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医节 | 葛根汤治疗肩背疼痛医案
张某某,女,49岁,2025年3月11日就诊主诉:颈肩背疼痛不适3天。现病史:患者3天前因受寒出现颈肩背拘紧疼痛不适,疼痛严重,伴晨起喷嚏,无汗。自服“葛根汤颗粒”2袋,症状有所好转。本医案中葛根用量为100g。此外,痹病之治疗,还应根据患者体质及病情变化
2025.03.17
张训景
栀子豉汤治疗头汗医案
首诊时,采用栀子豉汤加味治疗。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栀子豉汤作为清热除烦的经典方剂,在此案中加减运用,旨在清热除烦、滋补肝肾、调和营卫。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其并发症的治疗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和耐心。
栀子豉汤
栀子
淡豆豉
桑叶
五味子
黄芪
白术
防风
枸杞子
菊花
地黄
菊花
牡蛎
茯苓
炙甘草
豉汤
伤寒论
栀子甘草豉汤
栀子生姜豉汤
大柴胡汤
大陷胸汤
小便
柴胡桂枝干姜汤
茵陈蒿汤
白虎汤
小柴胡汤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2025.03.13
张训景
半夏泻心汤、小陷胸汤、枳术汤三方合用治疗胃脘痛医案一则。
按语本案三方合用,切中病机,疗效显著。在本案中,针对患者寒热错杂之象,半夏泻心汤调和脾胃阴阳,恢复气机升降,解决胃脘胀满疼痛等脾胃失和症状。三方合用,半夏泻心汤调和脾胃,解决寒热错杂、脾胃失和;小陷胸汤清热化痰,消除痰热阻滞;枳术汤行气健脾,改善脾胃气滞。
2025.03.04
高颖
柴胡桂枝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感冒医案一则
在本案中,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口中痰涎的症状,正是痰湿内阻、胃气上逆的表现,因此使用小半夏加茯苓汤来和胃降逆、化痰祛湿。该方是小柴胡汤与桂枝汤各取半量合方而成,由柴胡、黄芩、人参、炙甘草、半夏、生姜、大枣、桂枝、芍药组成。
2025.02.24
高颖
小建中汤合用枳术丸治疗胃脘隐痛医案
治疗上采用小建中汤合用枳术丸的思路。六、按语(一)小建中汤小建中汤在《伤寒论》中主要用于治疗中焦虚寒、肝脾不和之证。
医辨
小建中汤
枳术丸
建中汤
伤寒论
小柴胡汤
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
芍药
炙甘草
生姜
大枣
饴糖
脾胃论
白术
枳实
荷叶
梧桐子
白汤
枳壳
神曲
山楂
莱菔子
温胃散
莱菔
半夏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
生姜泻心汤
半夏
2025.02.21
高颖
甘草泻心汤加味治疗产后复发性口腔溃疡医案
本案中,充分考虑患者产后及哺乳期的特殊生理状态,在甘草泻心汤基础上加味用药,既有效治疗口腔溃疡,又兼顾了乳汁分泌,体现了经方在临床应用中的灵活性与辨证论治的精髓。
2025.02.21
高颖
半夏泻心汤、柴胡疏肝散、丹参饮三方合用治胃痛胁痛。
此条通过误下后不同转归,对比引出半夏泻心汤证,强调其主治以心下痞满、不痛为特征的寒热错杂证。半夏泻心汤具有调和寒热、辛开苦降、消痞散结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寒热错杂之痞证。
半夏泻心汤
半夏
干姜
黄芩
黄连
人参
大枣
炙甘草
柴胡疏肝散
柴胡
香附
川芎
陈皮
枳壳
白芍
甘草
丹参饮
丹参
檀香
砂仁
党参
山楂
泻心汤
伤寒论
柴胡汤
大陷胸汤
大黄黄连泻心汤
小便
五苓散
大黄
2025.02.20
高颖
清胃热,化血浊,治疗肥胖症思路
患者男性,40岁,因肥胖症、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前来就诊。血浊是指血液受内外各种因素影响,失去其清纯状态,变得秽浊,导致血液运行和功能异常的病理状态。荷叶升清降浊,能助脾胃运化,清化湿浊,减少体内浊邪的生成,有助于改善血浊状态。
2025.02.17
高颖
伤寒论第二十八条(二)
但它有“小便不利”,小便不利,一般情况下是由气上冲造成的。因此表证同时还有小便不利证侯时,单纯发汗解表是行不通的,非兼利小便不。我们看到的《伤寒论》不是原貌呀!这个方就是桂枝汤的加减方了。
2025.02.12
张宝华
小青龙汤加味治愈寒饮咳喘医案
治以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方用小青龙汤加味。小青龙汤所治之证,核心在于外寒内饮。在临床应用小青龙汤时,需准确辨证。本案在小青龙汤基础上加用柴胡、黄芩、茯苓、杏仁,是基于患者具体症状的灵活化裁。
2025.02.10
高颖
伤寒论第二十七条(二)
桂枝二越婢一汤微微地清肃其表里再合适不过了。桂枝汤早说过了,咱们重点看看这个越婢汤,《伤寒论》里没有这个方,它在《金匮要略》里,其由麻黄、甘草、大枣、生姜、石膏五味药组成,这几个药成方,名叫越婢汤。阳明病,身大热,热是蒸蒸发热。
2025.02.09
张宝华
运用《伤寒论》方药治疗甲型流感(H1N1)
运用《伤寒论》方药治疗甲型流感:发热恶寒,伴头痛、咳嗽3天。用药与疗程一诊:予大青龙汤2剂,每日1剂,分2次温服。愈后治疗第3日体温复常,第6日咳嗽、咽痛悉平,第9日体力恢复,随访1周无复发。
2025.02.08
冯彭盛
从三焦气化论五苓散应用心法——《伤寒论》第71条临证思辨录
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今结合现代疾病谱,试论五苓散活用之法,以启临床新思。此属水气凌心,五苓散加葶苈子、丹参,可改善心室舒张功能。
2025.02.08
刘颖
从"同证异治"谈动态辨证思维的临床应用
近日接诊一位顽固性失眠患者,初诊时按其"心烦不寐、口苦咽干"之象,套用龙胆泻肝汤未见寸功。现代研究发现,慢性疾病证候要素每月变异率可达28%,这要求我们必须建立"证候流变"的观察意识。
2025.02.07
刘颖
从少阳论柴胡类方应用心得——谈《伤寒论》第96条之临证体悟
《伤寒论》第96条详述小柴胡汤证治,历代注家多执"往来寒热"为辨证眼目。今不揣浅陋,试以三焦气化论柴胡剂运用心得,或可补前贤未尽之意。对于柴胡剂用量尤当斟酌。可见柴胡类方运用贵在调畅气机,非必以量大取胜。于肿瘤术后调理中,柴胡剂尤显妙用。
2025.02.07
刘颖
《伤寒论》第111条
可以说整部《伤寒论》都在讲“正气”,小编认为这里的“正气”其实是“津液”都高度概括!就拿今天讲的第111条来说,说是患者起初得了“太阳病中风”,大家注意此处的“太阳病中风”并不是指“桂枝汤证”(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2025.02.05
李华歆
伤寒论第二十六条(四)
在《伤寒论》以及《金匮要略》里都这样,凡是加人参的都是渴,像“欲饮水数升”,“渴欲饮水”,“大烦渴”等等,仲景先生都加人参,由此可见人参有健胃生津的作用,咱们就说补气。定时发寒热为桂枝汤证。
2025.02.03
张宝华
伤寒论第二十三条(九)
汉制一升是十合,一升为二百毫升,一合就是二十毫升了,那六合就是一百二十毫升了,前面桂枝汤,一回是吃一升,一次吃二百毫升。“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这个方子本来是这么说的,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
2025.01.26
张宝华
茵陈蒿汤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全身瘙痒黄疸案
中医诊断:瘙痒黄疸肝胆湿热西医诊断:梗阻性黄疸方剂:茵陈蒿汤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药:茵陈30g,炒栀子10g,大黄3g,蜜麻黄6g,连翘10g,赤小豆10g,蜜桑白皮10g,鸡骨草15g,垂盆草15g,黄柏6g,茯苓15g,地肤子15g麸炒白术10g炒苦杏
小便
茵陈蒿汤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茵陈
栀子
大黄
麻黄
连翘
赤小豆
桑白皮
鸡骨草
垂盆草
黄柏
茯苓
地肤子
炒白术
杏仁
炙甘草
赤小豆
桂枝
白芍
大枣
白鲜皮
荆芥
防风
当归
菊花
伤寒论
橘子
茵陈蒿
2025.01.22
张训景
伤寒论第二十一条(六)
仲景先生这个书,他的文字精炼,到关键点的那些字句都蕴含着很多东西,初看枯燥乏味的很,有的人感慨说了无生趣,呵呵!仲景先生让你修行,以后好自己走路呀!事物始终在运动变化之中,一个人也要相应的调整,止于至善。
2025.01.19
张宝华
栀子豉汤合酸枣仁汤治疗失眠医案
用栀子豉汤合酸枣仁汤加减:焦栀子9克、淡豆豉12克、炒酸枣仁15克(打碎)、生川芎9克、盐知母9克、茯苓20克、炙甘草6克、茯神20克、制远志10克、首乌藤30克、柏子仁20克、炒麦芽15克。酸枣仁补养肝血,使血液能濡养头目,减轻眩晕症状。
2025.01.15
高颖
《伤寒论》第108/109条!
——高尔基1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1SPRING2024今天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伤寒论》中的第108、109条,因为两个条文有很大的相关性,所以小编把它们放在一块为大家讲解!有急性与慢性脑病之分。
2025.01.14
李华歆
奔豚三方证
奔豚三方证主要指桂枝加桂汤证、苓桂甘枣汤证、奔豚汤证,以下为三方证的鉴别:桂枝加桂汤证-原文:《伤寒论》第117条记载:“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
2025.01.11
高颖
伤寒论第十九条(一)
十九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第十七条借酒客病,服桂枝汤会呕,阐释里热时不可服桂枝汤,这条也是桂枝汤的又一警戒。这是从结果推求的结论,正面反面来阐释桂枝汤使用的注意事项。
2025.01.11
张宝华
浅谈柴胡桂枝汤治疗感冒
柴胡桂枝汤,源出《伤寒论》,乃小柴胡汤与桂枝汤各半量而成,于感冒之治疗,独具匠心,功效卓著。柴胡桂枝汤,兼具和解少阳、调和营卫、解表散邪之能。柴胡桂枝汤等经典方剂,皆有其特定之适应证,不可随意弃之不用,亦不可盲目滥用某类方剂。
2025.01.09
高颖
《伤寒论》中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经方解析
四大神兽汤剂在《伤寒论》中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和阴阳五行思想的运用。
伤寒论
石膏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大青
麻黄
桂枝
杏仁
甘草
大枣
生姜
味药
小青龙
芍药
细辛
干姜
五味子
半夏
白虎汤
生津
知母
粳米
黄连阿胶汤
黄连
黄芩
阿胶
鸡子黄
真武汤
茯苓
附子
2025.01.09
高帆
伤寒论狐惑病的中医辩证治疗思路
在《伤寒论》中,虽未直接提及狐惑病之名,但其辨证论治思想为狐惑病的中医治疗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以下将从病因病机、辨证施治及预防调护三个方面探讨狐惑病的中医辩证治疗。经诊断为狐惑病湿热内蕴证。
伤寒论
小便
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
黄芩
栀子
泽泻
木通
车前子
当归
生地黄
柴胡
甘草
龙胆泻肝汤
逍遥散
白芍
白术
茯苓
生姜
薄荷
知柏地黄丸加减
知母
黄柏
熟地黄
山药
山茱萸
牡丹皮
知柏地黄丸
百合
莲子
2025.01.09
高帆
伤寒论第十五条(三)
用桂枝汤得有其证侯呀,你看条文说“太阳病,下之后”,只是说了太阳病,太阳病是中风了,还是伤寒论了,没说,没有相应的证侯,那为啥用桂枝汤呢?所以凡是津液有所损伤之后,有表证,那只能用桂枝汤了,麻黄汤绝不可以用了,不管病人他有汗无汗。
2025.01.06
张宝华
小青龙汤治疗肺炎临床应用探讨
本文旨在探讨小青龙汤在肺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小青龙汤具有抗炎、抗菌、止咳、祛痰等多种药理作用,能够有效改善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此外,小青龙汤还能有效降低肺炎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5.01.04
高帆
大柴胡汤:古老药方的现代奇迹
大柴胡汤与心脑血管疾病大柴胡汤与桂枝茯苓丸的合方常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脑溢血、脑梗塞等。临床使用大柴胡汤时,需注重方证对应和腹诊。大柴胡汤作为中医经典方剂之一,其临床应用广泛且疗效确切。
2025.01.04
高帆
伤寒论三泻心汤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
半夏泻心汤能够调和脾胃的寒热升降,恢复肠道的正常功能,促进病情的改善。三泻心汤作为《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以其独特的组方和卓越的疗效在中医临床中应用广泛。
2025.01.03
高帆
伤寒论第十四条(一)
十四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太阳病见于“项背强几几”的这种情况,咱们后面就有了,《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第三十一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2025.01.03
张宝华
伤寒论第十二条(十四)
《伤寒论》第十六条曰“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太阳病当发汗,此为不二法门。后定曰“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由此可见桂枝汤,其实在之处为“解肌”,盖棺之论耳。
2025.01.02
张宝华
瓜蒌瞿麦丸
《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若渴,用栝蒌瞿麦丸主之。栝蒌瞿麦丸栝蒌根二两茯苓三两薯蓣三两附子(炮)一枚瞿麦一两上五味,末之,炼蜜丸梧子大,饮服三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七八丸,以小便利,腹中温为知。
2025.01.01
李华歆
伤寒论第十二条(十三)
大家要知道《伤寒论》当年治的都是大病,东汉末年呀!兵燹不断,疫情此起彼伏,传染病厉害的很,咱们先生家族,“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所谓的“伤寒”,其实就是现在的传染病。
2025.01.01
张宝华
浅谈《伤寒论》柴胡桂枝汤在情志病治疗中的应用
《伤寒论》中的柴胡桂枝汤不仅在治疗外感病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在情志病的治疗中也展现出独特的优势。通过对柴胡桂枝汤的组成、功效及情志病的病因病机的分析,可以看出柴胡桂枝汤在情志病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25.01.01
高帆
伤寒论第十二条(十)
桂枝汤,他一回吃一升,就是二百毫升了。你看看《伤寒论》全书,唯有桂枝汤有喝稀粥的要求,道理何在呀?“周时观之”,就是二十四小时,古人是十二个时辰,谓之周时。白天晚上一起吃,经过二十四小时,好好观察。尤其五辛、生冷,对于吃药是有妨碍的。
2024.12.30
张宝华
意见反馈


微信扫码联系客服
客服会为您解答资质认证、杏叶兑换、文章版权等问题