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阳虚寒凝,瘀阻脉络案
主诉:患“糖尿病”10年,双下肢发凉怕冷7年,加重伴麻木2天。
病史:患者患糖尿病10年,平素长期皮下注射诺和灵30R针(早10U、晚8U、餐前30分钟),7年前受凉后出现双下肢发凉怕冷、麻木,因证轻微,未系统治疗;2天前受凉后左下肢发凉怕冷、麻木(以木为主)症状加重,时有蚁行感,患肢皮肤偶有热感;且右下肢突然出现大腿内侧抽掣样疼痛来诊。
刻见:双下肢肌肉萎缩,行走失衡,伴有发凉怕冷、麻木(以木为主),左下肢时有蚁行感和热感,左足第2、3趾屈伸功能障碍;右下肢突然出现大腿内侧抽掣样疼痛,局部皮肤无发热、发红等症;双足趾甲增厚,生长缓慢,汗毛稀疏;纳可眠差,夜尿增多,大便如常。舌质淡,苔白,脉沉缓;双下肢动脉血管彩超示:双下肢动脉硬化斑块;空腹血糖:5.06mmol/L;糖化血红蛋白示:6.3%; 西医诊断:糖尿病(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中医诊断:消渴痹证(阳虚寒凝,筋脉失养)
治法:温阳补血、散寒通脉。
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
黄芪30g,桂枝10g,白芍15g,鸡血藤15g,天麻10g,党参30g,干姜10g,炙甘草10g,山药30g,当归12g,细辛3g,通草3g,生姜6片,大枣8枚。
二诊:每日1剂,服上方7剂后,双下肢发凉怕冷症状有所缓解,仍有麻木感,但行走较前稳健,左下肢蚁行感明显改善,右大腿内侧抽掣样疼痛减轻;效不更方。
三诊:每日1剂,继服上方7剂后,双下肢发凉怕冷感基本消失,麻木感及蚁行感明显减轻,行走稳健,第2、3趾可自由屈伸,但仍不可受凉,受凉后仍显僵硬;自诉夜尿仍较多,影响睡眠,上方加入醋五味子6g,益智仁10g,覆盆子12g,桑螵蛸10g。服药10剂后,夜尿减少,睡眠安好,患肢怕冷、麻木之症消失,行走如常。
按:该患者素体瘦弱,血虚气弱,加之年老之后,阳气渐衰,复外感寒邪,寒凝脉络,而致肢体脉络肌肉滞涩失养,故发本病;《伤寒论》中有:“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许宏《金镜内台方议》卷7亦有:“阴血内虚,则不能荣于脉;阳气外虚,则不能温于四末,故手足厥寒、脉细欲绝也。故用当归为君,以补血;以芍药为臣,辅之而养营气;以桂枝、细辛之苦,以散寒温气为佐;以大枣、甘草之甘为使,而益其中,补其不足;以通草之淡,而通行其脉道与厥也。”本方温阳与散寒并用,养血与通脉兼施,温而不燥,补而不滞,当归四逆汤主治血虚受寒,寒凝经脉的手足逆冷及疼痛证,且黄芪桂枝五物汤主治素体虚弱,微受风邪,邪滞血脉,凝涩不通致肌肤麻木不仁之血痹。二方并用,标本同治,故该患者服药后病除体强,收效颇丰!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闲诗其一 张宝华
几许新愁断秋风,灞上将军尽寒蝉。若无子房张良计,汉家江山几百年?张宝华甲辰年壬申月庚申日辰时 -
半夏泻心汤合痛泻要方治疗泄泻医案2 张训景
吕某,男,46岁,2024.05.11就诊主诉:食凉及辛辣腹泻腹痛2周。2024.06.01复诊挺好,上周因劳累后腰痛,现腰部隐痛不适。大便日1次,成形。告知无明显不适可暂停中药调理。需长期调畅情志、饮食注意方可。总的来说,在治疗上不宜过分依靠药物,因为大 -
足部按摩的注意事项 谢江强
足部按摩的注意事项按摩足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饭前半小时及饭后1小时内不宜做足部按摩。在了解心脏是否正常的情况后,再决定按摩力度及施术方案,以免发生意外。以上人群并不是绝对禁用足部按摩,在某些阶段,有些疾病患者仍可运用正确的方法治疗。 -
抑郁症 潘洪波
家人不放心,带到医院去检查,诊断为抑郁症。医案记载,前后服用了四五个月,患者抑郁消失,失眠安好,精神愉快,可以恢复工作了。中医认为肝为将军之官,肝不足则将军无魄力,变得唯唯诺诺,从而引发抑郁症。 -
7剂中药治愈“胃胀腹痛伴恶心半月”案 宗琪
患者:王某性别:女年龄:45岁初诊日期:2024年6月4日主诉:腹痛,胃胀伴恶心半月余。 -
天生娇贵的孩子 谢江强
天生娇贵的孩子有个从上学时起关系就不错的同学,毕业以后也一直保持着联系。可用扶元汤足浴,来为孩子补肾固本,增强体质。肺脾气虚的孩子多表现为呼吸道症状迁延不愈,多汗,厌食,大便稀不成型,面黄肌瘦。 -
针灸治疗手抖 潘洪波
总的来说,针灸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手抖的目的。当然,针灸疗法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
中医 李华歆
欢迎大家点赞、在看、转发及邀请热爱中医朋友加入公众号,感谢大家大力支持! -
旋覆代赭汤治疗嗝气医案 张训景
魏*男年龄:42岁2024.04.27初诊主诉:嗝气2月余。时有低血糖,心慌、汗出,饮食后好转。乌贝散治疗反酸。《伤寒论》第161条: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 -
回答患者问要不要吃素食 王冠晶
门诊有位患者问:吃素对身体有没有什么不好的影响?人体需要能量的供给,当消耗能量大于供给能量时,吃素是达不到身体所需能量的供给的。世间中的人不一样,工作学习,人际关系,精神内耗等等,都消耗大量的能量,一直吃素食,对于身体健康来讲是不够的。
最新文章
-
皮肤泻心汤加减治疗皮肤瘙痒 夏耀飞
皮肤泻心汤加减治疗皮肤瘙痒病案一:界某某,女,50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庄元村,2023年8月10日初诊。干者用皮肤泻心汤加地肤子、蝉蜕,湿者再加苍白术,若合用皮肤解毒汤则更佳。
-
浅谈四圣心源之黄芽汤 王飞
黄芽汤是由人参、干姜,甘草、茯苓组成。因此,黄芽汤虽没提及具体治疗什么疾病,但是它的治病大纲却已经很明确了,可以这样说,在四圣心源书中只要是黄师辨证属阳虚脾湿所致,都会从黄芽汤的基础方上裁化用药组方。
-
桂枝加葛根汤小记 张宝华
此外,桂枝汤还可以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抵抗力。
-
经方加偏方治愈感冒后咳嗽半月案 宗琪
患者:王某某性别:女年龄:67岁初诊日期:2023年11月18日主诉:感冒后咳嗽半月余。12月2日患者电话告知:咳嗽已愈。《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
甘草泻心汤小记 张宝华
组成炙甘草15克、黄芩9克、干姜9克、半夏9克、大枣4枚(擘)、黄连3克方中炙甘草起到和中缓急、补虚益气的作用;黄芩清肺热,干姜温中散寒,半夏降逆止呕,大枣则补脾和胃;黄连则清热燥湿。适用人群与禁忌甘草泻心汤适用于脾胃不和、心火旺盛、肠道湿热等症状的人群。
-
柴桔汤1 李华歆
小编在既往文章中曾经说过很多感冒先是从咽喉不舒服开始其实各种病机应该就是个少阳病证候,为什么呢?小编觉得“柴桔汤”在治疗“感冒”初期咽喉不适时是有很大用处!目前公众号粉丝4120人!
-
血管性神经性水肿性荨麻疹康复案例思考 朱强伟
去年同期,我以血管性水肿性神经性荨麻疹,全程用中医辩证治疗+埋线近四个月,西药全停,症状偶发,由于疫情,无法继续治疗,又口服激素但不能停。发作时“关节疼痛”;眼睛剧痛伴视力下降;呼吸困难,眼睑嘴唇浮肿等……
-
胃脘痛小记 张宝华
胃脘痛一、症状胃脘痛通常以中上腹部的疼痛为主要表现,可伴有恶心、呕吐、胃酸过多、胃胀、嗳气等症状。
-
针刺起沉疴 艾灸愈顽疾 一一 中医针灸技术培训有感 刘革命
北京国际针灸培训中心首先安排了临床经验丰富的中医专家进行了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及中风病的培训,使广大学员对其诊断、分型、针灸取穴、手法补泄有了更加系统的掌握,为临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培训中心随后安排了痛症的治疗的针灸培训。
-
浅谈千古利水第一方五苓散 王飞
五苓散出自《伤寒论》,是张仲景的利水名方,具有温阳化气利水之功,用以治疗包括太阳蓄水证在内的多种病证,临床使用广泛,效果显著,堪称千古利水第一名方。五苓散由五味药组成,"令"水行,故名"五苓散"。
好好
学习了 👍
学习了,受益匪浅
学习了!
病案总结详细,治疗效果不错
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温通血脉,脉痹用当归四逆汤及黄芪桂枝五物汤还是很好的
温通血脉,脉痹用当归四逆汤及黄芪桂枝五物汤还是很好的
温通血脉,脉痹用当归四逆汤及黄芪桂枝五物汤还是很好的
温通血脉,脉痹用当归四逆汤及黄芪桂枝五物汤还是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