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苏散与银翘散各家学说
如加味香苏散《医学心悟》清·程国彭:“紫苏叶(一钱五分) 陈皮 香附(各一钱二分) 甘草(炙,七分) 荆芥 秦艽 防风 蔓荆子(各一钱) 川芎(五分) 生姜(三片)发汗解表。治四时感冒,头痛项强,鼻塞流涕,身体疼痛,发热恶寒或恶风,无汗,舌苔薄白,脉浮者。”亦用于寒湿外感皆有气滞。就是在香苏散的香苏散的基础上加荆芥、防风祛风寒表邪;秦艽走表袪风湿止痹痛;川芎走厥阴而疗头痛;蔓荆子清利头目;生姜解表祛寒。
又如十神汤《万病回春》明·龚廷贤:“川芎 甘草(炙) 麻黄(去根、节) 升麻(各四两) 干葛(十四两) 赤芍药 白芷 陈皮(去瓤) 紫苏(去粗梗) 香附子(杵去毛,各四两)上为细末。每服三大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热服,不以时候。阴阳两感,或风寒湿痹,皆可服之。”用于寒湿外感;外感风寒,内有气滞。解肌发表,理气和中。十神汤中含有香苏散散寒理气;又合升麻、葛根升阳发表;麻黄宣肺平喘;赤芍平肝气而降逆,在许多解表止咳之方中均有应用;川芎入厥阴、白芷入阳明,合用散寒祛湿又疗感冒头痛;生姜助解表散寒之力。十神汤中用赤芍、麻黄相较于加味香苏散降逆平喘效果更佳。加味香苏散用荆芥、防风、秦艽去风寒湿更强。
方剂六:香苏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
香附子(炒香,去毛) 紫苏叶(各四两) 甘草(炙,一两) 陈皮(二两,不去白)。四时瘟疫、伤寒。
香苏散内草陈皮,疏散风寒又理气。
银翘散是《温病条辨》里的经典处方,现常用于外感风热感冒或肺痈初起,证型就是风邪初犯于肺或犯表。蒲辅周重用金银花、连翘,用于风热感冒初期,又以银翘散治疗伏暑,即夏日暑气伏而秋发,因暑邪易袭上焦阳位。胡希恕则对《温病条辨》原文内容做出批评,他表示风温、温热、温疫、冬温本就均不宜用桂枝汤,而原文则先予桂枝,但热不恶寒而渴者用银翘散。这是银翘散的用法,却是对桂枝汤的谬误。银翘散药物平淡,用于温病初起尚适。不过(若)多汗渴甚,仍须加石膏。
方剂七:银翘散《温病条辨》清·吴鞠通
连翘一两 银花一两 苦桔梗六钱 薄荷六钱 竹叶四钱 生甘草五钱 芥穗四钱 淡豆豉五钱 牛蒡子六钱 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
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渴者,银翘散主之。
方歌: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轻疏风热煮无过。
医案一:2023.11.11,女,2岁。发热1天,体温最高39℃,伴有咳嗽咯痰,痰色黄,脉细数,指纹在在风色淡紫,舌尖红苔白。予炒杏仁4 生石膏20 桔梗9 金银花6 连翘6 淡竹叶6 炒牛蒡子4 淡豆豉6 前胡6 紫苏叶6,3贴。服1剂后热退。
按:这是比较典型的风热感冒表现,予银翘散加石膏,退热神速。儿童易积易滞,用苏叶代替荆芥,又以杏仁、前胡止咳,杏仁的润下通便作用也能防止风热内滞。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太平圣惠方》中治疗小儿腹泻的用药规律 崔国宁
本文通过对《太平圣惠方》中治疗小儿腹泻的方剂进行整理和分析,探讨其用药规律。(二)药物性味分析1.味《太平圣惠方》中治疗小儿腹泻的药物以甘、辛、苦味为主。 -
《医宗金鉴》中治疗淋病用药规律及经验 崔国宁
总之,《医宗金鉴》中治疗淋病的用药规律及经验丰富,为后世中医治疗淋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
程门雪临床用药规律总结分析 崔国宁
深入研究程门雪的临床用药规律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医临床经验、提高中医诊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程门雪对疾病的认识、辨证论治方法以及具体用药特色等方面进行全面总结和分析。 -
《太平圣惠方》治疗血尿的用药规律分析 崔国宁
结果表明,《太平圣惠方》治疗血尿以清热凉血、止血化瘀、补虚扶正为主要治法,常用药物有地黄、小蓟、蒲黄、阿胶等。总之,《太平圣惠方》中治疗血尿的用药规律为现代临床治疗血尿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
从《太平圣惠方》虚劳病因病机谈虚劳预防 崔国宁
了解《太平圣惠方》中虚劳的病因病机,有助于我们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如重视先天禀赋、合理饮食、调节情志、适度劳作和病后调养等,以减少虚劳的发生风险。 -
《太平圣惠方》中治疗虚劳的用药规律 崔国宁
本文通过对《太平圣惠方》中治疗虚劳的方剂进行整理和分析,探讨其用药规律。对《太平圣惠方》中治疗虚劳的用药规律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古代医家对虚劳的认识和治疗方法,为现代临床治疗虚劳提供参考。 -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治疗肺癌用药案例分 崔国宁
六、结论通过对《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肺癌相关医案的分析,可以看出张锡纯在治疗肺癌时具有明确的用药规律。 -
《太平圣惠方》中治疗脾胃病的用药规律 崔国宁
本文通过对《太平圣惠方》中治疗脾胃病的方剂进行整理和分析,探讨其用药规律。 -
颈型颈椎病→葛根汤 韦毓安
对于感受风寒,这种肩颈部经脉拘急,用葛根汤,效果非常好。 -
养肝补肾生发乌发 韦毓安
是故,肝血充足,肝气才能随着春气把体内的气血生发出来。若是肝血不足,肝气无以生发,头发又怎么会好?中医认为,肝主藏血,肾主藏精。
最新文章
-
牙痛第一神方 韦毓安
所以清胃散,不仅用于治疗牙周炎,胃火牙痛,一切咽喉肿痛,口舌生疮,三叉神经痛,只要是胃火上攻,皆可用之。
-
运气方(3) 曹雪盼
紫菀.炙桑白皮黄芪地骨皮炒杏仁白芷甘草(炙)3.六丙年川连茯苓汤心虚为寒冷所中:身热心躁,手足反寒,心腹肿痛,喘咳自汗;甚则大肠便血。
-
运气方总结(1) 曹雪盼
静顺汤治辰戌之年,太阳司天,太阴在泉,气化运行先天。方解按《内经》运气篇,"太阳司天,寒淫所胜。终之气,少阴君火加临太阳寒水,此下克上,民病温。自秋分至小雪,依原方。所谓平其上者,司天之气,主上半年也。
-
药性赋2 曹雪盼
温药总括,医家素谙。山药而腰湿能医;阿胶而痢嗽皆止。此五十四种药性之温者也。详论药性,平和惟在。甘草和诸药而解百毒,盖以性平;石斛平胃气而补肾虚,更医脚弱。谷芽养脾,阿魏除邪气而破积;紫河车补血,大枣和药性以开脾。此六十八种药性之平者也。
-
药性赋摘录1 曹雪盼
诸药赋性,此类最寒。此六十六种药性之寒者也。五味子止嗽痰,且滋肾水;腽肭脐疗痨瘵,更壮元阳。缩砂止吐泻安胎、化酒食之剂;附子疗虚寒反胃、壮元阳之方。乌药有治冷气之理;禹余粮乃疗崩漏之因。山茱萸治头晕遗精之药;白石英医咳嗽吐脓之人。此六十种药性之热者也。
-
一个方四味药能打通各种瘀血,预防心梗、脑梗。 韦毓安
瘀血堵塞的,有一个四味药的小方子,由三七、西洋参、丹参、天麻组成,活血化瘀,疏通血管,效果非常好。三七既能补血,又能活血,只不过活血的作用更大一些。四味药可以及时地帮你把瘀血化掉,起到一个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
三年化大疫粗见 曹雪盼
三年化疫理论粗见:"class=""_width="388px"crossorigin="anonymous"alt="图片"data-fail="0"style="margin:0px;padding:0px;outline-color:currentc
-
龙骨,牡蛎功效及分解 王振刚
解读药味特点牡蛎与龙骨功效相似,均为固涩止脱之属,常相须为用,牡蛎咸涩微寒,善软坚化清热。经方中牡蛎多与龙骨相配,则尤善敛汗涩精、镇惊安神,如桂枝救逆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龙骨牡蛎汤、风引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
康复的意义在哪里? 崔乐
而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造成的身体瘫痪及功能障碍使得他们丧失工作、学习、生活的能力,为了促使这个人群离开病床、离开轮椅、独立自理生活,康复功能治疗应时而生。这些年,有很多人也在质疑康复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
咳喘预防 谢江强
咳喘预防1.增强抗病能力预防咳喘,重点在于提高机体卫外功能,增强皮毛腠理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遇有感冒及时治疗。因为汗多更衣不及时容易诱发咳喘发作。夏治指夏季这些病情有所缓解,趁其发作缓解的季节,适当地内服和外用一些方药,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
已经学习了
学习
学习了
学习了!
学习
学习
学习了
好的
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