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病证的中医方剂

2021.11.15 122阅读 评论数 0 2

呕吐


(1)实证:


  ①外邪犯胃:


  证候:突然呕吐,伴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胸脘满闷,舌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祛寒解表,芳香化浊。


  方药:藿香正气散。


  ②饮食停滞:


  证候:呕吐酸腐,脘腹胀满,嗳气厌食,得食愈甚,吐后症状减轻,大便溏薄、秽臭或秘结,舌苔厚腻,脉滑实。


  治法: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方药:保和丸。


  ③痰饮内阻:


  证候:呕吐多为清水痰涎,胸脘痞闷,不思饮食,头晕心悸,舌苔白腻,脉滑。


  治法:温化痰饮,和胃降逆。


  方药: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


  ④肝气犯胃:


  证候:呕吐吞酸,嗳气频繁,胸胁闷痛,舌边红,苔白腻,脉弦。


  治法:舒肝和胃,降逆止呕。


  方药: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加减。


  (2)虚证:


  ①脾胃虚寒:


  证候:饮食稍有不慎,即脘腹不舒,恶心呕吐,时作时休,纳差,倦怠乏力,面色白,口干不欲饮,四肢不温,喜暖恶寒,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润,脉濡弱。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方药:理中汤。


  ②胃阴不足:


  证候:呕吐反复发作,时有干呕,口燥咽干,似饥而不欲食,舌红少津,脉多细数。


  治法:滋阴养胃,降逆止呕。


  方药:麦门冬汤。


胃痛


(1)气滞胃痛:


  证候:胃脘胀痛,痛连胸胁,遇情志不遂而诱发或加重,嗳气频繁,伴呕吐吞酸,大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主方:柴胡疏肝散。


  (2)血瘀胃痛


  证候:痛有定处,如锥刺刀剜,拒胺,或有呕血、黑便,舌质紫暗有瘀斑,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主方:失笑散合丹参饮。


  (3)食滞胃痛:


  证候:胃痛胀满,厌食,嗳腐吞酸,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舌苔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主方:保和丸。


  (4)虚寒胃痛:


  证候:隐隐作痛,喜暧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遇寒发作或疼痛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欠温,大便溏薄,舌苔淡白,脉细数或沉迟。


  治法:散寒温胃,健脾止痛。


  主方:黄芪建中汤合良附丸。


  (5)阴虚胃痛:


  证候:胃脘灼痛,嘈杂似饥,口燥咽干,大便秘结,舌红少津或剥脱无苔,脉细数。


  治法:益胃养阴。


  主方: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腹痛

(1)虚寒证:


  证候:腹痛绵绵,或拘引作痛,时作时止,喜热恶冷,痛时喜按,饥饿及疲劳后更甚,大便溏泻,兼有神疲气短、畏寒肢冷,面色无华等症。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甘温益气,助阳散寒。


  主方:小建中汤。


  (2)气滞证:


  证候:脘腹胀满,走窜攻冲,痛引两胁或下连少腹,胸闷嗳气,得暖气或矢气后痛减,恼怒则痛甚,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主方:柴胡疏肝散。


  (3)血瘀证:


  证候:少腹刺痛而拒按,经久不愈,疼痛剧烈,痛处固定不移,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弦或涩滞。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方药:少腹逐瘀汤。


  (4)食积证:


  证候: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厌食呕吐,嗳腐吞酸,或痛而欲泻,便后痛减,或大便秘结,舌苔厚腻,脉滑实。


  治法:消食异滞。


  主方;枳壳导滞丸。



噎膈

(1)痰气交阻:


  证候:吞咽哽阻,胸隔痞满,疼痛,嗳气,呃逆或呕吐痰涎,口燥咽干,形瘦神疲,大便坚涩或便如羊粪,舌质红,苔薄腻或薄黄,脉弦细而滑。


  治法:理气开郁、化痰润燥。


  主方:启膈散。


  (2)瘀血内结:


  证候:胸膈疼痛,食不得下而复吐出,甚则饮水难下,大便坚如羊粪,或吐出如赤豆汁,形体消瘦,肌肤枯槁,舌质红或青紫,脉弦细涩。


  治法:滋阴养血,破结行瘀。


  主方:通幽汤。


  (3)津亏热结:


  证候:吞咽哽涩且痛,可进流质饮食,固体饮食难以咽下,形体日渐消瘦,口燥咽干,大便秘结,五心烦热,舌质红干有裂纹,脉弦细数。


  治法:滋养津液。 主方:五汁安中饮。


  (4)气虚阳微:


  证候:长期饮食不下,或食后即吐,泛吐清涎,面色白,精神倦怠,形寒气短,腹胀浮肿,足肿,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补气温阳。


  主方:补气运脾汤,右归丸。


泄泻


 (1)实证:


  ①寒湿证:


  证候:泄泻稀薄多水,有时如鹜溏,脘腹胀满,恶寒发热,肢体酸痛,不思饮食,口淡不渴,头痛,舌苔薄白,脉濡缓。


  治法:解表散寒,芳香化浊。


  主方:藿香正气散。


  ②湿热证:


  证候: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势如水注,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心烦口渴,小便短亦,或有身热,舌苔黄腻,脉濡滑而数,多见于夏秋季节。


  治法:情热利湿。


  主方:葛根芩连汤。


  ③伤食证:


  证候:腹部疼痛拒按,泻下臭如败卵,泻后痛减,或泻后不畅,胸脘痞闷,嗳腐吞酸,不思饮食,舌苔垢浊,脉滑而数,或见沉弦。


  治法:消食导滞。


  主方:保和丸。


  ④肝气乘脾:


  证候:时有胸胁胀闷,嗳气少食,每因恼怒、紧张等情绪波动而致腹痛泄泻,舌淡红,脉弦。


  治法:抑肝扶脾。


  主方:痛泻要方。


  (2)虚证:


  ①脾胃虚寒:


  证候:大便溏薄,泄泻时作时止,完谷不化,食少纳呆,腹胀腹痛,神疲倦怠,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而弱。


  治法:补脾健胃。


  主方:参苓白术散。


  ②肾阳虚衰:


  证候:黎明泄泻,腹中隐痛,下利清谷,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主方:四神丸合附子理中丸。



便秘

  (1)实秘:


  ①燥热内结:


  证候:大便干燥不通,数日不行,面赤身热,腹部胀满或疼痛,口唇胀满或疼痛,口唇干燥生疮,口臭心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治法:清热润肠。


  主方:麻仁丸。


  ②气机郁滞:


  证候:嗳气频作,胸胁痞满,甚则腹胀腹痛,食少纳呆,大便秘结,欲便不得,苔薄白而腻,脉弦。


  治法:顺气行滞。


  主方:六磨汤。


  (2)虚秘:


  ①血虚肠燥:


  证候:大便燥结难下,头晕目眩,面色白,唇甲无华,心悸,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养血润燥。


  主方:润肠丸。


  ②气虚不运;


  证候:便秘或排便不畅,虽有便意,临厕努挣乏力,气短汗出,大便先结后软或并不一定干硬,面色白,神疲气怯,舌淡苔白,脉虚弱  。


  治法:益气润肠。


  主方:黄芪汤。


  ③阴寒凝滞:


  证候:大便艰涩难下或大便,腹中冷痛,面色青暗,畏寒喜暖,口中和,四肢不温,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


  治法:温通开秘。


  主方:半流丸。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蔡绍杰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伤寒论全解(3)2~5条 韦秋凤

    太阳伤寒证,寒邪袭表,无论有没有发热,一定会先出现恶寒、体痛、呕逆、脉浮紧四证并列。寒邪袭表,正气与邪交战需要一定的响应时间,所以一旦得伤寒,未必会马上发热,不同的体质有不同的表现。仲景通过此条和上一条告诉我们伤寒病传变的时间规律。

  • 伤寒论全解1阴阳大论 韦秋凤

    在写《伤寒论》之前,先论阴阳气血津液。阴虚了敛阳的能力下降、平衡代谢热(散热)的能力下降,出现的热象,此热是虚热。人体就是一个溶液系统,阳气提供能量动力,使人体这个生命机器得以按照其生命的规律运转。坎中之阳是指人体是一个含有阳气的水液系统。

  • 金匮一起读第23天|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篇第7条 代民涛

    百合病,渴不差者,栝楼牡蛎散主之。栝蒌牡蛎散方栝蒌根牡蛎(熬)等分右为细木,饮服方寸匕,日三服。方中恬楼根之热以生津止渴;牡蛎咸寒镇潜,引热下行,使热不上炎,津生热降。如此则津液得生,口渴自解。

  • 金匮一起读第22天|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篇第6条 代民涛

    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百合洗方主之。百合洗方右以百合一升,以水一斗,渍之一宿,以洗身,洗已,食煮饼,勿以盐豉也。本条讲述百合病出现口渴的证治。百合病本无口渴之症,但经一月之久而不愈。

  • 金匮一起读第21天|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篇第5条 代民涛

    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中病勿更服,大便当如漆。百合病没有经过吐、下、汗等误治,证情如第一条所言,就用百合地黄汤治疗。阴复热退,百脉调和,病自可愈。服药后大便呈黑色,为服生地黄汁所致,停药后便会消失。

  • 金匮一起读第20天|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篇第4条 代民涛

    百合病吐之后者,百合鸡子汤主之。医生如果把百合病的恶闻食臭的症状误认为是宿食停滞而用吐法,不仅会导致心肺之阴愈损,燥热愈增,还伤胃阴扰胃气,所以用百合鸡子汤滋养肺胃,润燥除烦。方中百合养阴清热,鸡子黄滋阴润燥。

  • 金匮一起读第19天|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篇第3条 代民涛

    百合病下之后者,滑石代赭汤主之。本条论述百合病误下后的治法。医者若将百合病意欲食复不能食,口苦、小便赤当作里实热证,误用攻下法,是犯“虚虚”之戒,下后津液更伤,内热加重,并伤胃气,使和降失常。法当养阴清热,降逆和胃,方用滑石代赭汤。

  • 金匮一起读第18天|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篇第2条 代民涛

    百合病发汗后者,百合知母汤主之。百合知母汤方百合七枚(擘)知母三两(切)上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别以泉水二升煎知母,取一升,去滓,后合和,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所以应加强清热养阴之效,用百合知母汤。

  • 金匮一起读第17天|百合狐蜮阴阳毒病篇第1条 代民涛

    百合病多因热病之后,余热未清,或由于情志不遂,郁火伤阴而导致的,应根据不同病因,给予恰当的治疗,因此仲景说“各随证治之”。

  • 金匮一起读第15天|痉湿暍病篇第26条 代民涛

    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此外,还可见心烦、气喘、小便黄、口舌干燥、倦怠少气、脉虚等暑伤气津的症状。诸药同用,共奏清热祛暑,益气生津之功。

相关方剂文章

  • 《男女肾虚不孕参考论谈(很有意义)》2020*11*06 林文强

    对于肾虚不孕的选方,很有参考意义。加减法:男子不育可加枸杞子60g,胡桃肉60g,鹿角胶60g,山萸肉60g,巴戟60g,山药60g。药物组成:白术30g,巴戟30g,人参10g,杜仲10g,菟丝子10g,山药10g,芡实10g,肉桂6g,附子6g,补骨脂

相关医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