌肉痉挛性疾病及以脚挛急、疼痛为特征的疾病。
-
岳美中谈延年半夏汤 许春杰
岳美中谈延年半夏汤,《古今录验》方,载于《外台秘要》。除此以外,延年半夏汤所治范围尚广。急出延年半夏汤全方,2剂后霍然而愈。我国中医药数千年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只要我们勤于采掘,不忽略古之成方,所得又何止延年半夏汤一方而已。
-
对于抑郁症的中医治疗 吴志平
我结合临床,谈一下关于抑郁症的中医治疗。抑郁症是一个典型的情志病,这个也是我认为中医跟西医有对话的地方,一般没有器质性病变,诊断基本依靠西医心理学的心理量变来诊断。疏通腋下,旋转肩关节,恢复少阳的枢机成为了治疗的重中之重。
-
一例虚劳病治疗 于桂荣
诊断:虚劳病心肺肾虚肝郁化火处方:中药颗粒黄芪12太子参12柴胡6香附6白芍8黄芩5生姜3覆盆子8枸杞子8菟丝子8车前子8丹参8炙龟板10合欢皮8肉桂3山萸肉8陈皮8用法:水冲服3剂患者反馈服药当天入睡较快,睡眠达到7个多小时。
确为临床之经验。痛经者颇多,辨寒者常用之,而用当归四逆汤则温阳,一招制敌,受益了。
谢谢评论,这个案例很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