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豚三方证
奔豚三方证主要指桂枝加桂汤证、苓桂甘枣汤证、奔豚汤证,以下为三方证的鉴别:桂枝加桂汤证-原文:《伤寒论》第117条记载:“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
2025.01.11
高颖
浅谈柴胡桂枝汤治疗感冒
柴胡桂枝汤,源出《伤寒论》,乃小柴胡汤与桂枝汤各半量而成,于感冒之治疗,独具匠心,功效卓著。柴胡桂枝汤,兼具和解少阳、调和营卫、解表散邪之能。柴胡桂枝汤等经典方剂,皆有其特定之适应证,不可随意弃之不用,亦不可盲目滥用某类方剂。
2025.01.09
高颖
《伤寒论》中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经方解析
四大神兽汤剂在《伤寒论》中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和阴阳五行思想的运用。
伤寒论
石膏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大青
麻黄
桂枝
杏仁
甘草
大枣
生姜
味药
小青龙
芍药
细辛
干姜
五味子
半夏
白虎汤
生津
知母
粳米
黄连阿胶汤
黄连
黄芩
阿胶
鸡子黄
真武汤
茯苓
附子
2025.01.09
高帆
中医治疗阳痿早泄的体会
中医诊断要点在诊断阳痿早泄时,中医除了关注患者的性功能表现外,还注重整体的四诊合参。对于肝郁气滞型的阳痿早泄,针刺这些穴位有助于恢复肝脏正常的疏泄功能,改善性功能。
臭秽
交时
小便
右归丸
熟地黄
山药
山茱萸
枸杞子
鹿角胶
菟丝子
杜仲
肉桂
附子
当归
巴戟天
淫羊藿
知柏地黄丸
知母
黄柏
茯苓
泽泻
牡丹皮
龟甲
鳖甲
女贞子
地黄丸
归脾汤加减
人参
白术
炙甘草
2025.01.07
崔国宁
中医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体会
然而,当呃逆频繁发作,持续时间超过48小时,且常规治疗方法难以奏效时,便被称为顽固性呃逆。顽固性呃逆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可能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工作与社交,严重降低生活质量。老年人或体质虚弱者出现顽固性呃逆,往往与正气不足有密切关系。
医辨
温中散
丁香散
丁香
柿蒂
温胃散
高良姜
干姜
党参
炙甘草
小便
竹叶石膏汤
竹叶
石膏
人参
麦冬
粳米
半夏
柴胡疏肝散
丁香柿蒂汤
柴胡
枳壳
香附
陈皮
川芎
芍药
甘草
理中丸
吴茱萸汤
白术
2025.01.07
崔国宁
小青龙汤治疗肺炎临床应用探讨
本文旨在探讨小青龙汤在肺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小青龙汤具有抗炎、抗菌、止咳、祛痰等多种药理作用,能够有效改善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此外,小青龙汤还能有效降低肺炎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5.01.04
高帆
大柴胡汤:古老药方的现代奇迹
大柴胡汤与心脑血管疾病大柴胡汤与桂枝茯苓丸的合方常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脑溢血、脑梗塞等。临床使用大柴胡汤时,需注重方证对应和腹诊。大柴胡汤作为中医经典方剂之一,其临床应用广泛且疗效确切。
2025.01.04
高帆
中医治疗焦虑临床用药经验
本文综述了中医治疗焦虑临床用药的常见思路、经典方剂、单味药应用以及用药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经验,旨在为临床更好地运用中医方法治疗焦虑症提供参考。
味药
小便
柴胡
本草纲目
芍药
柴胡疏肝散
青皮
郁金
黄芩
解毒
栀子
龙胆泻肝汤
黄连
黄柏
黄连解毒汤
朱砂
生地黄
酸枣仁
党参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归脾汤
柏子仁
远志
石菖蒲
远志丸
人参
人参
黄芪
2025.01.03
崔国宁
经方治疗子宫腺肌症在临床中的应用
近年来,中医药在子宫腺肌症的治疗中展示了独特的优势,尤其是经方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经过3个月的治疗,患者痛经症状明显减轻,月经量及经期逐渐恢复正常,复查B超显示子宫体积较前缩小,腺肌症病灶有所减小。
桂枝茯苓汤
桂枝
茯苓汤
茯苓
桃核
赤芍
牡丹皮
地鳖虫
木香
三棱
莪术
止痛药
桃核承气汤
承气汤
小便
四逆散
当归芍药散
当归
芍药
医辨
栀子
附子理中丸
血府逐瘀汤
二陈汤
膈下逐瘀汤
化瘀散
2025.01.03
高帆
五苓散合防己黄芪汤治疗全身水肿医案
防己黄芪汤中防己祛风利水,黄芪益气固表、利水消肿,白术、甘草健脾益气,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两方合用,标本兼治,共奏温阳健脾、利水消肿之效。
2025.01.03
高颖
浅谈中药甘草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
甘草不仅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等多种功效,还在中医临床中发挥着调和诸药的重要作用。其中,甘草酸具有明显的抗炎及抗过敏作用,能够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和过敏反应。草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其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2025.01.01
高帆
浅谈《伤寒论》柴胡桂枝汤在情志病治疗中的应用
《伤寒论》中的柴胡桂枝汤不仅在治疗外感病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在情志病的治疗中也展现出独特的优势。通过对柴胡桂枝汤的组成、功效及情志病的病因病机的分析,可以看出柴胡桂枝汤在情志病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25.01.01
高帆
止嗽散治外感咳嗽
处方均以止嗽散加减。新冠病毒,中医视为外感邪气,其导致的咳嗽,也以外感咳嗽辨治。时值隆冬,大多数人为风寒之象,自觉咽痒欲咳,中医视为风邪,止嗽散疏风宣肺止咳,恰能方证对应。程钟龄《医学心悟》:止嗽散治诸般咳嗽。
2024.12.26
高颖
马家湾刘二郎读《金匮》第十篇心得体会
此方之蜜,与乌头汤、乌头桂枝汤同意,皆所以助乌头毒,非缓解之谓。乌头桂枝汤条文下,陆渊雷引《医宗金鉴》:深痼之疾,服药而中病则瞑眩,瞑眩愈剧,则奏效愈宏,凡乌头得蜜,往往致大瞑眩。《方极》乌头桂枝汤治腹中绞痛,手足逆冷或不仁,或身疼痛。
厚朴七物汤
附子粳米汤
厚朴三物汤
大柴胡汤
大建中汤
大黄附子汤
赤丸
乌头
当归生姜羊肉汤
乌头桂枝汤
乌头汤
柴胡桂枝汤
走马汤
大承气汤
瓜蒂散
柴胡
桃核承气汤
大黄牡丹汤
下瘀血汤
抵挡汤
大黄甘遂汤
十枣汤
大陷胸汤
温热论
大乌头煎
当归
羊肉汤
桂枝汤
建中汤
大海
2024.12.25
刘仲书
黄芪建中汤
昨天关于“黄芪建中汤”的文章提到了“腹满者去大枣加茯苓”的原因是罹患“虚劳病”患者在病情的进展阶段体内出现了“水饮”,去滋腻的“大枣”加入“茯苓”的目的是使“水饮”得到通利而从小便出!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
2024.12.25
李华歆
中医治疗腹胀用药经验总结
中医在治疗胃胀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通过辨证论治运用多种药物进行调理。中医理论将人体视为一个有机整体,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出发,对胃胀有着独特的认识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且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较为明确的用药规律,值得深入研究和总结。
2024.12.22
崔国宁
寒湿痹之风湿痹痛医案
患者张某,52岁,男性。遂诊断为风湿痹痛之风寒湿痹证。其舌苔白腻、脉濡缓,此乃风寒湿痹之象。独活寄生汤具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之效。全方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对风寒湿痹证疗效颇佳。
2024.12.22
吴春水
中医治疗冠心病临床用药经验总结
本文将对中医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用药经验进行总结。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诊断为冠心病心律失常,气阴两虚证。治疗1个月后,胸闷、心悸明显减轻,失眠、多梦等症状消失。
血府逐瘀汤
桃仁
红花
当归
生地黄
川芎
赤芍
牛膝
桔梗
柴胡
枳壳
甘草
血通
柴胡疏肝散
香附
陈皮
瓜蒌薤白半夏汤
涤痰汤
瓜蒌
薤白
半夏
胆南星
竹茹
人参
茯苓
菖蒲
枳实
胆南星
人参
枳实薤白桂枝汤
2024.12.13
崔国宁
通窍活血汤
方选用的是王清任《医林改错》的通窍活血汤,针选用的是靳三针(眼三针),一周后病情好转一半,十五日后几近痊愈。通窍活血汤所治之病:伤寒、温病后头发脱落,各医书皆言伤血,不知皮里肉外,血瘀阻塞血路,新血不能养发,故发脱落。
2024.11.24
贾小龙
中医药辨治胃痛
治法:平逆散火,泄热和胃。
温胃散
香苏散
良附丸
香附
紫苏叶
陈皮
甘草
高良姜
防风
藿香
枳实
神曲
鸡内金
制半夏
生姜
保和丸
山楂
半夏
茯苓
连翘
莱菔子
砂仁
槟榔
旋覆花
代赭石
黄连
大黄
火麻仁
化肝煎
青皮
2024.11.16
黄呈远
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三叉神经痛验案
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三叉神经痛验案患者李某专,女性,73岁,揭阳市人。根据患者的症状及舌脉表现,诊断为三叉神经痛。为缓解患者痛苦,特拟加味芍药甘草汤进行治疗。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三叉神经痛,通过调和气血、舒缓神经、止痛等作用,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2024.11.13
陈锦辉
从六经辨证角度分析癃闭对应方剂
从六经辨证角度分析癃闭,有助于准确判断病情,选择合适的方剂进行治疗。临床治疗癃闭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结合六经辨证,准确选方用药,以提高疗效。
2024.11.05
崔国宁
伤寒论第七十条(二)
得调和胃气,可以给与调胃承气汤。病变为虚寒的,先生在上面举了两个例子,芍药甘草加附子汤、茯苓四逆汤,病变为实的,这个调胃承气汤则是。因此调胃承气汤你不能见到“不恶寒但热”就给人家用吧!
2024.11.02
张宝华
大柴胡汤合厚朴半夏人参甘草汤治疗胁痛腹胀医案
大便日1次,不成形。大柴胡汤和解少阳,通下热结。本方是小柴胡汤去人参、炙甘草,加芍药、枳实、大黄组成。
大柴胡汤
厚朴
半夏
人参
甘草汤
柴胡
黄芩
姜半夏
陈皮
枳壳
黄芪
当归
延胡
青皮
党参片
炙甘草
枸橼
党参
芍药
瓦楞子
莱菔子
公英
甘草
莱菔
大腹皮
伤寒论
小柴胡
柴胡汤
小柴胡汤
枳实
2024.10.30
张训景
伤寒论小柴胡汤临床应用浅谈
伤寒论小柴胡汤临床应用浅谈小柴胡汤,源自中医经典《伤寒论》,是和解少阳的代表方剂。服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三天后症状明显缓解,体温恢复正常。例如,患者张某,男性,50岁,因急性胰腺炎住院,使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一周后病情明显好转,腹痛消失,食欲恢复。
2024.10.29
高帆
治疗崩漏经验浅谈
《伤寒论》经方治疗崩漏的经验浅析崩漏,作为妇科常见疾病之一,以其经血非时暴下或淋漓不尽为主要特征,对女性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中医经典《伤寒论》中所载经方,以其严谨的配伍和显著的疗效,为治疗崩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伤寒论
桂枝茯苓丸
桂枝
茯苓丸
茯苓
桃仁
芍药
活血散
止血汤
鸡冠花
龙芽草
问荆
当归
益母
小蓟
三七
鹿角胶
阿胶
旱莲草
女贞子
山茱萸
枸杞子
菟丝子
熟地
山药
党参
乌贼骨
阿胶
旱莲
枸杞
2024.10.29
高帆
伤寒论第六十八条(一)
六十八条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芍药甘草附子汤方芍药甘草各三两(炙)附子一枚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随着这个太阳病的深入,也讲了与其相关的事宜,这条应该就是其中之一。
2024.10.29
张宝华
伤寒论第六十二条
《伤寒论》第六十二条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看看《伤寒论》第五十条:“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2024.10.22
张宝华
痛经3年,经方治疗不一般!
患者:李某某性别:女年龄:28岁初诊日期:2024年9月15日主诉:痛经4年。10月4日回访:述再次来月经时经痛大减,可耐受,睡眠亦改善,续服之。
2024.10.21
宗琪
伤寒论柴胡桂枝汤
《伤寒论》第一百四十六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桂枝汤减半,小柴胡汤也减半,这就是小柴胡汤、桂枝汤各半汤。
2024.10.13
张宝华
伤寒论桂枝汤加味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芍药生姜(切)龙骨牡蛎(各三两)甘草大枣煎服方法: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先师治疗这样的病主打的方就是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柯韵伯说桂枝汤能滋阴和阳,你看看,本文不是正符合这个嘛!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2024.10.12
张宝华
伤寒论桂枝汤加味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第117条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金匮要略》认为奔豚病皆从惊恐得之。
2024.10.11
张宝华
伤寒论桂枝汤加味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第六十一条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依据仲景先师的定法,表未解,已经发过汗了,如需再发汗,依法得用桂枝汤。
2024.10.10
张宝华
伤寒论桂枝汤加味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第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很有可能是没有合理的应用桂枝汤。
2024.10.09
张宝华
伤寒论桂枝汤加味
《伤寒论》第十八条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伤寒论》第四十三条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主之。知犯是在旧喘的基础上新感了太阳病,那么得用桂枝汤来解肌发表,同时得兼顾他的旧喘这个病,加厚朴,杏子就是针对于此的。
2024.10.08
张宝华
伤寒论桂枝汤加味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14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二者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无汗,一个是有汗,也就是说麻黄汤治疗无汗的太阳病,桂枝汤治疗有汗的太阳病。
2024.10.07
张宝华
愚见太阳病之麻桂二汤
先师仲景于太阳病要方有二,一为麻黄汤,一为桂枝汤。太阳病当发汗,此为不二法门。太阳病,大体无汗者,麻黄汤及其类方随证治之,有汗者,桂枝汤及其类方见机而施,先师示以脉证,教人以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诚不误生灵耳。
2024.09.30
张宝华
《金匮要略》产后腹痛之大概
揖首《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神通先师,希冀达本旨至观产妇后腹痛,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综上,概产后腹痛于《金匮要略》中,虚寒者,当归生姜羊肉汤;气滞血痹者,枳实芍药散;淤血者,下淤血汤;阳明里热,恶露内结者,大承气汤。
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
羊肉汤
生姜
羊肉
橘皮
白术
枳实芍药散
枳实
芍药
芍药甘草汤
小建中汤
桂枝加芍药汤
下瘀血汤
大黄
桃仁
蟅虫
神农本草经
丹皮
猪肝
大承气汤
承气汤
厚朴
芒硝
生化汤
川芎
干姜
甘草
黄酒
童便
2024.09.24
张宝华
中医治疗大便干的病案分析
通过辨证论治,采用中药方剂、饮食调理、生活习惯调整等综合治疗手段,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饮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预防便秘的发生。
2024.09.21
崔国宁
经方实验录之月经过少
宫颈HPV相关疾病术后现月经量少一年余,年三旬,正当年,时下之物质丰富,术后修养当可愈,而遗有月经量少之患,当另有隐情,然询之再三而无馈。故而泛舟江湖隐喻以度其情,处温经四逆散合剂加减,其形之可见伏其性,二者和合即可为功耳。
2024.09.12
张宝华
意见反馈
微信扫码联系客服
客服会为您解答资质认证、杏叶兑换、文章版权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