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参赭镇气汤临床应用心得体会
参赭镇气汤是张锡纯老先生医学衷中参西录中降逆篇一张经典方剂,治阴阳两虚,喘逆迫促,有将脱之身,亦治肾虚不摄,冲气上干,致胃气不降作满闷。在临床生活中,此方被笔者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相较其他传统治法取得了令人惊喜的疗效特与各位同道分享。
笔者原方组成常用基础加减方为
人参 30g 生赭石 30g 芡实20g 生山药20g
山茱萸20g 生龙骨30g 生牡蛎30g 生杭勺20g
紫苏子10g
张锡纯老先生喜用生药,但笔者在医院,所以上述药物中生药无力获得,方中药物均用锻取或熟药物。
病例一:梁XX 女75岁 来就诊时自诉反复心悸、胸闷、眩晕头痛10 年,常年口服西药病情控制不佳,心悸、胸闷头晕头痛时常加重,难以忍受。其人体胖、面色萎黄、神疲懒言、气短无力、时有大汗出、腰部酸胀,舌淡红薄白苔少有瘀斑,脉弦细无力。拟方如下:
人参 30g 赭石 30g 芡实20g 山药20g
山茱萸20g 龙骨30g 牡蛎30g 杭勺20g
紫苏子10g 天麻20g 葛根20g 杜仲20g
寄生20g 桃仁9g 红花9g 桂枝20g
乌梅12g 北五味子12g 浮小麦20g
上3付 两日一剂 6日后患者复诊见面色红润自诉诸症皆大幅缓解,已无眩晕、头痛、胸闷气短、腰部酸胀感,偶有心悸、出汗亦较前明显减轻,舌淡红苔薄白、瘀斑消失,脉像从容和缓有力。给予上方加减善后。
病例二:谭XX 男 81岁 患者因10 年前患脑出血术后残留食道痉挛现象,无法自控,经多方治疗(中药、康复,针灸疗法等)均未康复,现全天均呃逆抽搐,牵引上肢,影响日常生活,眠差烦躁,梦多,舌淡红苔微黄,脉弦紧。拟方如下:
人参 30g 赭石 30g 芡实20g 山药20g
山茱萸20g 龙骨30g 牡蛎30g 杭勺20g
紫苏子10g 密旋覆花30g 法半夏20g 大枣10g
甘草10g 白勺20g 当归20g
上三付 两日一剂 患者家属次日回访诉当晚服完第一次药物后1小时呃逆抽搐即止,6日后复诊述呃逆抽搐未再复发,睡眠及烦躁感较前明显缓解,继服上方3剂 一月后回访患者诉呃逆抽搐未在发作。
笔者体会此方人参及赭石均需重用(25-30g),两者合用镇胃气,冲气上逆,开胸膈、堕痰、止呕吐同时大补元气避免重镇太过,配合诸药共奏降逆镇气之效。在临床中,但见胸膈部不适,中焦气机不畅、平素有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以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自诉胸膈不适感,呼之不出、下之不去感时,舌苔脉象无明显实热及实痛症者,无论病程长短均可作为基础方随证加减,多可获得令人惊喜的疗效。以上为笔者的一点心得体会,欢迎各位同道讨论。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伤寒论第五十二条 张宝华
五十二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这条跟上面的一样,如出一辙是的,只是脉浮而数,桂枝汤也脉浮而数呀,单凭脉浮而数就宜麻黄汤?要是太阳伤寒表实证那就不光是无汗,头疼、腰疼、骨节疼,这都是麻黄汤证,这是必有的症状,同时病人得恶寒。 -
孩子何处打不得 谢江强
孩子挨打几乎是常事,但是,打孩子也不是什么文明事,打不好还可发生意外。下边只剩下手脚了,打几下手和脚,出出气又对孩子进行惩罚,本来目的就算达到了,但是不少家长在气头上根本顾不得何处打不得,气不打一处来,随手就是一下子,随之导致严重后果。 -
补中益气汤治腹胀案 赵阳
张某,男,70岁,于2001年9月22日前来初诊。综合老人的脉象与症状,医生诊断其为中气下陷,于是拟用补中益气汤进行加减治疗。张某的腹胀正是因为活动时加剧,平卧时消失,再加上倦怠乏力、少气不足以息和沉细的脉象等症状,足以判断是中气下陷所致。 -
中医外治法的机制 谢江强
中医外治法的机制中医外治法与内治法的机制相同,只是一饮之于内,一施之于外,有理同法异、殊途同归之意。整体观念贯穿于中医学生理、病理、辨证治疗的整个过程中。现代中医外治法,除继承了传统的这些方法外,还常与光、电、激光、超声波等物理疗法相结合,疗效更为显著。 -
马家湾刘二郎读《金匮》第九篇心得体会 刘仲书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篇,共九条条文,方十首。阳微阴弦既是胸痹心痛的脉象,又是其病机。为医者当须紧紧抓住此治疗胸痹心痛病。 -
伤寒论第四条(二) 张宝华
可见这个病依始就似感冒一样,它就有个前奏,咱们拿传统的望闻问切就是这个结论,这是合理的诊断。这个“传”,咱们先生的书讲表里相传,开始病在外,它往里头传,传入半表半里,再传入里,随着条文的展开,先生会陆续说这个传变的方方面面,届时大家就知道了。 -
呼吸暂停综合症案 孙成力
诊断及治疗1.诊断西医诊断:呼吸暂停综合症;过敏性鼻炎。后守方,继续服药3月,打鼾明显减轻,睡眠基本正常,呼吸暂停明显改善。 -
伤寒论第七十二条 张宝华
七十二条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那么这个凡是小便不利,里有停水,有表证,发汗表没法不解,得用五苓散。刚才咱们说了,这条是个重申,但他绝对不是废话,要是没有上面这一段,单凭“脉浮数烦渴者”这个脉证,你就给五苓散,那你岂不孟浪了,对吧! -
后“疫情”时——论“汗” 李王杏安
后“疫情”时——论“汗”第1篇好久没有更新在甘草平台的作品,缘由还是精力不充沛,忙于诊务,想总结时就是空想,实在懒于动笔。 -
八珍丸加减治月经过少验案 吴春水
张某,女,38岁。患者近半年来月经量逐渐减少,色淡质稀,伴有头晕乏力,心悸气短,面色萎黄,口唇色淡。诊为气血两虚之月经过少证。药毕,月经恢复正常,诸症悉除。八珍丸具有益气补血之功效,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健脾益气;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养血和血。
最新文章
-
叶间 陈鹏
叶间文/陈鹏2024.4.30暮春适雨天空在哀鸣如同我想你的心落下的眼泪我曾穿过大漠走过江南走进你心事重重的叶间曾经有一束光透过密密的叶间自从有了丁达尔效应光便有了形状自从心中有了你我便迷失在温柔乡斑驳了许多记忆把它交给回忆我曾如一缕风撞满你的胸怀银光点燃
-
小青龙汤治疗哮喘医案一则 张新东
初诊,男,64岁。自去年新冠后气短1年,出气困难,咳嗽,咳严重咽紧,有轻微痰鸣声,晨起严重,浓白痰,咽干,后背怕冷,大便正常,小便次数多,纳差,食凉会不适,舌淡苔薄,脉沉紧。
-
中医药协同化疗减毒增效治疗结肠癌 张训景
经过长期中药治疗抗转移复发。这是一个IIIc期的患者,IIIc期的病人经过中医标准治疗后复发转移率仍高达50%。到三诊,患者一直交替使用中药,症状基本减轻。
-
虚劳医案整理3 谢江强
医案144陈某,男,72岁。退休,2019年5月13日初诊。方选小柴胡汤加减。服药第4天起,恶寒发热汗出缓解,夜寐较安,枢机有和解趋势,继以小柴胡汤调治之。医案145王某,女,23岁。
-
初步认识痔疮 张宝华
二、中医对痔疮的认识中医认为痔疮的病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饮食不节,过食辛辣,引起痔疮;二是肝脾失调,湿热内生,下注肛门;三是久病在床,气滞血瘀。
-
产后缺乳的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产后缺乳产后缺乳又称“乳难”“缺乳”“无乳”,以产后初期的缺乳最为常见,也可发生在整个哺乳期。但研究表明,产妇产后缺乳、乳房不适等现象明显增加。
-
《饮食生活与健康》 蒋燕军
接下来,我们将一起深入探讨“饮食生活与健康”的主题。
-
妇科常见病方证浅析(八) 胡松岩
辅助检查:妇科彩超:子宫前位,大小45*49*40mm,内膜10mm,右侧卵巢28*14mm,左侧卵巢29*16mm,宫颈大小、回声未见明显异常,子宫直肠陷凹处可见片状液性暗区。
-
厥阴病 李华歆
而“少阴”则可以理解为是“橘子核”,“核”也就是种子,种子可以寄藏水火,所以它可以理解为少阴,那么“厥阴”是什么呢?
-
**治疗尿毒症:探寻土茯苓的神奇疗效** 白成振
**治疗尿毒症:探寻土茯苓的神奇疗效**在尿毒症的治疗领域,土茯苓成为了一道独特的曙光。土茯苓的疗效,正是中医智慧与西医实证的完美结合。
可以留个微信交流吗?
有什么问题吗?
好文
降逆方中人参和代赭石是两味关键的药物!
确实,很经典有效的药物配伍
学习了,张锡纯的方剂也都很经典
纳肾气平冲降逆是该方作用功效。
降逆平冲也是
是的,很多古人的硬性条件很难满足只能灵活变通
因为道行太浅,没敢涉足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
张锡纯,参赭镇气汤,原方比例很重要
自己的临床体会更加重要,学习前人的基础上大胆尝试体会会得到更好的临床疗效
嗯,挺好的,只要用药有效且对病人机体没有损害,药后不易复发就是好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