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引发颈椎病
(1)发病原因与症状:
颈椎疾病的出现会伴有着明显疼痛症状,还会有僵硬的感觉,要想达到预防效果,还需要注重于各个环节,首先需要调整好坐姿,保持肌肉的放松,多做关节活动,炎热夏季还需要注意车内的温度。
颈椎疾病的高发人群主要是白领一族,还有驾驶员,驾驶员因为长时间坐在车内保持着相同的姿势,所以很容易就会出现颈椎疾病。建议在平时生活中一定要引起注意,需要注重于全面的预防措施,如此就能带来更好的效果,可是开车怎么预防颈椎病呢?
1、调整好坐姿
要想预防颈椎病,首先需要调整好坐姿,尽可能把座位调整到自己满意的位置,使得脊椎能够保持生理弯曲,完全可以依附在靠背上。正确的姿势是上半身微微后勤,然后背部和头部完全的接触座椅,如此就有着好的效果。
2、保持放松
在开车的时候要想预防颈椎疾病,首先应该保持颈部和肩部的肌肉放松,避免过度的紧张,否则肌肉会产生大量的乳酸,导致颈肩部位受到刺激,所以就会出现明显的酸痛。另外在等待红灯的时间内,需要多做一些保健的活动。
3、多做活动
开车虽然可能长时间需要待在车内,但是也会有休息的时间,比如在等待红绿灯时,就可以将双手放在颈部后方来回的摩擦颈部,直到颈部的肌肤发热为止。另外也可以做头部保健运动,比如将头部前后左右不断摇晃,可以坚持10~20次左右。这些运动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甚至也可以趁着红绿灯等待的一分钟,具有舒筋活血的效果,能够预防颈椎病的出现。
4、注意车内温度
在炎热夏季行驶车辆有不少人都会开空调,但是如果温度过低,可能就会导致颈部和肩部受到影响,很容易会出现肌肉僵硬,引起明显的疼痛感,所以在炎热夏季开车时,还需要注重于车内的温度,尽可能保护好颈肩部位。
(2)颈椎按摩与热敷:
1、热毛巾热敷法:
患者选择洁净柔软的毛巾,放在60摄氏度中的热水中浸泡,拧干后敷在疼痛的部位,注意接触皮肤时没有灼痛感。最好在患处盖一层干净的薄布或者棉垫。通常每5分钟更换一次毛巾,最好交替使用。
2、热水袋热敷法:
患者将热水袋温度控制在60℃左右,垫上毛巾放在颈部,热量可以通过皮肤促进颈部的血液循环,放松肌肉,从而缓解颈部僵硬,缓解神经压迫的目的。同时患者也要注意控制热水袋的温度,控制使用的时间,避免造成皮肤烫伤。
3、佩戴发热的颈托:
目前比较先进的一种热敷的方法。患者在佩戴颈托的过程中,还可以使颈部的肌肉放松,再加上颈托有辅助加热的作用,能有效的改善颈部的肌肉痉挛和僵硬状态,从而改善颈椎病的症状。建议患者避免长时间低头,注意保持脊柱的正直,注意间隔休息,避免颈椎长时间的维持在屈颈姿势。平时还可以适当做些头颈部,以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以及旋转活动,适当做一些颈后部肌肉长收缩的抗阻训练,比如将双手五指交叉放于枕后部、头后仰对抗,可以明显增强颈后部肌肉力量,纠正颈椎不稳定,改善颈椎病的情况。平时患者最好睡硬板床,避免枕头太高太软,可以通过锻炼的方式,比如游泳、瑜伽操去进行缓解颈椎病的疼痛。此外患通过推拿按摩颈椎,也能缓解颈肩肌群的紧张及痉挛,恢复颈椎活动,松解神经根及软组织粘连来缓解症状。
(3)中医治疗:
我院采用穴贴【镇江膏药】+【2号杨氏疗法】具有芳香开窍、宁心安神、活血化瘀、温中散寒、消肿解挛,软化增生的功效,通过药物对经络及神经的刺激,促进经络、关节、脊柱、神经的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缓解血液缺氧,消除疾患、阴阳平衡,对颈肩酸痛、手指麻木、眩晕耳鸣、恶心呕吐、胸闷气逆均得到明显改善。
(4)治疗与保健:
根据临床经验,颈椎病高危人群中常见以下几种体质分型:
1、痰瘀型
证候要点:肩颈痛日久,反复发作,或痛而拒按,或麻木不仁,或头晕目眩,或伴手足乏力,肢体偏萎,舌质暗淡,或有瘀斑,苔白腻,脉细滑或涩。
治法:活血化瘀,祛痰通络可在食物中加入三七、桃仁、红花、鸡血藤、杏仁、陈皮、款冬花等中药;多食韭菜、醋、酒、油菜苔、螃蟹、枇杷、陈皮、全蝎等具有活血化瘀、化痰通络作用的食物。
灵芝三七山楂饮:灵芝30克,三七粉4克,山楂汁200毫升。先将灵芝洗净,放入砂锅中,注入适量清水,微火煎熬1小时。去渣取汁,兑入三七粉和山楂汁即成。每日I剂,早晚各1次,服前摇匀。
三七丹参粥:三七10~15g,丹参15~20g。洗净,加入适量清水煎煮取浓汁,再把米300g加水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药汁,共煮片刻即成。每次随意食用,每日1剂。
2、湿热型
证候要点:颈肩臂胀痛酸麻,伴口苦、咽干,渴不欲饮,肢体烦热,面目红赤,小便短赤,大便不爽,或者里急后重,舌质淡红,苔黄腻,脉弦或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中药可选用茵陈、栀子、黄柏、滑石、车前子等,多食冬瓜、赤小豆、薏苡仁、绿豆。
绿豆粥:
绿豆50克,北粳米100克。先将绿豆洗净,后以温水浸泡2小时,然后与粳米同人沙锅内,加水1000毫升,煮至豆烂米开汤稠。每日2~3次顿服,夏季可当冷饮频食之。脾胃虚寒腹泻者不宜食用。
冬瓜薏仁汤:
冬瓜500g切片,与薏苡仁30g加适量水共煮,小火煮至冬瓜烂熟为度,食时酌加食盐调味。每日1剂,分3次食用。
3、寒湿型
证候要点:肩颈疼痛初期,局部肌肉拘紧,或串痛至上肢,痛处无固定,舌淡红,苔白,脉浮紧。
治法:祛风散寒除湿宜温热饮食,忌肥甘厚腻、生冷食物。中药选用桑寄生、独活、木瓜、五加皮等,食物选用酒、黄鳝、樱桃、蛇肉等。
山药羊肉粥:鲜山药500克,羊肉、糯米各250克。羊肉去筋膜,洗净,切碎,与山药同煮烂,研泥,下糯米,共煮为粥。
樱桃酒:樱桃500g,五加皮50g,白酒约2500mL。将樱桃洗净晾干,加入五加皮,再添加60度白酒,瓶满后密封瓶口,每日振摇1次。1周后可以服用,每日20~30mL,1日2次。
4、气血不足型
证候要点:发病已久,缠绵不愈,其痛稍缓,或麻木不仁,或头晕眼花,或伴耳鸣,遇劳则复发,面色少华,舌淡,脉弱。
治法:益气养血常用药有黄芪、当归、白术、党参、龙眼肉、熟地等;食物可选用粳米、糯米、扁豆、红薯、牛肉、兔肉、黑米、芝麻、龙眼肉、荔枝、菠菜、黑木耳、番茄等,这些食物都有补气养血的功效。
人参乌鸡汤:人参切片10克,乌骨鸡1只,调味品适量。人参片装入鸡腹内,用砂锅炖至鸡肉烂熟即可。食鸡肉饮汤。
何首乌煨鸡:何首乌30克,母鸡I只(约1250克)。将何首乌研成细末,用纱布包好备用。将母鸡宰杀后,去毛桩和内脏,洗净;将首乌药袋放入鸡腹内。放瓦锅内,加水适量,煨熟。从鸡腹内取出首乌药袋,加食盐、生姜、料酒适量即成。
5、肝肾阴虚型
证候要点:肩颈痹痛麻木,或手足肌肉萎缩,或四肢拘紧,行走不稳,伴口干,体削,面色潮红,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肌肤甲错,大便干结,小便短涩,舌红绛,苔无或少,脉细。
治法:滋肾养肝中药选用沙参、麦冬、天冬、枸杞等。多食柿子、银耳、芝麻、冰糖、乌骨鸡、鸭肉。
天冬玉竹蒸海参:玉竹15克,天冬15克,水发海参50克,火腿肉25克,香菇15克,精盐、酱油、鲜汤各适量。将水发海参洗净,剖成数段,切成长丝状;火腿肉切成薄片;玉竹、天冬洗净后,分别切成薄片;香菇用温水泡发,洗净后切成细条状。将海参丝装入蒸盆内,抹上精盐、酱油,将香菇条及玉竹、天冬片分放在四周,火腿片盖在上面,在海参周围顺序码放,加鲜汤适量,上笼用旺火蒸45分钟即成。 银耳羹:银耳100g,炙杜仲1Og,冰糖50g。将炙杜仲放入锅内,加水煎熬3次,取药液I000g。将药液倒入锅内,加银耳和清水适量,置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熬3~4小时,使银耳稀烂,再冲入冰糖溶液。
6、阳虚痰阻型:
证候要点:颈肩酸痛乏力,眩晕、恶心,或四肢麻木不仁,可伴腰腿酸软无力,形体虚胖,面色苍白,手足怕冷,舌质淡胖,脉沉细滑。
治法:温阳化痰通络。中药选用鹿茸、肉苁蓉、虫草、杜仲、法夏、僵蚕、全蝎等,多食核桃、羊肉、狗肉、扁豆、蚕豆、花生、枇杷叶、文蛤、海蜇。
甘草肉桂牛肉:甘草6克,黄牛肉1000克,肉桂3克,精盐、大茴香、生姜片、醪糟汁、白糖、熟植物油、鲜汤各适量。将牛肉切块,用沸水煮至三成熟,捞起待凉,切成肉条。铁锅上小火,加入鲜汤,放入牛肉条、肉桂、甘草、精盐、大茴香、生姜片、醪糟汁、白糖、熟植物油,煮6小时左右,至鲜汤快干时,便不断翻炒至锅发出油爆响声时捞起,沥干油,凉后拣出生姜片、大茴香、肉桂、甘草即成。 炖猪腰:猪肾2个,杜仲15g,核桃肉30g。先将猪肾切开洗净,与杜仲、核桃肉一起炖熟后,去杜仲、核桃肉,加入少许食盐食用。四、起居保健:
1、阅读颈椎病防治的书籍,了解颈椎病的发生与颈部损伤、落枕、风寒湿邪、枕头高矮不当等有关,针对诱因预防。
2、注意颈肩部保暖,避免风寒湿邪侵袭,风寒使局部血管收缩,血流降低,有碍组织的代谢和废物清除。
3、养成良好的起居、生活姿势:如避免高枕睡眠,睡觉时避免俯卧;伏案工作者定时改变头部体位;谈话、看书时要正面注视;头颈应避免过度疲劳,不负重;坐车不要打瞌睡;劳动、行走时要防止闪、挫伤。
4、及时彻底治疗颈、肩、背软组织劳损。 5、饮食上应经常服用具有补肾益髓、强筋壮骨的食物。
五、运动保健:
1、仰望观天取站位或坐位,两手叉腰,头颈后仰观天,并逐渐加大幅度。稍停数秒钟后还原。共做10次。
2、左顾右盼取站位或坐位,两手叉腰,头颈轮流向左、右旋转。每当转到最大限度时,稍稍转回后再超过原来的幅度。两眼亦随之尽量朝后方或上方看。两侧各转动10次。
3、“米”字操用下颏写一个“米”字,幅度要尽可能大,动作宜缓慢柔和,不宜急快,共写10次。
4、与项争力取站位或坐位,双手交叉紧抵头后枕部。头颈用力后伸,双手则用力阻之,持续对抗数秒钟后还原。共做10次。另一种方法是:取站位或坐位,两手于头后枕部相握,前臂夹紧两侧颈部。头颈用力左转,同时左前臂用力阻之,持续相抗数秒钟后放松还原,然后反方向做。各做10次。
5、自我按摩
(1)按摩百会:用中指或食指按于百会穴,用力由轻到重按揉20~30次。功效:健脑宁神,益气适脱。
(2)对按头部:双手拇指分别放于太阳穴,余匹指分开,放在两侧头部,双手同时用力做对按揉动20~30次。功效:清脑明目,振奋精神。
(3)按揉风池:用两手拇指风池穴,余手指附在头两侧,由轻到重地按揉20~30次。功效:疏风散寒,开窍镇痛。
(4)拿捏颈肌:手上举置于颈后,拇指放于同侧颈外侧,余四指放对侧,用力对合,将颈肌向上提起后放松,沿风池穴向下拿捏至大椎穴20~30次。功效:解痉止痛,调和气血。
(5)按压肩井:以中指指腹按于对侧肩井穴,由轻到重按压10~20次,两侧交替。功效:通经活络,散寒定痛。
(6)按摩大椎:四指并拢放于上背部,用力反复按摩大椎穴各20~30次,至局部发热,功效:疏风散寒,活血通络。
(7)对按内、外关:一手拇指尖放在另一手内关穴,中指放在外关穴,对合用力按揉0.5~1分钟,双手交替。功效:宁心通络,宽胸行气。
(8)掐揉合谷:将一手拇指指尖放在另一手的合谷穴,拇指用力掐揉10~20次,双手交替。功效:疏风解表,开窍醒神。
(9)梳摩头顶:双手五指微曲放在头顶两侧,稍加压力从前发际沿头顶至脑后做梳头”状动作20~30次。功效:提神醒目,清脑镇痛。
杨家强主任供稿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千万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态,会导致孩子肝气不舒 谢江强
“千万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态,会导致孩子肝气不舒除了前面提到的引起孩子肝气不舒的原因,家长对孩子的过度期盼也是孩子成长发育过程中的负担。这样下来,孩子的压力得不到任何疏解。这种压力会导致孩子肝气不舒。孩子服用五服药后,打嗝的问题就解决了。 -
中医治疗白塞氏综合征案例分析 崔国宁
经过详细检查和诊断,被确诊为白塞氏综合征。中医认为白塞氏综合征的发生与肝、肾、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需要指出的是,白塞氏综合征病情较为复杂,且容易反复发作。 -
有痰湿的孩子,家长应该如何调理 谢江强
有痰湿的孩子,家长应该如何调理a.先给孩子化痰老祖宗所留下的许多化痰方子中,最基本的方子就是二陈汤。萝卜有助消化、开胃健脾、顺气的作用,经常给孩子食用萝卜,能够帮助他消化中焦的积食,疏理脾胃之气。 -
炙甘草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治心慌、胸闷案 张训景
疗效:患者服用中药2付症状减轻,5付后心慌、胸闷明显减轻。继续服药巩固治疗2周。3月后患者陪同其老伴来就诊,心慌,胸闷未再发作。《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 -
足部按摩的注意事项 谢江强
足部按摩的注意事项按摩足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饭前半小时及饭后1小时内不宜做足部按摩。在了解心脏是否正常的情况后,再决定按摩力度及施术方案,以免发生意外。以上人群并不是绝对禁用足部按摩,在某些阶段,有些疾病患者仍可运用正确的方法治疗。 -
针灸治疗手抖 潘洪波
总的来说,针灸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手抖的目的。当然,针灸疗法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
中医 李华歆
欢迎大家点赞、在看、转发及邀请热爱中医朋友加入公众号,感谢大家大力支持! -
用药之前,先扎针,让患强直性脊柱炎的小伙子能弯下腰 于军
男,25岁,主诉是“腰骶部不适8年”,曾确诊“强直性脊柱炎”,去年在某医院吃了一年的中药,近期病又犯了。这更坚定了我“针药结合”的思路。用药之前,先用针,让这个小伙子能弯下腰。他是右侧腰骶部疼痛,我先在他左手扎了两针,弯腰疼痛能减轻点了,能趴在床上了。 -
回答患者问要不要吃素食 王冠晶
门诊有位患者问:吃素对身体有没有什么不好的影响?人体需要能量的供给,当消耗能量大于供给能量时,吃素是达不到身体所需能量的供给的。世间中的人不一样,工作学习,人际关系,精神内耗等等,都消耗大量的能量,一直吃素食,对于身体健康来讲是不够的。 -
桃花吟 陈鹏
桃花吟文/陈鹏2027.2.28我在月光下亲手埋葬了你你在日光中微笑阵雨过后的露珠停留在花瓣每一滴露珠心里都有一个太阳你懂我的苦楚么桃花默默山亦默默唯有流水时疾时缓在灵魂中流过我的心穿过天罗地网穿过娑婆世界的凄风苦雨穿过内心最幽暗最隐秘的伤口偏偏寻不到你的
最新文章
-
减肥茶饮方 陈鹏
-
夜间出汗案 朱浩宇
某女,五十左右,夜间出汗,舌淡苔薄白,自服六味丸不效,予八味丸去三泻改汤,重用,一剂汗止。
-
现代中医认识的桂枝甘草汤 张宝华
桂枝甘草汤一、概述桂枝甘草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主要由桂枝和甘草组成。
-
从厥阴气化理论论治慢性肾脏病 罗沿印
慢性肾脏病发病之根本源于肾精亏虚。
-
岳美中谈延年半夏汤 许春杰
岳美中谈延年半夏汤,《古今录验》方,载于《外台秘要》。除此以外,延年半夏汤所治范围尚广。急出延年半夏汤全方,2剂后霍然而愈。我国中医药数千年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只要我们勤于采掘,不忽略古之成方,所得又何止延年半夏汤一方而已。
-
要懂得敬畏人体生物钟 谢江强
要懂得敬畏人体生物钟:调理慢性肠胃炎小张是个只要工作压力大了,或是因为出差在外饮食、居处不习惯,就容易便秘的人。人身体里有一个生物钟,时间到了就要进食、休息、睡眠、工作等,一旦打破其中任意一个规律,就会影响到其他。
-
情志在调不在治:心理障碍一扫光 谢江强
情志在调不在治:心理障碍一扫光小张生性内向,话不多,参与团体活动也不积极。小张欣然接受,并承诺回家后就会熬药吃。成膏药:阿胶100克、鹿角胶60克、龟板胶60克。此为一个月左右的膏滋量。
-
人参养荣汤治疗肺癌晚期 崔乐
万般无奈之下,患者选择中医治疗改善生活质量、提升身体机能。患者用药一周后,病情无明显变化,嘱咐其注意休息及营养膳食,继续进行药物治疗。
-
理中丸 李华歆
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理中丸的组成其实很简单,甘草、干姜温里阳,白术补土祛湿,人参大补元气。这里说的理中丸是以丸剂出现,而仲景明确告诉我们丸药的力量不足汤剂,而其加减法非常值得玩味!
-
顽固汗证5年余,经方辩治效如神 宗琪
患者:邵某某(住院患者)性别:女年龄:66岁初诊日期:2023年8月24日主诉及现病史:患者述近5年来出汗明显,以头部,后背,腋窝及腰部最为明显,伴腰痛,双下肢大腿外侧疼痛感,晨起偶有口苦,食后胃部胀满,咽部有痰,夜间下肢抽筋,眠差,夜尿频约4-5次,大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