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家湾刘二郎读《金匮》第十五篇心得体会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篇,本篇共有条文22条,方10首,复方2首。治疗上当用茵陈蒿汤。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读至《千金》麻黄醇酒汤条,麻黄醇酒汤治黄疸,我们应该理解为治黄疸可以用发汗法,亦可以理解为治疗黄疸可以用理气化湿,非必须用麻黄?
茵陈蒿汤
硝石矾石散
栀子大黄汤
桂枝加黄芪汤
猪膏发煎
茵陈五苓散
大黄硝石汤
小半夏汤
柴胡汤
小建中汤
瓜蒂汤
麻黄醇酒汤
小便
黑疸
茵陈
附子五苓散
大黄
柴胡桂枝干姜汤
解毒
猪油
柴胡
甘草
味药
艾叶
虎杖
栀子
防风
地黄
苍术
桂枝
2025.03.07
刘仲书
柴胡桂枝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感冒医案一则
在本案中,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口中痰涎的症状,正是痰湿内阻、胃气上逆的表现,因此使用小半夏加茯苓汤来和胃降逆、化痰祛湿。该方是小柴胡汤与桂枝汤各取半量合方而成,由柴胡、黄芩、人参、炙甘草、半夏、生姜、大枣、桂枝、芍药组成。
2025.02.24
高颖
半夏泻心汤、柴胡疏肝散、丹参饮三方合用治胃痛胁痛。
此条通过误下后不同转归,对比引出半夏泻心汤证,强调其主治以心下痞满、不痛为特征的寒热错杂证。半夏泻心汤具有调和寒热、辛开苦降、消痞散结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寒热错杂之痞证。
半夏泻心汤
半夏
干姜
黄芩
黄连
人参
大枣
炙甘草
柴胡疏肝散
柴胡
香附
川芎
陈皮
枳壳
白芍
甘草
丹参饮
丹参
檀香
砂仁
党参
山楂
泻心汤
伤寒论
柴胡汤
大陷胸汤
大黄黄连泻心汤
小便
五苓散
大黄
2025.02.20
高颖
从少阳论柴胡类方应用心得——谈《伤寒论》第96条之临证体悟
《伤寒论》第96条详述小柴胡汤证治,历代注家多执"往来寒热"为辨证眼目。今不揣浅陋,试以三焦气化论柴胡剂运用心得,或可补前贤未尽之意。对于柴胡剂用量尤当斟酌。可见柴胡类方运用贵在调畅气机,非必以量大取胜。于肿瘤术后调理中,柴胡剂尤显妙用。
2025.02.07
刘颖
浅谈柴胡桂枝汤治疗感冒
柴胡桂枝汤,源出《伤寒论》,乃小柴胡汤与桂枝汤各半量而成,于感冒之治疗,独具匠心,功效卓著。柴胡桂枝汤,兼具和解少阳、调和营卫、解表散邪之能。柴胡桂枝汤等经典方剂,皆有其特定之适应证,不可随意弃之不用,亦不可盲目滥用某类方剂。
2025.01.09
高颖
伤寒论第十六条(二)
仲景先生这个书啊,就是“观其脉证”,辨脉辨证,看其结果“知犯何逆”,然后再“随证治之”。无论你是新得的病,还是坏病,纵使你千变万化,他就这一条,“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十二字再重要不过了,你得记到心里,刻在骨髓上,这个就是道,真谛啦!
2025.01.07
张宝华
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探讨
小柴胡汤作为中医经典方剂,具有广泛的适应症和确切的临床效果。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了小柴胡汤的多重药理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然而,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仍需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原则,科学配伍,合理使用,以充分发挥其疗效,避免不良反应。
2025.01.04
高帆
大柴胡汤:古老药方的现代奇迹
大柴胡汤与心脑血管疾病大柴胡汤与桂枝茯苓丸的合方常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脑溢血、脑梗塞等。临床使用大柴胡汤时,需注重方证对应和腹诊。大柴胡汤作为中医经典方剂之一,其临床应用广泛且疗效确切。
2025.01.04
高帆
常用配穴方法
重视任、督二脉,吴师机认为在任脉上“膻中为气海,脐下为气海,脐中央名神阙”,是三焦气机通调之枢纽,在这三穴上施术可通调三焦气机。多前后相应取穴,即吴师机所称“或当或对”之意,如治疗咽喉疾病可取天突与大椎,心胸疾病可取膻中与神道,腹部疾病可取神阙与命门等。
2024.12.30
谢江强
小柴胡汤合二陈汤、泽泻汤加味治疗眩晕症1例
汉代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发病的原因之一,为后世“无痰不作眩”的论述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且用泽泻汤及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眩晕。故风、火、痰,虚不可分而治之,临床多以本虚标实多见,常用小柴胡汤合二陈汤,泽泻汤加减减治疗。
天麻
小柴胡汤
二陈汤
泽泻汤
柴胡
黄芩
法半夏
党参
炙甘草
生姜
陈皮
茯苓
泽泻
白术
菊花
钩藤
大枣
葛根
薤白
瓜蒌
酸枣仁
合欢皮
小半夏加茯苓汤
丹溪心法
地黄汤
镇肝熄风汤
半夏白术天麻汤
补中益气汤
龙胆泻肝汤
柴胡汤
2024.12.21
陈积武
伤寒论第一百条(二)
芍药治拘挛痛,腹发拘挛疼痛。芍药性微寒,量又这么重,里虚有寒,光用芍药是不行的,得搁饴糖,且得量大,先生用了一升,汉制一升为现在的二百五十克,这个剂量够足的了。
2024.12.04
张宝华
伤寒论第一百条(一)
一百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瘥者,小柴胡汤主之。血不足可见脉涩,津液不足脉也可涩,这是一个说法。可见这种脉对应少阳病柴胡证状态,同时也是中虚有寒,营卫不足于外的小建中汤脉应。
2024.12.04
张宝华
伤寒论第104条
——高尔基1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主治百病,除寒热邪气,逐六腑积聚,结固留癖。
2024.12.04
李华歆
小柴胡汤合泽泻汤,酸枣仁汤加味治疗抑郁不寐病1例
处方:小柴胡汤合酸枣仁汤,泽泻汤加味:柴胡15黄芩15生姜6大枣儿法半夏15人参6酸枣仁30川芎10茯神15知母15炙甘草儿泽泻15白术20小麦100,7剂,小煎,复渣,分2次服。该患者口苦,咽干,目昡,欲吐,食欲不振,属于小柴胡汤证。
2024.12.03
陈积武
第103条
——高尔基1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1SPRING2024条文说的是一个刚开始得了“太阳病”的患者,病情迁延了很久没有改善,这时候可能就要考虑是不是有别
2024.12.03
李华歆
伤寒论第九十九条(三)
九十九条就是小柴胡汤证,就用小柴胡汤就行了。年生怕我们不能通透第九十八条,故而说九十九条。九十八条“柴胡不中与也”,不是根据上边的柴胡证而不得与柴胡汤,就是因为有这个“渴饮水而呕”,这是水逆证嘛,小柴胡汤不能够用了,只用小柴胡汤是解决不了。
2024.12.03
张宝华
伤寒论第九十九条(二)
那么九十九条同不九十八条有很多相同之处,但九十八条有一个“渴饮水而呕”,九十九条没有,本条有“手足温而渴”,他渴,渴是渴,但不是饮水而呕,没有水逆,所以这条病证可以用小柴胡汤。
2024.12.03
张宝华
伤寒论第九十九条(一)
九十九条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那么伤寒也好,中风也好,到四五天、五六天、六七天这个当口,传少阳病是其常了。所以三阳并病,少阳病的存在,不能汗,也不能下,唯有治少阳一途了,这是定法,在临床上也是必要的。
2024.12.02
张宝华
小柴胡汤合桂枝麻黄各半汤加味治疗慢性荨麻疹
陈某,女,43岁,因反复全身皮肤瘙痒3年,加重伴胃胀,纳呆1月。三诊时患者皮肤瘙痒明显好转,效不更方,继续服14剂巩固。桂枝麻黄各半汤出自《伤寒论》,具有辛温轻散,小汗解表之功效。
2024.12.01
陈积武
伤寒论第九十八条(六)
“小便难”,在太阴病,你看那个一百八十七条也是,如果小便利,湿热能够外越,他就不发黄。那么湿热之证若治以小柴胡汤,湿热这种情况下再撤其热,再加以疏泄,湿热下注一定要得痢疾,“后必下重”。
2024.12.01
张宝华
101条
1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1SPRING2024条文开头说的无论是遇到伤寒还是中风,如果能看到典型“柴胡证”的某个症状,哪怕是只有一个,也可以确认就是“柴胡证”,根本不需要样样具备!
2024.11.28
李华歆
伤寒论第九十八条(一)
九十八条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手足温”,手足温与四肢厥冷相对应,四肢厥冷、逆冷,为里虚有寒。阳明病不仅手足温,还有身热、汗出,甚至手足濈然汗出,这是阳明病。
2024.11.28
张宝华
伤寒论第九十七条(二)
“正邪分争,往来寒热”,那么正邪交战之地就在胁下。那么正邪分争于胁下,争时,一阵儿冷一阵儿热,不争时就不见往来寒热。热激水饮,水饮动撞于上,人要呕得,“邪高痛下,故使呕也”。无论在表也好,在半表半里也罢,只要治疗得当相应,都能使这个病逐步减轻。
2024.11.27
张宝华
伤寒论第九十七条(一)
九十七条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太阳伤寒表证时,邪气盛,人的精气奋起抗争,不断输出于体表,此时血管非常的充涨,体液充实在外,欲以汗解。
2024.11.27
张宝华
伤寒论第九十六条(八)
不说了,希望我这都是杞人忧天,咱们还得接着看小柴胡汤。所以小柴胡汤是和解少阳的方;是解烦去热的方;是健胃止呕的方。此时不能够在第一道防线抵抗,就退到第二道防线。人参在小柴胡汤中的妙用就在于此。
2024.11.26
张宝华
伤寒论第九十六条(六)
《神农本草经》上柴胡主治的证候咱们也分析了,胸胁苦满也是有的。“久服”嘛,一是证明了进行了不断的临证观察,另外就证明了他性平和嘛,要不怎么可以久服呢?
2024.11.25
张宝华
小柴胡汤合泽泻汤治疗失眠头晕案
此案症状相对简单,口干口苦,心慌、心烦、胸闷,经前乳房胀,加之长时间入睡困难、眠浅,多梦,证属少阳,患者几乎按照条文生病,方证相应,遂用小柴胡汤加龙骨牡蛎。
2024.11.24
翟争
伤寒论第九十六条(三)
“或胁下痞硬”,“胁下”是两侧。“痞”,有痞块谓之痞,痞为不通,痞块也是的。“硬”,冲着硬上说是有痞块了,有肿结的地方,这就是肝和脾了,所以涉及肝脾而胁下要痞硬。总而言之,只要四证俱在,这些或然的证候无论有或无,都用小柴胡汤治之。
2024.11.24
张宝华
伤寒论第九十六条(二)
“往来寒热”,太阳病是发热恶寒,尤其恶寒必有,所以“必恶寒”嘛,“必”加重了语气,发热与恶寒同时发作,恶寒必有。阳明病在里头,它不恶寒但发热。“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为柴胡四症,是临证应用柴胡汤的主要证候。
2024.11.24
张宝华
伤寒论第九十六条(一)
九十六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2024.11.23
张宝华
经方加减治愈“右下腹痛3天眠差隔气”案
患者:车某某性别:女年龄:64岁初诊日期:2024年11月14日主诉:右下腹疼痛3天伴入眠困难、夜不安卧。禁忌:水果,饮料、绿豆类,石膏类,辛辣、油腻等11月20日回访:腹痛已愈,隔气无,大便通,睡眠明显改善。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
大柴胡汤
大黄牡丹汤
黄连阿胶汤
柴胡
姜半夏
枳实
黄芩
大黄
大枣
赤芍
黄连
肉桂
桃仁
牡丹皮
冬瓜子
芒硝
木香
阿胶
茯神
夜交藤
生姜
绿豆
石膏
伤寒论
小便
小柴胡汤
柴胡汤
薏苡附子败酱散
交泰丸
小柴胡
2024.11.20
宗琪
小柴胡汤加减治肺癌临床治验实录
结合其病史和症状,认为应以少阳病为主,并选用小柴胡汤作为治疗基础方进行加减治疗。上述该例患者多次诊查中,经过持续的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患者症状有所改善。综上所述,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肺癌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和实践意义。
2024.11.15
陈锦辉
伤寒第100条!
1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治疗上仲景告诉我们可以先用“小建中汤”补其“虚”,如果没有改善,再用“小建中汤”解其“郁”!
2024.11.11
李华歆
马家湾刘二郎读《金匮》第四篇心得
疟病证脉并治第四篇,共五条条文,方六首,疟病弦脉主之,可分为疟母,瘅疟,温疟,牡疟,劳疟。我个人认为学习此篇应该结合医学三字经中的疟病篇来学习,又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2024.11.09
刘仲书
从六经辨证角度分析癃闭对应方剂
从六经辨证角度分析癃闭,有助于准确判断病情,选择合适的方剂进行治疗。临床治疗癃闭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结合六经辨证,准确选方用药,以提高疗效。
2024.11.05
崔国宁
98条
1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服用“小柴胡汤”后患者下利症状加重,说明里阳进一步被损,最后仲景进一步阐释了问题的根本: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
2024.11.03
李华歆
97条
1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抟,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
2024.11.01
李华歆
经方治疗宫颈囊肿案
张某,女,43岁。嘱患者不吃冷饮,猪肉等油腻食物。2020.4.22患者给我发微信说,药已经吃完,身体各方面都已基本回复正常,子宫没在出血,月经正常来,睡眠,饮食也恢复正常,患者担心病情在发展,又让我给寄去半个月的中药,巩固治疗,我告诉患者,喝完药去做检查
2024.10.31
高攀
大柴胡汤合厚朴半夏人参甘草汤治疗胁痛腹胀医案
大便日1次,不成形。大柴胡汤和解少阳,通下热结。本方是小柴胡汤去人参、炙甘草,加芍药、枳实、大黄组成。
大柴胡汤
厚朴
半夏
人参
甘草汤
柴胡
黄芩
姜半夏
陈皮
枳壳
黄芪
当归
延胡
青皮
党参片
炙甘草
枸橼
党参
芍药
瓦楞子
莱菔子
公英
甘草
莱菔
大腹皮
伤寒论
小柴胡
柴胡汤
小柴胡汤
枳实
2024.10.30
张训景
伤寒论小柴胡汤临床应用浅谈
伤寒论小柴胡汤临床应用浅谈小柴胡汤,源自中医经典《伤寒论》,是和解少阳的代表方剂。服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三天后症状明显缓解,体温恢复正常。例如,患者张某,男性,50岁,因急性胰腺炎住院,使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一周后病情明显好转,腹痛消失,食欲恢复。
2024.10.29
高帆
伤寒论经方治疗甲状腺结节经验浅析
本文将结合个人经验,探讨《伤寒论》经方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体会与应用。辨证论治是关键中医治疗甲状腺结节强调辨证论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进行个体化治疗。结语《伤寒论》经方治疗甲状腺结节效果显著,但必须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根据患者具体症状进行辨证论治。
2024.10.29
高帆
伤寒论经方治疗肺结节经验浅谈
伤寒论经方治疗肺结节经验浅谈《伤寒论》作为中医学的经典之作,记载了众多行之有效的经方,对于现代临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肺结节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如何运用《伤寒论》中的经方进行有效治疗,成为许多中医师关注的重点。
2024.10.29
高帆
伤寒论第一百四十八条之我见(四)
你看这个阳明病是法多汗的,第一百四十七条的“胸胁满微结”、“但头汗出”,不就是阳热微结的嘛!它自然就会成阳明热结,那么就得通大便,泻下这个大便硬,热结就去除了,身体才能恢复健康。
2024.10.16
张宝华
伤寒论柴胡桂枝干姜汤(三)
对不对,你看这个柴胡桂枝干姜汤,桂枝用了三两,这分量也是重的,就是针对这个,治那个“但头汗出”,对不对。这个柴胡桂枝干姜汤也是以柴胡为君的,你看八两嘛!
2024.10.15
张宝华
伤寒论第一百四十八条之我见(一)
《伤寒论》第一百四十八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先师也是这个意思,其实你看这一百四十七条和一百四十八条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我看呀!
2024.10.14
张宝华
伤寒论柴胡桂枝汤
《伤寒论》第一百四十六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桂枝汤减半,小柴胡汤也减半,这就是小柴胡汤、桂枝汤各半汤。
2024.10.13
张宝华
意见反馈


微信扫码联系客服
客服会为您解答资质认证、杏叶兑换、文章版权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