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熨技术操作规程
热熨技术操作规程热熨技术操作规程可按照以下四个步骤进行。4.清洁保温热熨操作结束后,可用干净毛巾擦拭热熨部位,保证局部干燥,然后覆盖衣物,注意局部保暖。
2025.01.20
谢江强
中药配合中医特色理疗治疗泄泻案
《素问,举痛论篇》因:“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素问·举痛论篇》指出“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就该患者来说,患者平素脾气急躁,情志失宜,确诊为泄灣病后,考虑其证型当从肝郁脾虚来思考。
2025.01.17
张训景
热熨技术发展史
热熨技术发展史中药热熨技术是指根据所患疾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选用药证相符的中药和适当的辅料经过加热后,以布包后趁热熨体表或腧穴,或将药物粗末、泥糊、药饼、药膏直接放置患处或腧穴,然后用器具在药上加热,使药物透达治疗内病的一种方法。
熨法
蜀椒
干姜
肘后备急方
大豆
柳根
商陆
苏沈良方
葱熨
卫生宝鉴
羌活
独活
防风
细辛
肉桂
白术
良姜
麻黄
天麻
川乌
葛根
吴茱萸
乳香
全蝎
当归
生姜
炒盐
朱丹
丹溪心法
本草纲目
2025.01.17
谢江强
中医治疗痔疮的临床辨证用药经验总结
本文通过对中医治疗痔疮的临床辨证用药进行总结,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诊断为痔疮,湿热下注证。六、结论中医治疗痔疮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辨证论治,采用中药内服、外用等方法,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合理选用药物,以提高治疗效果。
凉血地黄汤
生地黄
当归
地榆
槐角
黄连
天花粉
升麻
赤芍
枳壳
黄芩
荆芥
脏连丸
防风
猪大肠
止痛如神汤
秦艽
桃仁
皂角子
苍术
黄柏
泽泻
槟榔
熟大黄
补中益气汤加减
黄芪
人参
白术
炙甘草
陈皮
2025.01.09
崔国宁
中医治疗血管神经性水肿的临床应用体会
血管神经性水肿是一种发生于皮下疏松组织或黏膜的局限性水肿,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中医诊断为血管神经性水肿,证属风邪夹热。
消风散
荆芥
防风
蝉蜕
牛蒡子
苦参
石膏
知母
生地
当归
小便
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
黄芩
栀子
泽泻
木通
车前子
解毒
五味消毒饮
金银花
菊花
蒲公英
紫花地丁
天葵子
参苓白术散
人参
白术
茯苓
山药
2025.01.08
崔国宁
秘方定振丸治疗帕金森病失败医案
患者马某,男性,62岁,确诊帕金森病6年余,长期服用美多芭治疗,近半年四肢颤抖明确较前加重。帕金森病目前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综合治疗可有效控制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25.01.06
高颖
国医大师李佃贵浊毒论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
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提出的“浊毒论”,是中医理论在现代临床中的重要创新与发展。以下将探讨浊毒论在中医临床中的具体应用。浊毒论在中医临床中的辨证施治浊毒论强调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浊毒论在临床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2025.01.03
高帆
流行性感冒的中医治疗及预防方案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中医“时行感冒”或“温病”范畴。中医治疗流感注重“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原则,以下是具体的治疗及预防方案。常见于流感导致的呼吸衰竭。
金银花
薄荷
甘草
太子参
藿香
茯苓
扁豆花
虎杖
防风
陈皮
牛奶
鸡蛋
白芷
苍术
紫苏叶
石菖蒲
山柰
白豆蔻
荆芥
鱼腥草
郁金
冰片
丁香
大青叶
佩兰
艾叶
荆防败毒散加减
流黄
白微
银翘散
2025.01.01
高帆
中医治疗咳嗽临床用药经验
咳嗽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中医在治疗咳嗽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优势。本文旨在探讨中医治疗咳嗽的临床用药规律。麻黄为治疗风寒咳嗽的常用药,可配伍杏仁、甘草等,如三拗汤。
2025.01.01
崔国宁
常用配穴方法
重视任、督二脉,吴师机认为在任脉上“膻中为气海,脐下为气海,脐中央名神阙”,是三焦气机通调之枢纽,在这三穴上施术可通调三焦气机。多前后相应取穴,即吴师机所称“或当或对”之意,如治疗咽喉疾病可取天突与大椎,心胸疾病可取膻中与神道,腹部疾病可取神阙与命门等。
2024.12.30
谢江强
医案
桂枝人参汤是伤寒论中经典名方,适用于太阳和太阴合病引发的各种不适,本方是基于理中丸发展而来!初诊时间:2024年3月2日诊疗形式:现场诊疗基本信息:患者女60岁广东人主诉:咳嗽10余天。(以上药物剂量仅适合该患者当时情况,切不可轻率误用!
2024.12.27
李华歆
外用方剂组成特点
外用方剂组成的药物数量根据病情、剂型的需要,既有单味药物使用,也有三五味、十余味的组成,更有膏药制作使用的七八十味的大方。同时根据用药剂型的不同,注意赋形剂与其他药物的配合,促使药物的吸收,提高疗效。
2024.12.27
谢江强
止嗽散治外感咳嗽
处方均以止嗽散加减。新冠病毒,中医视为外感邪气,其导致的咳嗽,也以外感咳嗽辨治。时值隆冬,大多数人为风寒之象,自觉咽痒欲咳,中医视为风邪,止嗽散疏风宣肺止咳,恰能方证对应。程钟龄《医学心悟》:止嗽散治诸般咳嗽。
2024.12.26
高颖
桂枝汤加味治验案
选用桂枝汤加味以辛温解表,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合理中汤加减。患者服用7剂后,胃痛明显减轻,纳食增加。方用桂枝汤合归脾汤加减。选用桂枝汤合归脾汤加减以补益气血,调养心脾。
2024.12.25
吴春水
外治药物的主要作用
外治药物的主要作用外治法中所使用的药物很多,其作用也各有不同,可主要归纳为以下几方面。这些药物往往和解表、祛风、燥湿等药物同用,起到“治病求本”的作用。
2024.12.25
谢江强
中药的性能中药的性能
中药的性能中药的性能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及有毒无毒等方面的内容。1.四气五味四气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的特性,四者有性质和程度的不同,如麻黄温、仙茅热、石膏大寒、麦冬微寒。
2024.12.24
谢江强
寒湿痹之风湿痹痛医案
患者张某,52岁,男性。遂诊断为风湿痹痛之风寒湿痹证。其舌苔白腻、脉濡缓,此乃风寒湿痹之象。独活寄生汤具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之效。全方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对风寒湿痹证疗效颇佳。
2024.12.22
吴春水
痛泻要方合五苓散治疗慢性腹泻案
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72条: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73条: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此处合用五苓散,乃取利小便以实大便之法。
2024.12.18
高颖
中医治疗骨科骨折临床用药经验总结分析
本文将对中医治疗骨科骨折的用药经验进行总结。治疗4周后,复查X线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骨痂形成。继续治疗4周后,骨折愈合,拆除小夹板。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骨折的不同阶段,辨证论治,合理用药。
接骨
桃红四物汤
桃仁
红花
当归
熟地
川芎
白芍
七厘散
血竭
乳香
没药
儿茶
冰片
麝香
朱砂
骨碎补
然铜
土鳖虫
自然铜散
新伤续断汤
苏木
六味地黄丸
山茱萸
山药
泽泻
丹皮
茯苓
健步虎潜丸
龟板
2024.12.13
崔国宁
中医调理儿童生长发育的具体案例分析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调理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不同,用药和治疗方案需因人而异。
参苓白术散
人参
白术
茯苓
山药
莲子肉
薏苡仁
白扁豆
砂仁
桔梗
炙甘草
头发
补肾地黄丸
补中益气汤加减
熟地黄
山茱萸
泽泻
牡丹皮
黄芪
当归
陈皮
升麻
柴胡
核桃
板栗
羊肉汤
负担
玉屏风散
六君子汤
防风
2024.12.07
崔国宁
中医治疗间质性肺炎临床用药经验总结分析
本文旨在对中医治疗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用药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包括辨证分型用药、常用中药功效特点、特色方剂应用以及用药注意事项等内容,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补肺汤
人参
黄芪
熟地黄
五味子
紫菀
桑白皮
白术
防风
玉屏风散
款冬花
百部
沙参麦冬汤
南沙参
北沙参
麦冬
玉竹
生津
桑叶
天花粉
杏仁
川贝母
地骨皮
知母
白及
仙鹤草
清金化痰汤
黄芩
山栀
瓜蒌
2024.12.03
崔国宁
小柴胡汤合桂枝麻黄各半汤加味治疗慢性荨麻疹
陈某,女,43岁,因反复全身皮肤瘙痒3年,加重伴胃胀,纳呆1月。三诊时患者皮肤瘙痒明显好转,效不更方,继续服14剂巩固。桂枝麻黄各半汤出自《伤寒论》,具有辛温轻散,小汗解表之功效。
2024.12.01
陈积武
中医药治疗慢阻肺咳喘病案一则
患者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2022年1月29日二诊:治疗后症状减轻,痰量稍减少,胸闷气喘较前减轻,怯寒稍好转,纳可,无腹胀,大便平,舌质淡,舌下络脉迂曲,脉弦滑。二诊后患者服药后自觉症状减轻,可见遣方用药贴合病情。
2024.11.18
黄呈远
中医药辨治胃痛
治法:平逆散火,泄热和胃。
温胃散
香苏散
良附丸
香附
紫苏叶
陈皮
甘草
高良姜
防风
藿香
枳实
神曲
鸡内金
制半夏
生姜
保和丸
山楂
半夏
茯苓
连翘
莱菔子
砂仁
槟榔
旋覆花
代赭石
黄连
大黄
火麻仁
化肝煎
青皮
2024.11.16
黄呈远
下乡病例:膝痛,年轻人脑出血
膝痛病人,穆某某,男,60余岁,阴坡村人。诉3周前与朋友饮酒后出现摔倒,头碰及左侧眉棱骨处,头晕头痛,就诊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唐都医院神经外科,检查提示脑出血,估计出血量30ml,未行手术,内科治疗后出院。人百病,首中风。
2024.11.15
马亮
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三叉神经痛验案
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三叉神经痛验案患者李某专,女性,73岁,揭阳市人。根据患者的症状及舌脉表现,诊断为三叉神经痛。为缓解患者痛苦,特拟加味芍药甘草汤进行治疗。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三叉神经痛,通过调和气血、舒缓神经、止痛等作用,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2024.11.13
陈锦辉
下乡病例:水肿,中风后遗症
结合病人的症状,选用小柴胡汤及五苓散加减。患者系中风后遗症,自己说现在人性格都变了,不受说话了。给予患者葫芦灸,中脘、神阙、关元均可灸到。给予左下肢理疗,仍是温阳之法。
柴胡
黄芩
法半夏
茯苓
桂枝
牛膝
车前子
党参
干姜
炙甘草
大枣
半夏
麦芽
炒白术
泽泻
小柴胡汤
五苓散
小便
补阳还五汤
黄芪
当归
赤芍
川芎
桃仁
红花
地龙
石菖蒲
远志
防风
葫芦
2024.11.05
马亮
中医治疗湿毒疮临床用药经验
湿毒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以皮肤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液、瘙痒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继续治疗2周,患者皮肤红斑基本消退,瘙痒消失。
辣椒
花椒
羊肉
小便
解毒
龙胆泻肝汤
萆薢渗湿汤
龙胆草
黄芩
栀子
泽泻
木通
车前子
当归
生地
柴胡
甘草
萆薢
薏苡仁
黄柏
茯苓
丹皮
滑石
除湿胃苓汤
苍术
厚朴
陈皮
猪苓
白术
防风
2024.11.01
崔国宁
中医治疗阴疮临床经验
中医在治疗阴疮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具有独特的优势。治疗10天后,患者形寒肢冷、神疲乏力等症状明显改善,阴户肿胀减轻。继续治疗20天,阴户肿胀完全消退,疼痛消失。总之,中医治疗阴疮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内治与外治相结合,辨证论治,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小便
解毒
五味消毒饮
金银花
菊花
蒲公英
紫花地丁
天葵子
连翘
黄芩
黄柏
赤芍
丹皮
活血散
乳香
没药
阳和汤
熟地
鹿角胶
肉桂
炮姜
白芥子
麻黄散
苍术
茯苓
泽泻
苦参
蛇床子
地肤子
艾叶
2024.11.01
崔国宁
中医治疗筋膜炎临床用药规律
中医在治疗筋膜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独特的优势。以下将详细探讨中医治疗筋膜炎的临床用药规律。与红花、当归等配伍,可用于治疗筋膜炎的瘀血阻滞之证。六、总结中医治疗筋膜炎强调辨证论治,根据不同的证型选用相应的方剂和药物。
2024.11.01
崔国宁
感冒后诸症不适,随证治之三诊愈
患者:张某某性别:女年龄:58岁初诊日期:2024年10月3日主诉:咽痛,流清涕,伴咳嗽,流泪4天。现病史:患者述感冒4天来,咽痛,流清涕,咳嗽,流泪,纳差,无汗,舌质淡,苔厚腻略黄,舌尖边红,左脉:浮有力,右脉:寸浮有力,关弦浮有力。
2024.10.13
宗琪
《太平圣惠方》中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
本文通过对《太平圣惠方》中治疗失眠的方剂进行整理和分析,探讨其用药规律,为现代临床治疗失眠提供参考。《太平圣惠方》中治疗失眠的方剂多以安神药为主,如酸枣仁、远志、茯神、龙齿、琥珀等。《太平圣惠方》中治疗失眠的方剂中常配伍清热药,如黄连、黄芩、栀子等。
痰药
酸枣仁汤
酸枣仁
人参
白术
茯神
甘草
生姜
远志丸
远志
芦头
龙齿
菖蒲
朱砂
铁粉
琥珀
金箔
银箔
梧桐子
柏子仁丸
柏子仁
干地黄
五味子
麦门冬
牡蛎
阿胶
山药
防风
茯苓
茯神散
2024.10.10
崔国宁
当归饮子治疗荨麻疹治验案
采用当归饮子进行加减治疗。患者服用五剂后,荨麻疹发作次数减少,瘙痒减轻。当归饮子中,当归、白芍、川芎、生地黄养血活血;防风、荆芥、白蒺藜祛风止痒;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黄芪益气固表;甘草调和诸药。
2024.10.04
吴春水
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风疹治验案
采用桂枝麻黄各半汤进行加减治疗。患者服用三剂后,风疹发作次数减少,瘙痒程度减轻。桂枝麻黄各半汤中,桂枝解肌发表,调和营卫;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杏仁降气止咳,协助麻黄宣肺;白芍和营敛阴,与桂枝配伍,调和营卫;生姜、大枣、炙甘草荆芥脾胃,增白蒺藜。
2024.10.03
吴春水
过敏性鼻炎治验案
过敏性鼻炎治验案。主诉:患“过敏性鼻炎”多年,明显加重5年,经中西医治疗,病情时好时坏,常年发作。随着睡眠质量的提高,也有利于身体免疫功能的提高,从而更有利于过敏性鼻炎的康复。
2024.09.26
陈锦辉
皮肤正气汤治皮肤瘙痒
患者服药一周后复诊,自述皮肤瘙痒症状明显减轻,夜间能安然入睡。通过对上面患者的经治实践,可以看出皮肤正气汤治疗皮肤瘙痒症具有显著疗效。因此,在应用皮肤正气汤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灵活调整药物配伍及剂量。
2024.09.26
陈锦辉
医案浅析
刘某,男,25岁,本地人,学生主诉:鼻塞1周,加重流黄绿涕4天。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0.5×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79.2%,淋巴细胞比率19.0%;鼻窦CT片提示:左上颌窦见液平面。赵某,男,46岁,本地人,职工主诉:发热、咽痛3天。
2024.09.24
胡松岩
意见反馈
微信扫码联系客服
客服会为您解答资质认证、杏叶兑换、文章版权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