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秋冬流感的高发季节。如何预防流感又成了一年一度大家关注的话题。除了带好口罩,护好口鼻,注意洗手消毒,每天多喝热水外,还有哪些有效预防流感的方法呢?
今天甘草医生和大家一起聊一聊如何正确预防流行性感冒!
01 | 到底什么是流感?
“流感”在中医学中称为“时行感冒或时行疠气(戾气)”。
“感冒”一词首见于北宋的《仁斋直指方》,原话是“感冒风邪,发热头痛,咳嗽声重,涕唾稠黏”。
在现在医学中,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属于丙类传染病。流感在中国以冬春季多见。
临床表现:高热、乏力、头痛、咳嗽、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为主,而呼吸道症状较轻。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历史上在全世界引起多次暴发性流行,是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02 |「普通感冒」与「流感」的区别
虽然都叫感冒,但两者却不是同一个概念,流感比普通感冒要危险得多。
病原体不同:普通感冒由鼻病毒、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多种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主要由流感病毒引起,常见的有甲型和乙型。
发病季节不同:普通感冒一年四季都可发病;流行性感冒常见于冬春季
传染性不同:普通感冒传染率通常在10%左右,不太会引起大的爆发或流行;流行性感冒起病急、传播快、发病率高,传染率可达50%
危险性不同:普通感冒一周左右就可自愈;流行性感冒恢复较慢,容易产生并发症
症状不同:普通感冒产生一些呼吸道症状;流行性感冒产生一些全身性症状
03 | 流行性感冒的并发症
单看上面的对比,直观感觉不过是,流感的症状比普通感冒更严重一些。
但是!我们更需要担心并切实引起重视的,是流感可能造成的并发症。
肺炎、喉炎、心肌炎、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脑膜炎、脑炎、脓毒性休克……这些都是流行性感冒可诱发的并发症。 流感并发的肺炎就是流感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估计,每年流感的季节性流行可导致全球300万~500万重症病例,25万~50万死亡。
特别是在流感高发季,下面这 5 类「高危人群」尤其需要注意:
小于 5 岁的孩子;
大于 65 岁的老人;
有基础疾病的人,比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等;
肥胖者,体重指数 BMI 大于 30;
怀孕中的女性。
对我们来说,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家里的老人孩子,是当务之急。
04 | 流感,如何选择中成药?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无并发症,流感病情会自行好转,多于发病 3~4 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 周。
如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后,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辨证予以中成药治疗。
如患者病情较轻,轻症主要辨证治疗方案如下:
风热犯卫型
主症:发病初期,发热或未发热、咽红不适、轻咳少痰、无汗。
常用中成药: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类,如金花清感颗粒、莲花清瘟胶囊(颗粒)、清开灵颗粒(胶囊、软胶囊、片)、疏风解毒胶囊、银翘解毒类等。
儿童可选儿童抗感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
风寒束表型
主症:发病初期,恶寒、发热或未发热、无汗、身痛头痛、流清涕。
常用中成药:九味羌活丸(颗粒)、正柴胡饮颗粒、感冒清热颗粒(胶囊)等。
表寒里热型
主症:恶寒、高热、头痛、身体酸痛、咽痛、鼻塞、流涕、口渴。
常用中成药:莲花清瘟胶囊、金花清感颗粒等。
热毒袭肺型
主症:高热、咳喘、痰粘、痰黄、咯痰不爽、口渴喜饮、咽痛、目赤。
常用中成药:清热解毒、宣肺止咳类,如莲花清瘟胶囊(颗粒)、金花清感颗粒、疏风解毒胶囊、银黄类制剂等。
儿童可选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口服液)等。
其他注意事项
对于重症流感患者、恢复期患者,也可在医生指导下予以中医辨证治疗方案。
在中成药的应用过程中,妊娠期妇女治疗可参考成人方案,但需避免使用妊娠禁忌药,治病与安胎并举,以防流产,并应注意剂量。
儿童用药可参考成人治疗方案,根据儿科规定调整剂量,无儿童适应症的中成药不宜使用。
05 | 中医推荐3招对抗流感
流感往往来势汹汹,易感人群更应注意未病先防,除了日常的起居、饮食多加防范,以下这些预防流感的方法,大家也一定要知道。
接种流感疫苗
儿童、老人、孕妈、慢性病患者,应该首先考虑依靠流感疫苗来预防流感和降低并发症风险。
流感疫苗的效力通常持续不到 1 年,而且每年流行的病毒株可能会不同,所以建议每年都接种。
又因为疫苗接种后2~4周才能发挥保护作用,如果能够提早接种,就再好不过了。
流感疫苗一般可在各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预防接种门诊接种,大家可上网查查自己所在区域的接种点和开放时间。
汤饮食疗法
【五虎汤】
材料:生姜45克、大枣45克、大核桃6个、黑豆30克、大葱葱白2根。
制法:1. 生姜洗净拍烂,大枣掰开不去核,核桃打碎带壳2. 以上材料一齐放入煲中,加水适量,大火煮开后,小火续煮20分钟3. 葱白去须,切成4段,最后15分钟放入。4. 如有咽痛,加入乌梅30克、冰糖适量。
功效:祛风散寒兼以扶正补虚。适合风寒型流感,有怕风怕冷、打喷嚏、流清鼻涕,或兼有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野菊花薄荷饮】
材料:野菊花、薄荷各5克。
制法:以上2味热水冲泡,盖上盖子焖5分钟,代茶饮。
功效:疏散风热。适合风热型流感,有微恶风,发热、头痛,咽痛、鼻塞黄涕等症状。
【桑杏饮】
材料:桑叶10克、杏仁10克、川贝5克、百合5克、梨皮15克、冰糖5克。
制法:以上材料中火煎煮20分钟后代茶饮。
功效:清热化痰。适合风热感冒后期见干咳无痰者,咳嗽有黄黏痰者去梨皮、冰糖。
【生姜橘普茶】
材料:生姜3片、陈皮5克、普洱茶叶3克。
制法:以上材料热水冲泡,盖上盖子焖10分钟,代茶饮。
功效:散寒止咳。适合感冒后期见咳嗽、白稀痰者。
按摩法
【鼻部按摩】
方法: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鼻梁,上下按摩50--60次,下至鼻根两侧。注意手法缓慢,不宜过重过急,早晚各一次。
功效:疏散风热,通利鼻窍,适于易感冒,患有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等人群。
【耳廓按摩】
方法:以拇指和食指合力由上而下按摩耳廓,共5--6次,最后拉耳垂3下,每日2--3次。
功效:耳与脏腑有密切关系,按摩耳穴,对相应的脏腑有一定的调治作用。耳廓按摩能增强体质,对预防流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06 | 预防流感的5个误区
吃维C可以防感冒?
目前仅有一些研究表明,长期服用维生素C补充剂,可能会缩短感冒的病程或减轻症状,但这些都只是针对普通感冒,而非流感。并且,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运动强度的不同都会影响效果。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日常饮食多吃点蔬菜和水果,就可以获得足够的维生素C,这对于提高机体免疫力还是有好处的,但这并不表示可以用来预防感冒或是流感。
用醋熏蒸能杀菌?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于康说,醋酸在一定浓度时确有消毒、杀菌作用,但效果并不是很好。而食醋所含醋酸浓度很低,远远达不到能消毒的效果。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鲁老师明确指出,用熏醋的办法预防感冒是不对的。
并且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屋里的醋酸浓度过高,反而会灼伤人的呼吸道黏膜,导致患有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等疾病的人病情发作或加重。
如果本着降低室内空气细菌病毒的想法,最直接的方法是通风。
板蓝根可预防流感
有一些家长会常备板蓝根,日常给孩子用来「预防流感」,还有「病毒唑」等其他抗病毒药、喷口腔消毒液等,但要知道,目前还没有能真正预防流感病毒的药物。
板蓝根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可以预防感冒和流感,「病毒唑」(又叫利巴韦林) 有溶血性贫血的副作用,不要轻易给孩子吃药预防。
接种疫苗后就不再得流感
据以往数据显示,流感疫苗的有效性大约为40%~60%,所以,并不是说你接种了流感疫苗就不会得流感了!
但即便如此,接种疫苗仍是目前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式,而且接种后再患上流感可有助于减轻流感症状。
酒精拖地可杀死病毒
我们常用的酒精只是一种常规消毒药品。它只能杀死一些非常常见的细菌,对真菌它甚至都不起作用,对流感病毒更是没有杀伤力的。
特别提醒:我国流感季节通常在每年11月至来年4月(各地每年流感活动高峰出现的时间和持续时间不同),通常接种流感疫苗 2~4 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